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之我是開國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9章 取而代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9章 取而代之

正在陳震不知所措的時候,孔黎的部下郭遠從殿外走來,急忙跪倒在陳震面前,道:“陛下,大事不好了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何事?”陳震臉色一變,心想難道是自己抓了鄭胤的家眷,他發動兵變了?不可能啊,訊息不可能傳得如此快。

“西遼大軍全部移至飛馬關了。”

“飛馬關?”

陳震不知道這算什麼緊急情況,頓時皺起了眉頭。郭遠見狀,解釋道:“飛馬關乃是帝都的門戶,雖然是天險,但那裡乃是鄭胤把守,若是他開關放敵人進入,帝都危矣。”

其餘大臣聞言,紛紛呵斥郭遠。

“大膽郭遠,鄭將軍一向忠貞不渝,恪盡職守,你竟然誣陷他同地賣國,該當何罪?我且問你,飛馬關有沒有開啟?”

“還沒有!”

“既然沒有,你為何血口噴人?陛下,臣請求將郭遠這等小人誅殺,以儆效尤。如今韓國面臨如狼似虎的西遼,理應同仇敵愾,君臣一心,此人挑撥陛下與鄭胤的君臣關係,理當處斬。”

所有人都知道郭遠是孔黎的人,此言一出,便是要打孔黎的臉。孔黎聞言,道:“陛下,郭遠也是擔心陛下的安危,才如此心急的。況且臣對邊關形勢有所瞭解,西遼此舉,實在是異常不已。”

“有何異常?”

“眾所周知,飛馬關乃是天險,非人力可以奪取。西遼人攻城技術落後,更是不可能選擇如此難以攻克的關塞,此時他們移兵飛馬關,不但不可能取得任何成效,反而將自己後方暴露在鄭將軍面前。”

“從以往西遼人對秦的戰爭中來看,西遼王不是蠢材,不可能做出如此愚蠢的決定。那麼是什麼驅使著他做出這樣的決定呢?以臣之愚見,定然是因為他們後顧無憂,且有人會替他們開啟飛馬關,至於那個人是誰,臣就不敢說了。”

孔黎此話,可謂句句誅心啊,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是誰都知道他在說鄭胤。

陳震的臉色變得鐵青,經過孔黎這麼一分析,似乎鄭胤通敵的嫌疑已經十分大了。

想到這裡,他道:“此事容我多多思索,諸位愛卿,先退朝吧。”

眾人離去,陳震唯獨留下孔黎。

“孔愛卿,如今之計,可有什麼辦法?你應該知道鄭胤的重要性,若是殺錯了,那對我韓國損失極大啊。”

孔黎道:“陛下不妨先派放心的人接管飛馬關的防務,同時,下令讓鄭胤主動出擊西遼軍,鄭胤防守數月,早已將西遼耗得人疲馬乏,但他卻遲遲不肯主動出擊,已經十分可疑。若是陛下下旨他都還不出擊,那就說明其與西遼有染,可第一時間拿下。”

陳震大喜,道:“此計甚妙!”不過轉念一想,他又道:“可是鄭胤若是真的通敵,我又該派誰去抵擋西遼大軍?”

孔黎聞言,神色鄭重起來,跪下道:“陛下,犬子孔順已經長大成人,他自幼聰明過人,熟讀兵書,言論見識早已不凡,如今國難當頭,若國家需要,犬子自當投軍報國。”

“孔順確實是個人才,這些年在帝都也小有名氣,不過他畢竟年幼,加上未上過戰場,能擔負如此重任嗎?”

“有志不在年高,犬子雖然未上過戰場,但對於軍事要務瞭如指掌。臣願以身家性命為其擔保。”

陳震見他信誓旦旦,頓時放下心來,道:“那就先調查鄭胤吧,這樣吧,就讓孔順作為此次的傳旨官前往曲柳城,一來是替寡人傳旨,二來也方便他瞭解前線事務。”

孔黎聞言,大喜,急忙扣頭謝恩。

此時的曲柳城中,鄭胤正在檢視阿四的屍體,阿四明顯是被人所殺,從傷口的位置來判斷,定是他放心之人下的手。

而此時孔黎和郭遠逃之夭夭,也就坐實了兇手的罪名。

鄭胤實在想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殺阿四,阿四說到底只是個小卒子,平日裡為人也和和氣氣,很少有得罪人,此次是怎麼招惹到他們的?

鄭胤決定上書皇上,讓其處理此事。

回到府裡寫好奏摺遞交上去之後,鄭胤便沒有再管阿四的事情,並不是說他不在意阿四的死活,而是如今國難當頭,個人的生死榮辱已經無足輕重,又怎能為一個部下的犧牲而擾亂自己的心神。

如今西遼大軍移至飛馬關,這讓鄭胤百思不得其解,他實在想不明白,為何西遼軍要將自己送入死地。

飛馬關前有天險阻攔,後又韓國大軍虎視眈眈,他們此去,已經將自己陷入腹背受敵之地了。

與西遼人交手數次,鄭胤深知西遼王阿布吉的手段,他不可能做出如此愚蠢的決定,不僅僅是他,但凡有點軍事常識的人也不可能做出這種決定。

所以對方此舉,或許是疑兵之計,目的就是要引誘自己出城與其決戰,這樣的可能性極大,經過數月的消耗,西遼軍糧草補給已經出現了大問題,他們此時若是不能拿下曲柳城,便只能退回本國去。

這也只能怪他們太過殘暴,把秦的人口滅了個**成,導致整個秦國無法作為後方補給。

自作自受,也算是報應吧。

不過西遼如今選擇退到飛馬關,更多的是想與自己決戰了,也許它們自知無法再消耗下去,所以想放手一搏,主動置於腹背受敵之地,引自己與他們決戰。

鄭胤仔細盤算起來,從曲柳城到飛馬關的地勢逐漸呈升高之勢,也就是說,若是自己按捺不住,引大軍出擊,對方便可順勢俯衝而下。

這對以騎兵為主力的西遼人而言,是十分有利的,即便他們人困馬乏,佔盡地理優勢,也會讓他們爆發出極高的戰力。

難怪他們膽敢前往飛馬關外駐紮。

鄭胤畢竟不是衝動之人,分析清楚這些,打算不再理會西遼人,飛馬關那裡地處荒涼,幾乎已經得不到任何補給,自己只需要截斷後路,便可不費一兵一卒,將其徹底擊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