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文道祖師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五十七章 無為而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五十七章 無為而治

度化宇文州的同時,做一場法事也來超度那些亡靈也是必不可少的。

畢竟龍聞乃是鬼族之人,若無法事超度,想必又會出現不少孤魂野鬼。

殷明之所以返回乾黃城,便是還要再著一本佛經,讓甘樂超度亡靈。

甘樂剛剛進入佛道,功德未滿。

此刻正是積累功德的好時機。

一旦他功德圓滿,自會立地成佛。

於是,殷明便在乾黃城內暫時住下了。

一邊指點晁皇佛道,一邊參悟佛法,著佛經。

《心經》那是指引他人進入佛道的經文,而殷明此刻要著寫的乃是超度亡魂所用的經文。

兩者自是不可混淆。

至於之後更為深刻的佛經,那自是讓甘樂自己去領悟後著寫。

佛道有佛道的傳承之道,殷明雖懂萬道,可畢竟不能干涉萬道的傳承。

他只能起到牽引與告示的作用。

這一日,殷明閉關醒來,祝明飛前來稟報。

“宇國內亂了。”

訊息是三天前送到的,可殷明一直在閉關。

宇國大帥龍聞身死,訊息傳回宇國,立時引起滔天巨浪。

要知道,龍聞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宇國的排面。

他一死,宇國頓時陷入內憂外患的困境之中。

而在此時,靈越皇又突然宣佈支援無為而治,整頓朝廷。

於是,內亂徹底被激發。

保皇派認為靈越皇的做法相當正確,給予百姓更多的選擇。

而反皇派則認為靈越皇是在推卸責任,不配當皇帝。

兩派陷入苦鬥,可沒有超級大人物的加入,這樣的爭鬥根本無法分出勝負。

靈越皇不願大舉屠殺反皇派,所以一直未曾動武。

這讓反皇派的氣焰更為囂張。

一時間,竟在輿論上佔據了上風!

“無為而治...”

殷明聞言只是喃喃,目光遠眺,乃是黃昏下的乾黃城。

《道德經》曾言,“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不過多的干預,充分發揮萬民的創造力,做到自我實現,走向崇高與輝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這裡的“必作”“治”都是有為的意思。

無為並非是無所作為,而是以無為而有為。

殷明曾在百家講學之時談及道家的無為而治。

諸如凌望魚,俞遊,白笙歸,褚青等人都是這等思想的追隨者。

而此刻,便是凌望魚在宇國傳道。

想必靈越皇乃是聽了凌望魚對道家思想的講解,所以支援無為而治。

“既然靈越皇有意支援道家,那就在宇國立道家吧。”

殷明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道家的觀點雖不同於儒家那般容易被廣大百姓所接受。

但一旦實現,那必定能夠引領一個時代的到來。

歷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圖大業,都是在道家的無為而治指導下取得。

宇國內亂,此時看來也並不是什麼壞事。

至少可以體現不同思想學派的思想碰撞,這種火花的產生,有利於文道的興盛。

祝明飛道,“看來凌兄在宇國傳道,碩果頗豐啊。”

祝明飛以為是凌望魚在宇國傳道很受靈越皇賞識,所以才會讓靈越皇支援無為而治的觀念。

實際上也的確是如此。

可真正造成當下局面的卻不是凌望魚,而是龍聞之死。

龍聞未死之時,靈越皇絕口不提無為而治。

那是因為龍聞對無為而治並不贊成,甚至幾度打壓凌望魚。

可是隨著黃國事起,龍聞的注意力都在黃國這邊,對凌望魚的關注自然小了。

而靈越皇迫於龍聞在宇國的威望,那自是不會為了支援無為而治,與龍聞反目成仇。

所以才會一直未曾表明態度。

可是如今,隨著龍聞身死,靈越皇再無任何壓力,當然直接宣佈支援無為而治了。

而龍聞雖然身死,但他在宇國的勢力仍在。

如韓羽等人。

他們始終是龍聞的左膀右臂。

前提是他們尚不清楚龍聞到底是人是鬼。

蘇堤平原一戰,韓羽雖然知道了龍聞與鬼道有關。

可是他韓羽並不肯定,反而相信龍聞乃是為了攻克黃國所以才引動陰氣修煉鬼道之法。

如此一來,宇國國內的將領對龍聞的尊崇更甚。

由此,反對靈越皇無為而治的聲音也就越大。

殷明問到,“凌望魚那邊情況如何?”

宇國內亂,可都是由凌望魚傳道引起。

殷明擔心的不是宇國內亂,而是凌望魚。

要知道即便龍聞已經死了,可是宇國國內仍舊不乏武道高手。

一旦他們出手對付凌望魚,那凌望魚的處境將非常危險。

祝明飛搖頭道,“凌兄那邊倒沒什麼情況,靈越皇好像對凌兄很信任,一直讓他陪在自己身邊。”

“所以宇國國內的武道高手也找不到機會對凌兄下手。”

看樣子,靈越皇是死保凌望魚了。

其實從龍聞私自對黃國開戰也可以看出靈越皇早已有支援無為而治的念頭。

三十年前一場大戰之後,靈越皇再沒有對黃國發動任何戰爭。

即便是此次黃國內憂頻發,他也未曾命龍聞進攻黃國。

反倒是龍聞自己,私自對黃國開戰。

由此可見靈越皇對無為而治其實早就有了想法,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開展。

隨著凌望魚入宇國傳道,兩人當即一拍即合。

他對凌望魚的欣賞自是不言而喻,豈會容他人對凌望魚下手?

殷明點頭道,“如此甚好,告訴白彥,我們不日啟程,前往宇國。”

超度亡靈的佛經已經完成,只待交給甘樂,讓他做法。

至於黃國國內之事,諸如司馬靜,東雪山,那些都由得晁皇自己去處理。

畢竟而今他還是一國之君,這些事本就該他處理。

至於甘樂,而今黃國國內佛教興盛,正是他傳道的好時機,他自然也是要留在黃國的。

白彥一直在閉關,蘇堤平原大戰,他身受重傷,一時半會兒也難以痊癒。

最為關鍵的是,他從此戰之中又有了新的感悟。

這很難得,他需要靜心冥思。

-- 上拉載入下一章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