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庶子家有個河東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紀崩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紀崩壞

這時代訊息傳播的速度太慢了,很多青蓮教的人,都只是得到了訊息,總部的大佬們造反了,而且還和朝廷打了個六四開。

在楚雲和武蘊兒前往西邊坐鎮之前,其他的青蓮教眾聽到自己總部已經開始搞事情了,而且還有聲有色的樣子,頓時來了精神,既然總部已經開始號召了,那麼他們自然要揭竿而起!

但搞事沒多久,楚雲連破兩關的訊息,便迅速傳播開了,但這個時候,叛黨們已經舉起了造反的大旗,得知訊息的時候,他們也很懵逼,但是,這個事情可不是說後悔就能當作沒發生的。‘’

事已至此,也就只能這樣繼續反下去了。

和西部的動亂不同,其他的地方並沒有發生什麼天災人禍,所以這種造反的規模比較小,純粹是青蓮教當中的一些野心家,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製造出來的混亂。

所謂得到多助,失道寡助,其他地區的青蓮教作亂,都是小範圍的動亂,並沒有獲得大部分的百姓的認可,他們也沒做什麼好事,無非是打砸強燒,甚至是姦淫擄掠。

一時間,青蓮教立刻成為了臭名昭著的教派,這估計是夏瑩在發展教眾的時候,沒有想到過的。

不過,這也怪不得她,一個群體,總會有良莠不齊的,不能期許所有人都是理想崇高的聖人。

這些動亂範圍雖小,但覆蓋區域太廣大了,給朝廷帶來了極大的麻煩,甚至有些縣區淪陷,落入青蓮教的手中。

趙構頭疼的不行,楚雲這邊已經要反攻到敵人總部去了,鬼知道外面又來了這麼一出,這時候也不方便抽調楚雲,畢竟大夏也不是只有他一個能人,而且楚雲也是分身乏術。

“吳愛卿,依你之見,此事該如何處置?”

在朝堂上,趙構開始了日常問計吳敬賢,現在吳敬賢並不是朝堂上地位最高的人,地位最高的,依然是政壇不老松,首輔沈樂,但趙構已經在給人發出信號了,吳敬賢才是他現在最仰仗的人,你們這些老人家,就站在旁邊看戲就好了。

沈樂是波瀾不驚,寵辱皆忘,這就是別的內閣大臣幾乎都換了一茬,只有他還站在這裡的原因。

就好比那個禮部尚書,在趙構登基前狠狠地得罪了趙構,還想著趙構登基後他只要不犯錯就能穩穩狗到退休,結果,趙構趁著自己納妃這個時機,硬是將一個操辦不力的罪名,安在了他的身上,活活把他擼掉了。

明眼人都看出來這是趙構刻意的打壓了,因此,在革職之後,這位前禮部尚書也是充分感受到了官場的人情冷漠,最終淒涼地離開了京城。

閒話稍提,此時吳敬賢官位不高,但每每被趙構問計之時,都能給出讓趙構滿意的答覆,所以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沒有人會懷疑,在過些年,吳敬賢妥妥的要在六部尚書之中佔據一席。

此時,吳敬賢依然遊刃有餘,道:“青蓮之亂,西南之外的匪患皆不足為慮,陛下遣一萬士卒,以點及面,即可破除匪患。較之西南之禍,東部,北部,皆是星星之火,未成氣候,然則陛下需以雷霆手段,將這些星星之火撲滅,免得他們互相聚合,成燎原之時,屆時恐成大禍。”

趙構聞言,頓時覺得很有道理,便道:“依你之見,該派誰,去澆滅這些星星之火呢?”

吳敬賢答道:“臣以為,這只部隊,須得紀律嚴明,方便調遣,主將和士兵之間,也需要有極好的默契,指哪打哪,如此,才可完成各處奔襲平亂的任務。”

吳敬賢說到這裡,又推薦道:“臣覺得巡城都尉楊將軍,正好可以勝任。”

趙構聽到之前的話,心中還覺得吳敬賢說的有道理,但聽說要將楊廣派出去,趙構又有些不高興了。

朕的大夏是無人可用了麼?他不是不相信楊廣的能力,只是不想將楊廣調出京城而已。

只是,他也沒有明著反駁吳敬賢,只是對楊廣道:“你怎麼看?”

