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時空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83章 施樂公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3章 施樂公司

既然知道是一場虛驚,後面的事情就好辦多了,五塊不同構架的CPU專利繼續申請,同時命令北美的負責人亞爾斯與美國的加州理工大學申請研製RISC的授權,只用了不到半天,亞爾斯就發來傳真,加州理工大學的授權書。

李怡炫問了一下為什麼會這麼快,亞爾斯回答,其實根本就不需要親自登門,只要以公司的名義向對方發出一個申請傳真,對方馬上就會回覆,不知過雙方籤合同用了一些時間,否則速凍還要更快。

美國的施樂公司成立於1906年,公司總部位於康涅狄格州費爾菲爾德縣,是全球著名的複印機和印表機供應商,1971年施樂公司經過對鐳射技術多年的研究,決定研發一款鐳射複印機,但由於受限於當時的半導體技術,一直沒有一款功能強大的CPU晶片,因此這個計劃被擱置到現在。

而與此同時競爭對手與施樂公司的技術差距且在慢慢的拉近,目前對施樂公司威脅最大的就是來自日本的佳能公司。

複印機聽起來非常的高大上,但且是一個古老的產品,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1800年代,英國伯明翰的詹姆斯·瓦特發明了文字複製機,這是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複印機,這臺文字複印機就是後來的數碼複印機的前身。

這臺複印機的關鍵部件是一塊用硫磺掩蓋的鋅板,因此瓦特的電子複印機又叫電硫磺複印機。

由於當時的影印工作是用碳紙和手搖印刷機來完成,對電子複印機沒有強烈的市場的需求,加上詹姆斯·瓦特的硫磺複印機在技術上還不成熟,因此第一代電子複印機並沒有投入實際的商業運用。

後來又出現了硒鼓複印機。

1949年,施樂公司在硒鼓複印機的基礎上開發出了世界上首臺靜電影象複印機,從此以後,複印機開始走進各個企事業單位,慢慢地取代傳統的手搖或電搖的機械印刷機。

隨著技術進步誕生了靜電影印技術,首先在硒鼓上生成一個高對比度的靜電影像,然後一種可熔化的塑膠粉末,也就是墨粉,轉送到普通紙上,經過加熱熔化到紙張上,這個過程類似於激光打印機中使用的技術。

從這個時候開始,電子影印技術走向了兩個技術方向,一個繼續往傳統的影印技術上走,而另一個就走向了列印技術,到了二十世紀隨著半導體和軟件技術的進步,這兩種不同方向的技術開始合二為一,最終又走在了一起。

1973年施樂推出了世界上首臺靜電影印技術印表機,很快就風靡了市場,隨後很多企業開始紛紛加入複印機市場,其中最積極的要數日本,由於美國人在靜電影印技術上處於絕對的壟斷的地位,日本的公司很難再次獲得突破,為了打破美國在複印機國際市場上的壟斷,於是日本人就發明了針式列印技術、噴墨印表機技術以及膠片轉印技術,開始逐步替代傳統的硒鼓影印技術,要知道靜電影印技術就在硒鼓影印技術上誕生的。

日本的複印機和印表機以其可靠的品質,低廉價格很快就佔領了國際複印機和印表機的低端市場,在低端市場站穩腳跟後,沒幾年日本很快就向高階影印市場發起了衝擊,雖然施樂公司掌握著世界最先進的影印技術,但由於處於美國人一貫的傲慢和輕敵,很快施樂公司就在國際影印市場上是丟城失地。

為了挽回失去市場,於是施樂公司決定重啟鐳射複印機開發,如果歷史沒有發生改變,施樂公司一直要在1988年才會推出世界上首款黑白鐳射複印機,沒等施樂公司緩過氣,緊接著日本的佳能公司會在同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款黑白激光打印機。

僅接著在第二年也就是89年佳能就推出了鐳射複印機,1992年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彩色噴墨印表機和鐳射彩色複印機。1995年韓國的三星公司又加入了戰團,於是全球複印機和印表機市場開始進入了混亂的戰國時代。

施樂公司之所以能夠在88年推出鐳射複印機,最關鍵是MIPS公司提供的R系列的RISC處理器,佳能緊接著施樂在第二年也推出鐳射複印機其實也是MIPS公司的功勞。

MIPS公司誕生於1984年,但誕生之初MIPS公司則是幾經坎坷,一直到86年末才堪堪設計出R1000處理器,由於當時R1000處理器在設計上並不成熟,因此一直到87年的下半年R1000才被推出市場。

但R1000的誕生,沒有像後世的人們想象的那樣的,一出現就被應用在高大上的計算機領域,百度上說得MIPS的首款處理器誕生於八十年代中期,一出現就在計算機市場賣得火熱,MIPS過得非常的風光,那不過是在胡扯,事實上真實的歷史是當時的MIPS公司已經快要揭不開鍋了,為了維持生計,MIPS公司不得不對外出售R1000的基礎專利。

當時只需要花上50萬美元就能獲得R1000處理器的基礎專利授權,可見MIPS當時過得有多窮迫,施樂公司和佳能就在那個時候獲得了R1000處理器的技術授權,(其實中國也是在那個時候從MIPS公司獲得了RISC技術)並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了自己的RISC處理器,才保證了兩家公司先後推出了各自的鐳射複印機。

這就是鐳射複印機誕生的整個歷史過程,為了讓德瑪吉在未來的CPU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李怡炫決定效仿當年的MIPS,從印表機、複印機等小眾市場開始,把這個市場開啟以後,接著進入家電嵌入式IC市場,最後才往高階的計算機市場發展,至於桌面CPU市場,李怡炫暫時還沒有想好,因為76年和77年是個關鍵性的兩年,這兩年正是第二代個人電腦誕生的前夕,個人電腦在設計上有很多地方並不成熟,李怡炫一直在考慮要不要設計一款基於RISC的成熟的個人電腦出來,這不光設計到硬體還設計到軟體,甚至連很多應用軟件都得親自來,一旦這樣話,工作量就大了,很可能會影響德瑪吉的根本發展方針。

這是李怡炫不願看到得,好在現在還有時間讓他慢慢思考,不過現在當務之急是開啟RISC的銷路。

瑪麗把李怡炫從31世紀帶來的5塊RISC處理器向美專利局提交申請後的一個月後,德瑪吉的北美負責人亞當斯按照李怡炫的吩咐聯絡了施樂公司。

接到訊息後,施樂公司的管理層是滿頭的霧水,一個是生產遊戲機的,一個是複印機,他們不覺得有什麼可以合作的地方,但鑑於德瑪吉也是一家有著赫赫威名的公司,出於禮貌施樂公司向德瑪吉發出了一份回函:歡迎德瑪吉公司的董事長阿爾薩斯。李訪問施樂公司。

收到施樂公司的回函後,李怡炫就帶著西蒙尼來到了施樂公司位於康涅狄格州費爾菲爾德縣的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