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我在開封府坐牢最新章節列表 > 54、第 54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4、第 54 章

“你來幹什麼?”崔茂眯著眼警惕地盯著崔桃。

“爹爹年紀大了, 剛才或許沒聽清楚,女兒便再說一遍,女兒是來給爹爹送行的呀!”崔桃依舊態度良好。

一旁的王四娘見狀, 不禁用胳膊悄悄地捅咕一下萍兒, “怎麼這說話的味道聽起來跟你的有點像啊!”

萍兒瞪一眼王四娘, “倒沒覺得哪裡錯了。”

“是沒錯。”王四娘摸著下巴朝崔茂瞧去, 果然見崔茂因這話氣得臉色更鐵青。

呂公弼和呂公孺非當事人,不太懂這話裡的巧妙, 倒沒聽出崔桃說話有什麼問題。

呂公孺還在旁附和著, 崔桃能來特意給崔茂送行是好事兒。

“我給爹爹帶的都是汴京最有名的土特產,有桂花糕、大蒜、醬菜、柳編、菊花……”崔桃每說出一樣,王四娘就扛著一袋子放到崔茂跟前。

桂花糕由紙包包裹,一摞十包,共有四十包。大蒜兩麻袋,醬菜十壇。柳編的各種筐簍, 樣式不一, 都用繩子綁成了一大串,堆在崔茂跟前的時候都比他人高。菊花共十六盆, 眼下還沒到開花的時候, 都是一棵棵綠苗苗,但長勢很好。

等把這些東西都陳列擺在崔茂面前的時候,站在眾多土特產中間的崔茂, 縱然一身錦衣華服,站立姿態高貴, 卻也架不住這些東西給他烘托出了一股子擺攤賣貨的氣質。

城門外來往的人不算少數,這陣仗一擺出來,自然是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崔茂的臉色進一步鐵青。

“有你這麼送東西的麼?”崔茂怒斥崔桃。

有不少圍觀者瞧得出崔茂是有身份之人, 也覺得崔桃送這般東西,似乎有點便宜了,人家看不上也正常。

呂公孺忙從中勸和道:“七娘也是好心,就是送的東西太多了,姨父莫見怪,但到底心意難得。”

“聽說一大家子的人,足有五房,兄弟姊妹那麼多,要是照顧不到誰了,豈不是要父親難做?我本意是不想讓父親別被人挑了錯去,才會如此準備。這些東西再多一馬車也能裝下了,跟著在後頭就行了。卻沒想到討了嫌,父親並不喜歡,是我思慮不周,請父親見諒!”

崔桃忙鞠躬給崔茂道歉,再抬頭的時候,眼眶便有些泛紅了。

王四娘見狀,抱不平道:“崔娘子聽說崔知州要走,特意緊趕著前一日置辦這些東西,好心好意地孝敬,怎就能被自己的親生父親給嫌了!”

眾人一聽,原來送禮之人與收禮之人是親父女的關係。那就沒必要講究什麼貴重不貴重了,都是心意。這不是挺好的事兒麼,為何會嫌棄?

“要是我女兒有心送我這些,我高興都來不及。”圍觀的路人,有個忍不住插嘴道。

“禮輕情意重,再說來開封府,自然該帶些特產回去。崔娘子這些準備,可都是用極了心思!”

萍兒也不喜崔茂待崔桃這態度,為父者,女兒受了那麼多罪,如今還送禮給他,他卻一句貼心的話都沒說過,只顧著訓斥和嫌棄,這未免太叫人心寒了。虎毒還不食子,這父親怎生比禽獸還無情?

“這些東西都是開封特色,多難得。便是官家見了,怕也會喜歡得緊呢。莫不是崔知州覺得這些有失身份,唯有金銀珠寶才配得上?”

往日有事兒,都是崔桃在保護她們,還給她們做飯吃。如今面對親生父親,崔桃礙於禮法在眾人面前只能敬著崔茂,不便說別的。萍兒覺得自己在這時候一定要站出來,替她把該說的話都說了,不然她就太沒用了!

