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一統三國之楊家將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67章 下邳之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7章 下邳之戰

東海襄賁府衙

時隔兩年,武安國終於不在青州憋屈地練兵,踏上他夢寐以求的戰場。

此刻他一臉興奮指著地圖,口沫橫飛道:“楊將軍,此刻我們在襄賁縣,東方十幾裡就是郯城。以步兵的行軍速度,下邳的援軍此刻已出下邳國,離我們不到三四十裡,敵軍天黑之前就能抵達郯城。”

“他們行軍一天必然疲憊,我們只需要在路上劫殺他們,必能大勝。”武安國意氣風發,指著地圖頗有幾分指點江山的味道。

此時親兵匆匆入內,楊延嗣揚了揚手示意他快說。

“稟告兩位將軍,斥候來報,南方四十裡內暫沒有發現敵軍身影。”親兵稟告道。

看著楊延嗣似笑非笑的眼神,武安國臉色一僵,訕訕一笑道:“也許敵軍還在下邳城籌措糧草,明日才出發。”

這句話說完,武安國臉臊的巴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傳令下去,全軍原地駐紮休息一日。”楊延嗣對親兵下令道。

“諾!”親兵應令下去了。

今日閒著沒事,楊延嗣開始逗弄老幹部武安國。

“安國呀,不要急躁,初上戰場都是這個樣子的,當初我也是這麼過來的。”楊延嗣拍著武安國的肩膀,一副長者的口吻教訓道。

楊延嗣年紀不到二十歲,卻一副老成的樣子教訓三十歲大漢,十分滑稽。

“去,去,去,七郎不要頑皮。我武安國跟隨孔融大人打黃巾的時候,你還不知在哪個角落玩泥巴呢。”

武安國撇了楊延嗣一眼,推開他作怪的手,氣呼呼道。

武安國身為青州四老將之末,資歷僅次於王峰、楊志、管亥三人。可是立下的功勞卻是比徐盛於禁這種新來投靠的將領都還少。

加上他以前是孔融的部將,在青州沒根基沒關係,武安國立功心切,才有今日急躁之舉。

……

下邳城國相府

主簿一臉的為難之色,對笮融拱手道:“國相大人,陶州牧要我們發兵援救郯城。如今已經過去一天了,如果再不去的話,等陶州牧打退楊楚,定然會清算大人的。”

“楊主簿,你說陶謙老兒真能打退楊楚大軍。”攝於楊楚的戰無不勝的戰績,笮融始終帶著一絲顧慮,摟著眉頭疑問道。

楊冶是他的心腹,笮融說話也不需要顧忌什麼。

“楊楚大軍雖然兵鋒犀利,戰無不勝。但是陶州牧只要死守郯城,楊楚算有通天之力也無可奈何。”

局中者迷,旁觀者清。楊冶微微一笑,一句話道出局勢的關鍵所在。

攻城有多艱難,自古皆知。陶謙老兒有三萬大軍,楊楚單憑五萬大軍不可能攻得下郯城。

楊冶說的沒錯,笮融沉吟一聲。既然楊楚打不下郯城,此時討好楊楚就是捨本逐末之舉。不過自己下邳只有兩萬大軍,還要守備下邳城和各縣,兵力有些捉襟見肘。

笮融眼神一凝,心中已有決定,下令道:“傳令給狄墨,命他率軍八千步卒剋日出發。還有速速徵兵一萬,以備萬全。”

“諾!”楊冶注視笮融一眼,領命道。

……

狄墨身披著玄甲,雄壯威武氣勢雄偉,手持長槍策馬於三軍前方。八千將士浩浩蕩蕩,緊隨其後。

“將軍,還有三十裡路就到郯城了。”斥候來報。

“傳令下去,全軍加速,務必在天黑之前趕到郯城。”狄墨看了一眼天色,心裡很是焦躁不安,對親兵下令道。

“諾!”

