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庶子家有個河東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四章 開始搞事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四章 開始搞事吧

當日夜裡,房間裡傳出了數聲慘叫,也不知道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總之,楚雲次日是頂著兩個熊貓眼的。

並不是操勞過度,倒像是……

被打了?

見此情景,綠衣有些莫名其妙,因為武蘊兒總是有些害怕地看著楚雲,似乎是有些愧疚?而楚雲是一臉幽怨?

那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楚雲的眼眶好懸還是在春試的時候好了許多,至少痕跡非常淡,別人也看不出楚雲有被家暴過的樣子。

三月三,草長鶯飛,是一個很好的日子,科舉,也正式開始了。

會試,能走到這一步參加考試的,基本上出去都能混個官當了,至於能有多大前途,那又另說了。

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從翰林和教官中任命主考二人,同考八人負責。正主考由翰林出身的大學士擔任,副主考由翰林院或詹事府的長官擔任。

總之,就衝這麼多人監考,而且還有嚴格的責任制度,楚雲都莫名有種回到了當年高考的感覺,而這個科舉似乎比高考還要嚴格一些,高考考生作弊,也就是取消考試成績而已,科舉如果發現作弊,這可是要坐牢的,而且相關的責任人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所以啊,這會試的考場,雖然還是禮部負責的,但是楚雲反倒不擔心江陽搞事情。禮部上下也是有權利鬥爭的,江陽並沒有完美地控制住禮部,像上次監考楚雲的,就是典型的中立派。

這才讓楚雲少受了一點折騰,而這次會試了,江陽盡可以安排心腹監考,還有一些事宜,全都可以讓信任的人來做,但會試可是中央級別的考試,容不得別人耍手段。

所以江陽想要折騰楚雲,也最多是小小刁難一下,對楚雲不會有太大的傷害。雖說會試的考試內容和考試的方式也差不多少,江陽也可以繼續找人使絆子讓楚雲坐臭號,但這次不知為何,楚雲並沒有被刻意針對。

也不知道哪個倒黴蛋坐了臭號,不過如今春意尚寒,倒也沒有楚雲當初那麼悽慘了。

每次科舉的時候,朝廷總會出現點問題,剛好楚雲在科舉,顧及不到。

在這九日,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紛紛上書稱關心宣德身體,要求回京,宣德都應允了,等楚雲考完試,召回三個皇子的聖旨已經發出去了。

楚雲頓時覺得科舉結束了也索然無味。

和大佬戰鬥起來,一個科舉真的沒有什麼用,而楚雲還得了宣德之前的訊息,自然是知曉,這戰鬥是一觸即發的,等其他幾個皇子迴歸京城,那京城肯定會熱鬧得很。

楚雲就這樣一天天等著,等到幾個皇子快馬加鞭趕回了京城,楚雲也得知了會試的結果,並且成功參加最後的一步殿試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宣德的病似乎好了,殿試是他親自主持的,在開始的時候露了個面,禮部其他重要官員從旁協助。

參加殿試的一共不到二十人,這二十人裡面,還有幾個是楚雲相熟的人,吳敬賢赫然在列。

這些人都是這一屆大夏的人才了,宣德環伺了一番,便開始出題了。

“去年秋深之時,燕國無辜叩關,破我城門,殺我子民,雁門城破,他潼關險遭淪陷,百姓流離失所,對燕國,諸君,你們怎麼看?”

這就是宣德出的題目了,這個題目的立意其實很廣泛,從雙邊關系可以寫,寫對外政策可以寫,這殿試本來就是策問,就是看諸位學生的看法了。

而在其他人愁眉苦臉思索的時候,楚雲卻覺得,這簡直是一道送分題好麼……

論及邊關戰事,誰能比的上他瞭解得多?而且,這個題目也主要是考驗對皇帝的意思的理解,而楚雲對宣德的瞭解,又怎會不知?

所以,他只需要簡單說說,燕國多麼可惡,多麼該打,要怎麼去打,妥妥的就是滿分了,在別人還在糾結立意的時候,楚雲連標準答案都知道了,這還怎麼玩?

