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時空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8章 加國奇葩的航空運輸產業政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8章 加國奇葩的航空運輸產業政策

莊靜顯然無法接受李怡炫這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且還是遇事能躲多遠就多多遠的行為,“李怡炫你怎麼這樣,你這完全是在逃避知道嗎!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這種行為。”

李怡炫翻了翻白眼,“大小姐,我做什麼決定又不是為你考慮的,我是在為德瑪吉的將來考慮,你是不是被捧多了,養成了公主毛病,認為是人都會圍著你轉。”

沒等莊靜反駁他,李怡炫又接著道:“迎難而上說得容易,你以為這事是我能夠參與的嗎,別人根本就不把你當盆菜,無論你說什麼,人家壓根就不理你。說多了,一句英國人的走狗這頂大帽子就能壓死你。同樣的,英國一方也不會把我們當回事,跑去跟他們說,他們又把你當成北方的走狗。反正兩頭都不討好,不走幹什麼?”

“難道你逃到了加拿大,就容得下你了,要知道這可是白人的世界。”

這句話好像擊中了李怡炫的心事,只見他長長的嘆了口氣,說道:“這也正是我為難之處,加拿大再好,可終究不是我們華人自己的地方,最多也就是個二等公民。可話又說回來,自己的祖國又容得下你嗎?我可是資本家,他們是反資本家的,你說咋辦?”

莊靜也沒話說了,坐在沙發上靜靜的思考了很久,“他們真的榮不想我們?我們到底做錯什麼,居然如此惹他們痛恨。”

李怡炫當然知道,共和國的這次變革在未來將會根本整個世界的格局,而資本家也將會迎來他們的春天,可這句話他且沒法像莊靜講,講了也沒用。一句,你憑什麼對他們有這麼大的信心,你就無法解釋。難道你告訴她,我穿越來的嗎?

如果真這樣做了,莊靜不但會把你當神經病,甚至還會對中英未來復雜多變的局勢產生錯誤判斷,這更是李怡炫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他只能表現的跟大多數普通香港人一樣,對未來表示擔憂。

其實整個香港,不光是李怡炫這樣的上層,哪怕是普通香港民眾,一聽到香港被收回,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跑路。沒跑的,不是離不開,要嘛就是沒錢移民。要知道就連星爺當初都移民過加拿大,劉德華和周潤發也是有移民的打算,只不過加拿大沒有允許,說他們是黑社會人物。

李超人,在中英剛剛簽署協議的時候,他的兩個兒子移民到了加拿大,李超人在八十年代在加拿大投資的大型石油天然氣深加工產業,就是在這個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決定的。怕被共產唄。

不光是李超人,就連包/玉/剛、何/鴻/燊等人那個不是如此,甚至就連有紅色資本家之稱的霍英東的幾個兒女,都偷偷移民到了加拿大。

上面都如此,下面的普通民眾就更不要說了,哪怕是金大俠當初都考慮過是否要離開。這就是香港在迴歸前的真實寫照。

在李怡炫看來,這簡直就是場巨大的命運賭博。賭贏了,不一定會富貴榮華;賭輸了,肯定是滿盤皆落索。

有資源、有條件的,就學三國時期的諸葛世家多方下注,什麼都沒有的,就只有拿命去拼。贏了,不會榮華富貴;可一旦賭輸了……呵呵。

想到幾年後,所面臨的香港世間百態,李怡炫突然想起了古人的一句名言,不知是誰說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果是在另一個時空,李怡炫是不會有這種心境,在另一個時空,香港畢竟離他太遠。但是現在,在香港打拼得這些年,他很理解對未來的迷茫。

說起迷茫,他認為凡是香港在**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波人,都是香港最迷茫的一代人。他們出生和生長下的整個香港大環境就是如此,能不迷茫?相反,零零後出生的不少香港人,跟他們的父輩就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物種。

如果你不信,在看看後來的所謂佔領中/環/運/動鬧劇,參與的都是**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波年輕人,這已經就說明了很多問題。再加上當時的香港經濟被房地產綁架,很多年輕人看不到自己未來的出路在哪裡,內外矛盾的積壓下,境外**勢力又這麼一挑撥,爆發了!

