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靈植美食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一章 七星魚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一章 七星魚丸

這一場比賽,陳銳選擇了一道極具傳奇色彩的宮廷湯料,七星魚丸湯。這一道湯,名字出自一首詩:

點點星斗布空稀,玉露甘香遊客迷。

南疆雖有千秋飲,難得七星沁詩脾。

首先是最重要的是選材,魚肉應選用背肌發達、肉質厚實細嫩、潔白刺少的海產鯊魚、鰻魚、團頭魴、偏口魚為好;淡水魚中的青魚、鯉魚、草魚、鯰魚等也可以。

此外,陳銳所選擇的豬肥膘肉以背、腿部位為佳;豬瘦肉以脊背肉、後臀肉為最佳;蝦仁應選粒整個大且未經鹼發的。

而陳銳選擇的另一樣雞蛋清則是選用新鮮、無散黃、無貼殼的雞蛋;澱粉以色白、有光澤、無雜質、無粉粒的綠豆澱粉或玉米澱粉為好。

不過,陳銳使用的食材都是出自靈植小院內,都是最頂級的食材,在這一點,就能完爆吉格斯·魯尼那些所謂的山珍海味。陳銳拿出了一條魚,開始剔肉。

陳銳在剔除魚皮時,在魚皮上留下了肉,另作它用,因為這一部分的魚肉肌紅蛋白較多,色澤較深,會影響魚丸色澤潔白的效果。還有,務必把肚檔部分除去另作它用,因為此部分刺多肉少,不易取肉,且腥味較重。

完成剔肉之後,陳銳最後所留用的背部肌肉,不過在這裡,一定要把上面的細刺、小刺除淨,否則若混入到魚泥內,不但會影響魚丸的質量,還會影響就餐者的食慾。

陳銳一步步做著,靈巧的手法,讓現場的人讚歎不已。這些都是陳銳研究出的新手法,對魚肉的處理比起傳統也更好,樣子也更美觀。看著陳銳的刀工,場下的一些人都忍不住拍手讚歎道。

在陳銳正式製作前,陳銳已經用清水洗淨魚肉上的粘液和汙物、瀝乾水分。也有的人喜歡將魚內放在清水中泡一段時間,其理由是能除去魚肉中的血紅素,能保證魚丸色澤潔白,殊不知這樣做並不合理。

但是陳銳並沒有長時間的浸泡魚肉,因為魚肉經過長時間浸泡,會吸收大量水分,使肉質鬆弛、降低粘性、魚肉中部分水溶性營養素流失,從而使成品味道不能達到鮮香醇厚的效果。

最後,陳銳開始斬制,做完這一道,就能開始做魚丸。這是一項看似簡單實則細緻而複雜的刀工處理過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銳斬制魚泥也有他自己的方法,陳銳先將切成小丁的魚肉和肥膘肉放在墊有鮮肉皮的砧板上排斬,然後用刀刃、刀背反覆交替排斬至兩者混為一色、成極細的泥且有粘性時即好。

這一步,也十分考驗一名廚師的刀工水準,不過陳銳在靈植小院內練習了許久,開始的時候也有師傅馬尚華的指導,因此,陳銳的刀工絕對是一流的。

首先刀工處理的方法務必正確,應先將兩者分別切成小丁,再合在一起斬制;也可將兩者分別剁成細泥,再合在一起斬至混為一色。如直接斬制,既不易斬成極細的泥,又會延長操作時間。

菜刀在陳銳的手中彷彿變成了一把有仙術的劍,場下的人一眼看過去,只能看到一閃一閃的刀光,廖傑夫看著這刀工,也忍不住搖頭自嘆不如。

墩子一定要乾淨,陳銳選用了一張大的鮮豬肉皮墊在上面,避免木屑混入其中,影響魚丸質量。而且,魚肉斬制得越細越好,這樣會增加魚泥的吃水量,使製作出的魚丸鮮嫩、滑爽;反之,如果魚肉斬得太粗糙,魚泥粘度就會不夠,擠出的魚丸不光滑、形態不美,口感也不好。

陳銳正是完成了斬制,洗了洗手,開始製作魚泥。

首先,魚泥中一定要加入少量肥肉泥,以改善其肉質,增加它的油潤和鮮嫩度,同時還能起到增白的作用。用量要掌握好,過少,達不到加入的目的;過多,豬油受熱溶化,使丸子鬆散變形,且口感油膩。

調魚泥時,陳銳先是加入了適量的清水,其目的是增加嫩度。陳銳在加水的時候是分次加入的,然後陳銳用筷子順一個方向攪至魚泥混為一體時再加入適量水攪拌。

直至陳銳把水加完,魚泥呈粥狀且表層有白色油沫狀物時即好。

如果一次完全投放,魚泥就會出現分離現象,越攪越解,極有可能導致魚丸製作失敗。

陳銳攪拌時的速度應由慢到快,用力由輕到重。如果一開始就速度快、用力大,容易使本就較稀的魚泥濺出。經過一段時間的攪打,魚泥粘性增大開始上勁時,方可加重加快攪拌,這樣愈攪愈稠、愈攪愈粘。

