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文道祖師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八章 墨義、策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八章 墨義、策問

不過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成名的經文。

這“墨義”考的範圍,是從文學、政治、歷史、教育等方面出題。

這也可以說是常識題,主要考較知識儲備,倒也能刷掉一批人。

其實,這還真是殷明的弱項,畢竟他是穿越而來的。

幸好前身博覽群書,只要他搜尋記憶,倒總能找到答案。

墨義之後,就是策問。

所謂“策問”,就是一篇議論文了,根據考官給出的題目,來回答自己的見解。

這是科舉的重心所在。

一篇文章體現著一個文人多方面的素養,包括文采、思辨、認知、判斷等諸多方面。

殷明拿到題目,是“為政以武,陳力就列,居國下定之。”

殷明心中暗自搖頭,這明明是文舉,考的卻是“以武定國”的主題。

也由此可見,文道在這天下,真的是毫無地位。

便是這個世界也有文人,卻都是為武者服務的。

殷明略一沉吟,其實關於治國之道,定國之策,他腦海中多如牛毛。

不過,殷明心中所想的,多半都是文治,而這場的考官大概就是普通的文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考官多半也是信奉武者至上的人,而且文學素養只怕不過爾爾。

若是給他寫一通篇文治的文章,只怕那考官根本看不懂,甚至會認為殷明寫的是邪說。

殷明略一思索,提筆寫下“有文事者,必有武備”。

考慮到要照顧考官的水平,殷明由淺顯處入手,卻去談武備於文事之要。

以此為破題,在這童生試中,必能獨佔鰲頭。

殷明落筆:“朝廷之望,武道之向也。武道興,文事舉,萬民興焉……”

殷明這一篇文章,並未刻意雕琢,只以思路取優。

他不但深諳孔子“武備”、“文事”的觀點,更是深知“槍桿子裡出政權”的簡樸哲理。

四周的考生多半還在思索,殷明就已經落筆,直如行雲流水,直抒胸臆。

等四周的考生開始動筆,殷明卻已經寫完,交上考卷便離開了考場。

若是旁的考生,必要等待,有可能萬一被考官叫去問話。

殷明對自己的文章顯然有信心,便直接離開了。

門口處,瞧熱鬧的人要麼找地方歇著,要麼就在打瞌睡。

畢竟文科考試又不能進場圍觀,等待卻是頗為無聊。

當殷明走出來的時候,很多人一愣,卻是沒反應過來。

這才過去多久,怎麼可能有人交卷出來?

馮行道也不知從哪跳出來,大聲道:“老殷,你咋這麼快就出來了,不會是被攆出來的吧?”

王錫元咧了咧嘴,暗自腹誹,認識這傢伙,還真是丟人啊!

馮行道自己卻渾然不覺,笑嘻嘻的就湊了上來。

殷明笑笑,道:“莫說胡話,只是答完了。”

不遠處,帶著幾個師弟來參加考試的崔澤有點驚疑不定。

雖然說童生試簡單,那也是相對於他們這些奇才來說。

況且,童生試透過或許不難,但是要拿到第一,那可不是說笑的。

要知道,未來的狀元,也是從這童生試裡考出來的。

想拿到第一名,卻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便是比拿狀元簡單些,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難道這殷明並沒有急著上位的意思,所以並不在意,只要透過就行?

崔澤有點奇怪,站在原地思量良久,而殷明已被一群權貴簇擁著離去了。

殷明確實不急。

他沉住了氣,在等待出榜的日子裡,每日裡仍然是修行不輟。

他現在是文師,修行的方向也跟文士時不同。

以武道而言,能達到武師境界的人,其奇經和正脈都已打通,皮肉也已經練的堅如鐵石。

所以,在武師境界,修煉的就是控制自身經脈,熬煉一身筋骨。

武師境界也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是至強者通往更高層次的重要一步。

很多尋常武者,則要麼卡在武士上,要麼勉強做個尋常武師。

強大的武師和水貨武師,其實力差距絕對是巨大的。

對於文道修煉,文師境界也一樣很重要。

就像武師開始控制經脈一樣,殷明則開始嘗試駕馭神魂。

如能修煉到巔峰,控制經脈如臂使指,就有希望成就武宗;駕馭神魂如人自體,便有希望成就文宗。

殷明雖然要科舉出仕,但是想屹立當世,教化百姓,卻離不開自身的實力,是以他一點也不怠惰。

眼看著,就要出正月了。

今年禮部尚書青林侯親自督促,要求各地加緊閱卷。

這正月的最後一天,就是出榜的日子。

他這麼要求下面,自然是為了趕時間,避免耽誤了殷明參加接下來的鄉試。

這一日,殷明正在馮家修煉。

他面前一幅長卷上,筆走龍蛇已書寫了數丈的篇幅。

他左手拎著一個罈子,裡面大半壇的墨水沒有一絲波瀾,靜如止水。

殷明雖然是文人,但這一雙手卻比尋常的武者更穩,提筆拿墨,紋絲不動。

殷明這是在由練字,來養氣、練神。

他每一個字都灌注自己的文氣,傾盡自己的意志。

每一日,殷明檢視系統,都會發現自己文氣的量在擴張。

雖然短時間內,看起來沒有什麼,但是若一直堅持下去,必能文氣如淵似海。

這又是文道和武道不同的地方。

武道練內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服用各種滋補氣血的天材地寶。

文道修文氣,最好的法門卻是讀經修儒,以及各種修身養性的道藝,諸如書法等。

這兩種法門,倒也不好說誰高誰下。

只不過,文道修行,關鍵靠的是自身。

武道修行,如果沒有外部資源的投入,卻十分緩慢。

若從成本上說,顯然文道修行更具有普適性。

可惜,文氣似乎必須經由系統才能修煉,卻又沒法子推廣開來。

殷明一直把那長卷寫完,才收起筆,而缸中墨也堪堪傾盡。

馮行道雖然是個粗人,不過看殷明修行了幾日,總算被薰陶出了一點墨水。

馮行道在旁感嘆道:“你這一手字,直似龍蛇纏鬥,我都瞧得出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