香港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是風雲激盪的,香港著名演員鄭少秋、羅嘉良在九十年代出演的好幾部電視劇,如《大時代》、《天地男兒》等,對反應了當時的香港社會,香港人對於迴歸的這種複雜心態。

在這種大環境下,德瑪吉的未來又在哪裡,是李怡炫必須要正視和考慮。

這個問題,早在李怡炫決定在南丫島建立航空產業的時候,就已開始思考了。

他給德瑪吉的規劃是,剛剛開始改革開放的共和國,暫時不要有任何的想法,跟他們保持下接觸可以,但涉及到投資方面,千萬不能有,一起都要等92年鄧南巡以後再說,過早的參與進去是一點好處都沒有。

首先,香港問題,中英兩國會有長時間的反覆拉鋸,即使兩國在84年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但今後很多年會有多次的反覆。避開八十年代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對德瑪吉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第二,德瑪吉雖然投身於航空產業,但它做的都是輕/型或者超/輕/型航空市場,其中又以私人小飛機市場定位為主。這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國內市場你是指望不上的,只有靠國際市場才能養活德瑪吉。

這時,英國官方對德瑪吉的態度將至關重要,如果這時候參與進去,既不會討好中方,也不會討好英方,兩面不討好的結果,就會被夾死。

因此,八十年代德瑪吉主要使命只有一個,徹底在西方站穩腳跟,只有在西方站穩了,你才能回過身來耕耘國內市場。

那時,不論是香港也好,還是國內也罷,所有的東西都明朗化了,加上鄧的南巡,這個時候在進入,你才會被他們當座上賓。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這時的共和國跟歐美國家還處於蜜月期。知曉歷史的李怡炫知道,知道這個蜜月期極其短暫,很快就會引來西方國家的全面封鎖。

在與西方的蜜月期時期,共和國的選擇也多,他們根本就看不上德瑪吉。現在看不上不代表以後,封鎖一來,德瑪吉的特殊地位就會凸顯出來,那時候的北方政府唯一能夠合作的,就只有他李怡炫。這時,在商業談判上,德瑪吉都掌有巨大的談判主動權,為自己謀求最大的商業利益。

莊靜帶著滿腦子的官司離開了,她走的時候李怡炫並沒有告訴她到底去不去北方,只是讓他自己決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什麼答覆都沒有,還惹來一腦門子的官司,此時的莊靜別提多鬱悶了。

坐在德瑪吉北美總部不遠的一家咖啡廳裡,莊靜想了很久還是不得要領,最後決定回家問問自己的父親。

加拿大航空是加拿大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國有航空公司,由於是國家經營的特大型壟斷企業,又沒有競爭者,因此加航公司的服務態度非常差,短短十多個小時的飛行,讓莊靜受了不少鳥氣。

不說別的,就以飛機的衛生條件來說,就與楓葉國度的身份完全不匹配。走在加拿大的街頭,你會發現到處都是乾乾淨淨的;可你一旦上了加航的飛機,就如同進了垃圾場,滿地的垃圾只是簡單的打掃了一下就完了,很多死角的衛生……,別提了沒有任何一家航空公司像加航這樣的。

如果讓李怡炫看到,他肯定說,這衛生狀況還不如中國的綠皮罐頭車呢。

在辦理登機手續時,更是讓莊靜憋了一肚子的火,那麼多人排著長長的隊伍,只有一個視窗,一個辦事人員在哪裡辦公,隔著窗戶就能看見裡面有不少的工作人員,但是他們就是不來,寧可坐在哪裡閒聊。

輪到莊靜辦理登機手續時,她就隨意的問了一句,“那麼多人在排隊,你們裡面又不是沒有人,為什麼就只有你一個?”

