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庶子家有個河東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五章 酷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八十五章 酷吏

耗時良久的選妃總算是結束了,但讓人驚掉眼珠子的是,除了陸筱筱和顧詩音,所有人都落選了。

這命中率,簡直低的嚇人!

而且,為什麼會是這兩個人呢?

有些人甚至會想,是不是因為之前就他們說話了?一念及此,那些落選的女子內心的嫉妒更甚了,為什麼別人就有那麼好的運氣!

趙構的這一波操作,讓很多人心態崩了,不過,那些大臣再要求趙構納后妃的時候,趙構的脾氣就不是那麼好的。

這一次選了兩人已經是他的退讓了,再來得寸進尺,他會讓人感受一下什麼叫君王一怒。

趙構在京城瞎搞事的時候,楚雲還在平陽關進行建設。

楚雲的申請是很快得到了回應的,戶部緊急調撥了大批人口,遷徙平陽關,而楚雲由原本的監軍,暫時代替了平陽關的城主。武蘊兒依然是將軍,但是,算是雁門關的,還是算平陽關的,也沒有明說。

總之,沒有調令讓她回雁門關,就暫且在這呆著。

災後重建的工作很困難。

一開始是缺人,等人過來了,就是缺錢了。

錢財的事情,暫時可以要朝廷補給,但是要如何恢復平陽關的生產,就不是一件簡單操作的事情。

很多建築的施工要人,這些遷徙過來的人,也大多數是不情願的。

這時代的人,鄉土情太濃郁了,若是能宅在自家土地上,誰願意遠走他鄉。

可是朝廷一紙調令,他們就不得不舉家前往平陽關。

當然,朝廷也調撥了許多流放服刑的人來了平陽關,但那也是杯水車薪。

普通百姓遷徙到平陽關,都是讓軍隊送過來的。

不是護送,是押送,儘管這些人沒有做什麼違法亂紀的事情,但朝廷需要他們這麼做他們就不得不過來。

敢逃跑就是死,這也是軍隊跟隨的原因。

封建的統治階級就是有這麼可惡。

楚雲深知在高壓下,肯定會有反抗的,所以在這批人到來之前,楚雲就做好了預案。

凡是在平陽關落戶的,免三年賦稅,生一個孩子額外免一年。

在平陽關從事生產建設的,待遇從憂。

反正,這錢是朝廷出。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楚雲固然可以用強權逼迫這些人不得不落戶,不得不多生育,但楚雲並不願意剝削這些已經很慘的人。

而且,只有給人好處了,才能讓人安心跟隨他。

饒是如此,楚雲的善名,也並沒能傳播開。因為這些剛來到平陽關的人,對楚雲忽然給出的那麼多好處,暫時還是不信任的,也自然不會主動去傳播他的名聲。

就算是信任,他們這些平民,也沒有什麼好的傳播渠道,無法弄得人盡皆知。

在很多地方,楚雲和武蘊兒的名聲是很好的,保家衛國的女武神什麼的,總之都是讚美,但對這些遷徙之地的人來說,楚雲無異於大魔頭。

他們並不知道楚雲的名字叫什麼,總之,是一個很可怕的人,逼得成千上萬的人不得不拖家帶口遠走他鄉,這是非常殘忍的事情!

在這批移民的老家,楚雲的名聲完全壞掉了。這明明是朝廷的舉動,但因為建設平陽關的,是楚雲,所以楚雲自動躺槍。

夏瑩聽說出現了一個這樣的酷吏,頓時驚怒交加。

移民的過程中,的確是發生了死傷事件的,有些地方,總會發生一些非暴力不合作的事件,再加上地方官員,很多都是作威作福的,而且這也是政治任務,殺了幾個人以儆效尤,效果還是挺好的,也不會被上頭責怪。