“可不,那醬菜是我們縣特產。”

“哎呦,這柳編是我們縣的,我還編著賣過呢。”

又有兩名圍觀的路人,忍不住插嘴議論道。

“這不是崔娘子麼,開封府的崔娘子!”蘇氏曾經是杏花巷的老住戶,並且在杏花巷案子裡做過證,今天她正好出城串門子,一眼就認出了崔桃,連忙驚歎道。

旁邊的百姓不明所以,但聽到這俊俏的小娘子竟跟開封府有關,自然好奇要問一問蘇氏到底是誰。

孫氏便把崔桃在開封府厲害之處說了。自杏花巷的案子後,她便也因為喜歡敬重崔桃,經常打聽崔桃的事兒。畢竟在開封府負責辦案的女子就那麼一位,擱誰誰都好奇。

蘇氏當即就把崔桃辦過的案子都細數了一遍,直嘆多虧了她,才能為死者們鳴冤,也叫杏花巷如今這些住戶們終於可以安心過日子了。

“這崔娘子我也知道,聽說正因為有她參與,開封府近來才破了這麼多大案呢。”

隨即有幾人也想起來他們在汴京內的聽聞,跟著附和。紛紛感慨最近名震汴京的分屍案實在嚇人,正有崔娘子的功勞,有人親眼見著崔娘子帶人去抓了那會幻蝶妖術的惡徒。

“為我們汴京的太平,崔娘子可是沒少做事。但凡有良心的,都知道感恩我們崔娘子一嘴!”王四娘高聲喊道。

眾圍觀百姓紛紛附和。

大家再看送土特產給崔茂的崔桃,有著一份兒拳拳孝敬之心,心意十分難得。倒是不知崔娘子的這位父親,怎麼就一丁點愉悅之意都沒有?莫不是這父親狼心狗肺,看不見用心的真情,只看得上真金白銀?瞧他一派斯文相,難不成比他們這些沒讀過書的老百姓還俗氣?

崔茂在一眾人異樣審視和鄙夷的目光中,臉色越加難看。

崔桃確垂著眼眸,模樣可憐巴巴,一聲不吭地站在那裡,像個犯了錯被訓斥的孩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你倒是會裝裝模作樣!”

崔茂不禁想起之前在開封府的時候,崔桃伶牙俐齒,幾番拿話威脅他,這丫頭何時變得如此有心機?

“那日在開封府,你三言兩語威脅我的事,倒忘了?”

“女兒確實不得不留在開封府擔責,才無法跟著父親回家,並非拿此威脅父親。”

崔桃輕輕眨了眨眼睛,清純可人的臉蛋上有一顆淚珠兒劃過,瞧得人心裡揪疼。

這樣的巾幗留在開封府繼續為大家破案,這有什麼不好?這怎麼就被她父親說成了威脅?做女兒的是該聽父親的話,可做父親的怎就一點不疼愛女兒!人家又送行又送東西,說話乖巧又禮貌,他怎麼那麼嫌?

大家都氣憤不已,指指點點崔茂,說他簡直是惡父。

“我知道我在開封府做驗屍之類的活計,丟了父親的臉。”崔桃再度給崔茂賠罪。

崔茂氣得渾身發抖,嘴唇也跟著抖起來,“逆女,你竟顛倒黑白,當眾算計我!那日你說的話,可沒這麼好聽!”

