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章辨偽存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四十章辨偽存真

譙週一行人押送酒肉糧食等勞軍物資出成都城,一路北上。

蜀道出了名的難行,糧草運輸極其困難,他們每天只能行進三五十裡。

譙周陳壽羅憲師徒三人共乘一輛馬車。

車廂裡,羅憲面色沉重的問譙周道:“先生,主公讓咱們去閬中勞軍,是不是戰火已經燒到巴西郡了?”

這羅憲乃是蜀中神童,當初十三歲就能寫出不錯的文章,他的父親羅蒙,乃是廣漢太守。

譙周還沒有回答,旁邊另一個學生陳壽插言道:“不是早就傳言黃漢升將軍在定軍山兵敗,法孝直率領敗軍退回閬中,軍兵士氣低落,所以才讓咱們去勞軍的。

此時曹軍應當還沒有打到巴西郡吧。”

“我看這是早晚的事,”羅憲憂慮道:“大漢本有十三州,如今有十二州已經歸屬曹氏,我西川僅有一州之地,如何對抗聚合十二州軍力之曹軍?

可是如今蜀中上上下下都在發誓死戰到底,到時候必然生靈塗炭,殺的血流成河,所死傷的還是我蜀中子弟。”

“你這話也就在咱們面前說,可不能亂傳,”陳壽道。

“我的確也就是在咱們面前發發牢騷,這話哪敢出去說。”羅憲撇了撇嘴道:“只是我實在想不明白,蜀中與曹氏實力相差如此懸殊,而且那曹軍又如此厲害,聽說這次在定軍山戰勝黃漢升將軍的,又是那位曹魏戰神丁辰。

長遠看去這蜀中早晚都會被攻破的,可是如今卻沒人敢跟主公明說,為了一個所謂漢室正統,難道要讓蜀中一百二十萬戶,七百萬人口,都要跟著陪葬麼?

聖人早就說過,‘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那現在,到底是漢室正統重要,還是蜀中數百萬人口重要?”

譙周一直微閉雙目養神,聽了學生這樣發問,微微睜開眼睛嘆口氣道:“夫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

身為漢臣,自當死節以報君王。

如今曹氏雖平定天下有功,但曹孟德進位魏公,如今又有傳言欲進魏王,早晚都會行王莽篡漢之事,此世所難容也。

我等飽學之士,若無抵抗歪風之風骨,那這書就白讀了。”

羅憲執著的道:“可是我們就算有風骨,願為漢室盡死節,那些未曾讀過書的普通百姓又有何干?為何要讓他們把子弟送上戰場……”

“令則,別再說了,聽從老師教誨,”陳壽衝著羅憲使個眼色。

羅憲比較年輕,說話喜歡直來直去,他的話令人很難反駁。

蜀中這些上層統治者口口聲聲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為了一個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目標,要與曹氏死戰到底。

可到頭來上戰場送死的還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

而真正拼到最後,那些大人物以及他們的家眷們,反而多半都會活下來的。

普通百姓家的兒子,卻為了那個他們根本看不懂的旗號,白白送了性命。

可是普通百姓又哪管當今皇帝是姓劉還是姓曹?

其實每想到這些,譙周也很痛苦。

當初劉璋闇弱,正是他勸說劉璋投降,將蜀地讓與劉備,以將蜀地作為復興漢室的基地。

所以劉備才順利的接管了蜀中。

而西川也如願成為天下忠於漢室之舊臣的最後歸宿。

可是如此便不可避免的把數十萬無辜的蜀中子弟推上了反曹前線。

到時兩邊開戰,必然會把繁華富庶的蜀地打的支離破碎,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只為了眾人心中那一道將要熄滅的漢室微光,到底值得麼?

他也無法確定。

“老師,您喝口水吧,”陳壽把水壺遞過來,低聲道。

“我不渴,”譙周看向陳壽道:“承祚,你說說看,到底是興復漢室重要,還是拯救數百萬百姓重要?”

