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章讓荊州軍撤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章讓荊州軍撤退

作為曹氏大管家的程昱心裡當然清楚,如今雙方在官渡鏖戰了這麼久,曹氏儲存的糧草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了。

擺在曹操面前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攻出去與袁紹決一死戰。

要麼戰略後撤,退回許都,甚至退回兗州,重新構築防線。

至於曹操會如何選擇,程昱大約也能猜到,曹操是一個懂得進退的人,絕不會以卵擊石,明知必敗還去跟袁軍決戰。

所以多半會選擇避其鋒芒,戰略後撤。

可是即使要從官渡撤退,也必須反擊一次,把袁軍打疼再撤,才能退回來重新構築防線。

要不然甭說守住許都,就連退回到兗州也守不住。

而丁辰這支軍馬人數雖少,但戰力強悍,極善於野戰,在反擊之時起到大作用,在這個時候實在不應該被拖在汝南戰場上。

所以曹昂才派程昱前來,並留下幫忙,儘快結束這場戰鬥。

程昱皺著眉頭道:“此前君侯無論攻打陽安還是平輿,均以隱匿行蹤,突然襲擊為主。

而賊寇也犯了大意輕敵之錯,主動出擊,故而君侯連戰連捷,長驅直入,勢如**。

可是經過這兩戰之後,君侯的行蹤恐怕已經暴露了,如今各郡縣緊閉城門,再不肯出戰,君侯那突然襲擊之法也不能用了,那該如何是好?”

丁辰隨意擺弄著炭火盆中的火炭,淡然道:“各郡縣之所以敢於反叛者,原因有三。

一來他們唯汝南郡馬首是瞻,二來受劉表袁紹蠱惑,三來有數萬荊州軍陳兵邊境相威脅。

如今平輿城已被我拿下,反叛之由三區其一,若荊州軍再行退去,那所叛郡縣必然能重新歸附。”

程昱坐在桌案後面捧著茶碗,沉思道:“在下臨來之前,也曾與文若奉孝商討過。

若設法退去荊州之兵,則所叛郡縣再無依靠,必能傳檄而定。

可是……荊州軍有數萬人馬,君侯手下軍兵雖勇,也不可能強行攻擊吧?”

“與荊州軍硬拼?我才沒那麼傻,”丁辰挑著炭火,把火盆燒的旺旺的。

這麼冷的天,沒有空調,沒有暖氣,沒有羽絨服,甚至連大棉襖都沒有,太遭罪了,只能躲在屋裡烤火。

“仲德先生放心,”丁辰微微笑道:“在下已經有所安排,或許荊州軍不日將自行退去,到時在下便要重返官渡了。”

“哦?”程昱眼睛一亮,問道:“君侯可是有什麼妙計,方便跟在下透漏麼?”

“我派了呂溫侯和趙子龍去往荊州南方四郡作亂,到時荊州兵必然會被調往南方平叛,”丁辰莞爾笑道。

程昱本來滿臉希望,但是聽完之後,臉色卻漸漸僵住了,遲疑道:“派兩個人前去作亂?這……是不是太兒戲了些。”

就算程昱知道,呂布趙雲皆有萬夫不當之勇,但並非真的每人能敵一萬人。

區區兩個人,又能掀起多大的作亂規模?

程昱微微搖了搖頭,覺得這事有些不太靠譜兒。

丁辰沒有十足的把握,所以無意跟程昱細說,要是把話吹的太滿,到時又沒辦成就丟人了。

總之靜觀其變就是……

……

襄陽,劉表就任荊州刺史之後,便把治所遷到這裡。

廨舍之中,年過五旬,身長八尺的劉表端坐正中。

他捋著花白的鬍鬚面色不悅的對兩旁眾文武道:“德珪率軍出發這麼久,靡費如此多之糧草軍械,竟然還拿不下區區一個陽安縣,這讓老夫如何跟袁本初交代?”

“主公無需跟袁紹交代啊,”旁邊的謀士蒯良拱手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有稱雄天下之志,而袁紹亦然。

如今曹袁鏖戰於官渡已有數月,袁強曹弱之勢明朗,曹軍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了。

若曹氏被滅,則我荊州唇亡齒寒,將直接面對坐擁冀青幽並、兗豫徐揚八州之袁紹,豈不比面對曹操更危險十倍?