“父親怎麼能……唉,算了,那父親可有證人證明我說了難聽的話?”崔桃無可奈何之下反問崔茂。

崔茂立刻直向呂公弼。

崔桃隨即也回頭看向呂公弼。

呂公弼本是有些不明白崔桃唱的這是哪一出。他還想著他不便插手,只靜默旁觀,等事後再問崔桃,誰知二人的戰火突然就燒到他這裡來。

這節骨眼上,大家都想知道這對父女之間到底是誰誣陷誰。所以這會兒呂公弼說的話,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呂公弼和崔桃對視一眼之後,又看向崔茂。

崔茂自是底氣十足地看著呂公弼,就等他實話實說。

“姨父還是快些啟程吧,天色不早了。七娘這些孝敬,姨父何不帶回去分給親戚們,他們肯定也會高興。”呂公弼勸道。

呂公弼無法實話實說,讓崔桃在眾人跟前丟臉。上次他貿然帶崔茂過去的事兒便是他的錯,他不能再對不起崔桃了。至於崔茂,畢竟是長輩,他也不好直接讓他沒臉。

但呂公弼這個回答,其實無異於已經站在崔桃這邊了,是個人都能明白,作為晚輩的他這麼說話就是在給長輩面子。

崔茂頗為無語地瞪一眼呂公弼,又自嘲地笑了一聲。忽然覺得自己這是自作自受,本意此來便是為了張羅呂公弼和崔桃的婚事,滿意之處不正是呂公弼對崔桃的痴情?如今呂公弼為了崔桃,選擇敵對他,崔茂頗有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

“父親一路走好。”崔桃對崔茂客氣道。

崔茂瞪一眼崔桃,根本無法掩藏他對崔桃的嫌惡態度。他恨不得當場發作,跟她斷絕父女關系,但是他深知這場面他如果無法自控的話,他的名聲便不能要了。所有人都站在崔桃那邊,覺得他不是慈父。

但終究他是父,她是女,且等著以後,不信收拾不了她!

崔茂不多言了,回身便走。

家僕卻不知該不該把這些特產帶上,忙去問詢崔茂的意思。

崔茂只得硬著頭皮應下,如今這眾目睽睽的局面,他不帶也得帶。

於是各種土特產都被安置在了馬車上,菊花不好放,就放在了編筐裡,然後穿著繩子,綁在貨物外圍,剛好夠一圈兒。滿馬車的東西,高高地擺放著,帶著尖兒。等車行駛起來的時候,那一圈被安置在編筐裡的菊花苗兒便左搖搖右晃晃,好像很歡樂一般。

崔桃看著漸行漸遠的馬車,給王四娘使了一個眼色。王四娘當即和萍兒一起,騎著小毛驢慢悠悠地跟上去了。

呂公孺摸了摸鼻子,然後拍了下呂公弼的肩膀,不禁感慨他二哥太難了。一方面不想惹自己的心上人生氣,另一方面還不能得罪未來的岳父,但就怕他不管怎麼做,都討不了好。

呂公孺忙藉口他約了朋友,逃離了現場。

呂公弼默然看著崔桃,似乎表情一直冷肅沒有變化,但頻繁滾動的喉結已經彰顯了他的在意。

“這三年來想必是有女子傾慕於你的,為何不應?”崔桃突然問呂公弼。

呂公弼怔了下,“明知故問。”

“她們之於你,便如你之於我。”

崔桃意在告訴呂公弼,別的女子對他來說沒感覺,那他對於她來說也是一樣沒感覺。

呂公弼嚴肅蹙眉,緊盯著崔桃。

“今日多謝,改日你有事,我能幫得上忙的,定竭盡全力。”崔桃對呂公弼拱了下手道謝,隨即瀟灑上馬,離開了。

呂公弼盯著崔桃的背影,唇緊抿成一條線。

半個時辰後,城門內不過十丈遠的茶鋪攤。

崔桃正坐在其中一張桌子邊兒飲茶,等來了折返的王四娘和萍兒。

王四娘和萍兒下了毛驢,就直奔崔桃跟前。

崔桃早在桌上給她們倆倒好了茶。

王四娘端起茶碗一飲而盡,對崔桃道:“被崔娘子猜著了,崔知州在半路命人把那一車子東西都給扔了。我和萍兒也沒閒著,回來這一路見人就喊前頭路邊有好東西可以撿,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們,那些東西都是崔知州扔的。”

