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忠僕之妻最新章節列表 > 90、第90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0、第90章

當日她雖沒有成功從京城中的齊王府逃脫, 只是唐晉源這個私自欲放她走的齊王侍衛卻吃了苦頭,儘管在一路上浴血奮戰, 護衛著齊王安全抵達了長洛城,但還是被秋後算賬,功過相抵,被齊王調離了身邊, 成了後宅裡一名最普通不過的侍衛。

雖然同樣是侍衛,但是跟在主子身邊的,與只負責守護內宅的卻是完全不一樣,跟在主子身邊, 雖然危險性便高一些, 但這也代表著往上爬的機會更多, 前途更為光明, 道路更為廣闊。

唐晉源搖搖頭:“這一切都是我的選擇,與你無關。”

其實自經歷宋超與月貴妃一事後, 他雖然職位不變,但是已經不再那麼受重用,他自然是明白這是因為自己替宋超瞞下了他與月貴妃的過往, 殿下縱然沒有明言,但心裡必然有了芥蒂。

凌玉心裡卻並不好受,又問:“如今你跟著齊王到了長洛城, 那明菊與孩子呢?可也跟了過來?”

唐晉源臉色一僵,片刻,苦笑著搖頭:“當日事情緊急, 我著實抽不出空閒時間回去……”

“所以,明菊和孩子還留在京城?!”凌玉失聲叫了起來,下一刻又壓低聲音,氣急敗壞地道,“你、你怎能把她們母子二人扔在京城,如今京中大亂,萬一她們母子有個什麼三長兩短……”

“不對,你沒有時間回去,卻有時間去救我?”想到這個可能,她的臉色頓時變得極為難看。

所以,在得知齊王將要逃離京城時,唐晉源沒有及時回去安置妻兒,反而選擇去救自己這個結義兄長的妻子?

“並不是這樣,當時我已經與紹安兄弟及大春嫂子計劃好了,把你帶出去後,我再回去安置明菊母子,只是中途出了差錯,殿下提前從宮中回府,我……”唐晉源解釋道。

當日他偶爾遇到在齊王府門外,躊躇著欲進府而不得的程紹安與楊素問,滿腹狐疑,逼問之下方知道凌玉被齊王扣押在府裡。

那個時候他其實已經收到了齊王將要離京的訊息,正打算回去安置妻兒,見狀不得不改變了主意。

畢竟他也是擔心一旦齊王逃離京城,王府必然大亂,到時未必會有人還記得府裡被扣押著的凌玉,故而便打算先回府將凌玉帶出來,再回去安置妻兒。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齊王提前從宮中回來……

可凌玉卻不再相信他這話,心裡像是被重物壓一般,沉甸甸的難受,神情也頗為複雜:“你可知道,若是她們母子有個什麼萬一,別說你後悔莫及,便是我一輩子也不能心安。”

“或許你會覺得我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但是,我還是想說,明菊她是你的妻子,是你這輩子最親近之人,而你也是她們母子唯一的依靠,不管何時,不管遇到什麼,你都應該把她們放在首位。”

“假若將來你的程大哥會為了別人而選擇放棄我,此生此世,我必然不會原諒他,更做不到對他心無芥蒂!同理,我不能接受之事,亦不會要求明菊接受。”

唐晉源雙唇微微闔動,似是想要說什麼,可最後卻是一句話也沒有再說出來,只是眼神卻添了幾分黯然。

遠處隱隱傳來打更聲,驚醒了同樣沉默不語心中複雜的兩人,唐晉源率先開口,啞聲道:“此處不宜久留,嫂子,你趕緊回去吧!記住,今晚你沒有見過韓王,也沒有見過我!”

凌玉點了點頭,深深地望了他一眼,這才轉身快步離開。

韓王當日前來投奔齊王時,身邊便只得兩名傷重的侍衛,那兩人傷勢過重,沒熬幾日便死了,故而如今他在齊王府真真正正便是孤家寡人。

他雖為齊王兄長,堂堂的親王,但王府內不少人都知道他曾經犯的那些事,而他自來了王府之後,行事荒唐,好色殘暴,早就引起不少人不滿,只是礙於他的身份敢怒不敢言,故而他一夜未歸,竟無一人發覺。

凌玉提心吊膽地過了一夜,一時想到死於自己手上的韓王,一時又想到京城裡的親人,輾轉反側,直至天將破曉時方才沉沉睡去。

睡到迷迷糊糊間,忽聽外頭一陣陣嘈雜的腳步聲,她當下驚醒,快速地穿好衣裳,簡單地挽了個髮髻便開門出去看個究竟,卻聽到有府中侍女驚慌莫名的說話聲。

“陛下御駕親征,長洛城外聚集了大軍,只怕危矣!”

“我聽聞陛下帶了幾十萬兵馬前來,你說齊王殿下能抵擋得住這幾十萬大軍麼?”

“滿城的人加起來也沒有幾十萬,哪能擋得住啊!”

……

憂心仲仲的話語傳入凌玉耳中,讓本以為是韓王被殺事發的凌玉松了口氣,可再一聽侍女們的話又吃了一驚。

新帝御駕親征?