然而,楚雲卻沒有真按照這樣寫,他寫的題目是:《導致雁門關淪陷的罪魁禍首是誰》這類的命題。

別人來寫這個題材還好說,楚雲寫,其實有點尷尬呀,罪魁禍首不就是楚鈺麼?然而,楚雲在自己的文中,把罪魁禍首鎖定成了五皇子,並且有理有據地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後得出結論,雁門關雖然已經收復了,五皇子還是必須死!

楚雲這一手操作要是讓人看到了,絕對會一臉懵逼,你這是鬧啥呢?

楚雲可以回答,我這是在搞事情!

且不說他早就從雁門關的淪陷中,找到了幾點五皇子的過失,這是一個非常好用來攻擊五皇子的點,楚雲自然不會浪費,但促使他做出這個決定的,還是因為前些時日知道幾位皇子即將迴歸,所以,楚雲率先一步,朝五皇子開炮了。

這並非是楚雲的一貫作風,楚雲原本是那種隔岸觀火然後坐收漁翁之利的,可這一次,他成了打響第一炮的人。

一個時辰之後,所有人的文章都寫完了,由於楚雲是最先交卷的,所以先看楚雲的,禮部的閱卷官當著眾多考生還有在場的官員,以及皇帝的注目下,清楚地將楚雲的文章,一字字地念了出來。

楚雲抨擊五皇子的點有幾個,一是他代天巡狩,卻失察被人鑽了空子導致雁門關丟失。

二是因為他拖拖拉拉,並且被很多人保護,分散了雁門關守軍的兵馬,導致雁門關守軍損失慘重。

第三點……

楚雲絞盡腦汁有的沒得,把五皇子的罪狀整理了十條,反正,還好是五皇子不在這裡,在的話知道自己被楚雲這樣黑,估計當場要翻臉。

而楚雲的十條罪狀,也沒有欲加之罪的意思,都是有理有據,不過,也不足以達到他想要的程度,五皇子當然不可因為區區一個考生的論文就真的被宣德處死,但是,若是宣德不能拿出完美反駁楚雲的論點的東西,就必須要懲罰五皇子。

那些陪同的考官都震驚了,這楚雲可真是大膽啊!還有些五皇子陣營的人,則是憤怒得不行,但是,又沒有誰敢在殿前喧譁,是以,當閱卷的把楚雲的文章讀完之後,整個金鑾殿都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安靜。

“啪啪啪。”

宣德忽然鼓起了掌,看著傲然立於人群中的楚雲道:“好文章,好詞工,倒是叫朕都無法偏袒端王了。來人啊,去傳端王上殿,也讓他品品。”

宣德嘴上說著不好偏袒五皇子,但場上有點眼色的,都從這個舉動GET到了宣德對端王的偏袒之意,考生中有和五皇子走得近的,看向楚雲的眼神就有些幸災樂禍了,就算是和朝廷鬥爭沒有關聯的,此時心中也是暗喜。

畢竟這場上的所有人都是對手,能少一個就少一個,多好的事情!

唯獨吳敬賢眼裡寫滿了擔憂,他倒是不知道楚雲到底是個什麼居心才會寫這個文章,他只當楚雲是那種仗義抒懷的義士。此時,吳敬賢已經想好了,若是呆會楚雲被宣德責罰,他就算是冒著同樣被宣德懲戒的危險,也一定會站出來給楚雲撐個場面的。

是非曲直,公道自在人心,就算是皇子,吳敬賢也覺得錯了便是錯了,不應該偏袒。

過不多時,五皇子就被傳喚上殿了,又聽了一遍楚雲的文章,一張臉頓時變黑,看向楚雲的目光,也充滿著不善。

楚雲淡淡地看了五皇子一眼,從他的眼神中,楚雲彷彿看到了這樣一句話:“臥槽,我把你當隊友你居然這樣害我?”

嗯,這是楚雲腦補的。

因為之前五皇子試圖把左目羅紗忽悠楚雲的真相告訴楚雲,在楚雲看來,五皇子的狀態可以標記為亦敵亦友。

既然有可能是敵人,那麼直接當敵人打擊吧!剛好,現在太子需要一個進攻的目標,五皇子正好合適。

宣德沒有理會五皇子和楚雲之間的眉來眼去,他問道:“端王,楚雲所列舉的罪狀,你可認?”