“做得好。”崔桃淡然道。

只要讓外人知道崔氏父女之間有隔閡,崔茂回頭若想再以‘孝’之名壓她,就沒那麼容易了。這件事她的確是先下手為強了,但如果她不下手,在與崔茂的父女關系上,崔茂必定會以絕對的優勢壓制她。

快穿這麼久,什麼奇葩醜事沒見過?人情冷,親情薄,又算得了什麼。理論上,這世界的‘自己’早已死在狗頭鍘下了。所以崔桃不會聖母地去顧念什麼父女感情,於她而言,一切的相處都對應的。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你無情無義,便休怪我下手為強。

“崔娘子太不容易了,若我有這樣的父親,只怕早氣得想不開,天天以淚洗面,甚至不想活了。”萍兒深吸一口氣,似乎還有怒火沒撒出去。

崔桃見茶攤外有倆人捧著一盆菊花路過,她令王四娘和萍兒先走。

崔桃蹭地起身,攔住那倆人的去路,瞧那兩盆花,大聲問:“這花怎麼在你們這?說!你們是不是在路上打劫了我父親!”

“什麼打劫,這位小娘子可不要亂冤枉人!這花是我們在半路上撿的,聽說是有什麼富貴人故意把一車東西不要,扔了,大家見了都在瘋搶呢,有的人拿不動了才不拿這花。我們趕去得晚,也就只能搶兩盆菊花回來。”

“再說這菊花都長得差不多,小娘子怕是認錯了吧?怎麼就知道是你父親那盆?”另一人嘲笑道。

“這菊花是我親自送給父親的,每一株我都細心挑選過,我自然是認得。不信你們自己看,每個花盆下面都寫著一個‘崔’字。”崔桃讓他們看一看盆底。

這時候茶鋪和來往的路人都爭吵聲所吸引,湊熱鬧看。

倆中年男子隨即檢視花盆底部,果然有用毛筆寫的指甲大小的‘崔’字。

崔桃:“咱們這就去開封府好生說道說道!”

“哎喲,小娘子饒命!我們真不知道,真是撿的,沒打劫啊。”倆中年男子無奈地辯解道,真怕去官府招惹是非。二人驚惶之際,看見城門那便又進來一位中年婦人,一手手拎著三個紙包,另一手也捧著一盆菊花。他們忙指著那婦人表示,當時她也在,大家都是一起在路邊撿的。

婦人聽說崔桃的指責,忙道:“這我倒是聽人說了,這些東西都是崔知州故意不要的,卻不是我們搶!”

大家這就聽明白了,問崔桃那崔知州是不是她的父親。

崔桃窘迫地看看眾人,抿著嘴不說話。

這時候,曾在城門外正好瞧過崔桃送父熱鬧的百姓,直拍大腿嘆道:“原來是崔娘子送給父親的東西都被扔了?”

眾人皆望向崔桃。

崔桃用胳膊捂著眼睛,飛快地消失在人群裡。

事情發生得太快,大家因沒得到正主兒的親自確認,反而都好奇心想要去弄明白。大家便八卦地討論起來,各自提供自己所知道的訊息。有好事者,再見有拿著筐、菊花、醬菜罈子等物進城的人,都會主動問幾句打聽情況。最終大家就搞得非常明白了,崔娘子的父親崔知州在城外裝模作樣地接了女兒的孝敬,轉頭就變臉了,嫌棄地把東西給扔了。

這事兒有些好笑,又有些蹊蹺奇怪,好好做父親的人,因何要這般對待女兒?於是,此事很快便成了滿汴京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在汴京內傳開了。

