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逍遙縣令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寧遠規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章 寧遠規劃

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

沐浴過的墨謙,換上新衣服,又變回那個玉樹臨風的翩翩公子。

看到他走進來的時候,座上的人都不由自主地稱讚一聲。

“大家都別愣著呀,待會菜都涼了。”

柳城見場面有點僵,出來打圓場,大家哈哈一笑,也不再拘束,然後向大家說道。

“這位,是我們的墨謙墨大人,要知道,墨大人可是今科二甲第十五名,天縱之才,前途不可限量,以後大家在墨大人麾下,一定要兢兢業業,我們先敬大人一杯。”

墨謙微微致意,舉起酒杯啜了一口,這酒度數很低,也就相當於後世果酒的度數,但是口感有些寡淡,遠不如果酒來得香醇。

不過這對於墨謙是有有好處,畢竟他就是傳說中的一杯倒。

倒是桌子上的菜十分合墨謙口味,普通的農家小菜,所謂的設宴也只是雞鴨肉加上一碟蔬菜,一小碟炸花生。

但相對於一個月不知肉味,嘴裡淡出鳥來的墨謙來說,實在是滿漢全席了。

名字高大上的迎風樓,其實就是裝修簡陋的兩層木質小樓。

若是冬天,這裡可真是四面迎風了。

酒家上上下下都只有店老板夫婦忙來忙去,唯有小樓外那迎風飄飄的酒家旌旗能看出這裡是一家酒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怎麼看都像是後世路邊攤的大排檔嘛。人喝了些酒之後,就容易多想,墨謙拿著酒杯,看向窗外。

這個時候,窗外本該是繁華奪目的霓虹燈,看車來車往,人走茶涼,身邊可能坐著告白成功的女朋友,或者是拿著瓶啤酒安慰他的兄弟。

可是自己現在只是在一個陌生的世界,這個世界沒有他認識的朋友,沒有他熟悉的一切。

這一個月裡,他也大致知道了一些這個世界的資訊,現今處在的這個朝代大齊,有點像古代的唐宋時期。

不過不同的是大齊已經存在了一千多年,比華夏最長的朝代周還要多出好幾百年,沒有唐詩宋詞的興盛,沒有太極八卦的傳說。

有的只是一千多年前,太祖文韜武略,百萬大軍平定亂世,一同天下,官分文武,開創盛世。

只是老話說得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這個一千多年的古老王朝,體制正在趨近僵化,近年來北方的異族勢力不斷緊逼,特別是犬戎等幾個遊牧民族更是猖狂,不斷南下掠奪糧食,大肆屠殺。

最近的一次戰役是十年前的通雲關之役,逐漸沒落的大齊王朝,二十萬大軍被三萬烏羌軍殺得潰不成軍,一直敗退到通雲關,皇帝御駕親征才勉強挽回一局。

可是自那之後北方的異族就知道了大齊不過是一隻虛張聲勢的獅子,壓迫得更緊。

如果光是北方倒也罷了,南邊的農民也沒閒著,時不時的就鬧一下起義,荒年欠收來一次,地震洪水來一次。

口號也是多種多樣,替天行道的,鋤奸衛國的,斬妖滅魔的。

真是一個風雨飄搖的王朝啊!

現在新君登基,據說是一個明君,可是又關自己什麼事呢?

自己的目的不就是安安穩穩地在這裡混完一輩子嗎?

逃亡了一個多月,每每醒來,總會悵然若失,真想睡一覺就回去了呀,老媽拿著雞毛撣子把自己從床上趕下去,門口是偷偷摸摸邀自己去玩的死黨,一天一月一年,就這樣平平淡淡地過著。

墨謙,從不是一個渴慕轟轟烈烈的人,最大的夢想就是娶了自己一直暗戀的那個女生當老婆,生兩個調皮搗蛋的孩子,國家開放二胎了嘛,他知道。

整天繞著些柴米油鹽的事情轉,其實一輩子,也就那麼簡單。

可是當自己在這裡尋尋覓覓一個月之後,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那可恨、熟悉又眷戀的時代,離他遠去了。

一個人影在眼前一晃打斷了他的出神,柳城拿著一杯酒到他面前說道,“大人,讓下官為你介紹一下在座的各位同僚。”

說著指向一個花白鬍子,一臉和氣的小老頭,“這是本縣的主簿,王琰。”

王琰忙起身敬酒,墨謙微笑回敬。

柳城接著指著一個虎背熊腰的大漢說道:“這是本縣的捕頭,姜律。”

姜律拿著一碗酒站起來,這人雖然滿臉鬍子,卻不給人一種凶神惡煞之感,反倒有些憨厚,“哈哈,大人,我不會說話,先幹為敬了。”

說罷一飲而盡,頓時贏得大家好感。

酒至半酣,大家都喝得醉意微醺,柳城問道,“不知大人可否告訴我們,這一路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柳城還是重提了這個問題,幸虧墨謙早就想好怎麼回答,於是墨謙就把在路上怎麼遇上馬賊以及自己怎麼逃脫的事情說了一遍。

當然,期間省略了一些事情,比如偷雞摸狗被村民拿著鋤頭追好幾裡路的事,只說自己靠著賣馬的錢一路堅持到這裡。

聽完之後,柳城和王琰顯得有些唏噓,現在終於確定了,這位大人不是文曲星下凡。

他是掃把星降世啊!!!

