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我有個時空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九章 造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九章 造船

楊光請鞭炮廠的老師傅幫忙,肯定要把自己的無縫鋼管火銃和鉛彈拿出來給別人看,反正他改變了自己的外表,也不怕對方有什麼亂七八糟的心思。

老師傅看到火銃後一臉親切的樣子,情不自禁講述了年輕時候用獵槍上山打獵的往事,隨後他打起精神,很快就把幾種情況下的裝藥量給算了出來。

拿到結果後,楊光拉上老師傅,興致勃勃的在附近找了個沒人的地方試槍。

火繩槍的使用可是非常繁瑣的,楊光首先把黑火藥從容器裡倒出來少許,恰好把一個掏空的細竹筒裝滿,這就是正常情況的裝藥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把細竹筒裡的黑火藥倒進槍管,再將鉛彈也放進去,用通條慢慢搗實。做好了這些,楊光又拿出一截火繩燃,掛在了火繩夾上。

如果是歷史上的那種銅製的火銃,因為管壁很厚,還得裝引藥才行,不過無縫鋼管的管壁很薄,火繩撞擊火門時可以直接火發射,省略了這個步驟。

做好了這一切,楊光端起有些輕飄飄的火銃,開始瞄準遠處的目標。當他扣動扳機的時候,火繩夾從後往前撞擊在火門上,燃了槍管內的黑火藥。黑火藥迅速燃燒膨脹,在無縫鋼管中只有朝著槍口方向一條通道宣洩,將鉛彈射向了遠方。

好像爆竹一樣的聲音響起,淡淡的硝煙從槍口出噴出,渾圓的鉛彈帶著尖銳呼嘯聲消失在了遠處。楊光走過去仔細檢視,從一棵大樹的樹幹上找到了碗口粗的窟窿,自己的火銃竟然直接打穿了它。

楊光算了算距離,差不多有80步的樣子,也就是60米左右,恰好符合楊光下單時的要求。楊光記得明朝嘉靖時期的佛郎機火銃,射程好像是50步,不過40步之外就難以保證準確度了。

這個結果反倒讓楊光有一不滿意,不是火銃不好,而是太好了。在楊光看來,自己只需要拿出明顯比最好的佛郎機火銃好一的貨物,就足以在日本市場傾銷,吊打當地各種手工作坊,效能太好反而會把客戶的胃口養刁,不利於以後升級換代。

“算了,這些火銃先給自己人拿著練習吧。”楊光暗暗做出了決定,又回到原來開槍的地方繼續試槍。以他不怎麼熟練的手法,差不多能保證每分鐘開槍的樣子,也算是正常的發射速度。

試槍回來,楊光透過這位老師傅,向煙花爆竹廠下了一份有古怪的訂單,訂購了一批特殊的鞭炮。這些名義上叫做“擦炮”的東西沒有任何引線,每一個裝藥量都必須精準,並防水的油紙包裹起來。除此之外楊光還訂了一批引信,燃燒速度很慢很慢的那種。

等到煙花爆竹廠交貨後,楊光把這些東西偷偷運回濱海市,放在市郊的一個備用倉庫裡。

才休息了兩天,南非運過來的那些百年木料到了,楊光忙前忙後辦好了手續,將它們委託給運輸公司,在同樣繳納了不菲的保險費用後,讓對方給自己運到江州那邊去。

市面上這種陰乾好的百年木料還真不怎麼常見,可是這種木料就是專門用來造船的,做傢俱或者木地板什麼的並不合適,否則揚州的丁記木行也不用壓在手裡放了幾十年。

楊光坐高鐵去江州肯定比貨運快,利用這時間差,他聯絡上那位樊姓工程師,看到了對方精心設計出的新船圖紙。

楊光用自己學霸級的智力,配合一大堆專業書籍,很快就吃透了這份設計圖紙。從一開始對方任何專業詞彙都要問問是什麼意思,到後來直接用各種幾個單詞的縮寫來流暢交談,完全沒有任何交流障礙。

楊光的學習速度讓那位樊姓工程師頗為驚訝,心底總覺得對方背後應該有一整個團隊在為他服務。

期間楊光帶著樊姓工程師去看了運抵的那批百年木料,讓後者更是一臉的無語,他完全無法理解哪位富豪會有這個閒心,居然提前起碼三十年把木料準備好進行陰乾,就為了做幾艘風帆動力的復古船舶。

掌握了船舶設計的基本知識,楊光開始用自己的視野提出異議。跑海洋貿易的船舶,為了安全起見,一年兩次維護保養是最起碼的,明朝嘉靖時期對於木頭海船肯定沒有任何問題,若是換成鐵船,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它生鏽了。

基於這個原則,任何現代特有,而古代完全沒辦法處理的東西,都必須排除在圖紙外。若不是有這個問題,楊光直接買鐵船,或者給木船裝上柴油機,豈不是比那風帆強上百倍?可那些修不了的東西一旦出現故障,基本上就是飄在海上聽天由命的節奏。

等到船舶的最終方案敲定,楊光與金星造船廠簽訂了一份委託造船的合同,他提供建造船舶的木料,向對方訂購4艘載重00噸的復古福船,不過卻是按照前一後三的順序建造,也就是先建造一艘樣船進行各種測試,如果一切都符合要求,再開工建造剩下的三艘新船。

楊光這麼做源自那位樊姓工程師的建議,任何東西從無到有都需要一個過程,圖紙上設計得再完美,實際建造出來也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一艘樣品船收集各種資料可以讓以後的建造省卻很多麻煩,這也是世界各國建造船舶時的一種慣例。

金星造船廠給出的建造期為三個月,這個時間還在楊光的接受之內,他交納了一筆定金,把事情委託給武文婕負責。楊光鄭重其事的告訴後者,木料生意丟掉無所謂,這幾艘木船絕對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打起百分百的精力。

回到了濱海市郊區的備用倉庫,楊光看了看自己事先買來放在這裡的工業銀錠,等到那些新船下水,他帶上銀子去明朝進貨的經歷就基本上結束了。

明朝揚州被放火燒燬的倉庫已經修好重新啟用了,楊光把大米、銀錠還有軍火樣品丟在倉庫裡,走出來準備招呼趙文他們來幫忙,卻沒想到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面孔,竟然是汪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