以至於被某位皇親家眷聽說,好事特意打聽其中經過,在面見劉太后的時候,便把這事兒當個笑話去講給了劉太后聽聽解悶。

劉太后早些時候便知道崔桃這個人,聽說她在開封府因立功卓著而被赦罪。其協助破獲的幾樁案子,皆撲朔迷離,也都是影響頗大,包拯都曾上奏過,所以劉太后都略有耳聞。

這獵奇的事兒,她以前也沒少聽過,這一次也不過當成耳旁風,聽完就過了。

兩日之後,崔茂呈上摺子,參開封府扣押他的女兒不讓領回。

此事當即引起了朝中御史們的關注,特別是刑部的林尚書,因喪子一事對開封府頗有仇怨,他暗中周旋,攛掇幾名御史聯名把此事奏稟至劉太后和趙禎跟前,指責開封府不顧倫常,強押人家的女兒留在開封府不放。

“既已赦罪,女從父命,理當歸家。”御史們對劉太后和趙禎紛紛表態。

劉太后沒有吭聲,冷眼看著趙禎如何處置此事。

趙禎自然是覺得崔桃這等奇女子,理應留在開封府受到重用,但是聽著御史們喋喋不休地在他面前說著綱常倫理,趙禎僅憑自己一張嘴那裡鬥得過這些專業挑刺兒的嘴。

趙禎便招來包拯問話,包拯滿臉懵地表示不清楚,便再將韓琦叫來解釋。韓琦便簡述了崔桃誤燒簿冊的經過,且與倉曹參軍立了文書約定,表示當時崔茂和呂公弼都有在場作證。

趙禎笑了一聲:“這崔茂明知緣故卻還有參此本,不知存何居心?”

剛才說得唾沫星子滿天飛的幾位監察御史,如今個個都不約而同地面覷地,不吭聲了。他們心裡倒是免不得罵起了林尚書,竟攛掇他們搞這種傻事兒。且等著,這仇記下了,以後也要他好看!

趙禎見這些嘴巴厲害的都老實不說了,偏要質問這些御史,都必須說一說這崔茂此番參本到底是何用意。

“臣聽說崔茂有意討女兒回去結親。”

“怕是要親上做親,巴結富貴。”

“崔茂與呂相連襟。”

……

這些御史們嘴巴毒慣了,挑起崔茂的毛病也不含糊。

韓琦立在包拯身側,倆人此事都默不作聲。

簾後的劉太后喝了口茶,目光銳利地掃過在場幾名御史,以及包拯、韓琦,嘴角輕輕勾起。她垂眸擺弄了一下自己手上的寶石戒指,從始至終沒說一句話。

出宮後,包拯便稱讚韓琦此事辦得妥當。

韓琦微微頷首,“太后未言一語。”

“無礙。”包拯拍了下韓琦肩膀,感慨最近他擔了兩份兒政務,必然累壞了。如今王判官終於病癒歸位,囑咐韓琦好生休沐兩日。

……

臨近端午,開封府沒什麼大案了,只有幾樁催繳糧稅的活計。

這‘老賴’什麼時候都有,在宋朝也不例外,越是體面的大戶,反而越摳摳搜搜不愛出錢。更因為這幾戶跟皇親國戚粘著點邊兒,倒也不敢追狠了,只怕把人給得罪了。

這些人中尤為以王員外、甘員外和萬員外最老大難。王判官黔驢技窮的時候,身邊人向他提議借調人馬來處置此事。

“我都拿這些人沒辦法,多借幾個衙役就能成了?”王判官直搖頭,直嘆不可能。

“這借來的自然不能是一般人,得是咱們開封府最厲害的那位才行。”黃文書說道。

王判官若有所悟地望向黃文書。

黃文書還擔心王判官沒想到,特意再提醒一句:“什麼都會的那一位。”

半個時辰後,王判官提著禮物特來韓琦家中問候。

這兩日韓琦正在家中休沐,此時身著一件舒適鬆散的象牙白袍,立於窗邊,正微微躬身,專心致志繪製扇面。

王判官在被張昌帶進院兒後,隔窗就瞧見了韓琦的身影,不禁唏噓這人和人怎麼這麼不一樣?人家如此隨意的穿著,隨意揮毫潑墨的舉動,便是般般入畫,愣是把周圍的凡俗之景襯成了仙境。而換成他們這些普通人,幹什麼就是幹什麼,若如他這般略胖的身材,那就像是一隻笨蛆在蠕動了。