轟隆隆轟隆隆,遠方傳來陣陣震動,越來越近。

士卒們交頭接耳,焦措不安。

狄墨臉色一變,不好是騎兵,連忙舉起長槍,大喝道:“將士們聽令,盾兵上前,槍陣列後,西北方向。”

手下槍兵開始佈陣,第一層是盾兵,後面幾層是長槍兵,最後是弓箭手和刀兵。

看著遠方源源不斷騎兵撲面而來,狄墨臉色突然變得慘白。野戰步卒碰見騎兵基本有死無生,更何況對面兵力只怕有四五千人。

“弓箭手準備。”

看到騎兵進入射程,狄墨深吸口氣,厲聲喝道:“放箭!”

近千的箭,如蝗蟲般飛向百步之外的敵軍。

楊延嗣揚起鐵槍輕蔑一笑,喝道:“分!”

只見他帶著一半騎兵忽的轉向右邊,武安國繞向左邊,中箭者寥寥無幾。

狄墨大驚失色,喝道:“接圓陣!”

麾下士卒正要行動,哪知絕影馬速度極快,帶著楊延嗣已殺到陶軍幾步開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延嗣大喝一聲,一槍將一名盾兵挑入槍兵之中,陶軍頓時一片混亂。楊延嗣見機殺入空隙,自己為箭頭,身後兩千騎兵排成彎彎的錐形陣,鑿入陶軍中軍。

武安國有學有樣,從敵軍前軍左側鑿入,直往敵軍主將狄墨殺來。

狄墨見楊延嗣不過片刻已殺穿己方中軍,正往後軍而去,目眥欲裂。此時他哪裡顧得上後軍,連忙招呼身邊近千士卒收縮防禦,抵抗武安國所部。

武安國衝進陶軍陣中,揚起流星錘,一錘下去,所中之人無不筋斷骨折,如入無人之境,一炷香時間殺穿陶軍槍兵陣。

武安國立功心切,看準敵軍主將方位策馬而來。

狄墨親兵策馬上前,團團圍住武安國。

“來的好!”武安國大喝一聲,身前流星錘舞動如風,敵兵紛紛被砸落下馬,無一倖免。

狄墨怒吼一聲,持槍襲來。

武安國側身閃過,鐵錘甩向狄墨。

這一錘要是打實了,必定腦漿崩流。狄墨不慌不忙一槍挑開鐵錘,舞出道道槍影包圍武安國。

武安國一錘破開槍影,再次攻來。

二人你來我往,捉對廝殺,身前數丈無人能近。

二十回合都未能拿下敵將,武安國暴怒,青筋暴起,一記力劈華山直往狄墨腦門砸來。

狄墨挺槍硬抗,當的一聲,長槍彎成一個U形。

眼見對面又是一錘掃來,狄墨長槍被震落,雙手更是發麻,心下一慌連忙縱身下馬。

“啊!”一聲慘叫傳來,狄墨避之不及,被鐵錘砸斷大腿,坐騎也被砸成一灘肉泥壓在他身上。

武安國收回流星錘,策馬踏屍而過,觀望當前形勢。

八千陶軍本已被楊延嗣、武安國的五千騎兵衝的七零八落。如今主將陣亡,更加潰不成軍,紛紛跪地求饒。

楊延嗣一邊收降俘虜,一邊喝彩道:“武將軍,剛才那招力劈華山使得漂亮,敵將唯死一途。”

“七郎謬讚了。”武安國呵呵一笑。

此時已近日落,楊延嗣、武安國收降四千俘虜,打掃戰場,尋個乾淨地方安營紮寨,只等明日回郯城報喜。

又一日,楊延嗣、武安國正在趕回郯城的路上。

北方一名傳令兵急急奔來。

“楊將軍,主公已攻下郯城,陶謙出逃。主公傳信將軍在下邳附近阻截陶謙,務必生擒陶謙一家老小。”

楊延嗣武安國對視一眼,暗暗吃驚,主公兩天就打下郯城,看來郭軍師計策奏效了。

“七郎,陶謙出逃,定然逃往下邳,我們在此守株待兔,以逸待勞。”武安國神色一喜,激動道。

“善!”楊延嗣贊同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