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章 兄弟上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章 兄弟上陣

“你選黃須兒做先鋒?”

曹操聽聞兒子第一個就指定了曹彰,不由愣了愣神。

曹彰勇武自不必說,可是知子莫若父,曹操知道這個三兒子,也沒有統兵的經驗。

只不過曹操詫異過後便止住了發問。

既然是讓兒子指定,且聽兒子是如何安排再說。

“你繼續點將,”曹操衝著曹昂擺了擺手道。

曹昂挺直胸脯,慨然道:“兒選副先鋒官曹真,軍師祭酒丁辰,監軍曹丕,行軍司馬曹植,主簿夏侯懋,糧草押運曹震……”

他陸陸續續的說,曹操與荀攸程昱等度過了初期的驚訝,後面就接受的比較坦然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直到曹昂說完,曹操才長舒一口氣,微笑著介面道:“敢情你是要帶領一眾兄弟,前去征伐張魯?

此安排既然脫口而出,這心思恐怕早就有了吧。”

曹昂道:“兄弟們都長大了,他們不能只躺在父輩功勞簿之上享清福,兒希望他們將來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鎮守一方之大將。

所以,此戰正好作為歷練開始。”

曹操慨嘆道:“我兒既有這等周全思慮,為父甚慰。

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當年為父起兵,也是靠一眾兄弟幫襯。

如今為父這一輩垂垂老矣,是輪到你們這後一輩兄弟征戰天下的時候了。

此戰你為主帥,子文為軍師,勝也罷,敗也罷,只要讓那一眾小子見識到先輩創業之艱難,也就值了。

為父支援你所做之選,另外為你配備精兵十萬,兵發漢中。”

“多謝父親,”曹昂衝著父親深施一禮,心中又為丁辰豎起大拇指,如此點將果然能得到父親的讚賞。

曹操又看向丁辰道:“此戰你為軍師,當為兄弟們做教習,好好教教那幫小子們如何打仗,誰若敢不服氣,跟子脩直接下手揍就行……”

……

接下來的時間,整個鄴城都沸騰了。

曹操要讓世子掛帥,率領成年兒子與子侄前去征伐張魯,這訊息瞬間便傳的滿城皆知。

要知道,曹彰曹植夏侯懋曹震之流都是鄴城頂級貴公子,如今竟然要上陣殺敵,這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不過曹氏宗親之中倒也沒有人反對,畢竟此戰曹操也把所有成年兒子也送上了戰場。

而且大家都看出來了,曹操所徵調的,都是最親近的子侄。

且此戰由曹魏世子做主帥,丁辰這位常勝將軍做軍師,這無疑對大家是一種鍛鍊,是將降大任於斯人的表現。

有許多旁支子弟想要擠還擠不進來。

幾天之後,大軍出發,曹操率領文武於城外送行。

曹操握著曹昂的手道:“你我在家為父子,在外為君臣,為父同樣對你有功必賞,有過必罰,與其他統兵將領並無差別,你要好自為之。”

“兒知道,此戰定然馬到成功,不辱使命,”渾身甲冑的曹昂鄭重的點了點頭。

“出發吧,”曹操讓開了道路。

曹彰曹真作為正副先鋒率領精兵一萬先行,曹昂統領九萬軍馬,其中一萬騎兵,緊隨其後。

值得一說的是,此戰是要為曹昂樹立軍威,所以儘可能的踢除了丁辰印記。

丁辰為了不搶曹昂風頭,把原麾下戰將以及精兵全留在了鄴城,他只一個人作為軍師前往。

這支軍隊上上下下都是曹魏貴公子,所以沿途有許多郡縣官員勞軍,並派出人夾道歡迎,恐怕天下任何一支軍馬都不像這支軍隊一般受地方官重視。

只不過曹昂嚴持軍令,不接受任何勞軍。

大軍入函谷關,進入關中平原,經過長安都沒有停止,直接南下,來到漢中門戶陽平關。

此關北依秦嶺,南為大巴山和米倉山,山勢險峻,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此時這陽平關由張魯之弟張衛率領龐德、楊昂、楊任三將把守。

