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時空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章 初見李超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9章 初見李超人

香港南丫島。

“BOSS,這位就是長江實業的老闆李嘉誠先生。”傑克為兩人介紹道。

“李先生你好。”李怡炫伸出手與對面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握在一起。

“小李生如此年輕,就創下如此家業,真是年輕有為啊。”李嘉誠邊握手一邊捧著道。

“哪裡,哪裡,我哪裡比得上李先生你年輕的時候哦。”李怡炫擺了擺手說道。

“不一樣,不一樣。”李嘉誠說道。

南丫島工廠雖然剛剛開始建設,但工廠的規劃和建設都外包給了長江實業,因此對於這家工廠是幹什麼的,李嘉誠是一清二楚。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眼前這個年紀輕輕的李怡炫,居然是搞航空發動機這麼高階的行業,想想自己起家時搞得是什麼,人家搞得是什麼,因此才有他剛才的那一番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正是因為李怡炫搞得行業是如此高階,李嘉誠想不對他產生關注都不行。

李嘉誠做生意多年,有很廣泛的人脈,自從他開始關注李怡炫後,因此李怡炫近段時間在美國的所作所為對他來說根本就不是秘密,航空發動機、遊戲街機,在短短不到半月的時間,就賺取了近億美金的財富,這給李嘉誠可是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在想想自己賺取人生的第一個一億美金用了多少時間,真是人與人不能比啊。

當他得知李怡炫回香港後,就親自跑到了南丫島,想與李怡炫結個善緣,從這可以看出,李嘉誠是多麼的長袖善舞。

而李怡炫也是抱著同樣的心思,這個李嘉誠在後世太有名了,他起家的歷史在後世全中國沒有一個是不知道的,搞塑膠花起家,後改行做房地產,這時候的李嘉誠在香港只能算是中等富豪,等到八零年李嘉誠兼併了香港的和記洋行,就會晉級到香港頂尖富豪之列。

歷史上的李嘉誠是個長袖善舞的人,不但跟國內的高層關係好,也跟西方的關係也好,不然他在加拿大投資的石油業也不會做得風生水起了,2010年後,他更是在海外四處出擊,兼併了英國多家電力、能源等事關多項民生的基礎行業。

曾有媒體報道說,他都快把整個大英帝國給買下來了,如果不是李嘉誠跟英國上層擁有良好的關係,英國怎麼可能會把這些行業賣給他?

李怡炫做得的航空產業,未來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小型私人飛機、小型通用、通勤飛機、民用直升機、行政公務機和支線客機上,這些飛機市場基本都在海外,既然李嘉誠跟西方國家高層很好,那麼如果能跟他搞好關系,再透過李嘉誠與西方國家的高層搭上了關係,對李怡炫的事業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就算這層關係很一般,沒有李嘉誠那樣牢靠,可也不用太過擔心西方國家跟你使絆子。

雙方都有心結交,兩人很快就打得火熱,李嘉誠又帶著李怡炫到工地上轉了一圈。

其實也沒什麼好看得,這時候的工地才剛剛開工,正處於打地基的階段,工廠要四個月以後才能基本建成,然後又是內部裝修,鋪水、電、氣管道,裝置的安裝和除錯,等這些全部搞下來,要正式投產,起碼是十個月以後了。

“不知李生工人招聘得怎麼樣啦?”在工地辦公室中,李嘉誠隨意的問道,工廠建成要花好幾個月的時間,但有一項必須現在就開始,那就是招募產業工人,把工人招募好進行培訓,工廠完工後馬上就能投入生產,如果現在不開始招募,到時候工廠落成卻開不了工,那損失可就大了。

“上個星期就開始了,但到現在一個合格工人都沒招到。”李怡炫無奈的說道。

說起找工人的事,李怡炫就覺得很無奈,航空產業不同於一般產業,它對工人的素質和技能要求很高,這時的香港人才是不少,但都集中在管理人才上,符合航空產業的人才是少之又少,航空管理人才少沒有關係,可以透過獵頭公司到海外到處挖人,海外從事航空產業的華人不少,但他們由於膚色的原因,都受到各種各樣的歧視,因此對於這類人倒是不難挖。

關鍵是產業工人這一塊就要了老命了,香港根本就沒有合格的航空產業工人,雖然目前的航模噴氣發動機的技術要求倒是不高,但對產業工人來說,始終還是要有點要求的。可就這麼點要求,香港都提供不了,以後真搞起真飛機了,那有該怎麼辦?

難道李嘉誠有辦法?想到這裡李怡炫立刻向李嘉誠請教道:“難道李先生有東西教我?”

李嘉誠點了點頭,說道:“雖然我對這一行不懂,但多少知道這個行業對產業工人有一定的要求,現在香港唯一能提供這些合格工人的只有一個地方。”

“嗯,那個地方?”李怡炫沒想到香港還有地方提供合格的產業工人,於是急切的問道。

“香港理工學院。”

“李先生,別逗了,香港理工學院可沒有開設航空專業課程。”李怡炫鬱悶的說道,他沒有想到李嘉誠居然給出了個這麼個主意。

李嘉誠笑了笑,說道:“我沒逗你,目前全香港也只有理工學院才能解決你需要的產業工人。”

聽到李嘉誠這麼說,李怡炫才想起香港理工大學的歷史,香港理工學院就是後世在亞洲大名鼎鼎的香港理工大學,別看這所大學每年的招收的學生不多,可它的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可比北地的什麼清華、燕京大學高多了,在整個亞洲地區都是赫赫有名。

這所學校成立於1937年,學校開辦之初只有航海無線電操作、機械工程及建築等幾個少數幾項課程,後來隨著香港的工業化發展,學校增設了越來越多的科目,為香港工業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工業人才,為香港六七十年代的工業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香港理工學院雖然跟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沒法比,但它重在適用,它有點類似於後世的藍翔技工學校,專精於培養合格的產業工人和技術工程師。

李怡炫現在要的是合格的產業工人,至於高階的技術工程師他沒有迫切的需求,因為那些高階仿生機器人就可以擔任,因此從這點來看,雙方應該有合作的基礎。

自己提出要求,理工學院負責考核招聘,至於理工學院沒有相應的教師,這不要緊,等那些仿生工程師機器人回來之後,可以作為老師對這些菜鳥工人展開培訓,只需幾個月時間,他們就可以獨立上崗了。

越想越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於是對李嘉誠說道:“還要勞煩李先生,幫我聯絡下理工學院的院長。”

見李怡炫很快想通了這裡的關翹,李嘉誠也是讚賞不已,高興的說道:“舉手之勞而。”

南丫島碼頭上,看著李嘉誠坐船遠去,李怡炫的心裡也是感慨萬千,怪不得李嘉誠日後能夠取得這麼大的成績,他實在是太會做人了,把對方的需求和困難分析的明明白白,而且還主動幫對方提出解決方案。

不僅如此,李嘉誠把對方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積極奔走,為對方解決困難,這樣的人對方想不記住他的好都不行。

如此長袖善舞,李怡炫自認是拍馬都比不上,李嘉誠的這套處世哲學,李怡炫是怎麼學也學不會的,這不是他的長相,他的長處是技術,利用超前這個時代的眼光和技術進行輾壓,才是他的未來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