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商戰之極品豔遇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5章 竹下財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75章 竹下財閥

更新時間:2012-11-02

到了當代,竹下礦產逐漸發展成以礦業和金融為主導產業的巨型家族性企業,其經營的實業,遍佈南美洲、澳洲和中東地區,主要是開發石油、煤炭、鐵礦石、稀土等礦業。

竹下礦業的實力究竟有多大,本人才疏學淺,難以揣度,大家可以把竹下礦業與中石油中石化做個比較,大概能夠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說起中石油中石化這兩桶油,不管大家開不開車用不用油,都會感覺到如雷貫耳振聾發聵,很少有人真正知道這兩桶油究竟有多大,反正,大得超乎平頭老百姓的想象力。

可是,筆者要提請大家注意的是,這年頭,凡事講究低調,低調做人,低調做生意,凡是老百姓家喻戶曉的東西,都太高調了,太容易引起公憤了,就像中石油高調上市一樣,錢沒圈到多少,反倒惹來一片亂罵,就連那些奮不顧身搶購中石油股票的倒黴蛋,也跟著榮獲了腦殘的罵名。

所以,真正有實力的大公司,都是隱姓埋名的,悄悄地,打槍的不要,偷著賺錢偷著樂,賺高興了,就偷偷捐上幾所希望學校,不顯山不露水,逍遙法外,他好你好我也好。

竹下礦產就是這樣一個偷著樂的礦業財團,而且,凡是瞭解日本財閥的人都知道,日本的財閥大多都是有日本政府做後臺,竹下礦產經營的業務,直接關係到日本的能源和鋼鐵鑄造業,自然而然得到了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持。

有日本政府做後臺,這樣的財團,究竟有多大,不言自明。

鎏金公司就是竹下礦產的一個子公司。竹下礦產在全球的所有子公司,全部以竹下命名,只有在中國的這家子公司,刻意隱去了“竹下”這個名頭,而採用了一個類似中國暴發戶的名頭——鎏金。

這是因為,竹下礦產不願意在中國太招搖,原因有兩個。

表面原因是,中國有很多年青人,動不動就抵.制日貨,比如尼桑的騏達,豐田的凱美瑞,在馬路上停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被劃得體無完膚,車主還不敢張揚,一旦這位車主不識好歹敢去報警,年青人們就不劃車了,改劃人了。所以,竹下礦產的高層經過深思熟慮,想出一個極賦中國特色的名子——鎏金公司,這個名子非常本土化,容易矇蔽人們發熱的大腦。

當然,這個原因很膚淺。

更為深層的原因是,竹下礦產希望透過鎏金公司,染指中國的礦業市場。

各位看官,礦業是一個國家的命脈,也是一個國家可持續性發展的根本動力,中國地大但物不博,十三億人要奔小康,礦產資源就顯得十分短缺。所以,中國什麼都能開放,唯獨礦產資源不能開放。

中國的礦產資源是短缺,而日本的礦產資源乾脆就沒有。所以,短缺的中國礦產資源,在日本人眼裡,那就叫富得流油。

日本所需的煤炭、石油、鐵礦石、稀土都要到萬里海外去購買,成本太高,而且長途運輸風險極大,碰上個海嘯或者海盜,那就是血本無歸。

所以,日本人開始打中國的主意。

但是,礦產是個敏感話題,某種意義上講,礦產與領土主權是能夠聯絡在一起的。中國允許日本企業到中國來生產汽車、照相機,但是,要是日本人跑到中國來採礦,那就另當別論了。

不過,凡事也不都是絕對的。

國外資本進入中國的礦業領域,也不是不可以,但有兩個條件,第一,能夠進入的只是小型礦山,並且,不能是國家的戰略性礦業資源;第二,國外資本可以賺錢,但絕不能把礦產外運,也就是說,國外資本在中國挖出來的礦產,只能賣給中國人。

這兩個條件保障了中國的礦業資源安全。使得中國的資源不至於受制於人。

可是,對於日本人而言,他們不在乎賺不賺錢,他們在乎的是能不能拿到資源。按照中國的這兩個限制條件,日本人可以投資賺錢,但拿不到礦產。

但是,中國的礦產資源實在是太誘人了,日本人看在眼裡,饞在心頭。

於是,在日本政府的暗中支援下,竹下礦產開始偷偷進軍中國的礦業。

竹下礦產的意圖是,透過鎏金公司以投資建廠的方式,先在中國建立一個橋頭堡,然後逐步滲透到中國的礦業領域,只要天長日久,總有機會直接染指中國的礦業,掌握中國的礦產資源。