龐德本為馬超麾下將領,馬超於潼關戰敗之後投降了張魯,龐德跟隨。

但是隨即馬超又投降了劉備,龐德卻選擇留在了張魯處。

其實,如今漢中被劉備和曹操同時看中,張魯也知道無法自保,早有投降之意。

而張魯選擇的投降物件正是曹操。

這也不難理解,張魯就像一個少女,同時被兩個流氓看中,如果要二選一,當然要選那胳膊粗的。

曹操的胳膊自然要比劉備粗的多。

只不過聽聞曹操派來征討的軍隊,是以從未獨立領過兵的曹魏世子掛帥,以同樣沒打過硬仗的曹彰為先鋒,張魯當即覺得受到了羞辱。

就算要投降,也要先擊退這支曹二代率領的軍兵,然後再跟曹操好好談條件。

總之他決不能像劉璋那樣,一戰未打便主動投降,那樣只落得個被幽囚許都的下場。

在漢中,張魯以天師道駕馭民眾,又不像劉璋那樣,有本地豪族裹挾他投降。

這一日清晨,陽光照射在陽平關前五里一塊小小的平地上。

張衛軍與曹軍在此對峙。

張衛軍雖然軍力要稍弱,但是似乎並不保守,竟然放棄了險峻關隘的優勢,主動率軍出關迎擊。

龐德手持截頭大刀在陣前縱馬穿梭,高聲叫陣道:“爾等曹子聽著,吾乃龐德是也,誰敢出陣與我一戰?

若是不敢,就趁早扔下武器滾回鄴城。

否則武器不長眼睛,爾等皆是富貴之人,枉然死於龐某刀下,可不值得。”

曹昂旁邊的曹彰道:“兄長,待小弟前去迎戰龐德。”

“小心點,去吧,為兄親自為你擂鼓助陣,”曹昂跳下馬,徑直來到戰鼓旁邊,從鼓吏手中接過鼓槌。

曹彰是所有兄弟中第一戰力,曹昂帶他來,正是要讓他衝鋒陷陣的。

曹彰縱馬前去,曹昂也開始有節奏的擂鼓,軍兵也在以槍柱地,齊聲高喊:“威武!威武!威武!”

十萬人的助威聲,以及戰鼓號角混合的聲音響徹雲霄。

曹彰知道這是大哥親自擂鼓在為自己助威,早已氣血沸騰,衝上前去大吼道:“龐德匹夫,你家三爺曹彰在此,納命來!”

說著挺槍便刺向龐德,龐德連忙橫刀封堵。

兩件兵器相碰,龐德雙臂竟然隱隱有種發麻的感覺。

隨即兩人槍來刀往,殺了個難解難分。

龐德越戰心中越是吃驚,這曹操的兒子之中竟然有如此勇武之人。

本來他跟隨舊主馬超投降張魯之後,也知道這張魯這人難成大器,漢中只能是個臨時落腳點。

後來馬超投降了劉備,龐德卻是人間清醒,既然要投降,劉備僅僅佔據西川,不定什麼時候就被曹操滅了,還不如直接投降曹操,所以龐德並未跟隨馬超。

此番曹操僅派一眾子侄領兵攻打漢中,龐德跟張魯的想法是一樣的,就算要投降曹氏,也要先打退這支軍馬再說,要不然敗在這麼一幫曹氏後輩手下,也太丟人了。

而曹氏二代之中有諸多紈絝,主帥曹昂從未獨立領過兵,龐德以為擊潰這支曹軍並不難,所以他才放棄關隘,主動出擊。

沒想到的是,首先出戰的曹彰竟然有這等本事,在他手下走了三十幾個回合,竟然越戰越勇,毫無敗相。

龐德不得不收起原來的輕視心思,摒心靜氣,真正把曹彰當成一個對手來戰。

此番他上起心來,手中的截頭大刀勢大力沉,一刀快似一刀向曹彰劈殺過去。

這截頭大刀的刀頭比普通大刀短一段,但刀背卻要厚不少,其作用本身就跟大斧類似,那是臂力強勁之人才能使用的武器。

如此曹彰應付便有些困難了,他拼命的封擋住龐德攻擊,但是雙臂早已被震的麻木不堪。

說起來曹彰武力雖然在兄弟之中首屈一指,但是在龐德面前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一開始他只是憑著一時血勇,才迎接了龐德那麼多招而已,再往下比拼便要落敗了。

此時曹昂扔下鼓槌,回到主帥旗下,問丁辰道:“差不多了吧,再打下去黃須兒恐怕就支撐不住了。”

其實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指望曹彰能單挑戰勝龐德。

此番曹彰力拼龐德近百個回合不敗,已經極大的提振了士氣,自然無需再比下去。

畢竟那是曹氏三公子,不勝龐德也很正常。

丁辰點頭道:“差不多了,下令進攻吧!”