韓琦雖聽張昌回稟說王判官來了,卻還是專注於眼前,手執纖細的毛筆,精細地點著扇面上的桃花花蕊。直至將這一朵畫完美了,韓琦才停筆,客氣招呼王判官落座,嘆多有怠慢,請其用茶。

“萬萬不敢,是下官冒昧前來,打擾韓推官清幽了。”王判官忙作揖道歉,才落座。

王判官對著韓琦那張俊美無雙的臉,一時間愣神兒,腦子裡空白了。隨即趕緊喝了口茶,壓壓驚,然後就小心地跟韓琦道明來意,表示他想借崔桃幾日。

韓琦聽了他催繳稅糧的麻煩,輕笑一聲,“這有何難,公事公辦即可。”

“此事若換韓推官來,怎麼辦都得體,自然不礙什麼。可下官卻萬萬不敢的,下官家世低微,嘴笨又膽小。回頭若被找了麻煩,卻也沒有三寸不爛之舌去應對。最後說不過,便是理虧了,白白惹來一身騷,事兒卻還沒能給解決。”王判官攤手,頗為無奈地抱怨道。

“我休息了,卻也讓她休息兩日。你若想請她,卻不用問我,兀自問她的意思便可,隨她定奪去與不去。”韓琦道。

王判官一聽這話,心放下一半,趕緊跟韓琦道謝,隨即去求崔桃。

王判官聽說崔桃喜愛美食,求人自然要投其所好。他特意給崔桃帶了兩塊上好的醬牛腿,這是他母親的手藝,獨此一種口味,絕無二家。

崔桃聞過醬牛腿的味道,都不必特意嘗,便連連點頭稱讚是好東西。

這醬牛腿上所粘著的醬料呈紅褐色,細看可見黃色的豆瓣,鹹中帶甜,散發著濃郁的醬香和脂香。怕是只要有這味兒醬料在,甭管多難吃的食材給它醬醃一下,只怕都會變成美味。更不要說這兩塊醬牛肉,都是鮮嫩的小牛腿,肯定味兒更正。

“這醬料太妙了,看得出是顆顆精選的蠶豆,挑著氣候宜的時節釀製,要非常老道的經驗才成。”

沒有溫控裝置,全憑豐富的經驗去掌握好豆子的發酵程度,這可不僅僅是技術活兒,更是天賦和經驗的累積。

“崔娘子果然識貨,我娘做醬可是一絕,家裡人沒人不誇。當年我來汴京趕考,還特意隨身帶了一罐我娘做的醬呢。”王判官解釋完後,隨即賠笑著問崔桃,可否願意幫他這個忙。

崔桃搓了搓下巴道:“這得罪人的活兒王判官自己都搞不定,交給我一名小女子就能成了?”

“哎呦,崔娘子可不是一般的小女子,是巾幗豪傑。若換了別人,我還不求了呢,深知求了也沒用。”王判官連連向崔桃行禮,告知如今他這一年的考績如何全系在這事兒上了。

“可我聽說王判官是呂相的門生啊。”崔桃悠悠嘆道。

王判官趕緊再解釋:“呂相門生遍天下,我不過一個小人物。再說我這點事兒呂相也看不進眼裡,哪裡會幫忙。這遭救命的事兒,還得指望崔娘子了。崔娘子有什麼條件儘管提,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盡全力。”

崔桃輸了兩根手指給王判官:“第一這醬料的做法——”

“我今晚上回去就問我娘,細緻給崔娘子寫清楚了,保證毫無保留。”

崔桃點頭,“第二,王判官不能再給呂家傳遞任何關於我的訊息。”

