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黃巾無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戰落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戰落幕

漢獻帝初平十一年八月,劉焉、孔融、劉備三部在袁紹撤軍不久,也同時從陽穀撤軍,同時劉備未曾料到張寶騎兵突至,辛辛苦苦積攢起來的本錢再一次被張寶徹底的粉碎,自此以後劉備終身視張寶為剋星,但凡張寶兵之所向,劉備無不退避三舍。?

同月,張君、法正得知劉焉所部匆忙撤軍,精心設伏,一舉殺得劉焉軍大敗,川軍大將龎義戰死,軍師張松重傷,此可謂大勝而歸。由此以張君、法正為的年輕一代逐漸登場。

至此,黃巾軍與二十八路諸侯之間延續了將近一年的混戰終於結束,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參戰雙方都死傷慘重、元氣大傷,張寶最後雖然從荊、揚擄掠了幾十萬青壯年,卻也是杯水車薪,根本難以彌補這一戰造成的損失。

。。。。。。

漢獻帝初平十二年正月。

隨著天氣轉涼,肆虐一時的瘟疫終於消退,華夏大地的局勢回覆平靜,曹操、袁紹、劉表幾乎同時加強了對黃河兩岸以及西北的戒備,率領鐵騎追擊的張寶見無機可乘,便在冀州邊界佈下重兵,以防敵軍偷襲,同時下令管亥、周倉鐵騎撤回幽州,而張寶本人卻率軍返回幽州,賈詡、郭圖、管寧等親信亦是趕往幽州,闊別了整整一年之後,張寶和一眾文武群臣終於又聚到了一起。

。。。。。

薊縣,張寶府邸。

張寶正在召集一眾文武心腹議事。

戲志才語氣凝重地說道:“主公,將近一年的戰爭,我軍可謂是損失極其慘重,各處戰場的兵力損失相加竟然高達二十餘萬,尤其令人擔心的是,由於主公治下除了冀州以外都是土地貧瘠之地,人口本

來就少,如今各地的兵源幾近枯竭,幾無新兵可募!”

甘您不以為然道:“先生,主公不是從荊、楊一帶擄回了幾十萬青壯?如何說無兵可募?”

戲志才緩緩搖頭,語氣沉緩道:“甘寧將軍有所不知,這幾十萬關東青壯雖然是擄回來了,可他們畢竟都是南方的漢子,甫一入北方必然會有哦水土不服的現象,再者沒在我軍治下安家落戶之前,幾乎

不可能對主公抱有認同感的,現在就讓他們當兵,一旦到了戰場上不是倒戈就是傷兵,如此有何戰力可言?”

“這~”甘寧汗顏道,“先生說的是,是末將莽撞了。”

“軍師所言不錯,認同感以及水土不服的確是大問題。”張寶轉頭對管寧沉聲道,“幼安,眼下這幾十萬青壯暫時還派不上什麼用場,卻不也能聽之任之,否則必生禍亂,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管寧沉吟道:“安置沒什麼問題,眼下冀州北部、關中之地良田千畝卻無人耕種,正可藉此機會將他們打過去屯田,如此我軍又多處兩處糧倉也。”

“嗯!好辦法。”張寶輕輕頷,又說道,“還有,這次打仗死了不少男人,勢必會留下許多寡婦,就讓這些青壯與死了丈夫的寡婦結親,等時日一長,慢慢的就會對我軍有認同感了。不過~”

說此一頓,張寶凝聲道,“有兩點要注意,必須男女雙方都認可才能結親,已免有人趁機胡作非為。這第二嘛,告訴他們官府鼓勵生孩子,每家每戶不論男孩女孩,每多生一個孩子官府獎勵一貫錢,

過五個孩子免一年賦稅,若是生十個孩子官府將會獎勵一頭耕牛,同時每年向官府領取一石糧食。”

管寧道:“主公英明。”

戲志才猶豫道:“主公此舉雖能使得青壯丁更快對我軍產生認同感,只是又獎勵更年每年還放一石糧食,是不是有點多了?這可是很大一筆開銷啊。”

其實戲志才說的不錯,三十萬壯丁就算只有十萬人達到救濟要求,那每年可是需要十萬石糧食,這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不過張寶卻有著不同的理解,記得後世某一位為人曾經說過一句話,人多力量大

。鼓勵生育甚至被定為基本國策,當然由此也引出了後世限制生育的國策,然而不管怎麼說戰爭期間尤其是冷兵器期間,人多永遠是最為有利的一方,更不會產生人口過剩的情況。不說打仗每年死那麼

多人,在這個時代土地可是無求無盡的,就算華夏大地擠滿了人口那又如何?

