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時空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1章 翠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1章 翠鳥

李怡炫從加拿大回來了,經過一年的艱苦研發,DG-200渦扇發動機的核心機,終於完成了所有的測試並正式定型,這就意味著DG-200渦扇發動機即將進入正式的工程研發階段。在這個關鍵時刻,李怡炫必須回來坐鎮。

同時,德瑪吉航空工業公司研發的首架單發雙座固定翼電動飛機也正式下線,預計在明年也就是77年的四月或五月將實行首飛,這是全世界首架純電動飛機,對公司意義重大,兩件事加在一起,李怡炫是必須回來。

改造的707公務機在南丫島機場降落以後,來接機的是兩家子公司的負責人和設計師,賽弗·達伯沃特、倪文峰、保羅.威爾森以及魯賓斯坦。

走出艙門,還沒下登機旋梯,李怡炫舉目一望,就看到遠處的停機坪上停著一架小型的固定翼飛機,不用問,這正是李怡炫今天的目標的之一。

與四人簡單的握手寒暄之後,賽弗·達伯沃特就帶頭領著李怡炫向遠處停機坪走去,其餘三人錯後李怡炫一步在後面跟著。

李怡炫用餘光瞧了瞧,發現幾人的位置非常有意思,賽弗·達伯沃特在前面帶路,位置是在李怡炫右手的側前方,倪文峰錯後半步走在李怡炫的左後方,保羅.威爾森又走在倪文峰的後方,與他平行的是右邊的魯賓斯坦。

這種站位是中國官場獨有的,西方國家沒有這些講究。顯然他們在香港久了,也學會了東方式的官場禮儀了。

幾人走得比較快,不一會兒就到了,走進一看,整架飛機的總體氣動外形與另一個時空的Pioneer400基本一樣,只是在細節方面有一點點的區別,使得飛機的氣動外形更加的乾淨和流暢,可以看出這架飛機的氣動性能比原時空的

Pioneer400更加的優良。

唯一有點遺憾的是,飛機蒙皮的表面光滑度沒有Pioneer400那麼好,這是因為Pioneer400的機皮採用的是T1600全碳纖維複合材料,而T1600碳纖維複合材料是在2010年以後才出現的,現在不要說T1200,哪怕是T800型碳纖維材料都沒有。按照時間線,T800的誕生要到1984年去了。

而且剛剛出來的T800碳纖維材料,年產量極低,價格也是貴的出奇,大規模普及要到90年代去了,七十年代能選在碳纖維材料只有T600。

可T600碳纖維材料,無論是比強度、比模量以及比鋼度,都完全達不到飛機的結構強度要求,哪怕是小/飛/機也不行,因此,魯賓斯坦在設計的時候,機身採用的是玻璃纖維增強鋁鋰合金複合材料。

可別小看這種材料,這種玻璃纖維增強鋁鋰合金符合材料可是後世空中客車A380和A350大型客機的標準機身材料,雖然在重量上沒有T1200碳纖維複合材料更輕,表面也沒有比碳纖維材料更加光滑,但放在七八十年代,這種玻璃纖維增強鋁鋰合金符合材料絕對算得上超時代了。

要知道這時候的超/輕/型/飛機或者是小/型的通用飛機的機身所用的材料,不是純玻璃纖維,要嘛就是全金屬結構,還沒有人想到把這兩種材料給結合起來使用。

所以說,魯賓斯坦的這種機身設計,算是創了航空界的先河。

彎下腰,向下瞧了瞧飛機的起落架,起落架非常的精緻,無需旁人介紹,李怡炫一眼就認出來,這是瑞士羅氏公司在七十年代末期,為輕/型/通/用飛機最新研製的緩衝電控鈦合金起落架系統。

這種起落架因安全可靠、效能優良,由因為材料用的是鈦合金鋼,使得該起落架特別是皮實,價格又不算很貴;因此,該起落架自誕生以後很受市場的青睞。

這起落架在全球暢銷了三十多年,才被羅氏更新一代的起落架給取代。期間不知道被多少國家和公司仿製。可他們無論怎麼仿,始終都沒有原工廠做得好,不是這有問題,就是那有問題,要不然就是超重,反正是沒有原裝的好,各項指標都做的非常平衡。

開啟駕駛室的艙門,由於只是原型機,乘員艙裡面並沒有做任何的內部裝飾,光禿禿的連飛機的骨架和地板上鋪的各種管線都一覽無餘。就連座椅都不是緩衝座椅,按的是老式的硬座椅,時間久了屁股會隔得生疼。

座椅前方的儀表盤,跟Pioneer400有很大的不同,Pioneer400採用的是數字化液晶座艙,左右駕駛杆位於正副飛行員的中間,數字化飛控系統。

而眼前的這架飛機採用的還是傳統的儀表是座艙,不過在設計上採用了類似汽車的前方儀表盤設計,不但沒有任何的落後感,還給人一種前衛的時尚感,坐在裡面給人一種不是在駕駛飛機,而是在駕駛一輛汽車。

駕駛杆採用的是側置,機長的在左邊,副機長在右邊,駕駛杆前傾一定的角度,上面的各種異性,是典型的人體工程駕駛杆。

登上飛機,用手握了一下,感覺非常的舒適,輕輕搬動了下,阻尼感不錯,雖然沒有數字式飛控那樣舒適,可模擬飛控能做到這樣,已經是很不錯了。

手握駕駛杆,向左右兩邊搖了搖,眼睛盯著懸窗外機翼上正上下晃動的副翼,嗯不錯,反應準確靈敏,雖然換成了模擬飛控,但控制效果並沒有因此變差。

“飛控系統調校的不錯啊。”

魯賓斯坦笑了笑,“我們專門做了個鐵鳥架,一點一點的測試,這是最佳的效果。”

“飛機有多重?”