所以,鎏金公司在中國大陸註冊之後,並不張揚,刻意隱瞞了竹下礦業這個大背景,以免引起當局的注意。

鎏金公司出錢出技術,在中國大陸到處插手,還真搞到了幾家中小型煤礦,都是以合資者的身份參與經營,錢倒是賺了不少,可是,這與鎏金公司的初衷相去甚遠。

鎏金公司的目標,就是從開採權、經營權到所有權,全面掌握幾個據有戰略意義的礦山,把資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為了達到這一長遠目標,鎏金公司在逐步滲透的同時,暗中派出人員,大肆蒐集礦業情報,以尋找突破口,情報的型別五花八門,包括產業政策、礦藏資源的蘊藏量、產地等等,一些情報供公司內部決策,而很多情報甚至直接報送給了日本的情報機關,這種行為類似於間諜,其實,鎏金公司內很多日方職員,都是經濟間諜,包括首席執行官竹下喜多郎。

竹下喜多郎是當今竹下礦產的董事長竹下一雄的兒子,是竹下家族的第七代傳人,說起來,也是一位舉足輕重的重量級人物。在竹下礦產多如牛毛的子公司裡,鎏金公司不論是規模還是資歷,都是最小的,但是,竹下一雄卻把竹下喜多郎派到了鎏金公司,可見竹下礦產對鎏金公司的重視程度。

道理很簡單,日本人始終認為,日本經濟的未來在中國。具體到竹下礦產,那就是竹下礦產的未來在中國。

竹下喜多郎也明白鎏金公司的地位和對竹下礦產的重要性,到了中國之後,極力拓展市場,到處刺探情報。

就在一個多月前,鎏金公司的一個業務員透過內部關係,從地勘院搞到了一份煤炭樣品的全分析報告,這份報告就是地勘院為桃花源煤礦做的煤質鑑定報告。

各位看官,當初地勘院院長皮運科拿到實驗室的分析結果後,立即對分析結果採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但就是這個保密措施,弄巧成拙,反倒洩露了天機。

皮運科的保密措施是,在那份全分析報告中,隻字不提鈾。

各位看官,如果大家做過實驗室分析就知道,世界上的任何一種物質,都不是有和無的問題,而是多和少的問題,一塊煤裡都有些什麼東西,簡單來說,就如同佛教的名言——一滴水就是一個世界,就是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元素,這塊煤裡面都應該有,只是,不同的元素,含量丰度不同而已。所以,當對一塊煤進行全分析的時候,即使是檢測不出的元素,也不能說沒有,而只能說“低於探測限”,意思就是,不是沒有,而是含量很低,低於檢測裝置的探測下限。

從理論上說,就是一塊泥土裡面,也應該有鈾,只是含量極低而已。

地勘院對一塊煤進行全分析,按照技術規範,就應該列出所有可能的元素成份,其中就應該給鈾這個元素留有一席之地。如果沒有檢測到鈾,就在鈾的後面寫上“低於探測限”。

大家都知道,地勘院不僅檢測出了鈾,而且,含量極為豐富。然而,皮院長為了保密,在這份報告中,直接去掉了鈾這個檢測項。這個報告,連包大成都看出了問題,更不要說是竹下喜多郎這位竹下礦業家族的後起之秀了。

一份報告列出了上千種礦物質,偏偏沒有鈾,這說明了什麼?

竹下喜多郎拿到這份報告,心頭怦怦亂跳。

石油、煤炭、鐵礦石、稀土是一個國家的戰略資源,而鈾則是戰略資源中的戰略資源。

更為重要的是,很顯然,中國的有關部門尚不知道,在梁山深處的一個小煤窯中蘊藏著鈾。這就是鎏金公司乃至竹下礦產的一個機會。

因為,在當地政府眼裡,桃花源煤礦就是一個行將破產的小煤窯,煤質差、開採難度大,對於這樣的小煤窯,國家並沒有嚴格限制,是允許外資介入的。如果鎏金公司出面收購,至少表面上看,有利於解決當地就業問題,當地政府一般不會阻撓。

所以,竹下喜多郎當機立斷,決定立即對收購桃花源煤礦。

一旦煤礦到了鎏金公司的名下,就有兩個選擇,第一,可以對裡面的鈾礦進行秘密開採;第二,如果中國.政府醒悟過來,再進行回購,鎏金公司可以獅子大張口。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鎏金公司將獲得巨大的利潤,甚至,還可以迫使中國.政府做出讓步,允許日本購買桃花源煤礦的鈾礦石,那就是日本的萬幸了。^-^138看書網(www.13800100.com)無彈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