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時空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2章 飛機租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2章 飛機租憑

高階經理人會議開了整整三天,議題的核心都圍繞在飛機的售後服務上,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飛機零配件的物流供應能不能及時到位,這需要與運輸商建立廣泛和無間的合作。

海運方面,大家都傾向於與本地的東方海運公司合作,因為這家公司的船運費不但便宜,而且服務也好,不用擔心貨物在運輸途中丟失的情況,更關鍵的是東方海運公司不但在北美和歐洲都有自己的海運線,還在歐美的公路運輸公司中佔有一定的股份,這樣一來在物流的最後一公里就有了可靠的保證,總之這是一個雙贏的合作。

東方海運,這不是香港回歸後第一任特首的公司嗎,李怡炫沒想到還跟扯上了關係,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算了,政治是政治,生意是生意,跟他們做生意可以,但政治就別摻和了。

會議結束後,李怡炫就回到了21世紀,開啟電腦上網,首先查的就是美國的內華達山脈公司,也就是後來收購了巴航工業這家公司。

簡單的看了兩眼,李怡炫就放棄了收購它的想法,因為內華達山脈公司是美國的國防供應商,專門從事核彈和彈道導彈零配件的製造,甚至還為美軍的戰略部門提供鈾加工服務,像美國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壓水反應堆的內膽,就是由這家公司負責研製的。

這樣的企業根本就不可能讓李怡炫收購。

合作,也不可能。這時候正是美/蘇/冷/戰的高峰期,向內華達山脈公司這樣的國防供應商,日子過得舒服的很,對目前還處於三流飛機製造商的巴航工業根本就提不起任何的興趣,歷史上也是冷戰結束後,美國開始大量削減軍費,很多原本的國防預算專案被砍掉,於是內華達山脈公司的業務量一下子就掉了百分之九十,為了生存才孤注一擲的把所有的寶都壓在巴航工業上,最終起死回生。

內華達山脈不行,繼續找下一家,最後李怡炫把目光鎖在了一家叫安第斯山脈工業公司上面。

這是一家以輕武器起家的公司,成立於1914年,公司剛成立就遇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靠著向歐洲銷售輕武器,安第斯山脈工業公司很快就發展了起來。

在輕武器上賺了錢之後,又開始涉足重武器,推出的第一款重武器就是坦克,但坦克的效能很差,美軍拒絕採購,於是安第斯山脈工業公司遭受了重創,由當時的一流輕武器製造商淪為了三流武器製造商。

二戰打響後,安第斯山脈公司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銀彈充足之後居然又想搞坦克,於是再一次遭受失敗。

這一回比上一次更慘重,公司直接破產。

1956年,當地政府以極低的價格把安第斯山脈公司賤賣給了美國著名的武器製造商柯爾特公司,被收購後的安第斯山脈公司就一直專注於民用武器的生產一直到現在,同時還跨行業開展了國際支線飛機的租憑服務。

不同於其他武器製造商,這家公司生產的民用輕武器屬於低端產品,設計和製造的武器技術上並不先進,外觀質量也非常一般,雖然可靠性高、技術成熟,但一直在美國的民用武器市場賣不起價錢,只能靠著低價策略才在美國佔有一部分的市場。

但隨著美國越來越高的人工成本,把本來就利潤薄弱的低端民用武器的這點利潤給吃了個乾淨,加上其他其他國家的武器製造商也加入到美國的低端武器市場的爭奪,安第斯山脈工業公司的市場佔有率是越來越低,現在這家公司完全依靠飛機租憑業務在苟延殘喘……

來不及休息,李怡炫就匆匆返回了20世紀的香港,吩咐資訊部門調查這家公司。

老闆一句話,下面跑斷腿,一個星期後安第斯山脈工業公司的資料就放在李怡炫的案頭。

與李怡炫猜測的一樣,作為母公司的柯爾特對安第斯山脈工業公司的業績早就不滿了,目前正在積極尋求接盤俠,但由於安第斯山脈公司在美國眾多的輕武器製造商當中,屬於三流的小公司,技術水平也一般,因此很多人對它並不感興趣。

別人不感興趣的東西,對李怡炫來說就不一樣了,首先安第斯山脈是一家正宗的美國公司,公司業務除了生產輕武器外,還涉及航空租憑業務,這對李怡炫來說非常的重要,要知道未來的航空市場,航空租憑業務可是個龐大的市場。

飛機不像汽車,是先生產後銷售,飛機是要先獲得訂單之後,飛機製造商才會安排生產,一架支線飛機從下料到交付客戶,這個過程大約需要兩年左右,而幹線飛機需要的時間就更久了,航空運營公司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才能拿到飛機。

如果這段時間,航空公司的業務陡增,需要更多的飛機來才能完成運輸任務,手裡又沒有現成的飛機,這時候該怎麼辦?

