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時空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4章 開放才是未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4章 開放才是未來

英特爾公司的首條CMOS晶片工廠的開工儀式舉辦的極其隆重,英特爾不光邀請了李怡炫,連美國的軍政要員都被邀請過來。

來了這麼多的軍政要員,李怡炫很自然的就要往後靠了,他的座位被安排在了觀眾席的最後一排。

瑪麗作為李怡炫的律師,對英特爾公司的做法是非常的不滿,座位不是最前排也就算了,畢竟那是給軍政要員準備的,但一個中間位置應該可以吧?好嘛,直接被安排到最後一排,這叫什麼事?德瑪吉怎麼說也是國際上響噹噹的公司,有沒有把我們的老總放在眼裡啊?

相對於瑪麗的憤憤不平,李怡炫就要坦然許多了。當他知道這次儀式會來美國的重要軍政要員時,他巴不得主辦方把他的座位安排在一個最不起眼的位置。現在的德瑪吉需要低調的發展,悶聲發財才是王道,過於出風頭,被太多人關注,並不是一件好事,特別是那些軍政人物。

從頭那些被邀請來的軍政要員,就能看出英特爾公司的底蘊,這家公司成立至今雖然只有十年,但英特爾已經算得上是商場的老油條,在美國的政界和軍界有著深厚的人脈。特別是他們居然把現任的加利福利亞洲的州長羅納德.里根都請了過來做開幕致辭,更讓李怡炫覺得當初用快閃記憶體技術換取X86構架技術,這一步真是走對了。

如果當初李怡炫沒有用快閃記憶體技術換取X86會怎樣?不用問,就算搞出了混合構架CPU,德瑪吉肯定是走不到今天的。李怡炫非常清楚,如果你不做出取捨,那麼你不但會最終失去混合構架CPU,就連快閃記憶體技術也會失去。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老祖宗的這句話,今天的李怡炫是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

從市場角度來分析,未來快閃記憶體的市場是要遠遠大於CPU的,21世紀每年出產的晶片高達幾百億顆,超過百分之七十都是存儲芯片,剩下的不到百分之三十,才被CPU、GPU以及DSP晶片刮分。

怎麼不信?那麼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吧,就以你的身份證和銀行卡來說好了,以前你們的身份證是個什麼樣子?現在的身份證裡面都裝有一個微型的資訊晶片,而這個晶片就是存儲芯片,裡面存有你所有的個人基本資訊。全中國13億人,就需要13億顆微型存儲芯片,這個數量大不大?如果把每個市、省再到中央建立的個人身份資訊資料庫,每年需要的存儲芯片就更是可觀。

接著我們再來看我們的銀行卡,在以前,我們的銀行卡上面都有一根磁條,現在磁條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枚小小的晶片,而這個晶片也是存儲芯片,全中國的銀行每年要發行多少張銀行卡?需要的存儲芯片又是多少呢?中國尚且如此,那麼全世界呢?又需要多少顆存儲芯片?

這還僅僅是銀行一項,其他行業難道又不需要存儲芯片了嗎?不,他們更加需要,以臺式電腦為例,2015年,中國為全世界就代工了3.6億多臺電腦,佔全球臺式電腦的百分之六十,如果說一臺電腦只安裝一顆CPU和GPU的話,那麼存儲芯片又是多少呢?

電腦要用到存儲芯片的部件無外乎兩個地方,記憶體和固態硬碟,以及主機板上的快取晶片。絕大多數的臺式電腦安裝的內存條都是一到兩根,那麼請問?每根內存條上需要多少顆動態存儲芯片,3.6億臺電腦又需要多少顆存儲芯片。

如果有三分之一電腦安裝了固態硬碟,又需要多少顆存儲芯片。不說別的,哪怕是機械硬碟都需要存儲芯片,需要什麼樣的存儲芯片?快取。3.6億臺電腦,一臺電腦上裝一個機械硬碟,就需要3.6億顆快取,如果對機械硬碟有特殊要求的,需要的快取就更多了。

還有,就是大資料庫的提出,對存儲芯片的需求是更加的龐大。

因此,僅從以上一點的分析,我們完全就可以推算出,存儲芯片的市場是要遠遠大於其他種類晶片的。

那既然如此,李怡炫為什麼不發展存儲芯片呢?而偏要發展CPU和GPU呢?問題是,存儲芯片的技術門檻要遠低於CPU、GPU和DSP,技術門檻低,入行的企業相對就多,競爭必然激烈。

而CPU、GPU和DSP就不一樣了,能夠生產這三種晶片的企業,全世界也就那麼幾家,是典型的賣方市場,晶片價格不是由市場說了算,而是由生產它的企業說了算。

這時候的英特爾雖然早在1970年就推出了世界上首款CPU,但這時候的CPU還不是英特爾公司的主要業務,英特爾還看不到未來CPU市場的巨大潛力,他們的關注點還集中在存儲芯片上,如果這個時候把快閃記憶體技術給放出去,無論是英特爾還是AMD,哪怕是IBM,都會把目光放在更高技術的快閃記憶體上,這樣一來,就沒人把目光放在更加有未來的CPU上,德瑪吉就有了充分的時間在CPU市場上佈局,讓他們在存儲器廝殺吧,等他們反應過來,德瑪吉早已是CPU行業的一哥了。

這是兩年前,李怡炫就制定好的戰略發展計劃,現在看來,這個計劃已經初見成效了,臺上的安迪.格魯夫是意氣飛揚,他怎麼也沒想到,早在兩年前,他們就已經掉進了李怡炫為他們精心設計的坑裡面。

快閃記憶體屬於高階存儲器,對工藝要求極高,必須使用CMOS工藝才能達到要求,當英特爾把全部的身價投入進去開發CMOS的快閃記憶體工藝技術的時候,就已經說明他們基本上放棄了CPU。

