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黃巾無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四章 董卓兵出洛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五十四章 董卓兵出洛陽

中平元年八月初。

可憐漢靈帝剛剛改了“中平”年號沒多久,卻是沒料到異常更大的禍事襲來,此時的洛陽,已經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之中。

經過大悲大喜的靈帝在上朝之際,突然吐血昏劂,左右慌忙將之救起,急喚大醫來時,漢靈帝已經是奄奄一息、氣若游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宏自知不久於人世,遂急召衛將軍何進、司徒袁逢、司空袁隗、太尉張溫、司馬劉弘、太師楊彪等文武大臣進宮。匆匆安排好後事,劉宏便吐血三口、闔然長逝,時年二十七歲,後被追諡為靈帝。

次日,何進雖被降為衛將軍,然朝中黨羽仍在,搶在宦官之前率領文武大臣扶持皇子劉辯登基為帝,史稱漢少帝,然而,靈帝喪期未滿,少帝還沒來得及改元,一場陰謀便突然襲來。

中平元年九月,自知良機已至的董卓,使人買通上軍校尉蹙碩。

在李儒的謀劃和協助下,夢想擁戴皇子協為帝的蹙碩,效仿中常侍曹節發矯詔、起兵清君側,率領西園軍一部攻入洛陽,司徒袁隗、衛將軍何進死於亂軍之中,時袁紹因不滿蹇碩統領天下兵馬,便辭官而去,剛從幽州返回洛陽,準備回府與袁逢商議。

猝遇兵變,袁紹急忙聯絡舊將、助軍校尉馮芳、護軍校尉趙融等還攻洛陽,兩軍於洛陽城下混戰數日、百姓死傷無數,局勢一片混亂,可憐年幼的漢少帝劉辯登基月餘,便遭此兵災,與何太後躲在禁宮中整日以淚洗面。

中平元年十月,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準備,又以攻打幽州官軍、挾天子下旨封張寶為幽州刺史為條件,與黃巾秘密約定和平條約,沒了後顧之憂的董卓終於遍發檄文於天下,正式起兵南下,打起了“清君側”的義旗,濟北相鮑信、兗州刺史喬瑁、豫州刺史孔伷、青州刺史孔融(黃琬辭官,後朝廷任命)、徐州刺史巴祗、揚州刺史袁術(陳溫辭官,袁術取而代之)、陳留太守張邈、長沙太守孫堅、益州牧劉焉、荊州牧徐繆等十餘鎮諸侯不甘落後,紛紛起兵響應。

這是一場掌權者的盛宴,各路刺史、太守們都想從中分一杯羹,都想從這場聲勢浩大的“清君側”行動中爭得一些好處。

。。。。。。。。。。。。。。。。。

河內。

五萬大軍已經集結完畢,只等董卓一聲令下便可以揮師南下。董卓金盔金甲,跨騎在一匹雄健的大宛良駒之上,顯得威風凜凜,身後侍立著氣宇軒昂的呂布,呂布頭頂紫金沖天冠,上插兩支雁雕翎,顯得飄逸而又瀟灑。

董卓不時抬頭看看天色,眸子裡掠過一絲焦慮。

正等得不耐煩時,一騎快馬忽然從前方疾馳而至,向董卓道:“主公,軍師至矣。”

“哦?”

董卓手搭涼篷往前望去,果見前方塵煙滾滾,數十騎快馬已如風捲殘雲般衝將過來,當先一人儒衫飄飄、神態灑脫,不是董卓心腹謀士李儒還有誰來?董卓當即面露喜色,與呂布策馬迎上前去。

李儒策馬近前,於馬背上抱拳作揖、恭聲道:“參見岳父大人。”

“免禮。”董卓喜道,“文優已至,大軍可以開拔矣,奉先何在?”

呂布策馬上前,昂然道:“孩兒在。”

董卓道:“傳令三軍,即刻開拔。”

“遵命!”

呂布鏘然抱拳、領命而去。

李儒環顧左右,忽然驚咦了一聲問道:“岳父,許甲先生如何不在?”

“文優有所不知。”董卓淡然道,“許甲先生言雖與黃巾簽訂密約,卻不可不防,吾便命其與徐榮坐鎮壺關,鎮守幷州。因而不在軍中。”

“嗯?”李儒目光一閃,凝聲問道,“此乃主公之意,還是許甲自請而去?”

董卓道:“實乃許甲先生自請而去,文優,可有不妥?”

“不好!”李儒失聲道,“此人似欲棄主公而去,當速譴人追殺之!”

“啊?”董卓驚道,“文優何出此言?”

“挾天子以令諸侯之策,乃許甲先生所獻,今主公欲起兵而清君側,許甲豈有不隨軍前往洛陽之理?此番自請與徐榮將軍坐鎮幷州,分明是想遠遁。此人智謀遠在儒上,若不能為主公所用,當殺之以絕後患。”

李儒說此一頓,疾聲道:“請主公速譴猛將擊之,遲恐晚矣。”

李儒身為董卓女婿,更是第一謀士,素來的董卓信任,當下不敢怠慢,疾聲道:“徐晃何在?”

徐晃急策馬而前,疾聲道:“末將在。”

董卓道:“速率精兵五百,前往壺關拿許甲,不得有誤。”

“遵命。”

徐晃鏗然抱拳,策馬領命而去。

。。。。。。。。。。。。。。。。。

幷州,徐榮大營。

徐榮正伏案察看地圖,忽有小校入帳來報:“將軍,徐晃將軍帳外求見。”

“徐晃?他不是隨主公前往洛陽了嗎,又來幷州何干?”徐榮凝思片刻,朗聲道,“傳令,有請徐晃將軍。”

不及片刻功夫,徐晃疾步而入。

“末將徐晃,參見將軍。”

“徐晃將軍不必多禮。”

客套既罷,徐晃環顧左右不見許甲,遂沉聲問道:“奉主公將令擒拿許甲先生,不知先生何在?”

“咦?”徐榮驚咦失聲道,“許甲先生五日前已離開幷州追主公去了,主公如何不知?”

。。。。。。。。。。。。。。。。。

邯鄲,張寶大帳。

既然董卓已經起兵開往洛陽,又互相簽訂了條約,張寶便有了足夠的時間來完成移民大計。此時一眾黃巾文武盡皆聚於大帳中,賈詡手指地圖,向張寶道:“主公,董卓已經起兵五萬前往洛陽。”

“唔~~”張寶點了點頭,對賈詡自作主張、喬妝前往晉陽之事只字未提,沉聲問道,“董卓以何人鎮守幷州?”

雖然經過反覆的洽談,董卓死咬幷州不放,張寶無奈,只得放棄這個誘人的條件。

賈詡道:“徐榮。”

張寶眸子裡陡然掠過一絲寒意,凝聲道:“又是這個徐榮!”

賈詡接著說道:“董卓此去洛陽只帶了五萬軍隊,卻令徐榮統兵五萬鎮守幷州,又令樊稠率軍兩萬鎮守河東,韓遂的三萬騎兵仍然駐紮鄴城,涼州自不必說,此乃董卓根基,必定有重兵防守,這幷州壺關、鄴城大軍雲集,看樣子董卓並未放鬆對主公的警惕呀。”

“董卓畢竟是董卓。”張寶沉聲道,“如果很容易對付的話,那他就不是董卓了,更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