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海上長城最新章節列表 > 214 戰非洲之4初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14 戰非洲之4初戰

意軍會出動一個步兵連一百餘人發動進攻,這是李廣難以想象的。(/吞噬小說網 www.tsxsw.com)內心中,李廣設定了多種戰鬥的可能,但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到意軍會有如此不著調的表現。

昨天,意軍據守城鎮,不戰而逃。今天,意軍還是這麼多兵力,竟然想奪回城鎮,能做出這樣的決定,意軍指揮官簡直就是腦袋被驢踢了。

第一野戰營營長鮑剛戰爭經驗足夠豐富,部隊的任務分派也中規中矩。

身為主力的第一野戰營的編制也足夠強大,其本身就是一個兵種齊全的混成部隊,在海抗軍內稱為三加二的五連制。下轄三個步兵連加一個營部連(也叫火力連,有三個專業排,一個指揮部)以及一個工兵輜重連,每個連兩百五十多人,共計一千零三百人。

三個步兵連的連級火炮是一門仿日制70mm步兵炮和一門37MM戰防炮,加上迫擊炮輕重機槍。

火力連中三個專業排擁有一個重機槍排(四挺重機槍),一個仿德制76MM步兵炮排(四門)一個裝甲排(三輛英制瑪蒂爾達一號坦克和一輛法制B1重型坦克)另有指揮部配屬的偵察兵通訊兵等合成的一個排。

這種強大的人員和武器配置,也使得這個營的指揮訓練難度遠超國內華軍一個團的指揮。但是這樣的部隊一旦走入成熟,戰鬥力也是無比強大。

野戰營主力出動時間很晚,早上十點鐘才出城。原因在於士兵們經過了幾個小時的海上漂泊,加上上下船解除安裝武器彈藥等大量的體力活動,身體相當疲憊。為了保證戰士們的體力,李廣特意安排戰士們多休息了幾個小時。

主力出城雖晚,但是野戰營的偵查前鋒可是早就派了出去。早在昨夜,一個排的兵力就已經在意軍駐守的隘口前埋伏了。故此埃斯波西託上尉帶著一百多號人剛剛從隘口後面的營地出來,海抗軍就已經得到了訊息。

兩個小時後,意軍一個步兵連順理成章的進入了海抗軍的伏擊圈。

從這一場戰鬥,李廣看出了一個問題,意軍根本就沒有經歷過戰場的兇險。一支部隊孤軍深入,竟然連起碼的偵查部隊都沒有派出,簡直叫李廣不知說什麼好了。

意軍一個連的部隊,一百三十多個人。不過意軍很大爺,雖然是步兵,但是馱馬和戰馬的配置比例極高,足足有一百五十匹馬驢,甚至還有幾匹駱駝。如果按照這樣的運輸能力,武器裝備應當不錯,但是事實上,意軍除了步槍,僅僅三挺輕機槍,一門小口徑迫擊炮。

看著公路上,綿延五百多米的意軍,一步一步的走入伏擊圈,李廣很是有些不解。

李廣自認是戰場上的菜鳥,但是他實在想不到有比他更菜鳥的指揮官。內心中,李廣都有些為意軍著急。這是打仗啊,拿性命相搏的戰場。意軍竟然大意到埋頭行軍,連路邊的沙丘都不屑一顧的地步。或許殖民軍鎮壓土著的戰鬥都是如此輕易,以至於意軍換了對手還是一番老做派。

鬱悶啊。在制定作戰計劃時,李廣和鮑剛還擔心伏擊部隊被意軍發現,部隊的潛伏並沒有在臨近公路的沙丘,而是後退了數百米。可惜意軍竟然對於近在咫尺的沙丘不屑一顧,更不要說幾百米外的海抗軍了。

紙老虎也要當真老虎打。隨著李廣一聲令下,十多門迫擊炮率先開火,在不到一分鐘時間裡,十多門迫擊炮揮灑出數百發炮彈。

突然受襲,意軍立刻在公路上亂作一團。望遠鏡中,李廣看的很清楚,這些意軍士兵竟然沒有意識到搶佔沙丘,佔領制高點。而是在公路上四處亂跑。

海抗軍所選的伏擊地帶,只是公路兩側多沙丘而已。並不算什麼絕地,而且由於海抗軍的謹慎,步兵的潛伏地點距離公路還有相當一段路程。意軍如果訓練有素,完全可以在戰鬥初期佔領沙丘,雖然覆沒在所難免,但是好歹能支援一陣。

