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5章 張八百與孫十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5章 張八百與孫十萬

侍從帶著書信行至門口,曹操突然叫住,命令道:“等等,讓薛悌去合肥送信。”

“諾!”侍從又應了一聲,拿著書信出去,前去見薛悌。

薛悌已經年近五旬,也是曹氏的老人了,從興平元年就已經在兗州任從事。

只不過官職一直不高,如今任護軍之職。

他接到曹操命令之後,不敢怠慢,趕緊騎上快馬,僅用一日一夜便從鄴城趕到了合肥。

此時孫權大軍已經距離合肥不足百里了,可是守城的主副二將張遼李典,卻在為應該嚴防死守,還是以攻代守,兩種截然不同的守城的理念上互相爭執。

按理說張遼為主將,李典應當聽從張遼的。

可是李典畢竟資格老,他覺得以攻為守的策略太過冒險,不願意配合張遼。

張遼卻也拿他沒有辦法,大戰之前兩人如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此戰必輸無疑。

恰在這時候,薛悌帶著曹操書信來了,兩人趕緊前來拜見。

互相見禮之後,薛悌將曹操親筆書信舉在手裡道:“魏公有雲,賊至乃發(賊軍到了才開啟),不知如今江東軍到了哪裡?”

李典急道:“薛護軍有所不知,江東軍前哨已距此百里,情況緊急,就請薛護軍趕緊出示魏公諭令吧。”

說著,他看了旁邊張遼一眼,若有所指道:“要不然,某些人輕敵冒進,可是要壞大事的。”

張遼面無表情的,就像沒聽見李典的話一樣。

薛悌道:“既然如此,那就開啟吧。”

三人同時湊過去觀看曹操的手諭,只見曹操書信中寫道,“若孫權率軍來到,張遼李典兩位將軍共同出城迎戰,薛悌負責守城,如非敵軍攻來,薛悌不得與敵交戰。”

張遼看了諭令,嘴角微微翹起,心想看來魏公跟自己的想法是一樣的。

而旁邊的李典則看的目瞪口呆。

他本以為跟隨魏公這麼多年,已經深諳魏公用兵之道,所以才寫信回去,希望魏公能制止張遼的冒險之舉。

可是萬沒想到魏公竟然與張遼的想法一致。

李典囁喏看向張遼道:“這……魏公這是何意?

難道真以為,以區區七千人馬,能殲滅孫權十萬大軍?”

“並非盡數殲滅孫權軍馬,”張遼解釋道:“魏公這是在告訴我等,在敵軍集結完畢之前攻擊,先挫其銳氣,以安定軍心,然後可順利守城。

否則敵軍氣勢洶洶而來,士氣正盛,一鼓作氣之下,我們絕對守不住的。

故而,成敗之機,就在此首戰,曼成還有什麼疑惑?”

李典聽了微微點頭,他可以質疑張遼,但是卻不敢質疑魏公,既然魏公已經明確命令主動出擊,他也不敢多說什麼了。

“既然如此,末將敢不從命,”李典對張遼拱手道:“先前之事,得罪了。”

張遼大度的擺擺手道:“不妨事,都是為了守住城池,有所爭執也是在所難免。

只要你我一心,此戰必成。”

曹操安排人是很有講究的,既然張遼和李典有嫌隙,那麼就安排二人同時出城攻擊,讓薛悌來守城,如此張李二將在城外只能互相幫襯,才能活著回來。

畢竟守城將領與城外出擊的將領若有嫌隙,極易造成坑死城外將領之事。

譬如楚文王被迫攻打黃國,唐兜被迫降匈奴,這些前車之鑑都擺在那裡。

李典仔細又看了一遍曹操書信,疑惑道:“魏公諭令只是讓我等出城攻擊,卻未曾提及何時攻擊,如何攻擊,這又該如何是好?”

“這便是讓我等自行安排,”張遼道:“根據行程判斷,孫權先鋒軍在明日一早便能到達城下,今夜我欲遴選八百陷陣死士,待江東軍尚未集結完畢之前,率先衝擊孫權帥旗。”

張遼依然擔心李典不認可自己的計劃,於是多問了一句:“不知曼成,認可此策否?”

李典看出了張遼的心思,嘆息道:“此為國家大事,末將豈能因私心而廢公事?

