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紅旗大隊最新章節列表 > 第6章 三姓灣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章 三姓灣1

1

我曾經無數次坐在紅旗大隊四圍的高山之巔,靜靜的看著山下的村落。我曾經一次次冥思,考證,是哪幾位先輩,找到了這樣的偏僻一隅,並且決定安家落戶。

為了逃避兵慌,還是逃避苛捐雜稅,為了尋找生存的淨土,還是僅僅為了生存。

村裡的殘存族譜,張家,謝家,以及王家,甚至於附近村寨胡姓,顏姓,瞿姓,呂姓等家譜我都有幸翻閱過,雖然記錄不一,傳說甚廣,但是我基本上可以確定,這裡的所謂苗族後裔,基本上是假苗族人,其祖先大部分來自於山西河東府老槐樹底下。並且大部分是強徵南遷,他們把上廁所稱為“解手”,雖然是一句外人聽不懂的苗語,但是解手的意思百分百準確。他們喜歡雙手放背後悠閒的慢慢渡步,一切的線索無不說明他們祖先是從中原,被某一個王朝用繩索成串的綁起來強行南遷。

奇怪的是,紅旗大隊的王,張,謝三姓,其族譜,都記錄了一條相同的資訊。

在幾百年前的某一個朝代,有一年苗人造反,朝廷派了很多軍隊平叛。戰爭打的很殘酷,打了五年才治服了苗人。

戰爭過後,附近千里幾乎沒什麼人煙了。朝廷為了一勞永逸解除苗患,特別頒佈了恩詔,讓願意留下來的中原官兵,自主選擇地方安家落戶。

謝家祖宗,當時是個軍官,(其實充其量是個如現代班長,頂多排長類小官),帶著自己僅剩下的兩個兵,張姓祖宗爺和王姓祖宗爺,在此地留了下來。

這是一個距離官道四五十裡的小地方,有點像《桃花源記》裡的場景,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從口入,初極狹,復行數里,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也不知道過了多少代,張姓人口迅速膨脹起來,謝姓人口不多,能人輩出。只有王家,人丁不旺,朝堂無人。在數次爭奪田地山林中,逐漸無力抗爭,落敗下來。

王家舉族搬走了,只留下來一個父母雙亡的孤兒,捨不得離開自己父母墳堆,不願意離開。王家族長,就專門求了謝家和張家,讓他們看在祖宗交情和讓出來的田地山林份上善待這個孤苦伶仃的守門人。

忠叔年輕時候也是不相信這個傳說的,等他成家以後,再怎麼努力,也只造出來一女一兒,才慢慢認命。多少代了,彷彿那是個魔咒,在戰亂饑荒,瘟疫橫行年代,王家沒有絕後。在太平盛世,人口劇增的盛世,王家也沒有添多一個男丁。

這個叫三姓灣的偏僻村寨,並沒有在新中國翻天覆地解放中被人遺忘,他被改名叫紅旗村,和千千萬萬個新中國紅旗村一樣響亮。

張老爺子年輕時候,就是貧下中農的積極分子,狂熱的鬥地主中,一次次毆打,查抄謝家,並且在幾十年的村支書位置上打壓謝家。

那個時候,張家幾千人口是興高采烈的,他們在私底下,或者公開的替幾十代被壓迫的祖宗們揚眉吐氣,一次次揪著謝家地主份子罵著:你們謝家不是有人嗎?不是有錢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歷史的輪迴,並沒有因為窮人的翻身而改變。龍生龍,鳳生鳳,當我們慢慢的遺忘時候,歷史又一次演變成輪迴。

隨著七十年代末的政策鬆動,經過八十年代的緩慢延續,在九十年代初開始,謝家子孫,彷彿在一夜之間,就遍佈省市很多重要機關單位。而張家,除了計生辦主任張保新,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張保林外,幾乎沒有上檔說話的人物。

這一次省會之行,同去二十三人,回來十三人,除馬路大走了狗屎運外,找到事情做的,都是謝家人;回來的,清一色都是張家人。

那種壓抑在心底,不能明說的妒忌,沮喪,甚至仇恨,正慢慢的在車廂內瀰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