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黃巾無敵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章 蔡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章 蔡邕

洛陽,作為大漢的經濟中心,政治文化中心,有著所有城市都無可比擬的繁華。在這裡是達官貴人的聚集地,這裡更是無數文人墨客極盡讚美之地。

如今的大漢朝如一位垂垂老者一般,顯得蒼老無力。可是作為大漢的政治中心,雖不在年輕,卻如成熟的婦人一般,有著無盡的成熟風情,讓無數人都對其垂延不已。

村裡安家的,想去縣城,在縣城安家的,想去省會,在省會安家的,則最終目標就是洛陽。所以洛陽才是所有人最終的聚集地。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楚魏,蔣沈韓楊。。。。”現在的洛陽城,無論你在那裡,總會聽見一些躲在角落裡玩耍的孩童誦詠著極為押韻的四言。當然這個年代還沒有興起四言律詩,之所以叫四言,乃是因為四字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而得名。

蔡邕,一個悲情的人物。一個偉大的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其人一生好藏書,晚年藏書達到萬卷,後贈與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

之所以他悲情,是因為蔡邕是一個適合做學問而不適合做官的人。其一生起起伏伏,皆因一張嘴從無遮攔。以至於他的命運就在生死之間徘徊,後來官至左中郎將。

蔡邕為官時,朝中曾經出現了靈異事件。靈帝和往常一樣上朝之時,突然殿裡狂風四起,一條大青蛇從天而降,張著巨口,一雙血紅色的眼睛直直的面對著漢靈帝,瞬間漢靈帝不淡定了,哆哆嗦嗦的喊道:“救、救駕。。。”

此時的群臣莫不是癱坐在地,就憑這些人老胳膊老腿的,還不夠面前這條巨蛇塞牙縫呢,誰敢救駕。這個時候蔡邕臨危不亂,張嘴疾呼:“救駕,救駕。”

著欲要跑上前去,然而巨蛇轉過頭來,瞪著蔡邕,這個時候的蔡邕真的害怕了。那是一雙充滿了血腥,充滿了暴戾,充滿了無數負面情緒的眼睛。蔡邕被這雙眼睛緊緊的盯著,彷彿蔡邕動一下,巨蛇就會飛面撲來。

殿門外的武士聽聞蔡邕的救駕聲,急擁門而今。這個時候,那條巨蛇卻忽然不見了。就如其憑空出現一般,忽的憑空消失了。

漢靈帝嚇得不清,多日不曾上朝。眾人也都是嚇得不清,後來慢慢的經過各種安魂藥物的服用,慢慢的靈帝恢復如常。

恢復如常的靈帝首先下詔狠狠的獎賞了蔡邕,那日蔡邕的表現讓漢靈帝心存著感激。後來又下詔召蔡邕與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張華、太史令單颺至金商門,入崇德殿,讓中常侍曹節、王甫問他們關於災異及消除變故所應當採取的辦法。

眾人皆為官場有名的老油子,更是十常侍來詢問,誰也沒有當面回答,只是用讓人聽不懂的經史之類的語句胡扯一番。基本都是之乎者也,曹節,王甫也實在聽不懂,不能實事上奏。當然,靈帝也是聽的滿頭霧水。

不過漢靈帝作為天子,作為整個大漢朝最高掌權者,一眼就看出來那些老油子為何這些誰也不明白的之乎者也。漢靈帝有些懊惱自己一時大意,竟然派了那幾個玩意去詢問,那些大臣們當然不會實話實。

靈帝又特詔詢問蔡邕:“近來災異變故的發生,不知是什麼罪咎引起的。朝廷焦急,朕心裡也害怕。訪問群公卿士,想聽到一些忠言,他們都守口如瓶,不肯盡心。因為你經學功底深厚,所以朕特地問你,你應該闡明得失,指出為政的要,不要唯唯否否,或者懷疑恐懼。全按經述對答,朕自替你保密。”

實話,靈帝還是有一套的,一看群臣問不出什麼,就從蔡邕身上找突破口。為了怕蔡邕敷衍了事,事先給蔡邕打了一個保證,讓其無後顧之憂。

蔡邕認為此時此刻的靈帝大有一副幡然悔悟的摸樣。心中欣喜異常,靈帝若是勵精圖治,大漢有救矣。

於是認真的填寫奏表:一、婦人、宦官干預政事,是怪異發生的原因之一。

二、太尉張顥、光祿勳瑋璋、長水校尉趙玹、屯騎校尉蓋升等人貪贓枉法,理應斬首以儆效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三、廷尉郭禧、光祿大夫橋玄、前任太尉劉寵,皆抱有經天緯地之才,陛下可以向他諮詢政事。若是此三件事陛下一一應允,大漢朝則蒸蒸日上。

世事無常,靈帝在看了奏章後很是嘆息,在起身如廁時,奏章被曹節在後面偷看了,就向左右的人洩露了全部內容,致使事情洩漏。蔡邕奏章上認為應該廢黜的人,都非常恨他,企圖打擊報復。

所以蔡邕在朝中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是不是有人出來彈劾他。靈帝明白是怎麼回事,有些愧對蔡邕,所以就這些事情,還是比較偏向蔡邕,所以蔡邕也是樂的自得其樂。很少在言朝中之事。

然蔡邕雖幾經朝中官員以及宦官勢力的彈劾,在士林中的聲望卻如日中天。天下人對於十常侍痛恨無比,卻無人敢公開彈劾,蔡邕這一舉動,讓天下士人所崇拜。再加上蔡邕本身就是一名家,所以庸才在官場名聲不顯,在天下士林卻如日中天。一時間士人以蔡邕為楷模,拜訪蔡邕之人絡繹不絕。

這一日蔡邕從朝中歸來,偶然聽的街角孩童所背詠的語句,初時不覺得奇特,可是越聽越覺得驚奇,刺中文體前所未聞,四字一列,每一列極為押韻,聽起來朗朗上口。

“蔡福,停車。”坐在車裡的蔡邕衝著官家蔡福喊道。

蔡邕開啟門簾道:“蔡福,那些孩童背的都是什麼?”

蔡福是蔡邕的老管家了,從蔡邕的父親開始就一直呆在蔡府作為管家。為了甚是忠厚,深的蔡邕的敬重。

“好像是百家姓吧。”蔡福有些不確定的道。

“百家姓?我怎麼沒聽過。去一會回府你去看看有沒有賣的,買一本回來。咱們走吧。”著蔡邕將門簾放下。

蔡邕在書房內,看著手中的百家姓,神色有些激動。雖然語句不華麗,但其四字一列的排序,幾乎是開創了一個新的詞體。而且作為啟蒙讀物,簡直可以是神作。

“好,好,好。”蔡邕看完以後,一連三個好字。這個一極大的讚譽。蔡邕作為士林聲望甚高之人,本身又是一名家,經他誇讚的文章,一般都是會造成洛陽紙貴的場面。

然而其署名,卻讓蔡邕有些遲延。張寶二字不僅醒目,而且專程的用上不同的顏色,即使想忽略作者都不可能。

手裡拿著百家姓的竹簡,蔡邕一時不知道怎麼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