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認賊作父,我比呂布還猛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章多麼好的一群人沒有大的動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章多麼好的一群人沒有大的動盪。

而連續跟了三天之後,王易的大軍已經要進入汝南了,汝南就沒潁川這麼安全了,如果這小船還傻乎乎地跟在身後的話,只怕要出點什麼問題。

“走,我們一起去看看。”

王易招呼了徐盛一句,關羽太史慈徐晃都有練兵的任務,王易不想打攪他們,帶上徐盛也就是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至於危險,王易不覺得有什麼危險,他現在好歹也是武力92的猛人了,除開招數經驗等各方面的因素,太史慈徐晃想要拿下他,都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

加上還有一個武力不算特別高,卻勇猛過人的徐盛保護,王易覺得自己天下,都可去得。

所以他就在腰間掛了一把刀,也沒有帶著長兵器,就和徐盛一起去了。

“在下王易,不知船上的客人,可否下船一述?”王易站在岸邊,揚聲道。

一個清亮的聲音傳來:“沒想到是武陽亭侯當面,在下失禮了,這就出來見過武陽亭侯。”

王易一愣,他這個爵位,是不久前才得到的,船上這人怎麼就能知道自己的爵位?

看來是有備而來啊。

不過周邊都是自己的大軍,王易也不擔心會有什麼問題。

船身動了一動,一人從船艙內走了出來,此人身高八尺,頭戴儒巾,顯然是個讀書人。

不過徐盛很快就感覺到,對方的身形充滿著力量,同時腰間掛劍,這劍明顯不是什麼裝飾品,因為以一個武人的直覺,徐盛就能夠察覺到,對方必定是經常用劍與人交手的!

這樣的人,往往被稱為”遊俠兒”。

不過儘管帶著危險的氣息,來人卻很是有禮貌,先是在船上進行了一個禮,然後這才緩步走下船來。

“此處無桌凳,只能委屈先生席地而坐了。”

王易先是自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然後就邀請對方也坐下來。

看到王易這樣子,儒生眼中閃過一絲好奇的情緒,然後也很是灑脫的坐了下來。

“我看先生,就不是什麼世家出身。”王易笑道。

“我本來以為武陽亭侯這等身份,會更講究一些的。”儒生笑道。

王易哈哈大笑了起來:“這可能要讓先生失望了,我父出身貧寒,曾織席販履為生,銘雖沒吃過那般苦頭,卻也不算是嬌生慣養。”

“早就聽說過徐州劉使君雖然出身貧寒,卻不改其志,仁義滿天下,今日一減少使君,可見所言不虛。”儒生嘆道。

“還不知先生大名。”王易道。

“在下徐庶,字元直。乃一山野村夫而已。”徐庶道。

王易心裡驚了一下,這就是徐庶?居然沒有用假名?不過徐庶本身就是他犯法之後改的名字,本來叫徐福來著 ……

不過既然是徐庶,那麼又像遊俠又像儒生,那就可以理解了,徐庶就是潁川人,寒門子弟,年輕的時候就是以遊俠兒的身份橫行鄉裡,為人報仇殺人之後,當地沒人敢指認他是誰,後來才開始拜師求道,也是因為他有了任俠的名聲,才得到了名師的指點--這年頭那些名師其實也很勢利的,基本上只教世家或者豪強子弟,就好像劉備當年如果不是蹭同宗劉德然的課,也成不了盧植的記名弟子,就算這樣,出身貧寒的他,也要裝作自己好美服、狗、馬這些貴族子弟才有的愛好,才能打進那個圈子 ……

而徐庶這種寒門子弟,一開始也是沒有名師教的,反而在他殺了人,卻沒有人敢指證他之後,卻開始有人願意教他了,因為這樣膽子大的人,有時候對士族,也會很有用。

這就是士族的思維,很現實。

“元直先生可有所指教?”王易問道,他現在這樣的身份,直接這麼詢問而不寒暄,倒是可以的。

徐庶當然也不見怪:“庶跟在少使君大軍後三日,減少使君大軍對貧民秋臺無犯,只取豪強部分糧食,堪稱仁義之師,又減少使君的大軍不走正道,反而準備前往汝南,所以心下好奇,想要詢問一下少使君。”

“先生請講。”王易道。

“少使君之志,在天下耶?在徐州耶?”徐庶問道。

“當今亂世,朝廷無力,王易與我父佔據徐州,自當努力匡扶漢室,平定天下。然徐州四戰之地,難以安心發展,幸天子垂憐,授我父開府之權,且節制徐荊揚三州,王易當以自己微薄之力,為我父先謀取此三地,方有基業,與北方爭雄。”

王易毫不忌諱的,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來他從史書上知道,徐庶是一個有信義的人,二來在這樣的亂世中,任何一路諸侯都是有野心的,對外可以假裝自己沒有野心來麻痺對手,可是面對有可能投奔自己的人才,如果不將自己的目標展現出來的話,那豈不是把人才拱手送出去嗎?

要知道在亂世中,人才投奔你,是希望有地方一展所長的!你要是沒有大志向,人憑什麼跟你?

所以徐庶既然擺出一副想要和王易坐而論道的姿態出來,那麼他當然就要將自己,以及父親的志向,徹底地展現出來!

“所以,我之志向,就是我父的志向,志向在天下,也要先從徐州,先從徐荊揚這三州開始。北方已成袁曹爭雄之勢,以徐州的力量,尚不足以摻和到其中去,所以將目光放在南方,積蓄實力,方有能力看向天下。”王易繼續道。

徐庶一臉的驚歎,然後就嘆息了一聲。

“少使君洞若觀火,徐庶實不能及。原本想提議少使君與劉使君經營江南作為晉升之資,現在看來,卻是徐庶妄想了。”

“元直先生不必如此,能看出我軍下一步的正確路線,先生已是大才,不知道先生可否先跟在王易的身邊,待回徐州之後,再讓我父為先生授予官職?”王易一把抓住徐庶的手,熱情地問。徐庶還能說什麼呢?

作為寒門子弟,徐庶在遊學之後,就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知識,而在這樣的亂世中,尋找一位出色的主公,才是智謀之士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