“其實……學生覺得……百姓重要些,”陳壽囁喏著道。

譙周聞言又閉上了眼睛,腦海中思慮萬千。

數日之後,這一支車隊過綿竹至涪縣、梓潼轉而向東,進入巴西郡境內。

這個時代的巴西郡除了治所閬中外,也只有宣漢、西充、南充、瓦口等有限的幾個縣人口密集一些。

而且蜀地多山,且叢林茂密,地廣人稀,在其他地方的山路上,百十裡無人煙是很平常的事。

由於他們運送的都是勞軍物資,所以隨行有五百軍兵護佑。

這一日天近正午,隊伍行進到一處狹窄的山谷內,突然就見兩側密林中如雨般射出羽箭,同時傳來呼喊聲。

車廂內的譙周陳壽等人當即心裡一驚。

“壞了,碰上山匪了吧,”羅憲掀開車簾向外看了看,緊張的道:“是什麼山匪如此大膽,竟然敢劫勞軍之物?”

只見外面羽箭射的極其密集,看樣子山匪恐怕不少。

那負責保護的五百軍兵雖極力撥打著羽箭,但是依然被射的暈頭轉向。

不過盞茶的工夫,西川軍就有半數以上的人中箭了。

一陣箭雨過後,從兩側密林中各殺出一哨匪徒,足足有五六百人,為首的一個少年悍匪騎著馬大聲喊著道:“我家大王謀財不害命,想要活命的就趕緊滾蛋,把小命丟在這裡不值得。”

那少年悍匪縱馬持槍,一槍便挑殺了迎上去的西川軍都尉。

眾西川軍見這匪徒如此兇悍,當即嚇得四散而逃。

現場只剩下那孤零零的一輛馬車,被數百山匪團團圍住。

陳壽與羅憲各自持劍守護在馬車旁邊,他們都是讀書人,很少見這種場面,所以很是緊張。

這時候譙周掀開車簾,鎮定的站到車轅上掃視了一眼,怒道:“爾等知不知道老夫所押運之物都是什麼?

那是勞軍之物,爾等搶了去,就不怕官府前來圍剿?”

這一眾匪徒正是丁辰率人假扮,那持槍悍匪乃是曹彰。

曹彰哈哈笑著道:“反正都要餓的活不下去了,凍餓也是死,搶了東西也是死,那何不做個飽死鬼?”

譙周面對“匪徒”,當真是有理說不清,他看著曹彰語重心長的道:“我看你這個青年武力很是不錯,既然有這等本事,何不前去從軍?將來也能掙得個前程,總好過你這般在山野之中朝不保夕。”

“算了吧,”曹彰笑道:“你們這些官老爺,一個個心都黑的很。

明明知道打不過曹軍,還騙我們這些百姓去送死,我們才沒那麼傻。

這些東西,小爺都笑納了,你們走吧。”

“不是,你搶走了我們這些東西,讓我們回去怎麼交差?”陳壽氣的直跺腳道。

曹彰把長槍抗在肩上,翻了翻白眼不耐煩道:“怎麼交差那是你們的事,看你是個讀書人,想必會寫字算賬吧,要是覺得回去不好交差,可以考慮去我們山寨做個賬房。”

“你們……”陳壽氣的一拂衣袖,厲聲道:“簡直是強盜。”

隨即卻又想起來,對方這些人本來就是強盜,可他們卻拿對方毫無辦法。

他們將要去閬中勞軍的訊息早已經送到,可是物資在半路卻被強盜搶了,僅憑幾張嘴到達閬中,又如何勞軍?

欺騙了軍兵,到時候怕不會發生譁變。

“老三,別胡說八道,”這時候丁辰從後面騎馬緩緩而來,兩側的軍兵像波浪一般散開。

曹彰在旁邊趕緊拱手正色道:“見過大當家!”

“去去去,”丁辰沒好氣的擺了擺手,這貨竟然還演上癮了。

對面的譙週一時間有些發愣,他實在想不到對方這位山匪的大當家,竟然是個如此文質彬彬的俊逸青年。

此人更像是哪個世家的貴公子,根本就不像山匪。

“你……是大當家?”譙周疑惑的問道。

丁辰直接道:“敢問閣下可是譙允南先生?在下這廂有禮。”

“你認識我?”譙周心頭一震,沒想到對方竟然能直接叫出自己的名字,那麼對方未必是山匪,或許正是衝著自己來的。

“在下丁辰,從南鄭而來,”丁辰微笑道。

“你便是丁辰?”譙周與陳壽羅憲聞言均是一楞。

這個名字可謂如雷貫耳,他乃是西川最大的敵人,要沒有他,定軍山一戰黃忠已經勝了,萬沒想到在這巴西郡竟然能撞見。

“閣下膽子可真大,”譙周冷笑道:“竟然膽敢潛入到我巴西郡內行兇?”

