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認賊作父,我比呂布還猛最新章節列表 > 第78章肅清淮南這個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8章肅清淮南這個呢?

“少使君最近好像有什麼毛病。”

“是啊,沒事就一直傻笑,也不知道怎麼了。”

“可能是太高興了吧,畢竟淮南幾乎都已經平定了。”

合肥城內駐紮的士兵們,最近經常在聊這個問題。

因為他們的少使君,每天都笑呵呵的,讓人感覺很不正常一樣。

王易最近確實很高興o

因為除了那四次黃金級抽獎算得上物有所值一樣,鑽石級抽獎,更是給了他一個堪稱神奇的驚喜。

佔城稻種子。

這是在差不多一千年後,才從東南亞傳入中國的一種稻種,耐旱、不挑地、五十多天就能夠生產一波,在中原地帶可以一年雙熟,再往熱一點的地方去,甚至可以做到一季三熟,雖然不如土豆玉米紅薯那些更牛叉的高產作物,然而和現在的麥子稻子這些傳統作物比起來,優勢實在是太大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中原一帶,最適合種麥子,所以一直以來,都是那裡才人煙稠密,江南一來現在土質一般,二來麥子在江南不太適合種植,所以江南的發展向來都是很緩慢的,很多地方都是生地,是透過上千年不斷地開發之後,一直到宋朝開始,南方的經濟和人口才逐漸追上了北方,這一點到元明清的時候更是發展到了巔峰,而現在這個時候,南方依舊是不毛之地,很多生地是種不了太多作物的。

然而佔城稻的好處,就是不挑地,把種子撒下去,兩個月,就能夠收割一茬,只要天氣不冷就行。

雖然又是在穩定江南之後,才能夠用的神器,王易依舊很高興,這意味著,攻略江南,成了一個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要知道現在整個江南之地,其實開發出來的地方並不多,而且到處都是宗族,以至於整個江南開發的其實並不足夠,東吳政權在缺乏人力的時候,就去征討山越--所謂的山越,其實就是分散在各處密林山川中的普通老百姓們罷了,在首領的統帥之下,不服管轄,自己做自己的,東吳在這方面做得可謂是相當的糟糕,

不斷地以武力征服,搶奪他們的人力與糧食,雖然東吳的將領士兵都更出色,屢屢獲勝,也讓自己治下的農民不斷地被騷擾襲擊,從而東吳在建國這麼多年的時間裡,人口居然沒有明顯的增長,顯然是一個得不償失的事情。

王易覺得,如果自己佔據了揚州,那麼肯定要用別的辦法,來迅速地讓揚州的人口增長,人口足夠多,才有了爭霸天下的基礎,不然的話,就算一統了中國,像晉朝那樣,全國就那麼不到一千萬人,那還有什麼好玩的。

所以王易一路上不管是攻城略地還是別的,都儘量的不殺人,那些豪強罪大惡極的也就是砍掉為首人的頭,其他都變成平民而已。

他並不擔心有人來找自己報仇,一來他自己的武力已經是頂尖的了,再一個,就算是有偶爾幾個想不開的要找自己的麻煩,也不能因為這麼幾個人,就把那麼多豪強的家人親屬都給殺了。

亂世中,仁義,並不是軟弱的象徵,反而是更大的勇氣。

這段時間,王易並沒有急著出兵,而是在合肥整編隊伍,同時也在等待壽春那邊的部隊整編的效果。

整個徐州和淮南地區的夏糧已經收割,現在劉備軍糧草充足,士氣旺盛,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整編,他們的部隊就可以從原本的九萬,膨脹到十七萬。

袁術的降兵九萬,回家了三萬,剩下的六萬都是精壯,正在打散了整編訓練中,而在合肥,王易篩選了各地豪強的本部兵馬,得兩萬精壯,同樣打散了之後在訓練,這可不是小事,經過紀律性等各方面的訓練之後,這八萬人馬,都將會成為劉備集團的堅實後盾。

在此期間,徐州方面自然沒有閒著,陳登在廣陵打造海船,同時出海打漁,糜竺在東海指揮人收割夏糧的時候,簡雍管理的將作營也在源源不斷地出產著各種農具、軍械 ……

透過泗水和肥水,徐州的糧食與農具軍械源源不斷的運進了淮南,整個淮南開始迅速地安定下來,而接下來,淮南也會在劉備集團的官吏們的安排下,進行大規模的屯田,無主之地都被收歸左將軍府,然後左將軍府與流民們達成協議,左將軍府提供種子農具,流民負責耕種,產量五五分,五年後田地歸自己所有。

這道命令一下,整個淮南,立即就安定了下來,原本逃亡的農民們開始迴歸土地,四處散落的流民們,也開始紛紛的朝著淮南移動,劉備的好名聲,讓淮南

迅速地就安定了下來。

“現在江南的情況,說複雜,說簡單也簡單。孫策的勢力是最大的,他名義上是會稽太守,可是會稽的地方太大了,直到海邊。那裡很多都是人跡罕至之處,孫策的勢力到不了那裡。仙霞與括蒼山以北的地方,才是他的勢力範圍之內。同時丹陽的涇縣以南和吳郡的烏程以南,也都是他的勢力範圍,尤其是烏程,他父親孫堅的爵位就是烏程侯,在那裡,他的潛勢力非常的大。劉繇說是佔據了豫章,然而實際上他困頓於柴桑、鄱陽兩地,手下只有萬餘人馬,而嚴白虎許貢這些人,也只是佔據了吳郡的幾個城,江東大部分地方,都是宗族自守,只不過有各自的傾向而已。孫策現在正在於各宗族交涉,一旦他們達成協議,想要拿下江南,就很難了。”劉曄對王易道。“還好我父已經拿下了石頭城,在江南佔據了一塊落腳的地方,到時候經營江南,就容易得多了。這事兒不能急,也不能拖,接下來,能拿下廬江,就能從幾個方向,對孫策的地盤施加壓力了 ……哼哼哼,小霸王,我很想和你交手啊。”劉銘看著地圖,神往地說。

“孫策年方二十二,就已經在江東打下了足夠的基業,可是少使君年方十五,就已經天下聞名,勝負,我想早就已經分出來了。”劉曄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