“回父皇,雁門關有失,兒臣自知難辭其咎,兒臣甘願受罰。”

出乎圍觀群眾的預料,五皇子並沒有任何反駁,居然非常坦蕩地接下了這個罪責並且表示願意承擔責任。明明只要否認,根本什麼事情都不會有。莫非,這是失了智?

楚雲聞言卻是笑了,他當然不會覺得五皇子是犯傻了,相反,他覺得五皇子比想象中要聰明能幹許多。

剛才如果他否認這些罪狀,那麼,他自然不會受到多嚴重的懲罰,但是,卻容易給人一種敢做不敢當的感覺。反之,他沒有任何辯駁,就將楚雲列舉的罪狀,一一認下了,別人便會覺得五皇子是非常敢於承擔責任的,甚至在同時,會對楚雲產生惡感,會覺得楚雲有點無理取鬧。

所以,敢於承擔責任,是五皇子最好的反擊方式。然而,楚雲表示這種程度的攻擊,根本無所畏懼。本來就是要和五皇子開戰的,自然不可以是單方面地吊錘五皇子,雙方得有來有往才行。

楚雲提出了五皇子有罪的論點,五皇子親口認罪,宣德就算是想偏袒,也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他當中宣判道:“端王在北方主事期間,未能明察秋毫,致使宵小生事,以至於城破,人亡。其過失不能罔顧,從今日始,便罰祿三年,如若再飯,當革除端王的封號。”

“兒臣遵旨。”

五皇子一點都不心疼地跪下領旨謝恩了,而宣德讓他退下之後,場上的氣氛,才真的是徹底冷清下來了。

雖說五皇子被懲罰了,但眾人還是覺得楚雲現在是要完蛋了,扣除三年的俸祿,這根本就是等於沒有懲罰,反之,寫了這樣的文章,楚雲怕是和狀元無緣了。

當然了,參加了殿試就有進士的身份,只不過,排位肯定不會高了。

很多人心中暗喜,宣德卻道:“繼續說剛才未能說完的事情,眾生的文章,都被誦讀過了,文中所思所言,具有所長,但這狀元,朕覺得合該楚雲所得,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宣德又是那種拿著商量當命令的玉器,眾大臣同時在心裡吐槽了一番,也有些不解宣德為什麼要當中如此說。

這個宣佈狀元的方式,實在是太不符合禮法了。

一般來說,決定名次的時候,考生都要迴避這個討論過程的,然後靜靜等待考試結果,然而這一次宣德沒有走尋常路,當庭便說出想要讓楚雲當狀元。

這下還有誰敢反對?

即便是不喜歡楚雲的人,也沒有那個膽子趕去反對宣德。

所以,狀元可以認定是楚雲了。

接著宣德一一點了吳敬賢等人,吳敬賢撈了一個探花,還有一個叫做陳陌的,被宣德定為了榜眼,若干禮部成員,就像是打了個醬油,什麼都沒有做,事情就結束了。

而宣德今日所表現出來的精氣神,就像是大病真的癒合了,完全沒有什麼病根的樣子,那些以為宣德不行了,在上竄下跳的,現在便是惶恐不已了。

都以為宣德不行了,鬼知道宣德居然真的只是感冒一樣,現在感冒好了,處理政務一點問題都沒有。那麼,宣德秋後算賬怎麼辦?

宣德的表現甚至差點騙過了楚雲,只能說帝王之家,所有人都是優秀的演員,楚雲不得不服。

他考試時寫的文章,彷彿沒有影響,被宣德輕描淡寫地揭過了,而現在,他們這批學生,特別是狀元郎,探花郎,還有榜眼,都需要掛上紅繡球去招搖過市。

這是一代代科舉傳下來的,總之,結束之後敲鑼打鼓報喜什麼的都還不夠,官方幫你敲鑼打鼓遊街,讓考生充分感受到這份榮譽,也同時讓圍觀群眾產生羨慕的感情,從而走上科舉的不歸之路,也是他們遊街的意義之一。

就這樣,楚雲三人就像是要娶親的男子,被眾星拱月一般,騎著白馬,慢悠悠地走在了街道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