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逍遙縣令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官上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官上任

蔡班頭才剛來到,就被誤以為他要上位的轉運使孟陽大人給拖走了,當然,孟大人還是很體貼的,在拖蔡班頭的時候也沒有忘了將董慎和丁漣一起打包拖走。

“揚城轉運使孟陽拜見大人,大人受驚了,這都是下官的錯,請大人責罰,那兩個人也已經抓起來了,該當如何,全憑大人處置。”

孟陽走到墨謙的面前說道。墨謙倒是沒有太在意,對於他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可不是在董慎和丁漣這兩個利慾薰心的人身上,再者說,他相信以揚城官員一貫的作風來看,他們倆甚至其身後的家族,好過不到哪裡去。

“孟大人無需自責,這畢竟是突發的事情,誰也預料不到的,至於那兩個人,本官初來乍到的,很多事情都不懂,你們處理就好了。”

“是,大人放心,下官一定會給大人一個滿意的答覆的。”孟陽鄭重說道。

接下來就是正式的迎接儀式了,嗩吶鑼鼓都敲起來,爆竹也沿著一條街啪啪不斷,給墨謙的官轎儀仗早就已經準備好了,看起來揚城的官員為了迎接墨謙也是費了一番心思的。

“大人請上轎!”之前去點爆竹的那個班頭說道,同時命人壓低了轎子,掀開簾子,做出一個請的姿勢。墨謙點點頭,然後躬身坐到轎子裡,這是知府的官轎,真正的八抬大轎,雖不如墨謙自己在京城的,倒也精細。

等到墨謙坐定了之後,那個班頭捏著桑子大聲喊道:“起轎!”於是乎,原本肅靜的隊伍一下子就動了起來,三班衙役鳴鑼開道,提醒前方百姓避讓。

一般除了微服出行,官員所乘坐及隨行的儀仗是有嚴格區別的,比如說州縣官出行鳴鑼,打三響或七響,稱為三棒鑼、七棒鑼,意為“速迴避”、“軍民人等齊迴避”。

道府出行鳴鑼,打九棒鑼,意為“官吏軍民人等齊迴避”。

節制武官的大官出來,要打十一棒鑼,意為“文武官員軍民人等齊迴避”。

總督以上官員出來,因是極品,打十三棒鑼,意為“文武百官官員軍民人等齊迴避”。

官員出行時鳴鑼開道,被認為是必行的官儀;儀仗大小、鳴鑼多少下,也都反映了所使相應此儀仗官員的品級大小。

揚城碼頭通往知府衙門的道路早就已經被人給清出來了,一般的百姓只能在兩邊看著。墨謙使用的是知府的出行規格,十一棒鑼開道,衙役一邊敲鑼一邊喊,“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意味當知府要辯證處理和把握的要求,不能走極端。

緊接著是迴避、肅靜、官銜牌、鐵鏈、木棍、烏鞘鞭、金瓜、尾槍、烏扇、黃傘等隨行儀仗。

坐在轎子上的墨謙悄悄將簾子掀開,只見周圍的百姓都在好奇地看著自己,街道順著小河而走,周圍的街道也甚是繁華,兩邊的閣樓上人滿為患,聽曲看戲,相得益彰,十足的水鄉氣息。

揚城,自古就是大齊的名城,素有“竹西佳處,淮左名都”之稱,三月揚城,在這兩岸依水的楊柳,十里襲人的春風當中,走進這裡,就像時入夢一般。

墨謙笑笑,揚城不愧於“揚一益二”的美稱,也難怪會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這般痴戀,看來這揚城之行倒也不像自己想象當中那般糟糕。

三刻鐘之後,墨謙終於到了府衙。“停轎。”外面再次傳來了那個班頭的聲音。

“大人,府衙到了。”

轎子外面輕聲傳來,接著簾子被緩緩掀開,墨謙走了下去。隨後眾多官員的官轎也到了。

“今日勞煩眾位了。”墨謙說道。

“不麻煩不麻煩。”眾人盡皆回禮,孟陽說道,“今夜我們在鶴頤樓為知府大人接風洗塵,還望大人賞光。”

“一定一定!”目送揚城的官員們離開,墨謙也準備進自己的府衙去看看,這個時候墨謙回頭朝著街道的方向看了看,忽然問道:“揚城可真是繁華啊,竟然連半個乞丐都見不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哦,都被我們趕到巷子裡了。”

這個時候,之前的班頭,正在安排墨謙的儀仗,聽見墨謙的話,不由自主地搭了一句。

但是說完之後才知道自己說錯話了,急忙說道:“大人恕罪,卑職不會說話……不是,卑職就是亂說的。”

“哈哈哈。”墨謙也不介意,反倒是追究起對方的話來了,“你說你是不會說話,還是說是亂說的?”

“額……”班頭愣了許久,終於訥訥說道:“卑職……不會說話。”

“倒也是個實誠的人,你叫什麼名字?”墨謙問道,這傢伙倒是訥得可愛。

“卑職名叫薛桓,是兵房的小班頭。”

“好了,本官記住你了,去忙吧。”

“哎,好。”薛桓長出了一口氣,變得輕鬆起來,然後飛快地走了。

墨謙望著薛桓遠去的身影,長嘆了一聲,“果然,有多少繁華,便有多少淒涼。”

此時,將墨謙送到了府衙的眾多揚城官員並沒有走,而是很多聚集到了轉運使孟陽的家中。

事實上,新的官員上任,不只是墨謙緊張,眾多揚城的官員心中也不輕鬆。

孟陽家的大廳中,一眾人等分坐兩排,孟陽當仁不讓地坐在了上座。

“孟大人,今天晚上的宴席,你說咱們是給他來個下馬威殺殺威風,還是儘量拉攏?”次座的提點刑獄公事陸良說道。

眾人都看著孟陽,在這裡他的官職最大,眾人當然也是以他馬首是瞻,況且陸良問的這個問題也是他們想問的。

孟陽還沒有說話,下面一個官員便插嘴道,“我看今日已經給足了他的面子了,今晚倒是不需要刻意去逢迎,若是他知趣,自然會知曉我們的意思,若是他想要得寸進尺,那便給他點顏色看看。”

“不妥,此人乃是皇帝跟前的紅人,難免會有點心高氣傲,我們儘量拉攏,只要他沒有要觸及揚城鹽事的問題,我們也就不用去理會他。

而且按照他之前到揚城來上任途中的作風,必然是個貪財之人,我們只消用金銀美人誘之,他必然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