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認賊作父,我比呂布還猛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0章重新劃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0章重新劃分

整個建安四年的上半年,劉備都帶著王易,在江東轉了整整半年。

不得不說,這樣看起來毫無意義的舉動,卻極大的穩定了江東的人心。

劉備的治所在徐州,最大的依仗也在徐州,他卻在江東初定的時候,來到了江東,在各地走了半年,這種做法,當然就是展現出了劉備對江東的重視。

而在江東行走了半年之後,劉備來到了廬江郡的舒縣,然後召集治下的文臣武將前來。

建安四年七月,除了駐守下邳的張飛以及麾下劉曄、張勳、樂就、陳武;駐守壽春的關羽以及麾下諸葛瑾、周倉、李豐、潘璋之外,其他的在劉備府中有名有號的文武,全部都聚集在了舒縣。

在舒縣,劉備宣佈,他的左將軍府,將會把治所,從下邳搬到舒縣來--這意味著,劉備將會在這裡開府!

選擇舒縣,是經過劉備王易深思熟慮的,這種問題,麾下的陳登劉曄徐庶魯肅他們就算再有謀略,也不可能在這種事情上出主意,只能靠上位者自己來考慮。

選擇舒縣,確實是權衡之後最好的位置,從地形上來看,舒縣在廬江,過長江就是江東之地,往北不遠是淮南,和下邳郡隔得也不算遠,往南就是豫章了,豫章新定,如果劉備將治所放在這裡,可以震懾很多不法之徒。

而將治所放在江北而不是江南,則是展現出了劉備的雄心,如果將治所放在秣陵、吳縣這些繁華的江東之地的話,那麼劉備政權的雄心,必定就容易被磨滅--自古在江東之地,割據容易,進取就難了。歷史上的東吳是很難在江北找到落腳的地方,現在劉備手中有徐州三郡、淮南和廬江這樣的地方,還將治所在江東的話,安全是固然安全了,可是卻顯得太無進取之心。

而江北之地,儘管下邳和壽春都比舒縣繁華,然而下邳和壽春都太靠近前線了,如果治所放在那裡,又必須要駐紮重兵,從而影響到整個的排程,從治所的重要性來說,如果總是處於敵軍兵鋒之下,那也危險。

舒縣就不一樣了,前方有六安這個重鎮保護,四周有合肥皖縣等重鎮包圍,安全性上不成問題,同時水路四通八達,不管是北上南下還是東去都很方便。

宣佈舒縣成為治所之後,劉備並沒有大興土木,這不是他的性格,同時他也覺得王易那話說得沒錯--反正舒縣就是個臨時治所,劉備的麾下將來還會將勢力更好的擴大,現在就大興土木,豈不是浪費了?

這種豪氣的話,劉備現在最喜歡聽。

而在麾下文武雲集之後,劉備和王易這段時間商討出來的一些政策,就逐步的安排了下去。

淮南改名為九江郡,關羽為九江太守,駐守壽春,諸葛瑾為九江別駕,周倉、李豐、潘璋為副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東海併入廣陵,糜竺為廣陵太守,糜芳為廣陵別駕,裴元紹為廣陵校尉,這兩處合併之後,是劉備屯田和修建高爐的重要地點,除了要靠糜竺這個善理財的太守之外,還要依靠裴元紹的忠誠,畢竟接下來在這裡,高爐鍊鋼、造紙、印刷、水泥等等軍用民用都很重要的物資,都會在這裡出產,是劉備集團重要的後方。

吳郡分割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從丹徒曲阿到毗陵這一帶的肥沃土地被劃分出來,作為毗陵屯田校尉部,另外一部分繼續叫吳郡,陳登為毗陵屯田校尉兼吳郡太守,呂岱作為副手協助他,老將韓當為吳郡平賊中郎將,負責治安。

丹陽郡分為兩部分,之前劉備佔據的丹陽北,繼續叫丹陽郡,以步鷺為丹陽太守,龔都為丹陽校尉,另外一部分以宛陵為治所,改名宛陵郡,以孫策二弟孫權為宛陵太守,周泰為宛陵校尉。

佔地最廣的會稽郡則分成了三塊,會稽北繼續為會稽郡,以張紘為會稽太守,朱治為會稽中郎將;會稽中部沿海一帶改為臨海郡,以嚴峻為臨海太守,賀齊劉闢為副,會稽南改名為建安郡,以程普為建安太守,程秉為建安別駕,陳武為將,駐守建安。

會稽這地方,標準的地廣人稀,不過各地也不同,現在的會稽郡更繁華,可以作為這三郡的根基,所以派張紘去治理,同時朱治輔助他,臨海建安則需要勇力與智謀逐步的改造,所以王易在這裡留的都是值得信賴的舊部和孫策信任的舊部,孫策在自己身邊,這些人就不會出問題。

豫章郡不設太守,魯肅為水軍右都督,麾下平海中郎將甘寧,駐守在柴桑,在彭澤練水軍,周瑜為水軍左都督,麾下伏波中郎將蔣欽,駐守在南昌,在鄱陽湖練水軍,豫章地廣人稀,張昭在此處負責內政,撫流民,行屯田之事。

作為劉備的治所,廬江郡名字沒改,徐晃為廬江校尉,陳到繼續跟在劉備身邊,劉曄為參軍,孫乾為廬江尹,簡雍為廬江別駕,帶兵的將領還有張勳喬蕤樂就等一幫袁術的降將,不過現在他們也算是可以信任的了。

至於曾經劉備的治所下邳,現在則是交給了王易,張飛、太史慈、孫策、徐盛、凌操、董襲、黃蓋……堪稱名將如雲。

不過這倒是可以理解的,下邳的部隊要保護身後的東海和廣陵,而劉備留在揚州的部下雖然似乎不算多,可是考慮到真正有危險的無非就是九江廬江和豫章,留下來的將領和兵力,已經相當不少了。

劉備麾下大部分善於治理地方的文臣都留在了江東,主要就是因為江東新定,雖然人心在大量糧食湧入之後,已經逐步的安定下來了,可是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治理,才能夠穩定下來的。

所以現在劉備集團的正規軍,儘管已經膨脹到了二十二萬人--孫策麾下的數萬精銳,加上廬江和豫章的降兵中選拔出來的強壯士卒經過整編之後已經融入了劉備軍中--可是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暫時他們還是只能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