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大明:重開一萬次,開局吸功大法最新章節列表 > 第551章碩學通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51章碩學通儒

次日,上午。

江別鶴早早來到臨江閣,在大廳等待著朱祐極。

這場很可能涉及大奉格局的比鬥,他很關注。

爭權奪利,最需要的,就是對於朝堂局勢的分析。

比如該投效誰,該放棄誰,該為誰做事,這一切都需要判斷。

判斷失誤,很多時候,就意味著死亡。

江別鶴是最喜歡借勢的人,他江南大俠的名望,正是依靠不斷借勢,不斷獲得好處得來的。

所以,這場比鬥,他一定會觀戰。

當然,除去這些其他因素。

這場涉及大儒級別的爭鬥,能觀戰,對他來說,也有巨大的好處。

雖然他修的是武道,萬事萬物都講究觸類旁通,一通百通,能從大儒的交手中,獲得感悟,對於江別鶴來說,好處也是巨大的。

“咦,江大哥,你怎麼早就來了?”從房間內,走出來的小魚兒,很快看見了臨江閣大廳的江別鶴,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江別鶴站起身來,笑道:“不是說,今天邀請你們去我府上做客嗎?自然就早些來了。”

話說到這裡,江別鶴往小魚兒身後看了一眼,問道:“柳公子,還沒醒嗎?”

“柳大哥醒了,正在洗漱,馬上就出來了。”

小魚兒解釋了一句,縱身一躍,從閣樓上,跳了下來,繼續道:“江大哥,今天可能沒辦法去你府上做客了,柳大哥說,那個什麼狀元郎,今天會上門拜訪。”

“嗯?”

“這麼快嗎?”

江別鶴雖然心中已經有了猜測,但對於這個結果,還是感到驚訝。

因為拜帖上沒有時間,所以江別鶴猜測梁溫書,很有可能第二天就來拜訪。

但,又對這種直接次日上門的方式,感到有些驚愕。

因為,這個梁溫書,可不是尋常之輩。

他是大奉京科狀元,還是皇帝的翰林院著作郎,身份地位實力,皆是不俗。

一般來說,這種實力和地位,隨便過渡幾年,就會成為六卿之一,未來封侯拜相,也不是什麼難事。

這樣的人,都會有傲氣。

這麼著急的拜訪,其實是不合禮數的。

“是啊,柳大哥是這麼說的。”小魚兒解釋道。

江別鶴微微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什麼。

片刻之後,身著儒衫,頭戴儒冠的朱祐極,推開房門,走了出來。

“柳公子。”

“柳大哥。”

江別鶴和小魚兒分別打招呼。

“嗯,別鶴,你來了。”朱祐極微微頷首,道。

“是啊,不是說去我府上做客嗎?”

“所以,我就來了。”

江別鶴解釋了一句,然後道:“不過剛剛小魚兒說,梁溫書很有可能,今天就到訪……”

“不出意外的話。”

朱祐極平淡的回了一句,然後身形一動,移形換影之下,整個人來到了大廳。

“吃早膳吧。”

在朱祐極的吩咐下,臨江閣的侍女們,將一疊疊菜餚,端上了桌。

有最常見的包子、饅頭、花捲等主食,還有不少精緻的小菜,以及各種豐盛的湯麵、混沌等物,基本上,朱祐極知曉的早餐,都被端了上來。

沒有什麼油膩葷腥之物,各色菜品,都以清淡舒服為主。

三人用過早膳之後,開始等待梁溫書的到來。

“柳大哥,對付這個狀元郎,你有沒有信心?”用完早膳,小魚兒閒著也是閒著,於是率先開口聊天。

朱祐極微微一笑,道:“別人只是來拜訪而已,談什麼對付不對付的。”

“嘿嘿,柳大哥,這你就在騙小孩了。”小魚兒嘿嘿一笑,一副瞭然的神色,開口道:“若真的只是拜訪,又何必如此慎重呢?”

“柳大哥,雖然我不知道你是那個儒道聖地的大儒,但是大機率不是青雲書院的,因為狀元郎就是出自青雲書院的,如果柳大哥你是出自青雲書院的,那你們肯定是舊識,也就不用大張旗鼓的送拜帖了。”

“而一個其他聖地的儒道強者,來到大奉京都,肯定會引起朝廷的忌憚。”

“所以,我猜測狀元郎的拜訪,就是大奉朝廷的試探。”

江別鶴神情不變,中心卻對小魚兒的分析,極為贊同。

他也是這樣想的。

“究竟是不是試探?”

“很快就見分曉了。”

朱祐極沒有正面回應,只是笑了笑,語氣頗為輕鬆。

聞言,小魚兒微微一愣,剛想要繼續開口追問,就感覺周圍的環境,突然凝滯了一下,有一股不屬於自然靈氣的特殊力量,猛然沸騰了起來,好像有什麼極為可怕的東西,即將出現一般。

“怎麼了?”

“這是什麼感覺?”

小魚兒的手微微顫抖了起來,臉色有點慌張。

江別鶴也感受到了這股特殊的變化,站起身來,四處張望。

朱祐極依舊坐在位子上,輕笑道:“狀元郎,既然來了,就現身吧。”

隨著朱祐極的聲音,傳遞出去,周圍沸騰的奇異靈氣,詭異的平靜了下來,彷彿被一股強大、恐怖、神秘的力量,強行鎮壓住了。

言出法隨?這就是儒道強者的實力嗎……江別鶴臉色微動,心中對於柳雲的重視,更上一層樓。

當他知曉朱祐極是大儒的時候,已經將他的重視程度拉得很高了。

但實際上,他還是低估了大儒的真實力量。

“呵呵,學生梁溫書,見過柳前輩。”

一位身著白色儒衫、頭戴冠冕,氣質儒雅的謙謙君子,緩緩走了進來。

來人一出來,周圍就浮現出特殊的儒道意境,彷彿有不少儒道聖賢加持,正在朗誦著精要、名著、典籍,各種儒道之力,化作清氣,源源不斷的匯聚到梁溫書身上,極為玄妙。

“嗯?”

看見這個場景,朱祐極微微眯眼,感應到了梁溫書身上的特殊體質。

儒道體質?這種先賢庇佑、自動匯聚清氣的體質,應該是那個吧……朱祐極心中有了一個猜測,臉色卻不動神色,淡笑起身,回應道:“狀元郎客氣了。”

學無先後,達者為師。

這是儒道典故,這也是梁溫書自稱為學生的原因。

但他自稱學生,卻不稱朱祐極為老師。

這也是因為他認為朱祐極並不是出自於青雲書院。

門第之見,自古有之。

正如李玄衣所說的那樣,雖然天下儒道盡出自儒聖,可隨著時代變化,各式各樣的學說、思想、門派,不斷湧現,三大聖地只能代表三種最鼎盛的思想和學說,但並非代表全部的學說。

儒道的分支極多,有的法家人、農家人、道家人也稱自己為儒道,外儒內法,比比皆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對於梁溫書,這一句學生,是給朱祐極大儒的身份。

“禮不可廢。”梁溫書態度依舊恭敬坦蕩。

“你的體質是碩學通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