文遠將軍即為主將,所制定之策,末將自當遵從。”

張遼見李典肯配合自己,不由大喜,他當即下令,七千軍兵在校軍場集合。

七千軍兵對於這麼大的城池來說並不多,列陣之後,校軍場只是佔了很小的一部分。

張遼全幅披掛,腰懸寶劍在點將臺上來回踱著步子,沉聲道:“不瞞諸位,江東十萬大軍即將殺來,而我合肥之守軍,只有我們這些人,敵眾我寡,敵強我弱。

可是,我們已經無路可退。

若合肥落入孫權之後,其江東水師便會沿江北上,衝入中原腹地,肆意燒殺劫掠。

你們家的糧食會被江東軍搶光,你們妻女會被江東軍搶去當成**,這並非本將危言聳聽,這些事剛剛在不遠的皖縣便發生過。

你們能眼睜睜看著,這些事發生在你們身上麼?”

“不能!不能!不能!”軍兵的情緒被張遼調動了起來,用長槍拄地,齊聲高喊道。

“好!”

張遼伸手示意大家噤聲,然後朗聲道:“我張遼是幷州人,敬佩有血性的漢子。

如今我們無處可退,我們的背後,就是我們的家。

為了守護家園不被破壞,為了保護我們妻女不受**,這合肥不能丟,一定要守住!”

“守住!守住!守住!”軍兵被張遼激勵的熱血沸騰,瞪著眼睛,扯著喉嚨齊聲喊叫。

“告訴本將,你們有沒有種?”張遼高聲問道。

“有!”軍兵歇斯底里的齊聲回答。

“本將要出城去殺個痛快,迎擊來犯之敵,你們敢不敢跟隨本將一起去?”

“敢!”

“誰敢?”

“我!”

“此去有死無生,你們怕不怕?”

“不怕!”

“好,”張遼滿意的吼道:“本將只要八百兄弟一起去死。

有種的,給老子站出來!”

說話間,呼啦啦絕大部分的軍兵都向前走了一步。

其實每個軍兵的血性是都有的,只不過軍兵最忌諱的是主將懦弱無能,貪生怕死,只讓軍兵無辜的去送命。

可是張遼帶兵則不然,無論什麼時候,他都一馬當先,衝鋒在前,如此自然能讓手下軍兵敬服。

旁邊的李典見張遼幾句話就把將士們的士氣給激了起來,心中不由暗暗佩服,這張遼帶兵果然不同凡響,怪不得加入這才短短幾年,但是卻已經爬到了自己的頭上。

這時候,張遼親自來到軍士們中間,他伸拳重重錘了一個青年軍士的胸膛一拳。

那青年身材魁梧,肌肉發達,在張遼的錘擊之下紋絲未動。

張遼點點頭,問道:“會不會騎馬?”

“會!”那漢子答道。

“家裡還有何親人?”

“只有老孃在堂。”

“你若戰死,你老孃便是我張遼的老孃,入選!”

張遼隨即他又去錘向下一個青年。

他選擇的標準就是,會騎馬,並且在他的錘擊之下,身軀不晃。

重拳捶胸,這是男人勇士之間獨特的禮儀。

軍士們經張遼捶打遴選出來之後,雙方便建立了某種特殊的聯絡,並得到互相認可。

最終張遼親手選出了八百勇士,然後下令殺牛,將牛肉賞給那八百名敢死者,讓他們吃飽,然後準備明日決戰……

……

第二日清晨,太陽剛剛升起,孫權果然率領大軍到達合肥城下。

只不過十萬大軍行軍,綿延十數裡,先到者便在城下集結,後到者,隨到隨列陣。

孫權看著眼前那高大的合肥城牆感慨萬千。

他自從繼承基業以來,一直在著力於穩固統治,可是在開疆拓土方面卻鮮有建樹。

雖也鎮撫山越之戰,可是那些都拿不上什麼檯面,有名的城池沒有一個是他親自拿下來的。

就這合肥城,他都親自率軍打了數次,卻依然沒有攻克。

如今他已經坐穩了江東,內部無比穩固,所以才集結十萬大軍前來,務求一戰拿下這座只有七千人鎮守的合肥。

為了拿下這座城池,他還做了長期圍困的準備,預存下了充足的糧草。

畢竟這個時代為了攻打一座城,圍困個一年半年也是常有之事。

為了開啟合肥這座江北水域的大門,從此讓江東水師縱橫於北方,他靡費再多也是值得的。

這個時候呂蒙在旁邊提醒道:“主公,大軍尚未集結完畢,不要那麼靠前,恐有危險。”

“怕什麼?”孫權冷笑著道:“當年我乘一艘舟船,獨闖數十萬曹軍水寨都無所畏懼。

如今我有十萬大軍在手,難道反而還怕了他幾千守軍不成?