王判官聞言一愣,倒是沒想到自己跟呂公弼那層關係崔桃竟然知道。他當即有幾分窘迫起來,憨笑著撓頭,不知該如何解釋為好。

“我不問過去,只要以後的承諾,也信王判官是一名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王判官能做到,這事兒我就辦了,若做不到,還是勞煩王判官去求跟您關係不錯的呂家兄弟,想來他們也能辦好這件事。”崔桃不客氣道。

王判官當然不會去求呂公弼,這種政務若要由宰相之子出面,那涉及的東西可就複雜了,萬萬沒有崔桃來做合適。

王判官思量了下,一咬牙便應承下來。呂家人都是明事理正直之人,他相信自己只要把難處解釋明白了,呂二郎不會為難他。

“成交。”崔桃當即問了這三位員外的住處,告訴王判官她先準備一日,便去解決。

次日,崔桃腰上便掛著兩個柳編的小筐簍,先上門了王員外家。

王四娘和萍兒都跟著崔桃一起,她們的腰間也都掛著同樣的小筐簍。

王宅的管家一聽說崔桃她們是開封府的人來催繳稅糧,便直接告訴他們王員外不在家。

“那他什麼時候回來?”崔桃問。

“這可就說不好了,我們員外出去巡查田莊,有時候一兩天就回來,有時候臨時改了主意,連西京那邊的田莊也會一併看了,那就至少要半個月了。”

“沒事兒,我們等。”崔桃說罷,就帶著王四娘和萍兒直接進府。

三人都是衙門的人,管家自然不能太過怠慢,將三人引到正堂等候,並給她們上了茶。

等了大概半個時辰後,崔桃就開始倦怠地打起了哈欠。

管家見狀連忙勸她們先回開封府,等王員外回來之後,他便派人去開封府通知她們。

崔桃哼哼笑了一聲,“這種糊弄人的話,你已經對開封府的衙役說過八遍了,還能信麼?”

“哎呦,瞧我這腦袋!一定是因為平時府裡的事兒忙,我就給忘了。”

管家這話說得熟練又自然,可見他已經不知說過多少遍了。大概每次開封府催稅的人過來質問他,他都會用這樣的話去搪塞。

“那我們還是在這等著吧,省得管家再忘第九次,更省得管家派人去找我們了。”崔桃說罷,問管家可有點心吃,她們有點餓了。

管家見崔桃居然這麼不客氣,卻也沒法子,只能上點心給她們。心想她們見不到人,早晚還是得走,浪費幾盤點心而已,跟上繳的糧稅比起來,根本算不得什麼。

等點心上來了 ,崔桃就跟王四娘、萍兒一起圍桌坐著。崔桃隨即摘下腰間的筐簍,把裡頭筍蛆倒了出來,寸長,肥肥白白,滾圓滾圓,密密麻麻地鋪陳在桌子上,蠕動著。

管家一見嚇了一跳,驚呼崔桃等人為何把蛆帶到了他們府上。

“這可不是蛆,這是我養的寶貝,就跟別人養狗養貓一樣,不過它們要是少餵食一天就會死了。為了等王員外回來,我也是沒法子,只能把我的小寶貝們都帶來了,這樣才可以及時餵養他們。”崔桃說著,就拿其中一條小白蟲兒,愛撫地用指尖戳了戳這小白蟲的細眼和小黑嘴兒,連連稱讚它可愛。

管家以及身後的家僕,只覺得渾身癢癢,起了雞皮疙瘩,還他娘的反胃想吐。

“這還有呢,都出來透透氣。”崔桃把腰間的另一個小筐簍也摘下,倒了出來,桌上的蠕動的數量瞬間增加一倍。

“對了對了,我家的寶貝也該餵食了。”王四娘趕緊也把她腰間的小筐簍拿起,也倒了出來。

“還有我的。”萍兒儘量讓自己的嗓音不顫抖,她真的很怕這種蟲子,可是聽崔桃解釋了這蟲子如何乾淨對人有好處之後,她才勉強接受了,而且她有責任配合崔桃執行任務。

管家和幾名家僕再也忍不了了,扭頭就跑屋子外頭吐了。

崔桃捏著點心渣兒往這些蟲子們上面撒,好似在餵食。

管家吐完後,聽身邊人問他該怎麼辦。

管家咬牙,“隨她們去,我倒要看看她們能等多久,大不了那張桌子不要了。”

