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認賊作父,我比呂布還猛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章敗家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章敗家子

對於鐵匠們來說,他們對打造農具兵器這種事情,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畢竟現在鐵匠分地方上的鐵匠和官營的鐵匠,東漢的鐵器技術已經相當不錯了,幾乎完全取代了青銅器,地方上的鐵匠都是家傳的技術,打造農具什麼的,一點問題都沒有,官營鐵廠的鐵匠打造的東西就一些,兵器、鎧甲、箭只 ……

但是從技術上來說,區別不大。

小兵的兵器,最常用的,長兵器長槍,短兵器環首刀,然後遠距離的弓箭,騎兵的兵器多一些,騎槍、環首刀、弓箭,和步兵的兵器,差別不大。

而王易帶來的紀效新書裡的鴛鴦陣,也是在這個基礎上出現的。

真正的鴛鴦陣,是由火槍手的配置的,所以王易現在學到並且在徐州軍中開始運用的鴛鴦陣,則是改良過的--三名長槍手在前,他們是排隊前衝的主要殺傷力量,然後兩名持盾和環首刀的步兵則是在他們身邊幫助防守,一是擋對方的弓箭,而是對付衝近身的敵人。

另外兩名刀盾手,則是負責護衛兩翼,中間則是三名弓箭手,在刀盾手的保護下,不斷地以拋射的方式,對遠距離的敵人形成殺傷。

這樣的陣型,不管是原地防守,還是衝陣攻擊,都能夠將所有人的力量,徹底地發揮出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要打造的兵器,並沒有超過這些鐵匠的技術範圍之內,真正要打造農具和兵器,最大的問題就是鐵不好出。

現在用的還是炒鋼法,費時費力不說,每一爐出的鋼也不多,而且質量也不見得多好,所以還需要用錘鍊法,一點點地把雜質錘鍊出去,才能得到質量比較好的鋼。

這就是古代豎爐鍊鐵法。

而高爐鍊鋼法,則是在豎爐鍊鐵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雖然和現代的大型鍊鋼廠比起來,小高爐存在汙染嚴重,效率偏低,燃料消耗過多,鋼的質量達不到某些標準之類的毛病,可是這些毛病,放在三國時期,那全都是幾乎超越時代的優勢!

燒木柴就可以!佔地面積不大!出鋼一出就是幾百斤!質量和現代沒法比,可是和三國時期的鐵的質量比起來,那已經是槓槓的了!

所以在王易的指揮下,把附近一處露天鐵礦裡的鐵礦石扔進去,燒了一日一夜,最終出鋼的時候,所有的鐵匠都快瘋了。

這呼啦啦的,一出鋼就是好幾百斤啊!

這是什麼概念!

這個小高爐建起來,只用了一天多的時間。

一斤鐵,能打十個犁頭,二十個鋤頭。

那是因為只在關鍵部位用鐵,內部是木頭,外面套著鐵,就可以用了!

但是那樣做,需要的模具。同時對鐵匠的工作量,也有了很高的提高。

所以王易大手一揮,做了一個非常闊氣的決定。

“整個犁頭,都用鐵!鋤頭也都用鐵!這樣模具打起來方便,犁頭鋤頭這些打造起來也方便!”

鐵匠們再次瘋了一下。

什麼敗家子才這麼用鐵?

可是仔細一想,一天就出幾百斤鋼,這樣的小高爐要是有個十座,那一天還不是幾千斤鋼啊!

要知道那些鋤頭什麼的,鐵匠們也不願意只打個外殼出來包在木頭上!那樣容易損壞不說,打造起來還費時費力。

整個犁頭和鋤頭,都用鐵來打造,那速度可就快多了,只不過以前鐵出得少,不好這麼弄而已。

而現在,既然不愁鐵的來路,那當然要全部都用鐵來打造了,鋤頭犁頭這些,只要不是打造外殼,那技術含量就太低了。

這樣一來,以這些鐵匠的水平,只要鐵水供應足夠,他們短時間內,就能夠打造出供所有人使用的農具了……

“此法 ……可千萬不能讓別人知道。”徐庶一臉震驚地說。

“正是如此,只不過別人不知所以,也不愁會洩露出去。”王易嘿嘿一笑,小高爐他本來就只打算造這麼一座,現在足夠用了,不管是打造兵器還是農具,都夠了,而離開汝南之前,這座小高爐,他是一定會搗毀的,這不算什麼特別高明的技術,只不過別人沒有上千年的理論支撐罷了。

看到王易對此已經有了準備,徐庶這才點了點頭,這種事情非同小可,技術一旦洩露出去的話,天下諸侯紛紛使用,那天下就更亂了。

不過安城這裡,相對還是非常封閉的,也不可能會有其他諸侯的探子,這種地方,探子來的資格都沒有,全部都是數年一起苟活下來的可憐人,成分太單一了。

而且操作出鋼,全部都是王易一個人做的,其他人都不能沾手,對鐵匠們,王易也只是說自己的神人手法,天機不可洩露 ……

這一日,又出了一爐鋼之後,王易就回到了縣衙。

王易、關羽、太史慈、徐盛、孫乾。

一同面聖的四個人,也是最有信任度的五個人。

後來固然加入的人不少,王易也信任他們,可是這種小會,暫時還是只能這幾個人參加。

“汝南這邊的情況,暫時穩定下來了實際上我們也耽誤太多的時間了,朝 廷的任命書還在我手裡,也得派人回徐州,將任命書送回去了,同時接下來的戰略和一些重要的東西,還需要交給我父才行。”王易開門見山地說。

“確實,我們在這裡已經待了十天,再拖下去就不合適了。”孫乾點了點頭。

“可是汝南這邊,我是沒法離開的,接下來在這裡,我們要養兵,要練兵。徐公明是很好的練兵好手,可是光有他一個人不行,容易尾大不掉。所以二叔,你必須要留下來,只有你,才能壓制住徐公明,同時他手下的騎兵大部分是河東人,二叔你更容易得到軍心。”王易對關羽說。

關羽撫須點頭,這年頭,老鄉的身份還是有用的,更何況他勇武更甚徐晃,又傲上不辱下,對每個士卒都十分尊重,能服從徐晃的河東兵們,當然對他就更加地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