楊廣一臉欣喜地道:“臣願意一試!”

趙構:“……”

這躍躍欲試的樣子是鬧哪樣?

“吳愛卿可是說要有一萬人,你才三千士卒,能做什麼?”

趙構的言語中還是透露出了一點不樂意的意思,吳敬賢卻道:“臣說的一萬人,並非是一萬人都在一條戰線,匪徒不過是一幫烏合之眾,一萬士卒,兵分三路,便可分而破之,再加上當地的兵力,三千士兵足矣。”

這下趙構就沒話說了,他只好再次詢問楊廣的心意,但楊廣並沒察覺到趙構的不情願,作為一個武將,他雖然樂得每天在京城裡面瞎晃悠,但是,這並不是他的追求。

縱橫沙場,才是他想要的,雖然只是平叛,而且吳敬賢說的好像只是打一些土匪的樣子,但這足夠讓楊廣體驗一下打仗的快感了。

於是,楊廣鐵了心的應下了這個差事。

趙構無奈,只好答應了下來,不過,他略微有些疑惑的看了看吳敬賢,按道理,他的不情願,吳敬賢不可能沒看出來,那為什麼,還要和他對著幹呢?

趙構心裡有些疑慮,卻不動聲色將這些壓下去了。

很快,朝廷就選出了幾個平反的小將。

總共一萬士卒。

看起來有些小家子氣,顯得大夏很缺人,不過這一萬士卒,都是精銳士兵,在裝備精良的情況下,平定這種規模小的動亂是綽綽有餘的,前提是這些反賊們不會聯合到一起來。

如果聯合起來了,那朝廷自然是要額外派人的。

只派一萬人,是在盡量減少軍務支出,而且派多了人,幾萬上十萬的人,去圍剿一些散兵遊勇,那才真是殺雞用牛刀了。

大夏的局勢雖然看上去紛亂,大體上還是較為穩定的。至少那些人的小打小鬧,不會動搖到大夏的根基。

而西部這邊就不同了。

楚雲屯兵兩界山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停步不前,就是楚雲的決策。

這個山谷,楚雲不敢帶兵進去。總覺得帶兵進去就是送人頭的,而每一日的糧食消耗,對楚雲來說,也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

但是楚雲似乎很悠閒,一點也不慌張的樣子,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楚雲拿出了自己的簫管,在陣前大吹特吹,聲音高亢,傳入林中佈置著埋伏的青蓮教眾耳中,頗有種嘲諷的意思。

楚雲屯兵山下,彷彿就是在說:“我已經知道你們埋伏在這裡了,別躲了。”

青蓮教這邊也很想對楚雲說,有本事你進來啊!

事實是,楚雲不敢進去,青蓮教也不敢出來,就僵持在了這裡。

這一天楚雲突然開始吹簫了,青蓮教眾除了感覺自己被嘲諷了,也不禁擔心楚雲是不是又在整什麼么蛾子了。

之前楚雲讓人撿柴火,砍樹,他們還笑話楚雲異想天開,後來的結果是他們被燻得不得不逃離錦城。

夏瑩是最為惱火的一個,她從未想過,楚雲會對普通百姓下手。

之前她和楚雲決裂,但她一直認為楚雲是一個好官,他們決裂,只是因為命運的捉弄,陣營的對立,但就算是敵人,她也依舊喜歡楚雲。

可是楚雲在錦城之外的所作所為,讓他的形象在夏瑩心中已經崩塌了。

這會兒聽到楚雲的簫聲,夏瑩卻發現自己非常不爭氣地又想到了楚雲,想到了和楚雲在一起的時間,好像並沒有做什麼曖昧的事情,卻也有種簡單的快樂。

而她就這樣不爭氣的,在前幾天還氣的不行,今天彷彿又原諒了楚雲所做的一切。

當真是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夏瑩甚至想拿出明月琴來和楚雲用音律鬥上一場,但終究還是忍住了,所有人聽著楚雲獨奏了一曲。

一曲終了,楚雲收好簫走回營帳,武蘊兒立刻問道:“你這又是何計?”

“什麼計?”楚雲表示不理解武蘊兒的意思。

“你為什麼要吹簫啊?”