然後,這個鍋又被算到楚雲頭上去了。

也是心疼楚雲,一邊收復邊關,一邊做災後重建,還得給一些坑貨背鍋。

然後因此引來了江湖刺客的目光。

夏瑩並不知道這個平陽關的酷吏就是楚雲,因為民間並不知道這個人是什麼名字,只知道是個很厲害的人,很有權勢的人,如此而已。

而夏瑩所在的聖教,理念便是為了保護這些普通的百姓,不受朝廷無良官員的壓迫,因此,聖教籠絡了很多普通的百姓,這些年,也的確處理了很多為官一方為禍一方的貪官汙吏。

這次,楚雲就被盯上了。

和之前聖教刺殺的那些官員不同,夏瑩瞭解到這是一個手握兵權的人,如果是這樣的話,其他的人去刺殺可能就會有危險了。剛好,她也沒什麼事情,這件事她可以去處理了。

就是不知道她知道要刺殺的酷吏是楚雲,內心會作何感想。

楚雲整天忙得不行,壓根都沒法去想反攻燕國的事情了,只是他心中也有防備,北燕的動靜太小了,沒道理被破了兩路大軍,還跟個沒事一樣,並且龜縮起來了。

所以,恢復城防是最為關鍵的一點。

除了必要的用來警戒的士兵,楚雲將大部分的士兵都當成施工隊了。

和那些徵調的平民不同,士兵還要穿著戰甲幹活,可以說是很辛苦了,但跟著楚雲幹活的人,都沒有怨言。

因為楚雲是一個心繫家國,心繫百姓的好官,最重要的是帶著他們打了兩場勝仗。

這就是威望的好處。

楚雲在軍中,已經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威望,雖然比不上武蘊兒的聲名遠播,至少是讓自己帶的這些人認可了。

夏瑩千里迢迢趕到平陽關,見到的就是這樣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隱約可見的還有那些廢墟的痕跡,大部分的地方,卻已經重建完成了。

一定是壓榨了很多民力!不然如何能有這樣的效率?

想到這裡,夏瑩的殺心更甚。

城中到處都忙得不可開交,倒是沒有人注意到這個相貌平平的女子。

夏瑩是易裝了的,她要刺殺,也不是憑藉風言風語就去行動的,總得調查一番。目前的情況來看,夏瑩判斷傳言應該是真的。

不過,問一下當地的百姓就能瞭解更多了。

夏瑩看到了一對看上去很老實的夫妻,走上前便問道:“你們是從九江遷過來的人吧!”

那對夫妻聞言,臉色頓時變得遊戲難看,回答道:“是的。”

夏瑩注意到他們還推著推車,飄散出的味道,應該是豆腐。夏瑩又問道:“我是你們九江的老鄉,不知道你們在這裡過的還好麼?”

“還……”

那男的剛想回答,他的妻子立馬接過話,道:“哪裡能好,丟掉了原來的家,到這裡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為了生活不得不天天賣些豆腐維生,不然飯都沒得吃。”

“居然是這樣的麼?”

夏瑩覺得有些可疑,但這對夫妻的話還是給了她一個可以驗證的方向。

買了幾塊豆腐作為問話的謝禮,夏瑩又開始自己的走訪。

在夏瑩走後,那個老實男人不禁問道:“為什麼要騙她?”

“我哪裡有騙她,我們現在不還是住在大帳篷麼,我只是沒說楚大人已經在修建房子而已,還有,要是告訴她這裡賣豆腐不交稅還有錢獎勵,種田也不用交稅,她回去和九江的人一說,大家都過來的話,哪裡還會給你不收稅的田種?”

老實人也是有自己的算計的,雖然眼界小,在他們看來也是這個道理。

然而真相不會是人多了就不會免稅了,古有徒木立信,有千金買馬,都體現了官方的信譽有多重要,既然楚雲立下了規矩,自然不會把人吸引過來之後又自己廢除。

不過,他們這些人當然不會體會到不同階層的人的想法。

於是妥妥地坑了楚雲一手。

夏瑩去看到了集體的住處,確實很簡陋,這裡所有人都在忙著,老弱婦孺,沒有一個閒著的,顯然是這個酷吏在壓榨百姓。

卻是不知道,楚雲為了調動這些人的積極性,付出了多少好處。

因為夏瑩也看不到這些好處。

視角不同,總是有局限性的。

考察夠了,夏瑩便決定要動手了,她不能忍受這麼多可憐人,受到如此眼中的欺壓而無動於衷。

只有殺掉這個酷吏,才能給百姓們一個好的生活。

這是個有些天真而且無腦的想法,但江湖人,多數都是這麼想的。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自然不知道上位者想的是什麼,有些事情看起來是在壓榨百姓,實際上的目的,卻也是為了保護這些人。