卻說趙贇當日得知韓王與齊王均從京城逃脫,勃然大怒,一面迅速命人全力追捕,一面暗中下格殺令,誓要除去這兩個心腹大患。

哪想到最終還是那兩人重重包圍、暗殺中逃出生天,成功地回到了封地,而隨後不久,這兩人又旗幟分明地反對自己,捏造了他的一堆莫須有罪名。

儘管他恨得只想立即親自帶兵過去,生擒這二人,可大行皇帝尚未裝斂,新舊權力交接帶來的動盪亟待穩定,還有他自己的登基大典等等,種種大事均離不得他,故而他不得不暫且按捺著心中憤怒,先處置著手頭上的要緊之事。

雖說京中逃了兩名親王,又逢皇帝駕崩,可自天熙帝癱瘓在床始,趙贇便已全權處置朝中大事,故而他很快便穩定了因皇帝駕崩引發的動盪。

緊接著,在朝臣們的‘再三勸說’下,新帝的登基大典迅速籌備起來,趙贇雖要求一切從簡,可該有儀式典禮卻不能免去。

大行皇帝歸葬入早已準備好的皇陵,太子趙贇登基為帝,改年號為啟元,意為開啟新的時代,以次年為啟元元年。

而再隔得半月,西南傳來捷報,原以為全軍覆沒的西南大軍突然殺出,在定遠將軍程紹禟的帶領下,大敗西戎軍,逼得西戎一代名將塔魯自刎於伏虎坡。

程紹禟乘勝追擊,勢如破竹,攻入西戎國土數百裡,逼得西戎上位不久的國君派出使臣要求議和。

趙贇龍顏大悅,西南大捷將他近來心裡憋悶一掃而空,而朝野上下更是一片喜色,原以為西南軍已定,西戎人即將殺破三關,沒想到如今卻是峰迴路轉。

而對於西戎國君提出的議和,有朝臣建議接受,也有朝臣認為應該一鼓作氣直搗西戎王廷,徹底讓西戎國成為歷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為著此事,接連數日,朝堂吵得不可開交。

趙贇眸色陰沉,憑心而論,他是希望可以徹底抹殺西戎國,但他更清楚,如今國庫空虛,朝局未穩,中原各處戰亂未平,又有齊、韓二王從中作亂,朝廷根本無力再支撐西南的戰事,更加無力接管戰後百廢待興的西戎。

思前想後,他最終還是下了旨,接受西戎王廷的議和請求。

前線的程紹禟收到旨意時,整個人暗地松了口氣。

“陛下此舉,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如今中原各地紛爭未平,國庫空虛,著實無法再支援西南這邊的戰事,故而才不得不接受議和。”奉旨前來的前太子府上幕府,如今的參知政事龐信生怕他誤會趙贇的無奈,解釋道。

“先生放心,我都明白。”程紹禟如何不知這個道理,不管是他還是鎮寧侯,其實都沒有想過會籍此機會踏平西戎,如今有了這道旨意,一切便好辦了。

議和之事由龐信接手,而程紹禟則拿著程紹安輾轉交到龐信手中,請他代為轉交給自己的信函往自己所在營帳方向走去。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將士,那一聲聲充滿敬佩的‘將軍’響在耳邊,他微微一笑,只覺得一直壓在心頭上的大石總算是搬了開來。

當日鎮寧侯堅持將大軍交託給他,其實還有許多追隨鎮寧侯多年、對敵經驗比他豐富數倍的將領對此不服,期間沒少給他下絆子,雖說都是些不痛不癢、於戰事無礙的小絆子,但到底也是代表著眾人對他的不認同。

他一聲不響地承受了下來,更是從來不曾在鎮寧侯跟前提到半分,如今,他終於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向世人證明,他沒有辜負鎮寧侯的信任,更加沒有辜負新帝對他的厚望。

只是,當他回到營帳,啜飲了幾口茶水,將那封信函拆開一看,當下臉色大變。

“大嫂被齊王挾持離京,生死未卜”。

程紹安在信上的這句話刺痛了他的眼睛,更像是有人捏著他的喉嚨,教他呼吸不暢。

他‘呼’的一聲衝了出去,一把抓住正要去看望鎮寧侯的龐信,急不及待地問:“齊王離京是怎麼回事?!”

龐信訝然,但一看到他手上的信函便恍然大悟,知道必是他的兄弟在信中告知了他此事,故而也不作隱瞞,一五一十地將當日發生的太極宮中的種種,以及韓王、齊王二王離夜逃離京城,返回各自封地,如今二王於長洛城豎起反對新帝的旗幟等事告訴了他。

程紹禟聽罷雙目欲裂。

他不在家中,宮中又發生了大事,事情發生得如此突然,更是事關齊王,紹安與素問根本就是求救無門。

他在前線為著日後的榮華富貴而奮戰,而他一心想要帶給她榮光的妻子,卻遭逢了此生最大的劫難,如今更是被挾持離京,生死未卜。

而此時的凌玉,正緊張地揪著帕子,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不教旁人看出異樣。

“你果真沒有見過韓王?”齊王皺眉,語帶懷疑地問。

“殿下以為,若我當日果真遇到韓王,還能有全身而退的機會麼?”凌玉嘲諷地回答。

齊王臉上有幾分尷尬,為著自己有這麼一位色\\欲燻心的異母兄長而羞惱不已。

“可如今有人指認,你當日確是被韓王攔住了去路,如今你卻矢口否認……你可有證人?”雖然不喜那個於自己半點用處也沒有的兄長,但他無緣無故失了蹤,又是在自己的府上,齊王也不得不過問。

“自然是有,她的證人便是我!當日她剛離開不久,我又使人把她請了回來。”齊王妃清冷的聲音驟然響起,也讓凌玉不禁詫異地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