所以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主公此時不能再遵從與袁氏之盟約,應轉而支援曹操,共同抗袁。

讓曹操在官渡繼續支撐下去,替主公擋住袁紹南下。

如此我方正好可以休養生息,坐收漁人之利。”

劉表乃是魯恭王劉餘之後,正宗的漢室宗親,少時知名於世,名列“八俊”之一,是宗室之中少有的名士。

後來荊州刺史王叡為孫堅所殺,董卓上書派他繼任,他單馬入宜城,與中廬縣人蒯良、蒯越及襄陽人蔡瑁等共謀大略。

在豪族蒯氏與蔡氏共同輔佐之下,他逐漸坐穩了荊州之主的位置。

從那時起,他便與北方的袁紹結為同盟,共同對抗袁術與公孫瓚。

經過這麼多年互通有無,雙方互相信任,盟約已經牢不可破。

所以袁紹率軍南下,讓劉表起兵配合,劉表怎麼都推辭不過去,於是幫袁紹策反了豫州以南,除陽安縣之外的所有郡縣。

並且委託蔡瑁用糧草軍械僱傭汝南亂軍拿下陽安縣,斬殺李通。

可是過了這麼久,李通的人頭居然還沒有送來,劉表不免氣憤不已,有種當了冤大頭的感覺。

此時沒想到,蒯良又丟擲了“挺曹抗袁”的言論,不免讓人有些匪夷所思。

雖然,這論斷似乎也有幾分道理。

“子柔先生之言差矣,”這時候,屯住新野的劉備在旁邊插言道:“曹袁雙方看似都有雄霸天下之志,但實則完全不同。

袁公手下辛評、郭圖、荀諶乃是潁川人,逢紀、許攸是南陽人,沮授、田豐、審配都是河北人,這些人各自代表一派利益,關係不甚融洽,互相掣肘。

故而到時即使袁公佔有河南之地,對兄長的荊州也構不成威脅。

而曹操則不然,其手下謀臣以潁川名士為主,他們齊心協力,並無爭鬥,且個個志向遠大,那才是對荊州真正的威脅。”

這一番話,說的劉表以及眾人連連點頭。

說到底,袁紹手下太雜,派系林立,而袁紹又不是個特別有主見的人,所以勢力雖大,卻不容易成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曹操手下比較純粹,文武各自只有一個派系,沒有什麼內耗可言,曹操又完全控制的住,所以曹氏比袁氏威脅更大。

這也就是劉備一如既往反曹的主要原因。

其實此時劉備也很迷茫,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

可是像他這樣胸懷大志的人,即使選擇去投袁,也不會去投曹。

若投袁紹,將來還有可能混到一人之下的位置。

可是若投曹操,文自然要排在郭嘉荀彧荀攸程昱等一干謀士之後,武又排在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丁辰等一幫宗親將領之後,根本沒有什麼出頭之日。

“玄德賢弟說的沒錯,”劉表衝著劉備微微點頭,然後對蒯良道:“子柔切莫要再說出那等話,若萬一傳到本初耳朵裡,豈不與我生嫌隙?”

蒯良沉默不語。

劉表繼續道:“既然官渡之戰曹氏必敗,我等還是儘快斬殺李通,拿下陽安縣,以此向本初表明態度。”

這時候蒯越在旁邊道:“聽聞德珪已暗中離開軍營,親赴平輿督戰,想那李通手下不過千八百人,疥癬之疾而已,主公不必憂慮,德珪必能處置的妥妥當當。

主公還是多想想,如今荊南四郡的瘟疫該如何處置吧。”

“德珪親赴平輿,那老夫便放心了,”劉表欣然的點頭。

蔡瑁是他的舅哥,素來精明強幹,手中又掌握著荊州數萬大軍與錢糧軍械,讓蔡瑁去處置僅有一千人馬的陽安縣李通,都有些殺雞用牛刀之嫌,自然不用他過多擔心。

真正令他擔心的,的確是南方四郡這場愈演愈烈的瘟疫。

“如今又有多少百姓身死?”劉表問道。

“據四郡太守報來,每郡每日均有數千人染病而亡,”蒯越回答。

劉表氣憤的一拍桌案,冷臉自語道:“那張羨不是素來號稱愛民如子麼?瘟疫如此嚴重,難道他便拿不出個法子?”