開疆擴土爾!

“志才,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人口永遠是重中之重,此一項必須執行。”張寶沉聲道,“如果糧草實在不夠,本將軍就再去搶一遍,如果還不夠,本將軍就率領大軍徹底征服整個草原,用那些蠻夷牛

羊牲口來代替糧草,總之無論如何鼓勵生育要堅決執行。”

戲志才重重點點頭:“既然如此,才無論如何會支援主公。”

“嗯!”

張寶又轉頭對賈詡道:“文和,眼下我軍還剩多少可戰之兵?”

賈詡道:“周倉、管亥兩位將軍麾下有三萬蠻族騎兵由於未曾參加戰爭,因此並無減員。君將軍目前麾下還有的一萬騎兵現正在修整,除此之外,還有主公麾下的八千騎兵以及兩千重甲鐵騎。合計騎兵

共有騎兵五萬。其餘郭大、波才兩位將軍麾下各尚有五萬步卒鎮守冀州邊境。還有就是從各地調集匯聚虎牢關的三萬步卒,除此之外涼州趙雲將軍麾下應該還有兩萬兵馬。合計步卒十五萬人。”

張寶蹙眉道:“十五萬步兵要分別駐守虎牢和關、涼、冀州廣大地區,甘寧麾下的五千水軍要扼守黃河水道,周倉、管亥的三萬騎兵要彈壓漠北,現在我軍真正能調動起來的可戰之兵其實已只剩下兩萬

騎兵了,是嗎?”

賈詡默然點頭。

“呼~”張寶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凝聲道:“若是如此的話,恐怕五年乃至十年內我軍再無力起大規模的戰役了。”

“不僅如此~”戲志才低聲道:“事實上,就算有足夠的機動兵力,我軍也沒有足夠的錢糧來支撐一場大規模的戰事了!主公在南方的洗劫,雖然劫回了不少錢糧輜重,可這些錢糧僅夠用來撫卹陣亡將士

的遺孤以及安置從南方遷徙而來的百姓,還有要興修水利、修補城池以及各項開支,早就所剩無幾了。”

“哦,對了。”張寶忽然想起一事,問賈詡道,“從南方荊、揚等地擄回來的士族以及大量的文人士子,軍師是如何安置的?”

戲志才道:“所有人都暫且安置在冀州,為了解除這些江南士子的思鄉之情,才還在冀州規劃了數處別院,以供這些士子聚集暢議、高談闊論。”

“嗯!如此甚好。”張寶欣然道,“如此一來,一者這些文人士子有了高談闊論的地方,而來還可以酌情選拔有能力的人才,甚好,甚好。起名字了嗎?”

“還不曾。”戲志才恭聲道,“就等主公回來命名了。”

“還沒起名字嗎?”張寶陷入沉思,三國的歷史上有三座書院最屬出名鹿門山、水鏡山莊、潁川書院,前兩者培養出了諸葛亮、龐統等逆天之人,後者更是培養出了荀彧、荀攸、徐庶、郭嘉、陳群鍾繇等一大批頂級謀臣。歷史上的曹魏集團核心人物可以說幾乎全部都是出自潁川書院,既然如此為何不索性將此書院當作黃巾培養人才的搖籃?念及此處,張寶沉聲道,“依本將軍之見,莫不如叫應天學宮。”

“應天學宮?”賈詡兩眼一亮,應聲道:“應天,順應天命,主公高明啊!”

張寶打了個哈哈,其實之所以起名應天學宮不過是因為歷史上有一所鼎鼎有名的應天書院罷了,張寶眼角餘光微微瞥了賈詡一眼,問道:“文和,本將軍記得春秋戰國的齊國有一所鼎鼎有名的學宮,是叫做稷下學宮吧?”

賈詡眸中掠過一絲莫名之色,應道:“主公所言不錯,的確是叫稷下學宮。又稱稷下之學,戰國時期田齊的官辦高等學府,始建於齊桓公田午。其學府之中可謂是百家爭鳴,《宋子》、《田子》、《蝸子》、《捷子》《管子》、《晏子春秋》、《司馬法》、《周官》等書皆為此間問世。”

張寶眸光大亮,朗聲道:“咱們這應天學宮也來個百家爭鳴如何?”

