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七零之走出大雜院最新章節列表 > 1、第 1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第 1 章

第1章大柵欄的覺醒

顧舜華從下了火車就覺得哪裡不對,頭疼得厲害,好像有什麼東西往腦子裡撞,太陽穴一下下地突突著,一些畫面就像黑白老電影裡的殘片一樣進了顧舜華腦子,她也分不清這是什麼,整個人稀裡糊塗的。

她坐了電車,趕過去大柵欄,路過取燈衚衕,看到合作社門前賣著烤紅薯,這種紅薯都是歪瓜裂棗,不用票,就是價格貴,她便想著過去買兩個紅薯。

卻有更多的片段湧入腦中,她腦子更疼了。

之後,轟隆隆一聲,彷彿炸雷一樣,所有的情節片段全都銜接起來了,她醍醐灌頂,大腦前所未有的清明.

恍惚中,她睜大眼睛,眼前的一切如同電影院裡特殊鏡頭效果,從模糊到逐漸清晰。

從胡同口看向街道上,正對著的修鐘錶的,紅字黑底的大木招牌,門前停著兩輛二八大梁腳踏車。

街道上,人流穿梭來往,有穿著棉猴兒的講究人,有穿著勞動布工作服昂首闊步的工人,有圍著手織圍巾的,也有戴著雷鋒帽的。

周圍的景象真切地呈現在她面前,讓她前所未有的意識到,對,這就是七十年代末的首都大柵欄,空氣中瀰漫著的乾燥酷冷以及一絲烤紅薯的甜香,讓她明白這是再真實不過的世界。

這街道,這畫面,這氣息,一直都是那樣,和幾分鐘之前並沒什麼區別,但是此時的顧舜華,卻已經不是之前那個了。

她在這一瞬間,彷彿靈魂經過了洗滌,大腦中一下子擁有了許多她從未有過的資訊。

如果說之前她是渾渾噩噩的,現在則是大腦前所未有地清明,她看到了自己所在的世界,看到了這不過是一本書,也看到了這本書中所有的文字,更看到了自己以及周圍人的人生脈絡。

當看到這一切後,她兩腳無力,兩手顫抖,她驚得後背發涼。

她扶住了街道旁的電線杆,大腦慢慢地整理著這一切資訊。

十五歲那年,她初中剛畢業就響應號召前去北疆沙漠“屯墾戍邊”,加入了內蒙古建設兵團,陰山腳下,茫茫沙原,她吃了不知道多少苦頭,就在這難以煎熬的困頓中,她認識了比她大一歲的軍人任競年,十九歲那年就和他結合了,兩個人結婚過日子,婚後一年生下一對雙胞胎取名叫滿滿和多多。

本來她以為這輩子就這麼過了,誰知道幾年前,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被撤銷,而他們所在的後山煤礦也交歸當地的自治區進行管理,兵團戰士和知青全都轉為國企職工了。

這兩年,知青們陸續都辦了“困退”和“病退”,特別是之前邊遠地區知青出了個事,這方面的流程一下子就鬆起來了,各地大開綠燈,不少身體健康的知青也都陸續“病退”回城了。

大家都在想法子,顧舜華也動心了。

後來她就聽其它知青的,弄了當下最時興的“腎炎”,開到了證明,可誰知道,她是結婚的,別管你和誰結婚,反正結婚了就算是“紮根”了,一旦結婚就失去知青身份,這種就別想回來了。

顧舜華聽說這訊息都絕望了,她想回啊,回首都,回她從小長大的大柵欄,回她魂牽夢縈的大力衚衕!她就是結個婚而已,怎麼就不算知青了呢?

也就是這個時候,她那表妹陳璐竟然千里迢迢過去看她了,帶著香噴噴的驢打滾點心去看她。

陳璐很關心她,幫她出主意,建議她離婚,說辦了離婚先回城再說,她回城了再想辦法把丈夫和兒女弄進城。

她聽了後,覺得離婚這事太大了,這是把婚姻當兒戲,真離了,以後怎麼樣不好說。

說是存著情意,以後還能在一處,但是兩地分居日子多難啊,重聚遙遙無期,有幾個真會一直等著,戶口關係著檔案,也關係著糧食關係和計劃供應關係,那不是買個火車票就走的事。想重聚,那可真是千難萬難。

這兩年他們在兵團見多了,原本好好的夫妻,因為回城辦了離婚,從此後也就真離了。

丈夫卻已經知道了,竟然主動勸她離婚,離婚這句話一旦說出來,終究是不敢相信。

因為這個,她和丈夫幾次爭吵,冷戰,流淚,糾結,丈夫終究說服了她,最後還是離婚了。

離婚了的她,拿到了蓋著大紅公章的返城證明,這才回來首都,打算先家裡落腳,之後就趕往知青辦登記落戶口。

本來一切順利的話,她落戶後就得想辦法把孩子戶口弄過來了,孩子戶口弄回來後,她再面對這已經分割的婚姻。

誰知道,她卻突然恍悟了一切。

原來,她的人生是被一本書主宰著,在這本書中,“顧舜華”只是一個沒多少戲份的男主前妻,一個不太上檯面斤斤計較的前妻,下鄉後吃不得苦不得已嫁給了建設兵團軍人任競年,為了回城又和任競年辦了離婚手續“拋夫棄子”。

而書中的女主則是“顧舜華”的親表妹,在男主任競年帶著兩個孩子進城找她卻陰差陽錯的時候,書裡“顧舜華”那溫柔解語花的表妹陳璐寬慰了任競年,給任競年溫暖,給任競年信心和勇氣。

之後任競年考上了大學,大學還沒畢業就開始艱苦創業,結果卻憑著驚人的天分,研究發明了“中華字型輸入法”,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突破漢字輸入電腦每分鐘一百字大關的漢字輸入法,並且獲得了中國、美國和英國的專利。