“這裡也是大漢疆域,我作為漢臣又有什麼不敢來的?”丁辰無所謂的道。

“你是曹魏尚書令,他魏公馬上就要稱王了,你還好意思稱自己漢臣?”譙周有些激動。

“就算魏公稱王,也是大漢天子親封,我這平北將軍柳城侯,朝廷也沒有下旨廢除,又怎麼不是漢臣?”丁辰緩緩道:“倒是你譙先生,作為益州牧劉季玉麾下,本該忠驅義感,竭誠盡節,可是如今卻在竊取西川之賊劉備帳下效力,那你還算不算漢臣?”

當初劉焉劉璋父子做益州牧都是由天子親封的,可是劉備奪取西川之後,乃是自領益州牧,並沒有得到天子任命。

當然,大家也都清楚,天子在曹操手裡,天子任命也就是曹操任命。

“我家主公乃是漢室宗親,老夫是不是漢臣還用他人說?”譙周抖了抖衣袖,冷聲道。

“天子在許都,不在成都,”丁辰厲聲道:“當然這是政見之爭,我也不跟你廢話。

我朝廷大軍屯駐於南鄭,不日將揮師南下。

你家主公既然自稱漢室宗親,可他為了割據西川,一己私利,就拉整個蜀地數百萬百姓與其陪葬,這是漢室宗親能作出來的事?

到時蜀地被殺的支離破碎,你譙允南等一眾佐官便是最大的幫兇。”

“老夫不跟你逞這口舌之利,”譙周憤然說道。

論軍事,西川不是曹氏對手這是不爭事實,可是這種情況下還是要與曹氏硬拼,譙周本就有意見。

可是這些事也不是一兩句話能辨明的,譙周凜然道:“反正今日老夫已落入你手,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不必多言。”

他說完便轉過身去,不想再辯駁這個問題。

丁辰見狀,緩和了一下情緒,微微笑道:“在下也曾讀過幾天書,對於允南先生所著之文章,也曾讀過,而且對先生之文章也有不同見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願聞其詳,”譙周捋著鬍鬚挺直了胸膛,“你說的是哪篇文章?”

對譙周來說,指責他別的還好商量,可是對方竟然又開口指責他的文章,簡直是開玩笑。

“在下讀過《古史考》,”丁辰抖了抖馬韁繩,向前走了兩步。

他前幾天根據曹丕所說,又回憶了一下後世唐人清人對《古史考》所做的評價,彙集了一番總結。

“如果在下沒記錯,這部書是為考訂司馬遷所載周秦以上史事之誤而作,而且先生在書中卻對‘偽’字很是反感,”丁辰緩緩道。

譙周凜然道:“考證歷史當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豈能妄加猜度?”

“好一個去偽存真,”丁辰道:“可歷史乃是一門經驗之學,前人在史料紀錄中,不自然的會加入記述者個人情感,未嘗不可以稱為‘偽’。

後世人在解釋歷史過程中又新增了主觀成分,可以說偽上加偽,這是不可避免的,豈能去除?

豈不聞《荀子·性惡》中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即凡非天性而人作為之者,皆謂之偽,由此可見‘偽’即人為,與‘天然’相對。”

“偽即人為,與天然相對,”譙周喃喃自語的說著。

他實在沒有想到,對方一個身居高位的曹氏高官,在這種場合能跟他展開學術辯論。

而且對方那些見地雖非不能辯駁,但卻很新穎,至少天下還沒有人能如此鞭辟入裡的反駁他的文章。

“閣下還真是個奇才,”譙周盯著丁辰讚歎了一句。

他作為大儒,並非不能接受別人反駁他的文章。

相反,有人能根據他的文章提出新穎的觀點,他還感到非常興奮,至少對方是真讀懂了他的文章。

“如非兩軍交戰,老夫倒真想跟閣下辯論個真偽,”譙周搖頭嘆息道:“只可惜,現在卻是沒這個必要了。”

“怎麼沒必要?”丁辰突然手中一抖,高聲道:“譙周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