“飛機淨重36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760公斤。”

李怡炫看著他,“Pioneer400的淨重也是360公斤,可Pioneer400的機身用的是T1200碳纖維複合材料,而這架飛機用的是玻璃纖維增強鋁鋰合金複合材料,材料重量要比T1200重,卻跟它在重量上保持了一直,是怎麼做到的?”

魯賓斯坦指了指機框和機身,“我們對機體結構進行了重新設計,在保證飛機的強度和鋼度不變的情況下,能最大程度的減輕飛機的結構重量,不少飛機零件,我們採用了整體和一體式的設計,使得該機的零部件數量比原來的Pioneer400少了7%,重量也就因此減下來拉。本來我們可以做得更輕的,但考慮到該機的動力不光是純電動飛機,內燃發動機也能使用,為了保證飛機的整個結構強度,就沒敢減太多。”

李怡炫想了想,“這樣吧,我們在重量上繼續減,設計兩種版本,一種電動版,一種內燃機版,兩種機型完全分開,把各自的效能發揮到極致。”

一邊的賽弗·達伯沃特說道:“如果這樣的話,電動版可能拿不到多少訂單,還得為它另配一條生產線,成本上不合算。”

確實,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的話,還真就是得不償失。

腦中回憶了一下,原時空Pioneer400的電動版拿了多少訂單,發現電動版的Pioneer400還真沒拿到多少,推銷了五六年,總共也才不到200架的訂單,有權威機構做過統計,預計Pioneer400電動版的總訂單最高不會超過300架。

與此對比的是,Pioneer400的內燃機版,銷售情況就好了不少,光是確認訂單就超過了1000架,如果再加上還沒有最終談妥的意向訂單,這個數字就更高了。

看來義大利的阿爾皮公司之所以把飛機設計成一個平臺,搭配兩種動力包,看來是很有道理的啊,自己有點想當然了。

可話又說出口了,現在又收回去,會有損老闆聲望的,該找個什麼臺階下呢?

另一邊的程霞看出了李怡炫的心思,就解圍道:“我看這樣吧,先看看有多少訂單再說,如果訂單多的話,就按照老闆說得來,如果訂單沒多少,我們就按原先的方法來。”

人老成精的賽弗·達伯沃特哪裡不明白,馬上把話接了過來,“我看這個主意不錯,我們就別在這瞎討論了,一切還是以實際的訂單為標準,訂單多我們就專門開個生產線,沒有,就按原來的方法辦。嗯,試飛的時候,把他們都叫來,讓他們看看我們的電動飛機。”

李怡炫點了點頭,認同了賽弗·達伯沃特的話,先造一個驗證機出來,把潛在客戶請來看試飛效果,然後在決定訂單,這種營銷方式是輕/型/通/用/飛機制造公司流行的做法。

這是因為飛機小,成本低,花不了幾個錢,可以這麼做,但如果換成公務機、中型客機以及大型飛機,這種方法就行不通了。必須先有概念草圖給客戶看,客戶看了滿意願意下單之後,才能把原型機給開發出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你先搞原型機,而飛機最後一架又賣不出去,或者訂單嚴重不足,那樣一來就會虧死。

“取了名字沒有?”李怡炫這話是有目的的,原來的Pioneer400,這個名字義大利風格太過明顯,既然德瑪吉提前把Pioneer400飛機拿了出來,那麼換個名字是順利成章的事。

倪文峰說道:“我們的飛機向來是以昆蟲命名,正好我們的蜻蜓飛機沒有獲得適航證,那麼乾脆用它代替吧。”

賽弗·達伯沃特搖了搖頭,“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們生產的飛機雖以昆蟲命名,可都是直升機,公司正在研製的噴氣式固定翼飛機,叫“空中計程車”就不是以昆蟲命名的,我看還是分開取名比較好免得混亂。蝙蝠你看怎樣?”

李怡炫笑了,好嘛又一款大名鼎鼎的飛機名字,蝙蝠飛機跟Pioneer400是同一種型別的飛機,不同是Pioneer400是雙座,而蝙蝠是四座,同時蝙蝠是可以在夜間也能進行起降的固定翼初教螺旋槳飛機。

夜間起降,可是蝙蝠飛機最大的賣點,而蝙蝠這種生物也是在夜間活動的生物,因此取名蝙蝠,倒也符合該機的特點。

可Pioneer400顯然不具備這種能力,未來倒是可以搞個夜行版的Pioneer400,蝙蝠顯然是不適合它。

“與他的特點不確切,換一個名字。”李怡炫直接否定了。

賽弗·達伯沃特搖了搖頭,“我想不出來了。”

李怡炫轉頭看著自己的秘書程霞,“你們女人心細,能想個好的名字嗎?”

程霞想了想,“這架的飛機的特點是什麼?”

“這是一架輕型的運動型飛機,飛行靈活,操作簡單,既可以作為私人********,又能作為航空學校的初級固定翼教練機的通用型飛機。”

“既然該機的特點是小巧靈活,我看就鳥的名字命名吧,你們看,這架的飛機的外形非常的流暢,前面長長的機頭看起來就像是一隻翠鳥,我看就叫翠鳥吧。”

聽程霞這一說,眾人再轉頭一看,嘿,還別說,跟翠鳥還真的有點像,而翠鳥也是一種小巧靈活的飛行鳥類,還真符合這架飛機小巧靈活的特點。

“好,就叫這個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