還沒畢業呢,就狠狠發了一筆財,任競年卻不驕不躁,進入科學院工作,深入研究計算機技術,後來可以說是踏著國內計算機發展的浪潮,成立了計算機公司,開發研製高性能計算機,以至於再過二十年,任競年將成為國內最大的高性能計算機製造商。

任競年功成名就時,獲得了國家級的表彰,在接受電視採訪時,他特意感謝了陳璐,陳璐是那個在他落魄時一直陪伴著他不離不棄的人,他說那是他這一輩子最愛的人。

陳璐陪在任競年身邊二十年,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兒子聰明懂事能幹,任競年對那個兒子寵愛有加。

這就是書中的男女主角,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而“顧舜華”這個女配,沒能和“男主”復婚,甚至連孩子都沒能接回北京,這時候別人給她介紹了一個喪妻的教授,她就這麼和人家結婚了。

“顧舜華”的一雙兒女,兒子滿滿被繼母感化,孝敬繼母如親生母親,厭棄自己的親生母親和妹妹,女兒多多叛逆嫉妒,學習差不上進。

“顧舜華”這個前妻,也是嫉妒得不行,恰好自己因為種種原因被教授拋棄了,又得了病,狗急跳牆之下,乾脆聯合女兒要搶奪公司財產,最後男主痛心疾首,將這母女倆送入了監獄。

顧舜華想起這些劇情,氣得大罵一聲,去你大爺的!

自己回城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回來首都嗎?既然孩子回不了城,那她可以想別的辦法,憑什麼要嫁給什麼教授?

再說為什麼沒復婚成?為什麼沒復婚成?

她便想起來這一段日子的種種異常,陳璐的突然出現,丈夫主動勸說離婚,丈夫在離婚事件上的堅決。

如果是之前,她根本不會多想,陳璐和自己丈夫不認識,不至於有什麼想法,而自己丈夫勸自己離婚也是為了自己能回城,哪怕最後沒能復婚,那也是時代環境造成的,沒辦法。

但是現在,看盡了那本書的劇情,知道這兩個人最後在一起了,知道自己最後別說復婚,連孩子都沒能接回北京,她便開始懷疑了。

所以這一切,是不是根本就是一個陰謀?

她又想起來書中一些細節。

“顧舜華”的親生兒子痛心疾首地看著“顧舜華”:“我媽知道你竟然這麼對付她的時候,你知道她多傷心嗎?她告訴過你,她可以離婚,把爸爸還給你,你還要她怎麼樣?你知道她晚上為了你暗暗流淚嗎,她本來身體就弱,你怎麼能這麼傷她的心!”

兒子口中所謂的“媽”,就是她那個表妹陳璐,說得好像真那麼回事,還“離婚把爸爸還給她”,這話兒子竟然也信!

而在“顧舜華”入獄後,小說的作者更是以旁觀者角度,用一種充滿優越感而惋惜的筆調說:“顧舜華這個人要說多壞也不至於,不過是有些小市民的自私和短見,又被下鄉苦日子嚇怕了,貪圖享受,就這麼自己趕緊跑回城了,丈夫孩子都不顧了”

甚至於後來還說“她自己貪圖男人的錢,就以為天底下女人全都是為了男人錢,任競年和陳璐之間的愛情,她是怎麼都沒法懂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顧舜華深吸口氣,恢復了一些力氣。

不行,不行,堅決不行。

無論這本書到底怎麼回事,她必須努力地擺脫小說中的命運,她不能隨波逐流!

她冷靜下來,快速地想著眼前的情景,任競年到底是什麼情況,她不管了,不管他和自己離婚存著什麼心思,怎麼著都行,她先不管了。

她要孩子,她的孩子,她必須挽救,拼盡一切也要挽救。

無論這狗屁不通的小說到底怎麼回事,她的孩子她不能讓人這麼糟蹋,她的孩子她得自己養。

她生下的兒子幫著繼母譴責親媽,她受不了。

她寵愛的女兒竟然嫉妒人家嫉妒到發瘋,她更接受不了。

她必須改變這一切,不能讓這本書中的文字左右自己的人生!

顧舜華什麼都顧不上了,拎著大行李拔腿就往回跑。

往回跑的時候,正好碰上一個人。

對方穿著一身平紋布工作服,戴著棉帽子,看到她,愣了下,之後笑起來:“喲,這不是舜華嘛,可真是趕巧了,剛才你老家兒還惦記你呢!你回來了?”

顧舜華認出來這是她的發小兒,叫勇子,和她住一大雜院長大的,聽說現在分到了木材加工廠的木炭車間工作。

她放下行李包,開啟來,從裡面掏出大捆小捆來:“勇子,你和我爸媽提一嘴,就說我有點事得耽誤幾天,再過去一趟內蒙,這裡是土豆甜菜還有鋼絲面,土豆甜菜是我們兵團自己種的,鋼絲面是當地愛吃的特產,你拿給我爸媽,在院子裡分分吧!”

說完合上行李箱,拔腿就跑,只留了勇子在那裡喊:“舜華,舜華,你老家兒天天盼著呢,就等你回來,你好歹回家招呼一聲啊!”

然而顧舜華哪裡顧得上!

在醒悟一切之前,她心裡只有回城,回城,好像不回城,她這輩子就完了。

但是醒悟了後,她滿腦子就是孩子了。

她可以接受任競年愛上別人,也可以接受她終究不能獲得幸福,但是她的孩子憑什麼要遭遇那一切,憑什麼成為人家幸福家庭的墊腳石背景板!

她不忍心!

她必須將孩子帶到身邊自己照顧,如果不能帶著孩子回城,那就乾脆不要回來好了,她怎麼著也不能丟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