我倒巴不得他守軍能出來。”

此前孫權的確是做過乘一艘舟船獨闖曹軍水寨之事,並且還順手做了一次真正的草船借箭。

所以曹操才發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慨。

只不過現在實力倒過來了,孫權成了絕對佔優的一方。

正在這個時候,突然就見前方城門上的吊橋“咯吱吱”的放了下來,同時城門緩緩開啟,竟然從城內殺出來了一哨人馬。

他們人數也不多,有幾百騎兵。

孫權看的目瞪口呆,詫異道:“他們還真敢出來送死?

陳武聽令,率本部人馬前去殲滅這支軍兵。”

“諾!”旁邊的陳武在馬上拱手道,隨即率領手下三千人馬迎了上去。

這陳武也是江東一員悍將,他所統帥的軍兵雖然不多,卻是號稱江東精銳的“廬江上甲”。

廬江郡與丹陽郡類似,丹陽山多,容易出山賊,廬江水多,容易**匪,總之都是民風剽悍,性格暴躁,敢於死鬥,有輕俠之風,所組成的軍隊自然戰力強悍。

陳武一馬當先,率領手下廬江上甲殺到城下,躍馬橫槍朗聲道:“陳武在此,來將通名!”

從城內殺出來的將領正是張遼和李典。

張遼手下只有八百騎兵,為的是趁孫權大軍尚未集結,立足未穩之際衝擊對方軍陣,並非跟對方將領纏鬥。

他並沒有理會陳武,想要繞開這支迎過來的軍隊,直接向孫權的帥旗衝鋒。

可是陳武豈能讓張遼過去?他趕緊指揮軍隊,阻攔住張遼手下的騎兵,同時他自己也躍馬來到張遼面前。

張遼見躲不過去了,當即抖槍用盡十二分的氣力,向陳武扎了過去。

陳武馬上揮槍封堵,這是正常攻防套路。

可是只聽到“當”的一聲,陳武的槍桿像打在了鐵板上一樣,只是震得差點脫手,卻並沒有改變對方槍尖軌跡,依然向他胸口扎了過來。

陳武大駭,趕緊移身側躲。

可是張遼的槍去勢何等迅捷,陳武哪能躲得開?

一槍正扎中陳武的肩膀,張遼雙臂一叫力,頓時把陳武的身軀高高的挑飛在了空中,同時張遼縱馬上前兩步,長槍對著落下來的陳武一戳。

陳武在空中無處借力,躲無可躲,張遼一槍將陳武的身軀刺穿,然後遠遠地扔了出去,砸倒那所謂的“廬江上甲”一大片。

這不過是兔起鶻落之間的事,張遼動作行雲流水,頓時看傻了身邊所有人。

其實陳武的武力再不濟,也不至於一個照面就敗給張遼。

實在是因為他輕敵大意,被張遼殺了個措手不及所致。

陳武手下軍兵雖然戰力比較強悍,但是看到自己主將在對方面前只用一個照面便被刺穿,他們不由自主嚇得全都開始後撤。

而張遼則借勢跟著這幫散兵衝了過去……

高處傘蓋之下的孫權本來還在譏笑城內守軍衝出來的不自量力,就是出來送死。

可是轉眼之間,他發現陳武的旗幟倒下了,驚奇道:“咦,陳子烈怎麼回事?

前方怎麼亂了。”

這時候有眼尖的親兵跑過來道:“主公不好了,陳武將軍被殺了!”

“什麼?”

孫權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他做夢也想不到,勇往無前的陳武竟然這麼快就死在了對方的手下。

“那曹將是誰?”孫權問道。

親兵道:“看旗幟打的是張,應當就是曹軍守將張遼。”

“好狠辣的張遼,”孫權坐在馬上紅著眼,咬牙切齒的道。

陳武初時乃是孫策手下戰將,孫策死後,也是擁立孫權的武將之一。

此番戰死,孫權自然心痛不已。

他看了一眼旁邊兩員戰將,沉聲道:“徐盛,宋謙聽令,爾等率本部軍馬同去,務必摘下那張遼人頭,為子烈將軍報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諾!”徐盛宋謙二人抱拳領命,率領手下軍馬向張遼殺了過去。

此時孫權看著身邊軍兵道:“傳令下去,大軍迅速集結。

曹軍出城迎戰,乃虛張聲勢。

既然如此,我等便將計就計,立即攻城,務求今日拿下此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