雖然未來的CPU也是CMOS工藝,但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CMOS技術,CPU主要用的是N阱CMOS工藝,屬於NMOS,而快閃記憶體更多屬於P阱CMOS反相器工藝,兩者是完全的不同。

當然,你可以用P阱CMOS反相器工藝生產CPU,用N阱CMOS工藝來生產快閃記憶體,可這麼做在經濟上非常不划算,用P阱CMOS反相器工藝生產的CPU,良品率非常的低,最高不過60%,用N阱CMOS工藝來生產的快閃記憶體也一樣,良品率都不怎麼樣,這會導致晶片成本過高,成本不划算。

但反過來就完全不一樣了,只有工藝成熟,產業工人的熟練度夠高,良品率想要維持在95%以上壓力不大。

至於NP同阱CMOS工藝,又是另外一種工藝技術了,數碼相機上的CMOS感光傳感器,就需要用到NP同阱CMOS工藝技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另外,英特爾在2012年推出的3DCPU,全稱叫做3D三柵極CPU,其實就是NP同阱CMOS工藝升級版,簡單來說,就是在NP同阱的矽晶片的中間矽,把這個矽給拔高成第三極,就是我們所謂的3D中央處理器。

傳統扁平的2D平面電晶體只在頂部有一個柵極,技術人員將2D平面柵極“拔”高成了相當薄的、從矽基體垂直豎起的3D矽鰭狀物。這樣,在鰭狀物的兩側和頂部各有一個柵極,形成導電通道,增加了反型層面積,提高了次臨界斜率,降低了漏電流和臨界電壓,進而實現電流控制。

使電晶體在“開”的狀態下讓儘可能多的電流透過,而在“關”的狀態下儘可能讓電流接近零,降低了功耗;同時還能在兩種狀態之間迅速切換,開關速度快就可以提高電晶體的效能。

原理上,3D處理器並不複雜,但要實現它非常的難,所有的生產裝置,包括封裝生產線都得更換,所有的裝置包括刻蝕機在內,都要具備3D三柵極的功能,只要有一個工藝環節達不到要求,3D處理器就做不出來。目前,全世界只有英特爾才掌握這項技術,AMD都不行,臺/灣的臺積電就更不行了,他的晶片生產線,還是美國公司供應的呢。

換成這一時空,英特爾公司肯定不會有機會掌握3D三柵極電晶體技術了,因為他們的發展方向已經全變了,CPU不在是英特爾的核心業務,更不會是它的唯一業務,臺上正在講話的安迪.格魯夫早已被快閃記憶體未來巨大的市場前景迷花了眼,已經找不到北了。

看著在臺上意氣風發的安迪.格魯夫,李怡炫點了點,這才是我要的英特爾,雖然英特爾在存儲技術上把競爭對手拉開了一大截,但也開啟了一個潘多拉魔盒,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至少十年時間,無論是AMD、IBM、DEC、HP,哪怕是日本以及韓國,甚至臺灣,都會把快閃記憶體技術和與之配套的P阱CMOS反相器工藝作為重點攻關物件,到時候隨著P阱CMOS反相器工藝被一一攻破,市場競爭必然激烈。

再加上李怡炫又把PC技術公開,把固態硬碟技術給提前幾十年拿了出來,這麼一推一拉,就把快閃記憶體市場就給人為的擴大的無數倍,面對如此龐大的存儲器市場,任何一家半導體企業都不會無動於衷,他們必然會參與進來,可以想象未來存儲器市場的競爭有多麼的激烈,英特爾想要保住目前的優勢,就得不斷的向前跑,哪會有功夫來關注德瑪吉的CPU。

德瑪吉安全了,至少有十年的安全期,十年的時間足夠德瑪吉在CPU市場站穩腳跟了,十年時間足夠德瑪吉建立一個以PC為中心而又龐大的個人電腦產業生態鏈。

而且李怡炫還不用太擔心有人會來擠兌他,PC的開放大大促進了存儲器的發展,市場被無限的放大,任何一家有志於存儲器業務的半導體企業,都離不開德瑪吉建立的PC開放制度。

這還只是臺式電腦一項,未來的筆記本、平板電腦,甚至是手機,李怡炫依然會採取開放的制度,不是半開放,而是全部開放,到那個時候他們就更離不開德瑪吉了,他們會主動的維護德瑪吉的利益,哪怕是IBM想要進入個人電腦市場,都不敢用盤外招,只能堂堂正正的與德瑪吉競爭。

他們會站在德瑪吉的陣營裡嗎?當然會,全世界除了德瑪吉,又有那家公司肯開放自己的電腦技術?蘋果,不會;HP,不會;DEC,就更不會了,包括王安在內,他們都深受20世紀初期寡頭資本的影響,喜歡搞壟斷的主,恨不得電腦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要牢牢的控制在手裡,賺盡所有的銅板,哪怕是最後一個銅板。

也只有像李怡炫這樣從網際網路時代過來的人才知道,真正賺錢的專案是開放,只有開放了,任何有前途的專案才能在最短的時間普及,你只需抓住產業鏈中的關鍵一環,就不怕賺不到錢,而且賺得比封閉式產業更多。

全世界也只有蘋果公司才把全封閉式做到了極致,這還只是喬幫主時代,喬幫主一走,後來的沒有一個繼任者,能做到喬幫主當年的輝煌。

李怡炫當初也猶豫過,要不要像蘋果、微軟那樣封閉,最後思慮再三還是放棄了,他沒有喬幫主的智慧,更沒有比爾大爺的政治資源優勢,走封閉式道路,最後只能走到死路一條。只有開發才是他李怡炫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