另外,陳銳在攪拌時,自始至終都順著一個方向,這樣才能給魚泥攪打上勁。如果中途變換方向,就會破壞粘性,使魚泥澥開變稀,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陳銳忙前忙後,還好是練過的人,不然一個人可能在規定時間內可能忙不過來。場下的觀眾看著陳銳的動作,有些想笑,不過,對於陳銳而言,這些還算輕鬆,有條理的製作著。

陳銳的加鹽量也是靈活靈握的。陳銳按照自己的習慣,一般每五百克魚肉放十五克至二十五克鹽就夠了。

但也要有所區別:肉質好的鰻魚肉、鯊魚肉等,魚茸濃稠,鹽量應少一些;肉質差、魚泥稀薄的,加鹽量應適當多一點;熱天魚泥易稀薄,宜多加些鹽;冷天魚泥凝聚度高,可少放些鹽。

並且,只有當陳銳加入的澱粉要恰到好處,這樣才會給魚泥增加粘性。有人認為做魚丸時加入澱粉後丸子不能漂浮,應改加熟化豬油。

陳銳的做法並不唯一,中餐的特點就是在於神奇的變換能力。

有些人認為,那是加入澱粉過多所致,只要適量加入,丸子既能漂浮,口感也比不加澱粉的好。場下,韋瑋想不到陳銳竟然會選擇這樣一道工序複雜的湯,雖然這一道菜非常的棒,但是,在這樣的比賽上,不免有些賭博的性質。

幾人都在擔憂著,張雯也一直在看著時間。不過,這只是幾人太過緊張罷了,陳銳的動作極快,比賽的時間也就過了四分之一這樣,還長得很。

陳銳有條不紊地製作著,已經到了調製魚泥的最後兩步。

調魚泥時,各種原料的加入是有順序的:先加水,包括蔥姜水、料酒,再加鹽,最後放雞蛋清、味精、澱粉等料。為什麼做氽豬肉丸是先加鹽上勁之後再加水,而製作氽魚丸則恰恰相反呢?

這是因為魚肉纖維組織較豬肉纖維組織細密,陳銳先摻水,這樣可將魚泥毫不費力地澥開,使之均勻地分佈在魚泥的顆粒周圍,經陳銳攪拌後,魚泥中的蛋白質會吸水發粘,表層出現白色的油沫狀物,此時再加鹽攪拌,可使魚泥由稀變稠、粘度增加、勁力變大。

反過來,若陳銳先加鹽,後加水,攪拌時就覺得很費力費時,也不易上勁。這也是有的人按氽豬肉丸的調餡方法調製魚泥而做不好的原因之一。

這時,陳銳到了製作魚泥的最後一步,魚泥一定要攪拌上勁,否則魚丸投入水中會下沉,不能浮出水面,質地僵硬,無彈性,不爽滑。

陳銳在鑑別魚泥質量上也有自己的方法,先取一碗清水,捏一粒魚丸投入水中,若能浮起,即好;若沉入水中,說明攪拌不夠,應繼續攪拌至鬆柔為止。

不一會兒,陳銳就將魚泥製成,把魚泥放小盆內之後,陳銳分次加入適量清水,然後陳銳用筷子順一個方向攪打至呈粥狀,續放蔥姜水及料酒拌勻。

陳銳再加如精鹽,然後順一個方向攪拌至粘稠上勁,最後加入雞蛋清、味精、胡椒粉、幹細澱粉、香油等,用力攪打均勻,待用。

陳銳擦了擦汗,這一道菜,是他先前就在靈植小院內給楚素素做過,這一道菜技法雖然複雜,但是,味道卻能如詩中所說,七星沁詩脾。

喘了喘氣,陳銳開始製作魚丸的肉餡。

腦海之中,混合所需要注意的事項一一契合,由外而內,由邊到中間,一層層整齊碼放,原材料之間的搭配,陳銳掌握的極其適度,漸漸的,他的速度有了提升,右手從容不迫的猶如落子一般進行拼擺時,左手也猶如點綴一般,適時而出手。

這一步,可是有很大的講究的,陳銳在這一步,也研究了許久。首先,加入鮮蝦仁是為了增加餡心的鮮味,加入荸薺是增加成品口感,但兩者都不可多加,否則會喧賓奪主。若不喜食荸薺之脆感者,不加無妨。

陳銳的速度雖然不算太快,可比之旁邊的吉格斯·魯尼,無疑要快上太多,他的眼力極佳,原材料一旦落下,根本就沒有二次整形的可能

再者,陳銳加入澱粉是為了使魚泥增加粘性、便於成形,精鹽定鹹味,兩者均適可而止。靈植小院內的食材,陳銳並不擔心會因為魚肉或者其他東西的劣質而影響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