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我有個時空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九章 挑選貿易貨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九章 挑選貿易貨物

在揚州城裡轉了七八天,陌生的城市在楊光眼中一一變得熟悉起來,他也基本收集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

看著手上密密麻麻的一大堆資料,楊光呆在租賃的院子裡開始思考要經營那些物資,位面貿易不可能單純的考慮利潤,還要計算其中的風險。

以鐵這種金屬為例,在古代任何朝代想要碰這玩意,都跟造反、各據一方之類的罪名掛鉤,被抓到基本上就是一個“死”字,哪怕最受帝皇優待的王公大臣也不例外。

還有像食鹽這種有著豐厚利潤,卻被固定群體把持的物資,也不是現在的楊光能去染指的,那些圈養著大群私鹽販子的淮揚鹽商們,會不擇手段的阻止其他人分走自己的蛋糕。

至於石油什麼的,明朝的人估計沒幾個知道這玩意有啥用,可楊光孤身一人,根本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開採,就算弄來現代的裝置,也要明朝的工匠會用才行。

當然還有很多東西利潤太低,也被楊光被劃去了。這樣算來算去,目前只有兩類東西是楊光可以經營的,一類是材料比重大的行業,另一類則是人力成本高的行業。

楊光決定先選擇前者,他敲定了木料作為自己的位面貿易貨物。

現代時空木料需求量極大,楊光記得不久前看過一則新聞,濱海市去年的木料交易量好像是1500萬立方米。如此龐大的市場,楊光從明朝這邊弄幾千方回去,基本上連泡都冒不出一個,不會有人留意的。

明朝的樹木都是自然生長,哪怕在這個時代品質只能算一般的木頭,放到現代時空都是相對比較優質的木材,不愁賣不出好價錢。

有了目標,楊光再次喊上了方山,開始詳細的考察揚州城內最有名的幾家木材商行。方山給楊光推薦的首選是丁記木行,這是一家經營了上百年的老字號,生意最紅火的時候,很多船廠都從這裡進貨,據那會海上跑的私船,十艘就有一艘用得是丁記的木料。

嘉靖帝釋出禁海令後,丁記木行的生意一落千丈,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維持下來規模還是比一般的木行強得多。

方山推薦它的理由是,丁記木行在倉庫裡屯了大量用於造船的木料,由於沒有大買家這些年只能一一量的出貨,如果楊光看得上的話,價格方面自然要優惠一些。

站在丁記木行的庫房裡,楊光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這裡堆放著全都是樹齡百年以上的木料。看著那些粗大的樹幹,楊光有明白方山的意思了,這些用於造船的木料,若是劈碎了做其他事物未免太過可惜,難怪過了幾十年還剩這麼多留存。

因為亂砍亂伐等原因,這樣的木料在現代時空已經很少見了,楊光要是把它們弄回去絕對大發一筆,不過現在華國正在封山育林,必須要找一個合理的出處才行,否則只能是為人作嫁。

從甲號庫房出來,楊光和方山又跟在丁記二掌櫃的後面來到丙號庫房,這裡存放的木料品質相對較差,樹齡、直徑還有長度都沒那麼誇張,正和楊光的心意。他問了一下價格後,直接拿出銀票訂下了一批酸枝和柚木,另外又挑外型比較歪瓜裂棗的黃梨木買了幾棵。

明朝士大夫崇尚花梨木傢俱,可楊光選的那些實在不成材,丟在丁記木行的庫房裡無人問津也有好多年了,收購它們終歸是花了銀子的,直接扔掉未免可惜,放在庫房裡又佔地方,實在是雞肋,現在見楊光居然想要買走,陪同的二掌櫃心中暗喜,不過還是很有職業道德的勸了幾句。

楊光當然知道自己挑的是什麼貨色,可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之前透過跟方山和丁記二掌櫃的閒聊,他知道丁記商行有直徑超過100釐米的上好黃梨木。能長到這麼大起碼也要00年以上的樹齡,這玩意一棵才幾十兩銀子,楊光身上的銀票直接就能買上二十棵。

這樣極其罕見的00年黃梨木原木,放在現代時空是稀世珍寶都不為過,一棵1000萬都算是大白菜價了,轉轉手起碼能賣出億的價錢,800倍的利潤直接秒殺軍火、毒品還有其他任何所能想象到的暴利生意,可楊光敢做嗎?

任何暴利生意都有控制它的利益圈,就好像鹽商控制著食鹽貿易一樣,現代時空或許不會有私鹽販子殺上門來,卻也有幾百萬的烏木作為前車之鑑,因此楊光所能做的就是強行壓下自己的貪念,然後儘可能挑在現代時空好賣又不會引來麻煩的貨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光買的這木料數量不多,丁記木行直接就能把貨物給他運過去,不過考慮到時空門的充能尚未結束,木料擺在自己租賃的倉庫反而還要勞心費力守著,楊光與丁記木行的二掌櫃約定七天之後再交貨,他自己則趁著這段時間在揚州城裡城外的好好轉了轉。

明朝嘉靖年間,後世的很多揚州名勝還沒有出現,不過也有不少毀於戰火的古蹟尚存,讓楊光得以一飽眼福。他的腦海中隱約冒出個念頭,若是以後有機會,或許可以將這個位面的景色拍下來帶回現代時空使用,只是具體該如何操作還沒有詳細的概念。

等到丁記木行按照約定把木料運送過來的時候,楊光拋開了一切雜念,在方山的配合下開始清貨物。

酸枝原木6兩銀子一棵,楊光一口氣買了150棵,按照圓柱體積公式簡單估算了一下,差不多也就是40方而已,花了900兩銀子。

柚木原木要便宜得多,六、七棵的價錢才跟一棵酸枝原木相仿,楊光直接要了450棵,花了400兩銀子,這10方的木料估計稍微大的家具廠都能內部消化。

最後是五棵賣相慘不忍睹的黃花梨木,由於這都是別人挑剩的,尺寸大也都差得多,丁記木行沒按照正常的價格售賣,直接喊了0兩的一口價,算是半賣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