曹昂隨即手中令旗一揮,手下前陣的兩萬軍兵瞬間掩殺過去,同時龐德身後的張氏軍兵也衝了上來。

兩軍迅速接戰,如此便不是兩員武將爭鬥了,而是變成一片混戰。

曹彰與龐德二將也不再一對一單挑,而是在亂軍之中互相砍殺對方的軍兵。

張魯軍是政教合一的軍隊,每一個軍兵都相信自己主公(教主)有通天徹地之能,而且能夠施法力於自己身上。

自己只要心誠,便能刀槍不入。

而那些在戰場上被斬殺的軍兵,多是心不夠虔誠之人。

這樣一支有信仰的軍隊,戰力自然非常強悍,且不容易潰敗。

所以就算曹軍精銳,人數是張魯軍三倍有餘,把對方團團包圍住,成片成片的砍殺,但是這支軍隊竟然死戰不退。

雙方在這空地上殺了個天昏地暗,屍橫遍地。

最終曹軍兵多,而且訓練有素的優勢展現出來,把龐德帶出來的軍隊殺的僅剩數百人左右。

龐德見勢不妙,覺得迎頭痛擊曹軍的任務是玩不成了,趕緊率領手下向陽平關撤退。

只可惜,陽平關建在山巔險要之處,龐德率軍出來應戰,走了五里的路程,此番龐德率軍撤退,這五里路程便成了張魯軍的喪命天塹。

龐德騎馬可以逃的快些,但是麾下步卒卻慘了,就算意識到神功護體都是假的也已經遲了,盡數被曹軍斬殺。

最終龐德僅剩一人,灰頭土臉的逃回陽平關。

曹軍首戰告捷,曹昂揮動手中令旗,下令乘勝追擊,強攻陽平關。

此番曹軍來取漢中做了充足的準備,所以雲梯撞車之類攻的城器械帶的很全。

十萬大軍就算攻打一座城池也綽綽有餘了。

可是當他們殺至陽平關下才發現,這與想象中的攻城似乎不太一樣。

這陽平關建在山巔之上,地勢極為險要,撞車根本就沒地方施展,推都推不上去。

而且能搭雲梯的地方也不多見,十萬大軍根本施展不開。

即使有地方能搭雲梯,少量軍兵向上攀爬,可上面還有重兵把守。

在這崇山峻嶺之中,石頭又不缺,所以曹軍大多爬到雲梯半腰,便被上面的石頭砸下來。

曹軍輪番從早上攻到中午,從中午又攻到黃昏,軍兵死傷慘重,不知有多少人被砸斷了胳膊砸斷了腿,但是竟連陽平關的城頭都沒摸著。

曹昂不免有些沮喪。

中軍大帳裡,曹昂沉著臉端坐在正中,一眾兄弟分列兩旁。

“沒想到這陽平關竟然如此險峻,”曹昂恨恨的道:“照這樣下去,就算十萬軍兵全都葬於關前,都未必能拿下此關。”

底下曹丕曹真等眾兄弟全都低頭不語。

他們平常在大哥面前不敢都放肆,此時在軍中更不敢。

只有丁辰在旁邊若無其事的笑道:“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陽平關乃是入蜀之門戶,豈是那麼容易打的?

當年岳父與馬韓聯軍在潼關對峙,用了半年之久才拿下,兄長只攻打了一日,又有什麼可氣餒的?”

曹昂聽了丁辰的話,把心中的鬱悶往下壓了壓,指著眾兄弟道:“都學著點兒,為將者要懂得平心靜氣,萬不可一時失利便心生浮躁。

暫時攻擊不順並不可怕,連父親用兵也並沒有一帆風順,總之取得最後勝利才是最終目的。”

眾兄弟聽了心中好笑,心想剛才最浮躁的就是你,聽了幾句勸,便教訓起我們來了。

曹昂側首問丁辰道:“你是軍師,那你說這仗該怎麼打?明天還是這般攻擊?”

“我等千里迢迢而來,當然要主動強攻,”丁辰嘆了口氣,又道,“同時要派人四處打探一下,看看有沒有小路可繞過陽平關。”

所謂慈不掌兵,要主動強攻,就必然會有不計其數的青壯死於非命。

可是要執行後續計劃,就必須要有那麼多軍兵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