讓一部分人遷徙,確實是對他們的傷害,但是,不犧牲這些人,那就無法保護更多的人。而楚雲也對這些遷徙的人做出了補償,總之,足夠問心無愧了。

平陽關的災後重建工作,已經開戰一個多月了,在多方努力之下,現在已經逐漸進入了正軌。

人口依然是稀少的,所以楚雲利用自己雁門商會的理事身份,呼叫了大量的資源到了平陽關。

既然人口只能遷徙那麼一點點,那就只能吸引外來人口了。

商人,就是外來人口。

如今的雁門商會已經停止向燕國經商了,在戰爭時期給敵人賣糧食,這和叛國也沒有什麼區別了,而且邊防管制也很嚴格。

楚雲雖說自己也和雁門商會有利益關係,雁門商會名義上是民辦,實際上已經是在朝廷的掌控之中,卻也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們去經商。

打仗對邊關貿易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楚雲也很無奈,不能再走私,那就只能下海了。

但下海是海邊的人能幹的事情,而且也是有官方把控的,私自下海是要出事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楚雲可以暫時調動雁門商會的資源,來支援一下平陽關的重建,但雁門商會的發展方向,以及平陽關的經濟復興都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現在的雁門商會,帶不動平陽關的經濟。

楚雲分析了一下平陽關的區位條件,硬是想不出有什麼可以用來恢復生產的。

首先,地理位置,作為邊關,而且是曾經破過一次的邊關,政治非常不穩定,一個不小心,可能下一次就被攻陷了,那麼,城裡的人肯定也是要一起涼涼。

第二,市場條件,都是一群剛移民過來的,沒有人有幾個閒錢的,購買力低,幾乎沒有市場。

所以,經濟復興可能是災後重建最大的難題了。

目前楚雲還可以申請朝廷撥款,但不可能一直撥款,朝廷的錢也是很重要的,不說有多少人吃拿卡扣,如果他一直需要國家財政帶著,那平陽關對國家的負擔也太大了。

必須要自給自足。

種田就可以自給自足,問題是這邊的溫度比南方要低,很多作物在南方一年二熟,在這邊只能一年一熟。

種田都種不過人家,這才是最氣的。

楚雲在書房中憂心這個,武蘊兒默默過來給他添了杯茶水,武蘊兒已經很有賢妻良母的風範了,楚雲眼含著柔情道:“你早些去休息吧!”

武蘊兒搖搖頭,道:“我是有事情想和你說。”

“什麼事?”

楚雲很奇怪,武蘊兒這樣子說,肯定是有正事的,只是她那個職位,沒有什麼好想的啊!

“我想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反攻燕國,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回京。”

武蘊兒語氣平淡地說出了這些問題,楚雲聞言,卻是沉默了很久。

他知道武蘊兒是怎麼想的,也明白武蘊兒在牽掛著什麼。

家裡的楚書,武蘊兒大概時刻都在想著他吧,以武蘊兒的性子,孩子不在身邊,肯定是時刻都在擔心著。

轉眼,離開京城已經快四個月了,冬已去,春又來,要問歸期,卻不知道何時。

燕軍已經被擊退了,但朝廷沒有召喚他們回去,邊關也沒有完全安定,楚雲也無法放心回去。

武蘊兒明白這一點,所以他想的是主動出擊,至少是打到燕國不敢來犯,她就可以卸甲歸田帶孩子了。

楚雲忽然靈光一閃,平陽關,最大的區位劣勢就是地處邊關,容易遭受動盪,而戰爭時期,走私也不允許,那麼,如果是掠奪呢?

這樣,武蘊兒的想法也可以實現了,這是一石二鳥之計啊!

楚雲猛地抱住武蘊兒親了一口,道:“明日你便去整肅軍隊,我們隨時可以出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