張羨歷任零陵、桂陽、長沙太守,政績出眾,深得民心,故而劉表頗為忌憚。

若不是瘟疫爆發,需要一個強有力之人前去抗疫,劉表也不放心張羨就任零陵太守。

“兄長,要提防有人藉助這場瘟疫作亂吶,”劉備在旁邊出言提醒。

在太平盛世想要作亂很難,但是在大災之年,百姓民不聊生之時,若有人振臂一呼卻很容易起事。

更何況張羨在南方四郡中深得民望,想要起事就更容易了。

“玄德公不用擔心,”蒯越笑著插言道:“舍弟已經就任零陵都尉,手下有兩千餘人馬,自會確保零陵無虞。”

“哦?異度先生還有個弟弟?”劉備詫異的問道。

他只知道蒯良蒯越是兄弟,沒想到他們竟然是哥兒三個。

“舍弟名琬,表字思仁,跟在下與子柔乃同父異母弟”蒯越笑著道。

“蒯思仁?”劉備神色凝重,倒吸了一口冷氣。

突然,有親兵匆匆跑進來,躬身稟報道:“啟稟主公,據細作來報,汝南已被曹軍攻破,太守周晉被殺,李通繼任為汝南太守。”

“什麼?”在場眾人均如遭雷擊,異口同聲的問道。

“這……這怎麼可能?”劉表瞳孔收縮,呆若木雞一般,過了片刻突然瞪大眼睛憤怒的問道:“德珪不是去了平輿督戰?

李通手下才有多少軍馬,竟然還能攻破平輿城?”

“據細作來報,其實曹操已經暗中派丁辰率領精銳軍兵回援,在陽安城外殲滅江宮等人的,正是這支兵馬,如今他們又揮師攻克了平輿城,殲滅張赤六千餘軍兵,所幸德珪將軍提前順利離開,”親兵一五一十的道。

“是丁辰那廝?”劉備聽到這個名字,很得牙根癢癢。

當初他屯住小沛,在曹呂之間間於齊楚,左右逢源,正是這丁辰把他推給了呂布軍,才讓他倉皇出逃,連妻子都丟了。

“等等,”劉表皺著眉頭納悶道:“這丁辰手下有多少軍馬?”

“據探知,是兩千,”親兵道。

劉表聽聞更是惱怒不已,拍案而起道:“區區兩千人,在陽安城外殲滅江宮賊寇也就罷了。

可是德珪親自督戰,以六千之眾守平輿,竟然還讓敵軍攻破,他是怎麼做到的?”

聽了親兵的話,在場眾人均覺得匪夷所思。

蔡瑁以六千人駐守的城池,竟然防禦不住兩千人攻擊,這蔡瑁也實在太菜了,如不是親耳聽見,簡直都以為是在說笑。

只有劉備清楚,那丁辰小兒用兵邪門兒的很,能以少勝多,攻城略地也很正常。

只不過吃癟的是蔡瑁,素來與劉備不睦,劉備才懶得去給他說情。

“平輿失守,老夫對袁本初也無法交代,”劉表怒道:“傳令德珪,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拿下平輿。”

此前劉表一直陳兵邊境,不肯動用真正的實力去攻打曹操。

可是如今若是連平輿都得而復失,那陰奉陽違的舉動也太明顯了,將來袁紹滅掉曹操之後前來興師問罪,他就真的沒法解釋。

所以不惜讓蔡瑁主動率領荊州軍前去攻打平輿。

正在這時,突然有親兵匆匆跑進來,拱手道:“主公,大事不好了,張羨帶領零陵、武陵、桂陽,長沙四郡叛亂……”

劉表臉色一緊,感覺腦袋嗡的一聲,“把傳令兵追回來,讓德珪暫時不要輕舉妄動。”

……

武陵郡、長沙郡、桂陽郡、零陵郡被稱作荊南四郡,總計有數十個縣,十五萬戶,六十萬人口。

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突然席捲了這片大地,染病之人發熱頭痛,四肢無力,水米不進,最快七天,最遲半月必死。

自發病以來,已有數萬人被病魔奪去生命,並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之中。

零陵郡,太守廨舍內。

年過四旬的張羨端坐在桌案後面,臉色冰冷的對面前的都尉蒯琬道:“蒯都尉,如今外面瘟疫肆虐,百姓民不聊生,老夫身為一郡之首,正該組織抗疫救災,而你卻把老夫關押於此,這豈非是草菅人命?”

蒯琬手持一柄長劍,微微笑道:“本將奉命前來協助張太守處理軍務,張太守就老老實實在這裡待著便是。

至於瘟疫,即使沒有你張太守,百姓也不會死絕的。”

“此人言否?”張羨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