“呃,這個不是計謀,只是閒的無聊而已。”

武蘊兒:“……”

這個,可真是不在預料之內。

不過確實挺無聊的,駐紮在這裡,什麼也不幹,武蘊兒也不知道楚雲在想什麼,或者說在等待著什麼。

反正她這個將軍,從一開始就在打醬油,一切都是楚雲一個人在決斷了。

只是,楚雲都無聊到吹簫了,為什麼還要繼續在這做無意義的事情呢?

武蘊兒終於還是問出來了:“既然此地易守難攻,我們為何不另闢奇徑,或者說尋求更多兵力的支援呢?什麼事情都不做,可不像是你的風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楚雲頓時笑道:“我怎麼會是什麼都沒做呢,我這不是連你都騙過去了麼?”

整天呆在一塊,她還真沒發現楚雲暗地裡有做什麼小動作。

“我已經成功讓敵軍懈怠了,屯兵山下也有六七天了,他們一直在對我們進行窺探,但是,他們能看到的,只有漫無目的的我們,時間久了,警覺自然就下降了。反之,若是他們看到我們有在做什麼,經過錦城之戰,他們肯定會小心戒備,擔心我們是在醞釀什麼陰謀。”

武蘊兒聞言頓時驚歎,沒想到這每天閒著居然也是一種戰略。

楚雲的吹簫只是開始,次日,就有士兵在樹蔭底下打牌的,楚雲也沒有出面制止。因為這些打牌的人,都是楚雲自己安排的。

遠遠看著這邊情況的青蓮教眾,頓時一臉懵逼,這是已經放鬆到這種程度了麼?

有人甚至提出想要突襲一下,但是被攔住了。

“不能上當,不能再中了楚雲老賊的奸計。”

林千緒一臉認真的說道,但說這話的時候,夏瑩忍不住斜眼瞅了她幾眼。

林千緒立刻明白了夏瑩的不樂意,立馬改口道:“是楚雲小賊。”

夏瑩:“……”

就不能不罵他是賊麼?

事到如今,夏瑩仍然會不知覺想要維護楚雲,只是,她這句話到底是沒有對林千緒說出來。

她和楚雲已經是陌路了,唯獨林千緒和林千機,還有其他的教眾,才是最後的依靠。

次日,軍營中打牌的人變多了。

楚雲閒著沒事,日常吹簫。

不過,不管軍營表現的如何鬆散,夏瑩也沒有帶人出來突襲,之前在桂州城就有過教訓,看起來沒有什麼防守的軍營,四周都是陷阱。

楚雲整個人,玩套路太深了,所以,就算眼前是破綻百出的軍隊,她也絕對不會派人去突襲的。

反正,現在只要守住兩界山,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轉眼間,又過了四五日,山下軍營中,連原本固定巡守的士兵都開始去玩牌了,夏瑩這邊終於有人坐不住了。

大好的機會,趁現在去突襲一次,就可以挽回連敗兩場的恥辱了呀!

夏瑩聽到這些言論,頓時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楚雲這絕對是誘敵之計,不然他怎麼會坐視軍紀如此散亂,若是我們衝殺上去,肯定會又中了他的計謀。所以,他們要演,我們就看著,反正殺了他們的人,我們也無法再奪回錦城,既然沒有什麼意義,這樣僵持也挺好的。”

前些日子,夏瑩就有些不好的預感,她一直覺得楚雲如此放縱手下的士兵,肯定是有陰謀的,猜不到是什麼,她自然會慌張。

不過,即便他剛才下了定論,但剛剛安心一點,夏瑩心中又有了一個疑問,楚雲真的會花這麼大的心思,就佈置這樣一個簡單的計謀麼?

而且,這個計策還是之前使用過的。

以夏瑩對楚雲的瞭解,她覺得楚雲不可能會這樣。

但是,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她是楚雲,要攻下兩界山這個易守難攻的山道,要用什麼計謀才行呢?

夏瑩冥思苦想了半天,最終得出的結論也是,佔據了有利的地勢,只要她們不犯錯誤,大夏的軍隊不可能攻得進來。所以說,兩界山這邊,道路註定是走不通的。

夏瑩終於松了一口氣,但很快一顆心又懸起來了。

如果兩界山肯定是走不通了,楚雲會怎麼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