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認賊作父,我比呂布還猛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7章荊州的變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7章荊州的變化

和兗州冀州的百姓比起來,荊州的百姓,這個冬天就過得很愉快了。

在之前亂世紛爭的時候,荊州也亂過--那就是劉表下荊州之前,刺史被孫堅殺了,各地宗賊四起,佔據地方,那叫一個無法無天,雖然宗賊起來,身邊都是鄉裡鄉親,一般也不會太禍害鄉里,可是畢竟已經是不講王法了,也是把百姓們折騰了一番。

當然和北方那種亂兵四起,烽煙處處的情況比起來,還是要好一些的。

等劉表單騎下荊州,用蒯良之謀,砍了幾十個宗賊首領,平定了荊州之後,荊州算是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各地百姓安穩一一中國的百姓素來都是最良善的,只要有地種,有飯吃,他們就會滿足。

這十幾年來,荊州沒有戰亂,有打仗也是在疆域之外,所以百姓們也算是得到了一些好處,自認盛世也不過如此了。

而現在,劉備一接手之後,荊州的百姓,就有些不知所措了。

各地的武裝工作隊一入駐當地,立馬就是開始宣講。

他們是比官員還早入駐各地的。

入駐到了每個縣。

每個縣多的有二三十支,少的也有十幾支,在縣內駐紮下來之後,就開始分散深入鄉里,和百姓們宣講。

他們每次出動,都是至少一支工作隊,也就是一個什。

全副武裝的那種。

什長身披鐵甲,手持厚盾,其他人也是雙層皮甲,堪稱武裝到牙齒。

他們是帶著刀劍來的,然而卻並不兇惡。

他們只是不讓任何人靠近,卻會在每個村子的打穀場上,高聲地宣講接下來劉皇叔要你們做的事情。

他們甚至都不喝村子裡的一口水,不吃村子裡的一口飯。

隨身帶著水壺和乾糧,早上出發,晚上回到縣城裡。

他們一開始都看起來很兇惡,小孩子都不敢靠近,可是很快的,百姓們就發現,這些人看起來兇惡,卻不會對他們有任何的危險。

有時候小孩子逗打的時候,會慢慢地靠過去,他們也沒什麼反應。

慢慢的小孩子們膽子大了,會貼過去,好奇地摸什長鐵甲上的花紋,好奇地看著那些看起來就很霸氣的兵器。

而武裝工作隊的成員們,則是微笑著看著他們,有時候還會從懷裡摸糖出來給他們吃。

是的,糖。

甘蔗種植在東周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而用甘蔗製作糖漿,在戰國時候就有了初步的技術,只不過規模很小罷了。

劉備勢力在擴充套件到交州,尤其是拿下夷州之後,就開始逐漸的開發那裡了,這些地方種糧食之外,很多土地,都是適合種植橡膠、棉花和甘蔗的。

在甘蔗大量種植之後,製糖技術,也在實踐中不斷的改進--這本來就不是什麼複雜的技術。

糖製造出來之後,銷量當然不愁--在大型的製糖廠出現之前,糖的成本還是略高的,不過百姓既然都能吃得起肉了,吃點糖倒也不算奢侈,不過這些糖最大的買主還是劉備集團的官府--他們大量採購之後,除了充實官商之外,最大的一個銷售去處就是軍方--士卒隨身帶著糖塊,這玩意又輕,面積又小,隨身就可以帶,行軍路上累了的話,補充一塊糖,就能夠很好的恢復精力。

在融入當地上,這些從部隊裡退下來的武裝工作隊,用糖塊讓自己融入的速度更快了。

所以他們宣講的政策,百姓們就更能聽得下去。

而他們講的內容,也讓百姓們吃驚。

和官府簽訂屯田的協議,五年內五五分成,五年後就只有兩成租子了?

開墾荒地的話,更是官府提供所有的設施,所有的產出官府只要三成,五年岱後只要兩成?

還有這好事兒?

要知道荊州地方是很大的,然而因為到處都是沼澤的原因,真正適宜耕作的地方也不多,不過那些沼澤什麼的,稍微整理一下,就是上好的良田啊,那些淤泥的肥力,可不是一般的!

然而為什麼沒人去做?他們沒本錢,沒器械,更沒有足夠的糧食儲存可以去脫產幹這事兒。

換而言之,他們虧不起。

現在劉備來了,放話讓他們去開墾那些荒地--頭五年只分三成的產出,五年後只分兩成。

還提供一切東西,農具、耕牛、口糧。

甚至荒地的所有產出,官府都包了。

你願意賣給別人也行,願意賣給官府也行,反正官府的價格就是平價收。

當然,只限於糧食。

官府收糧食的價格和賣糧食的價格,是差不多的,賣糧食的價格只比收糧食的高一點點,那是為了平衡損耗。

不過如果你是種植棉花橡膠甘蔗這樣的作物的話,那麼就得和官府籤訂協議了,所有的出產都只能賣給官府。

如果貪心賣給其他的商人,被發現了,將會剝奪田地,收回種子耕牛和農具。

可以自由選擇,也可以每年改變,但是不能種了之後反悔。

說得很清楚,也很明白。

百姓們都有些樂瘋了。

還有這好事兒?

他們在荊州耕作,當佃戶的話,土地出產的七成是要用來交租子的,剩下的留下種子的話,也就夠他們將就活著。

種官田也差不多,交得稍微少一點,不過官田的數量有限,土地也不是特別的好,往往出產會少一些。

所以荊州有超過一半人是給大族地主們打工的。

而現在聽到官府的訊息之後,他們就樂瘋了。

劉備的名聲,他們也是聽說過的,而且荊州和揚州挨著,揚州的政策,他們也隱約聽過。

所以他們對劉備的信任度很高。

當下絕大部分的佃戶和自耕農都表示,要和官府簽訂新的協議,要去開墾荒地。

畢竟那有機會獲得屬於自己的土地啊!

這個誘惑,對農民來說,是最大的。

地主們就傻眼了。

沒人種,他們的田地再多有什麼用?

這個時候,官府就客客氣氣地請他們去了,然後提出包乾他們的田地,他們躺著收錢就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然比以前少很多。

不同意無所謂,反正揚州有的是糧食,接下來荊州的糧食,都是平價,你把田捏在手裡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