結果,那名工作人員是這麼回答的,“那你為什麼還要選擇加航,自己買架飛機不就行了嗎。”當時把莊靜給氣得,差點就負氣走了。

十多個小時的飛行旅程,莊靜哪怕是有再大的火氣,也被消磨的差不多了。

靜下心來仔細一想,她發現為什麼加拿大的私人飛機市場那麼發達了不輸美國了,這完全是被加航糟糕的服務態度給逼的啊。

表面上看,加拿大這個國家,航空產業非常發達不輸歐美,但仔細一看,你會發現,撐起加拿大航空產業的,主要是那種用於通勤的私人小飛機。

加拿大對航空運營公司的管理非常的奇葩,航空幹線運輸市場只有加拿大航空一家獨大,一個競爭者都沒有;對於那些小型的支線航空運營企業,或者是微型的航空運營企業,加拿大的法律規定,75%的股份必須交於公眾,這就導致加拿大的航空運輸市場怎麼也發展不起來。

在加拿大這個國家,有錢的就自己掏錢買飛機,沒錢的,想起那個地方就只能自己開車了;既不想開車,又買不起飛機的,就只能選擇加航了,反正是全國獨此一家,服務就那樣,愛坐不坐。

這種現象跟加拿大龐大的航空產業可以說是很不相稱的。

如果讓李怡炫來評判,他就會說,加拿大,支線飛機就是加拿大的極限了,至於大型的幹線飛機,那是想都不要想。

大型幹線飛機投資巨大,一個國家想發展幹線飛機產業,就必須要龐大的航空運營市場來養活,全加拿大又只有加航這麼一家航空公司,加上加航的服務態度又這麼差,怎麼可能養活龐大的幹線客機產業。

要想發展幹線,除了外銷,就別無他法,可這樣一來,就會遭到波音、空客、麥道等公司的狙擊。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加拿大在21世紀就發展過百人坐以上的幹線客機,就遭到了波音和空客的聯合絞殺,加總理還全世界喊冤,說波音和空客壟斷,實際上是他自己的市場撐不起。

像中國就沒有發生這種事情,中國的市場夠大,有多家大型的幹線航空公司,甚至還在積極發展支線航空運輸,良好的發展環境,讓中國的航空客運市場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開發。也就是說,哪怕沒有國際市場,中國也能發展起自己的幹線客機產業。

因此,無論是波音還是空客,根本就不敢封殺他。就是想封殺也封殺不了。惹毛了,老子不買你們的飛機了,全部用國產飛機,看你怎麼辦。

至於發動機,大不了先暫時用俄羅斯的發動機,等中國自己的大涵道發動機成熟以後,進口發動機就全部甩開。

中國的航空客運市場發展模式跟加拿大是截然不同的,加拿大的這種發展模式完全是在自廢,航空產業看起來好像很龐大,但太過於依賴私人飛機市場,一旦出現大的變故,加拿大整個航空產業很容易發生崩盤。

買得起私人飛機的畢竟是極少數,哪怕是美國,在經濟最鼎盛的時期,私人飛機和支線客機之間的銷售比,最高也不過才堪堪達到5:5的水平,很多時候兩種之間的銷售比只有3:7和4:6之間徘徊。

次貸危機之後,美國的私人飛機保有量實際上在下降,銷售比更是多年的低於3:7這一最低比例。

中國的C919下線之後,總共拿到了五百多架接近六百架的訂單,餓加拿大的CS幹線客機,總訂單還不到50架。

訂單這麼少,連專案的基礎性研發都維持不了,這也就不難理解,加國政府為什麼這麼積極的與中國發展關係了,他太需要中國的市場了,西方國家的市場根本就指望不上,那是空客和波音的底盤。

自己的國內市場就更指望不上了,那幫奇葩為了自己的私利,對國家的整個航空產業的死活根本就不管,對於他們來說,只要我一家獨大,只要能享受壟斷所帶來的利益,買那一家的飛機都是一樣的,加國航空產業的死活關我鳥事。

這是加拿大自己種下的苦果,只能自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