於是航空租憑業務便運營而生,航空租憑公司手裡有現成的飛機,航空運營公司手裡的飛機的不夠,就可以向飛機租憑公司租憑,租期可以有長期和短期,航空公司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不同的租憑服務。

選擇租憑公司還有兩個好處,第一,飛機價格昂貴,航空公司採用租飛機的方式,就不需要一次性支付敖貴的飛機採購費用,只需要很少的錢,就可以把飛機開走,等賺了錢之後,再用賺來的錢支付租金,典型的借雞生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二,就是飛機的狀態了,新飛機剛剛交付使用需要一定的磨合期,而飛機租憑公司手裡的飛機,絕大多數都過了磨合期,只要飛機不是太老,絕大多數的飛機都是處於最佳的狀態,對航空公司來說,可以節省一定的維護開銷。

因此,21世紀就有很多航空公司採用租憑的方式來發展和壯大自己,甚至就連很多大型航空公司也採用這種租憑的方式。

李怡炫在21世紀用網路查了一下,發現航空租憑市場比單純的飛機買賣市場還要巨大。

另外,安第斯山脈工業公司既然從事航空租憑業務,它與航空公司之間的關係想必是不差的,這非常利於德瑪吉今後的飛機銷售,就算航空公司不購買德瑪吉的飛機,也可以透過飛機租憑公司下訂單,也就是先把飛機賣給租憑公司,然後再透過租憑的方式交過航空公司使用,一旦航空公司覺得德瑪吉生產的飛機不錯,能讓航空公司賺錢,還能把航空公司賺取更多錢,到時他們自然就會購買德瑪吉的飛機。

就算不買,他們也願意繼續租用德瑪吉的飛機,而且租用更多的德瑪吉生產的飛機。這樣一來,哪怕德瑪吉只賣出很少的飛機,甚至一架也沒有賣出去,卻可以透過飛機租憑市場收回飛機昂貴的研發成本。

歷史上的波音-747就是透過這種方式收回研發成本,並且讓波音大發利市,一舉奠定了世界民航客機霸主的地位。

相比之下,麥道和洛克希德就沒有自己的航空租憑公司,在銷售上處處處於被動,最後洛克希德徹底退出了民航機市場,而麥道最後也被波音公司兼併。

再看支線客機的兩巨頭,龐巴迪和巴航工業,也是透過飛機的租憑方式發展壯大起來的。

而且擁有飛機租憑公司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飛機租憑公司最清楚什麼樣的飛機才是航空公司最需要的,什麼樣的飛機才是乘客最喜歡的。

一款成功飛機不但能滿足航空公司的需求,還能滿足乘客需求,很快飛機制造公司在研發飛機時,航空公司的需求比較容易滿足,但乘客的要求就很不容易做到,導致乘客對該飛機的體驗不好而放棄乘坐,最後航空公司取消飛機的購買訂單,這樣的情況在航空市場是上並不鮮見。

為什麼乘客需求不容易滿足?那是因為乘客的喜好實在是太難以捉摸了,很多時候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且乘坐飛機的乘客都是流動的,不像航空公司就擺在那裡,因此飛機製造商向要透過市場調查,來精確的把握乘客的需求,就變得很難。

這不像生產汽車,汽車公司可以透過旗下的銷售店,來統計顧客需要什麼樣的汽車,但客運飛機就非常的難,因為乘客是不會購買客運飛機的,他是透過乘坐的方式來間接感受這架飛機是好是壞。

好,下次就繼續坐,不好,下次我就不坐了,坐別的飛機,相應的航空公司自然就會購買乘客願意坐的飛機,而不會購買乘客不喜歡乘坐的飛機。

任何國家為了防止航空公司的壟斷,都不允許飛機製造商同時經營航空業務,而是把兩者給分開,但且沒有規定飛機製造商不準涉足飛機租憑市場,而且恰恰飛機租憑公司是除了航空公司之外,是最瞭解乘客的公司,如果飛機制造公司有了自己的飛機租憑公司,在設計飛機時,就會有很高的市場針對性,從而保證飛機研發的成功,至少不會虧得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地步。

飛機租憑從誕生那一刻開始,雖然發展很快,但還沒有到真正爆發的時刻,真正爆發是在90年代初,更關鍵的是現在不少的飛機製造商,還沒有認識到飛機租憑公司對飛機制造企業有多麼的重要,乘著其他航空公司還沒有醒悟過來之前,不趕緊下手佔底盤,等它們醒悟過來之後,就沒有李怡炫什麼事了,到那時候德瑪吉的飛機研發和銷售就變得非常被動,最終結果就像洛克希德、麥道一樣,被徹底的趕出市場。

安第斯山脈工業公司對德瑪吉實在是太重要了,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家公司給吃下,唯一讓李怡炫擔心的是,安第斯山脈是一家兵工企業,不知道美國政府允不允許收購。

如果實在不行,就向美國政府提出,收購安第斯山脈公司之後,會把公司一分為二,把武器部門給獨立出去,單獨成立一家公司,然後拿到市場上拍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