不一會兒,王宅的人就發現,崔桃帶著王四娘和萍兒倆人,捧著她們的小筐簍,在王宅裡面閒逛起來。說是要給她們養的小寶貝透透氣,正好它們也沒見過王府這樣的大宅,給它們長長見識。

比如她們到水榭了,就抓一把‘小寶貝’出來,或放在石桌上,或放在欄杆。

家僕們見狀,便問管家,那些水榭涼亭還能不能要了?

管家還不及作答,隨即又聽見崔桃說房頂的太陽好,‘小寶貝’需要去房頂曬曬太陽。

王四娘便連忙過來問管家,梯子在哪兒。

管家忍不了了,“還請三位收好你們的東西,這種蟲子太噁心,我們可受不了。它們爬過的地方,都斷然沒法子要了。”

“哎喲,我們這不也是萬不得已麼。這要是差事能及時完成了,晚上能按時放值回家,我們也不至於暴露這種嗜好給外人,晚上回家照料一下小寶貝們就行了。”崔桃好脾氣地笑著跟管家打商量,“咱們都互相遷就一下,畢竟是你們先不按時繳納稅糧的不是?”

崔桃說罷就張望左右,問梯子怎麼還不來。

“若不然咱們直接把小寶貝丟上去吧?”王四娘提議道。

崔桃和萍兒連連點頭附和。

“三位,且緩緩,我親自去給你們找!”管家一溜煙跑了,沒多久回來了,他手拿著十張交子過來,“哎呦,可真巧了,我們員外回來了,一聽說還欠著官府的稅,好一頓罵我呀。崔娘子,還請收好!”

崔桃接過來,清點收好後,笑問管家:“不知管家可認識甘員外和萬員外的管家?還請您派人跑一趟,幫我們捎個話兒去,我們隨後就去那二位員外的府上。”

管家算是聽明白了,這三位祖宗要他提醒他們也乖乖繳稅。得了,還是趕緊提前捎話,讓他們做好準備吧,反正他這裡是應對不了了。

隨後,崔桃和王四娘、萍兒在只有不到兩炷香的時間,就把甘員外和萬員外家的稅糧也收齊了。

崔桃交差之後,就把借來的六小簍竹蟲還了回去。這東西可來之不易,營養價值高,炸著吃香脆可口。這些都是八仙樓花費大價錢從南方購買而得,就是專門給嗜好吃竹蟲的人準備,崔桃就不奪人所好了。

事兒辦妥貼了之後,崔桃便打算去王判官那裡討醬料的方子。她剛要往王判官的房間去,就忽見一名手拿著拂塵的中年宦官攔住她的去路,這宦官身後還跟著兩名年紀很輕宦官,為其隨從,架勢氣派得很,再瞧其衣著用料,應該是相當於宮裡宦官中最高等級別了。

“隨咱家進宮。”羅崇勳轉身便走。

崔桃疑惑地跟著羅崇勳進宮,便面見了太后。

劉太后讓崔桃抬頭,打量她一眼之後,便面似慈祥地笑著誇崔桃模樣標緻,但一雙眼卻銳利無比,彷彿把崔桃渾身上下都給看透了。

“我知你安排算計,躲離了你父親,故意留在開封府。你倒是厲害,竟能讓包、韓二人皆替你掩護。”

崔桃心驚了一下,忙跪地請罪,卻也不辯駁二句。因為她知道,劉太后斷然不會因為這點小事親自召喚她,必然還有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