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太監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2章 荀攸到長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62章 荀攸到長安

徐庶道:“先撤往江南。再派一支人馬前往交州,交州地廣人稀,實行軍屯足可養活這些人。”

劉備見徐庶終於提到交州了,心裡也放心了。他與孫乾打的主意,讓徐庶他們先提出來才好。他就是怕這些人不願意跟他走。

劉備道:“交州?可交州咱也沒去過啊,再說曹操會讓我們去交州嗎?”

徐庶道:“主公派兵只路過,不進城,曹操也沒辦法。咱們不先攻擊他們,量曹操也不敢撕破臉皮。”

孫乾立馬說道:“交州物產豐富,天氣溫和,一年兩熟。南越國自成一體,主公可派人先去佔領。以便將來長久打算。”

龐統道:“若要取交州兵力到是足夠,讓雲長帶兵四萬,取下交州應該不難。”

“我等再領五萬士兵統守夏口,沙羨、(今武漢市長江以南江夏地區)、嘉魚、赤壁南、蒲圻。(今湖北咸寧市)

“這些地方都是長江以南,劉苟沒有水軍,短時間內都不會有什麼問題。經後雙方都會為了爭奪長江控制權而展開水戰。劉苟南下,曹操與孫權丹陽之爭也會停止了。三方結盟時機已成熟。主公不妨做回和事佬,派簡雍去見孫權曹操。三方結盟共抗劉苟。我想他們在現實面前還是會低頭的。”

劉備點了點頭,道:“善,好吧,密切注意劉苟的動向,咱們隨時隨備撤離。”

…………

長安,荀攸,曹昂到了。

劉苟在宮中聽說荀攸、曹昂求見。笑道:“曹操就是曹操,狗日的到也會識大體。他奶奶的,他這是給老子將軍啊,他說幾句恭維的話,老子還得給他封官許願,自己的兵馬過不去,一點實際作用都沒有。”

“來人,把他們帶到清涼殿接見。”

不一會倆人便在太監的引領下到了。

“臣荀攸,曹昂,拜見陛下,陛下萬年!

劉苟心想,到還算識抬舉。道:“倆位愛卿平身!”

“謝陛下!”

劉苟道:“倆位愛卿來長安有何事?”

荀攸道:“微臣奉曹丞相之令,前來向陛下賀喜,恭候陛下登基臨朝。”

靠,這他媽不是還有我要我承認曹操的丞相的地位嗎?

劉苟才不傻。

道:“朕先謝謝丞相的好意。但朕自登基以來,實行新政,欲廢除丞相之職。況且丞相現已在江南,遠離朝堂也不合適此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樣,為表彰曹操的功績,朕免去其丞相之職,封曹操為平南將軍,長沙太守,開府、督荊南軍事。”

荀攸心想,還好沒有扯破臉皮。曹操現封這個職位也最適合不過了。督荊南軍事,可謂實至名歸。封個丞相也確實有點搞笑。

“臣替平南將軍謝陛下隆恩。”荀攸道。

劉苟笑道:“呵呵,朕與孟德是多年老友。他若能來長安朕豈能虧待他。愛卿回去後,轉告孟德,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來長安。朕非絕情之輩,不會加害於他。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也是孟德與朕畢生的願望。希望他勿忘初心。”

“諾!臣一定帶到。”

“子脩,(曹昂字)回去後好好勸勸你父親,讓他隨時可以來長安,若想回去,朕絕不強留,更不會軟禁。”

“諾!謝陛下,臣一定帶到。”

“嗯,公達,好不容易來趟長安,去看看文若,你們叔侄也是多年未見了,好好聊聊。別急著回去,過幾天朕設宴招待你們”

“諾!”

“子翛,瑩兒住在太子府,你們兄妹也好好團聚團聚。”

“謝陛下!”

“好了,要沒有什麼事,你們就去忙吧?”

“諾!臣等告退。”

倆人下去後,劉苟在想,荀彧如果有荀攸去勸,說不定內心的結就開啟了。若是這樣那就再好不過了。登基都一個多月了。荀彧一直躲在家裡不出門。也不來賀喜,要不是看在昔日的情分上,早就把他貶出長安了。

荀攸出宮後,來到荀彧府上。荀彧聽是荀攸求見,內心哪還不明白,曹操是服軟了。

“拜見叔父!”荀攸道。

荀攸的年紀比荀彧還大幾歲。可是他卻是荀彧的侄兒。在輩分上差了一輩。

荀彧道:“公達,坐吧,不需多禮。”

“曹操派你來長安,是不是稱臣賀喜?”

荀攸道:“是啊,天下總歸只有一個天子,既然洛陽天子禪讓,總不能不表示一下吧?”

荀彧道:“曹操倒是識時物,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只怕是罷免了丞相之職。另封他職吧?”

荀攸道:“平南將軍、長沙太守,督荊南軍事。”

荀彧道:“到也實際,曹操既然心向漢室,何不誠心歸降?如此下去絕非長久之計。”

荀攸道:“哎,諸候爭雄,投降豈會有好結果?況且一山不容二虎,即便就是想投降,眾將士也不願意。如今江南半壁江山,仍在手中,更兼水軍之利,其結果也未可知也。”

“曹操能夠名義上奉長安為正統,這已經很不錯了。投降是不太可能的。”

“叔父如今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何不勸陛下罷兵,大家也都相安無事。”

荀彧道:“呵呵?你覺得這可能嗎?一個候爵都還沒封,大家都等著打下江南封爵呢。這時候罷兵?想都別想。”

“況且,咱們這位天子眼裡可容不得沙子,割據狀態,他是絕對不會認可的。”

荀攸道:“看來戰爭還得繼續下去。”

荀彧道:“公達對漢王稱帝怎麼看?不瞞你說,我是不贊同的。”

荀攸道:“自黃巾鬧事以來,皇權開始衰弱。董卓造逆以來各諸侯並起,皇權徹底旁落。少年天子不足以拯救大局。陛下能順勢而為,這大漢才有現在這個景象。”

“陛下能從一介白身,做到有今天這個局面。豈能沒有野心?他姓劉,這天下便是大漢,他若不姓劉,只怕就是改朝換代。沒有人打下天下會讓給別人的。想讓陛下做周公旦那是不現實的。叔父這種想法也很幼稚。即便是周公,他也只是輔佐周成王,打下天下的是周武王姬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