管寧眉頭微蹙上前道:“主公,百家爭鳴之時代早已逝去,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傳今已數十年,期間經過先賢大儒整合著作早已成為經典,且諸如法家、墨家、兵家、陰陽學等著作多有丟失。主公貿然開啟百家爭鳴之策,恐於治國不利,還請主公三思。”

“罷了罷了~”張寶擺手道,“本將軍也是隨口一提,既然此中頗有思慮不周,那就暫且作為士子們高談闊論的地方吧。”

。。。。。。。。。。。。。。。。。

初平十一年的一場混戰,不但讓張寶的黃巾軍元氣大傷,聯軍各路諸侯同樣是傷筋動骨,其中損失最為慘重的當數曹操、袁術兩路諸侯了!曹操透過各處剿匪聚集訓練拉扯起來的幾萬精兵在此戰中幾乎損失殆盡,唯有虎豹騎因為無揮長處而倖免於難。

好在兗、豫、徐三州地處中原腹地,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曹操不必像張寶一樣面臨兵源枯竭的難題。

而佔據揚州一十八郡的袁術兵源更是不成問題,只不過最為精銳的巨盾兵以及長弓手在虎牢關一戰損失殆盡,著實讓袁術心疼許久。

不過由於張寶的一番掠奪,可真是挖了袁術的心頭肉了,袁術心中對張寶真是深恨之。

。。。。。。

揚州壽春,大司馬府。

袁術正大雷霆,揚州經過張寶一番掠奪,再加上袁術麾下精銳損失殆盡,以至於境內盜賊蜂擁四起,袁術之子袁耀出城打獵,險些遭山賊掠劫,由不得袁術不怒。

“廢物,一群廢物。”袁術手指諸將,怒聲河道,“本大司馬之子何等精貴,豈能受到如此驚嚇?陳蘭,你是幹什麼吃的?”

陳蘭低聲道:“主公恕罪,末將明日定當親率大軍,將此狂妄之賊一舉剿滅。”

“度奢將軍到!”

陳蘭話音方落,門外忽然響起沉重的腳步聲,立於廳外的小校早已經引吭高喊起來:“度奢將軍到~~”

廳中諸將暗中松了一口氣,度奢乃是主公袁術心腹大將,若是得此人美言兩句或可躲過一劫也。便紛紛站起來側行禮,只聽金鐵撞擊聲中度奢已經直入廳內、鏘然跪倒,疾聲道:“末將度奢,參見主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度奢將軍來了,快快起來吧。”袁術臉色稍緩,沉聲道,“兵員招募的如何了?”

度奢道:“幸不辱使命,共募兵十萬,只要稍加訓練,便可投入戰場,為主公建功立業。”

“好!”袁術欣慰道,“度奢將軍果然是不負眾望啊。”

度奢道:“主公,末將還有要事稟報!”

“哦?”袁術道,“何事?”

度奢環顧左右,不語。

袁術會意,揮手屏退左右,這才問道:“度奢將軍,現在可以說了吧?”

度奢這才抱拳道:“末將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袁術道:“喜從何來?”

度奢道:“天降傳國玉璽,豈非主公之福?”

“傳國玉璽?你說傳國玉璽?”袁術霍然起身,大聲問道,“玉璽何在?”

度奢鄭重地從懷裡摸出一隻布包置於案上,袁術迫不及待地層層解開,最後赫然露出一方玉璽來。

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秦相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自先秦、前漢以來,此璽既為皇權神授之象徵,得之既為受命於天,失之則為氣數已盡,可謂國之重器!

望著案上的傳國玉璽,袁術的眼睛都直了!

度奢趨前一步,低聲道:“主公,前後兩漢凡四百餘年,劉家氣數已盡,袁家四世三公、望歸海內,理當取而代之。末將在主公從許昌撤走之際,潛入皇宮,奪得玉璽,不敢私納,此玉璽獻於主公也。”

袁術忽然臉色冰冷道:“度奢將軍欲害本大司馬乎?”

度奢臉色一變,鏘然跪,磕頭如搗蒜急道:“末將感念主公提拔之恩,無以為報,遂潛入皇宮,險些丟了性命才奪了玉璽獻於主公。末將縱使是粉身碎骨,也不敢陷害主公啊!”

“度奢啊~”袁術眼見度奢額頭鮮血溢溢而出,心中不忍,便將度奢扶起來沉聲道,“你的心意本大司馬是知道的,這玉璽本大司馬就留下了,不過稱帝一事不必再言了。”

度奢抱拳道:“末將遵命!”

看著度奢委屈的樣子,袁術又怕度奢心中不忿,便暗示道:“天命所歸者,需天象顯示方可稱帝,明白了嗎?”

度奢一臉的恍然大悟,喜道:“末將明白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