一個人竟然能這麼倒黴。

王琰和柳城沉默半晌,面色凝重地說道:“照大人所說,那麼大人可能是遇上了追雲寨。”

“哦?不知這追雲寨又是什麼來頭?”墨謙饒有興致問道。

柳城說道,“要說這追雲寨,來頭倒也不大,就是追雲山裡的一些山民生活不下去,湊在一起打家劫舍罷了,以前的縣令也曾派人剿匪,但是他們本身就是山民,對地形熟悉,聚在一起是匪,散開回到山林中又成普通的山民,所以朝廷的數次剿匪都無果而終。”

“原來如此。”柳城和王琰都等著墨謙說話。

結果誰知他只“哦”了一句就再沒有下文了,他們一臉驚奇地看著墨謙。

墨謙白眼一翻,你們當我傻呀,朝廷剿匪剿了那麼多次都沒有成功,我哪敢以卵擊石。

不過這個仇我記下了,追雲寨,你們給老子等著!

-------------------------------------------

開啟房門,醉醺醺的墨謙被衙役扶進來,墨謙坐到凳子上對衙役說:“我沒事,你們先下去吧。”

衙役道一聲是把門關上之後,墨謙醉意漸退。

給自己倒上一杯茶,從懷裡取出一卷羊皮地圖,正是用馬換來那捲。

其實光是到寧遠縣也未必需要這地圖,但是在途中墨謙就瞭解到,現在交通技術不發達,所以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吏,對自己所處地區遠一點的地方幾乎是沒有一點瞭解,普通百姓一般瞭解的範圍也不過是自己半徑五十裡。

因此,當墨謙看到一個商人手中的這張包含寧遠及周圍幾個縣的詳細地圖時,就知道它的彌足珍貴,甚至不惜把馬賣了來換取,這是他要在寧遠縣發展必須要知道的事情。

開啟地圖,取來一支蠟燭,找到寧遠縣的位置,寧遠縣位於江南道,建安府西部,屬於建安府十二個縣裡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主要原因就是寧遠縣多山,這是他在來的途中就知道的。

八山一水一分田,雖說不是到要靠天吃飯的程度,平年沒什麼大災荒勉勉強強也能撐過去。

要是遇到了荒年,那問題可就大了,流民遍野,餓死的更是不計其數,靠種糧食肯定不行。

跟他們的交談中,也沒發現寧遠縣有什麼特色。

寧遠縣有的,別的縣有,別人有的,寧遠縣卻不一定有。

唯一值得拿上檯面誇耀的就是上上任縣令向縣裡鄉紳捐建了一座文廟。

若是這樣但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最關鍵的事情是,寧遠縣壓根不是一個教育大縣,縣裡連一個秀才都還沒有,所以文廟裡什麼都供奉。

彌勒佛、韋陀、太上老君、二郎神,佛教的、道教的、送子的、散財的,都一窩蜂在廟裡擠著,唯一的缺點就是......把孔夫子給擠出去了。

真不知道他們這堆神會不會在廟裡打起來,墨謙暗暗想道。

這明顯就是拿來拼政績的嘛,果不其然,在當年的大考中,那位縣令就憑藉這座文廟升官去了,留下這一堆爛攤子。

墨謙在地圖裡唯一能發現的優勢只有一個,交通,寧遠縣離廣源縣和景縣非常近,從廣源縣到景縣經過寧遠縣只有三十裡路,而從別的地方繞道至少要八十裡路,但是寧遠縣就是發展不起來,原因只有兩個,要嘛是別人不願意來,要嘛是別人進不來。

不願意來說明路況太差,進不來說明有一些認為的原因,或許是強盜,又或許是別的。當然,這個原因墨謙現在還無從得知。

“看來想要建設好寧遠縣並不容易啊。”墨謙揉揉自己的頭,算了,明天再想吧。

墨謙就是這樣,絕不勉強自己,有什麼事明天再說,如果明天再想不出來————那就不想了!

睡覺。

取過蠟燭輕輕吹滅,一夜無聲,寧遠縣,真如它的名字一樣,寧靜而悠遠,夢中的墨謙抿著嘴唇,但是隱隱透露著一股笑意,他的生活,就從這裡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