意軍的混亂喪失了唯一機會。隨著野戰營的一個裝甲排殺入戰場,意軍立刻潰不成軍。

野戰營這個裝甲排,有著三輛英制維克斯坦克,一輛法制B1重型坦克。四輛坦克分別帶著四個步兵班,從正面殺入,直入熱刀割牛油,勢如破竹。

鐵甲怪獸們吼叫著,撒出一片片彈雨,在公路上橫衝直撞。意軍隊伍綿延五百多米,而這些鐵甲怪獸在三四分鍾內就透陣而出。公路上已經是血肉模糊,意軍死屍滿地。

戰鬥結束的極快,從炮彈出膛到槍聲戛然而止,總共還不到十五分鍾。

埃斯波西託上尉當胸中槍,此刻他仰面躺在沙丘上,雙目無神,朝向天空。一直不肯閉合的雙眼彷彿在控訴比安奇上校的愚弄。

這場戰鬥進行的太快,意軍連投降都沒有來得及,就已經全軍覆沒。

意軍很倒黴,此戰除了不到十個俘虜,意軍能從戰場上逃竄的僅僅有三兩個人。

俘虜如此之少,絕對不是意軍戰鬥意志頑強,也不是李廣殘忍殺俘,而是野戰營的長期訓練決定的。

李廣對於日軍的頑強雖然沒有太多直觀的感受,但是後世的文藝作品中對日寇的頑強描述多多,什麼死不投降,即使傷員也會在華軍收攏俘虜時打冷槍,甚至肉彈襲擊等等。故此李廣定了個投降的標準,還經常在部隊中宣傳。這個標準主要有三條,第一必須跪地高舉雙手,第二武器必須距離三米以上,第三解除所有武裝。

這些意軍士兵夠倒黴,他們哪裡知道海抗軍對投降姿勢的標準解釋。其實有不少已經舉手投降,但是其投降姿勢太不準確。手倒是舉起來了,但是沒有距離武器三米以上。更多的是投降了,但是沒有解下武裝帶,手榴彈還在身上。戰場就是如此殘酷,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戰士們在戰鬥中根本就無法仔細甄別,再加上野戰營雖然是精銳,但是九成戰士也都是第一次上戰場,精神的極端緊張之下,出手不免重了些。

另外還有一點,野戰第一營的步槍手們槍法實在夠好。這些步槍手最少經歷過一年的軍事訓練,槍法基本上都能做到兩百米射擊伏靶十槍七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還有相當關鍵的一點,語言不通。海抗軍這些陸軍戰士哪裡能聽明白意大利語啊。有限的一兩個懂意大利語的參謀,現在正跟隨著胡博豐大搞“特別後勤”,正在甘達拉搜刮物資呢。

故此意軍一百多人活下來的不足十五人,可算是全軍覆沒。

作為指揮官,李廣要關注的地方有很多。自身的傷亡數字毫無疑問是他最為關心的。等鮑剛的統計數據送到,李廣才舒了一口氣。海抗軍殲敵一個連,沒有陣亡,僅僅六人受傷。這個戰果令李廣極為滿意,戰鬥是有心算無心,再加上火力兵力巨大的優勢,勝利是沒有懸念的,但是傷亡如此少,卻真正的說明了一個問題---野戰第一營已經是一隻成熟的部隊。這才是李廣最為看重的。

後來打掃戰場,繳獲意軍的武器彈藥不多,但是物資真是令人驚奇的豐富。從日用品到金銀器具竟然是無所不包。也不知道意軍到底是打仗還是旅遊,甚至漂亮精緻的咖啡炊具,在這支小小的隊伍中就繳獲了三套。這樣的部隊,李廣除了評價一聲富裕,再無其他。

雖然只是小小的一戰,李廣對於意軍和自身的認識更加深入一步。而初上戰場的海抗軍將士經歷了這一戰,迅速走向成熟,眼光中多了堅毅少了初上戰場的那種彷徨。

戰場經驗是再多的訓練也難代替的。李廣對此體會很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