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我有個時空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零九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零九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楊光站在房間的視窗處,從這裡一眼就可以看到港口外那正在進行隊列訓練的兩百多人。除了趙武和0名家丁之外,其他的人都是織田市和武田勝賴的下屬。

楊光很清楚這兩個人的目的何在,卻對他們的舉動樂見其成,畢竟當自己離開之後,長島港的防備力量肯定是大幅度減弱的,這個時候多了兩百名會使用五峰銃的幫手總歸不是壞處。

從第三次抵達日本到現在,楊光售賣的五峰銃已經超過1.5萬支了,這必須感謝織田信長的"促銷活動",當他將居城改名為"岐阜",宣佈自己志在天下的野望時,周圍如臨大敵的大名哪裡還能再坐得住,紛紛拿出真金白銀到楊光這裡買走五峰銃,給自己增加一些安全感。

除了這個地區的客戶外,剛剛被上杉謙信帶著小弟狠抽一頓的北條家也不惜代價買走000支五峰銃,他們的處境相當的尷尬,若是再不增強實力,說不定不等上杉謙信第二次討伐,很可能就被武田信玄突然發兵給吃掉了。

北條家增強了實力,自然也讓整個日本關東地區的其他大名也加入到這場軍備競賽之中,連鎖反應之下導致往東邊更遠地區的大名也被捲進其中。

五峰銃的價錢不用說是昂貴的,不過能夠在日本亂世存活到現在的大名,怎麼也能攢下些家底,一兩千支買不起,幾十、幾百支還是沒問題,起碼不至於在敵人使用這種火器的時候,己方束手無策只能捱打無法還手。

能夠做到這一點,最為關鍵的地方就是製作五峰銃的無縫鋼管技術是這個時代無法仿製的,與此同時明朝在日本人眼中也是一個龐然大物,有這麼先進的技術並不稀奇,當然這個時代的力量有限也難以威脅到楊光,讓他可以從容的利用軍火暴利獲得資本。

若是放在現代時空,突然出現了超出時代的科技產品,估計售賣者早就成為世界各國情報組織嚴密監控的目標了。假如這種科技產品還是全面壓制這個時代的軍用產品,只怕FBI、MI6什麼的早就不惜代價出手了,自己得不到也要毀掉不能讓別人得到。

想要發揮出五峰銃的威力,怎麼也要幾個月的訓練才行,因此在楊光大量售賣出五峰銃後,日本從近畿到關東的大片土地上,反而出現了一種極其詭異的"和平"局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是每一個看到這幅情形的人,心中都會有諸如"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想法,那些正在訓練的五峰銃火槍手一旦掌握了手中的武器,全面戰爭便會無可避免的爆發。

這樣的結果正是楊光希望看到的,還有什麼比子彈發射時的爆炸聲更吸引軍火商的呢?眼看在這裡已經待了足夠久的時間,五峰銃的銷量已經達到了飽和程度,剩下的幾千支已經有些賣不動了,楊光便決定揚帆起航返回大員島的基地。

因為有織田市和武田勝賴在長島港,所以楊光只是留下了60名水手維護日常秩序,並且將所有的船隻全都帶走。

這些福船上裝載了大量黃金之外,還裝了數百名強壯的勞力,其中一小部分是在北畠家抓的俘虜,剩下的全都是買來的齋藤家與今川家的俘虜,這些人在織田信長和武田信玄手裡用處不大,拿來換些五峰銃絕對是一筆及其划算的買賣。

開發大員島基地可是一個力氣活,長期讓水手來做既辛苦又傷士氣,讓他們拿著五峰銃驅使來自日本的勞力就輕鬆多了。至於是不是"萬惡的奴隸貿易",楊光又怎麼會把這種名聲放在心上?

這些勞力在買來之前都已經進行過甄別,基本上都是農夫沒有武士,他們缺乏必要的戰鬥技巧,也習慣了被統治者壓榨,只要別太虐待就會老老實實的幹活。

在現代時空的歷史上,日本的農民可是非常溫順的,在被統治者課以重稅的情況下也很少有反抗,即便到了完全活不下去的時候,居然也只是去搶米而已。

現在這些傢伙被弄到了大員島基地,每天仍然要辛苦的做事,砍樹鑿石什麼的肯定比種田累得多,但是卻能夠吃飽飯,表現良好的甚至有肉吃,而且只要守規矩就不會有皮鞭責打,也不會突然就要拿著武器到戰場上送命。除了少數不安分的人之外,絕大多數勞力都覺得這樣的生活似乎也不錯。

換做是其他人,肯定不能給予這些勞力如此好的待遇,畢竟在大員島這種海外之地,糧食什麼的可是相當重要的。可對於楊光來說,現代時空陳米元錢1公斤,已經足夠大員島的日本勞力一天的口糧,這些人可都是他的"私人物品",只有吃飽睡好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大員島孤懸海外,雖然條件非常簡陋,但是遠離了明朝這個龐然大物,駐守在這裡的又全都是葉宗滿最信任的手下,因此做起事情來反而不需要什麼顧慮。

從日本運回來的成噸黃金,在這裡被重新冶煉後融成金磚,存放在一處戒備森嚴的山東之中。在平整的海灘上,每天都有水手結隊進行訓練,五峰銃發射的爆炸聲總是不絕於耳。換做是在揚州,哪怕在比較偏僻的郊外莊子裡,也不可能做得如此肆無忌憚。

為了確保這裡的絕對安全,楊光甚至把泰山號也留了下來,葉宗滿也親自在此坐鎮,只有汪瑛帶著保鏢十三等幾個人跟著楊光乘坐一艘小型福船返回揚州。

楊光每一次在揚州城的時候,都會仔細閱讀方山為他收集來的邸報,這是他掌握朝廷動態的重要途徑,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唯一與之前不同的,大概就是身邊汪瑛的紅袖添香吧。

這個時代的官府完全沒有什麼保密意識,楊光在邸報上可以看到任何官員上奏給朝廷的奏章,也能夠讀到朝廷給予地方的各種旨意,就是資訊太過於凌亂必須要進行重新整理。

在看到了有關直浙總督府的一篇奏摺後,楊光自言自語的說道:"看來胡宗憲這是準備大量製造火器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