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海上長城最新章節列表 > 278 烽火四月之轟炸東京 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78 烽火四月之轟炸東京 2

4月8日,“企業”號航空母艦和**龍號航空母艦離開珍珠港,在2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的護航下,去與“大黃蜂”號會合。(/吞噬小說網 www.tsxsw.com)海抗軍的一艘霸下級防空驅逐艦剛剛安裝好了高炮,也隨著艦隊一起出航。

美國在珍珠港的維修設施極為完善,安裝高炮這樣的工作對於美軍來說根本不難。高炮的安裝看似沒有難度,但是其中的技巧也是相當複雜的,很明顯,比海抗軍安裝高炮的水準高出不止一籌。細節方面,比起海抗軍的粗糙施工,簡直不是一個檔次。就這麼個安裝過程,對於海抗軍的戰鬥力提高就有著相當作用,在吸收了美軍經驗之後,海抗軍的防空水準將再次有所提高。

美國人的護航計劃也制定的相當完備。為了‘大黃蜂’的安全,由航空母艦‘企業’號負責空中支援。航空母艦在**-25轟炸機起飛之後,為了避免日機攻擊,立即返航。

這一點非常有必要,要知道航空母艦上雖然機庫中有戰機,但是遇到戰事,由於**25轟炸機佔據了甲板,根本無法起飛護航。美國人考慮的非常細緻。

這次帶領企業號出航的仍然是哈爾西少將,他是此次行動的總指揮官。

李廣感覺很有必要把美國人制定的作戰方案當做教材,讓海抗軍的參謀部好好學習一下。

當然了,李廣最看重的是美軍航母上裝備的雷達。錫蘭海一戰,英軍的雷達發揮了巨大作用,要不是英軍飛行員太差,戰機效能也差,這一仗英軍不會輸的那麼慘的。

不過此刻的美國戰艦也不是全部裝備雷達的,比如美軍的薩拉託加號航空母艦此刻正在美國安裝雷達。

美軍的偵察機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沒有裝備雷達。在太平洋戰爭的初期,美國人的戰艦和飛機在雷達方面比英國有差距,不過在美國強大的生產能力下,這些差距在迅速縮小,一些方面在迅速超越英國。

**龍號上,黃中華和一個作戰參謀們在一點一滴的分析錫蘭海戰的全過程。

錫蘭海戰,雙方將領都沒有犯太多的錯誤。而英軍之所以輸,完全是輸在飛行員素質和戰機的效能方面。

透過唐港傳回的錫蘭海戰的詳細戰報,大家都認識到,這是一場高水平的海戰,**龍號上的海抗軍軍官如同被洗禮一番,戰術修養更上一個等級。

李廣的到來,使得歷史發生了巨大變化,本來錫蘭海戰只是一場小規模的海戰,可是如今已經成了一場雙方有**艘航空母艦參加的大戰。僅僅一戰,雙方損失戰艦的排水量就超過了十萬噸。

海抗軍並沒有準確情報,日軍到底有多少艘航母,美軍其實也不是很清楚。但是美軍可以肯定的是日軍的正規大型航母只有六艘,分別是:第一航空戰隊的赤城號,加賀號。第二戰隊的蒼龍號和飛龍號。第五航空戰隊的翔鶴號和瑞鶴號。

至於日軍的其他輕型航母根據美軍的情報大概有三四艘。

李廣很後悔,沒有好好的學習歷史,他真的不知道日軍到底有多少艘航空母艦。而日軍的戰列艦總數,他也不很清楚,但是他知道日本海軍有大和號,武藏號(還沒有下水)兩艘所謂的超級戰列艦。

如果按照美軍的情報,那麼日軍此時就只剩下五艘大型航母了。而美軍現在也有五艘大型航空母艦,或許小型航母方面比日軍少一些,但是如果加上**龍號,雙方說不定能勢均力敵。

或許這就是錫蘭海戰的樂觀一面?

錫蘭海戰,對於盟軍整體來說卻不是一個好消息,英國海軍在此戰中遭受重創,而且還不是一般的重,幾乎是傷筋動骨的那一種。

收起思緒,李廣趁著海面上的風不大,走到甲板上仔細觀察美國改裝的**25轟炸機。

劉國邦一一介紹了這些轟炸機的效能。對於美國人,李廣還是相當佩服的。他雖然從電影中知道空襲東京可行,但是卻不知道美國人為此做出的努力。從作戰計劃中和戰前的準備裡,美國人做的足夠細緻。

這24架**-25**米切爾轟炸機,改造的部分可不少。

第一項,為了減輕重量,拆除機腹炮塔中的機槍;考慮到尾部炮塔的雙管12.7毫米機槍效能並不可靠,時常出現卡殼,美國人卸掉尾部機槍以減輕飛機載荷。但為了保護飛機不至於受到來自後方的攻擊,因此在機尾安裝了兩根塗成黑色的木棍,模擬機槍槍管,這種“稻草人”機槍,日軍飛行員遠遠看去,難辯真假,倒也不敢輕易從後面發動攻擊。為了減少重量和避免起火,卸下照明彈,只在有裝甲保護的飛行員座位後留了兩枚,供夜間著陸時使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第二項,考慮到可能會遇到比較寒冷的天氣,在機翼前端和機尾安裝了除冰器,防止燃油凍結;並且在頂部機槍周圍加裝通風鋼板,卸下Norden轟炸瞄準器。這是因為Norden瞄準器含尖端科技,考慮到飛機迫降敵佔區的風險,很可能會落入日軍手中,因此拆除。僅僅安裝了一種極為廉價的代用瞄準器。美國人對海抗軍倒是沒有保密這種瞄準器,賣給海抗軍的**17上也是有諾頓瞄準器的,這種瞄準器和海抗軍的大口徑變焦望遠鏡配套的話,靈巧炸彈的命中率怕是會出現飛躍式提高。但是能不能達到日軍水平轟炸機的命中率仍然有待於驗證。

第三項:在投彈艙加裝副油箱,最初使用265加侖鋼製油箱,由於漏油嚴重而改為225加侖橡皮油箱。在投彈艙上方加裝160加侖的摺疊式橡皮油箱,用完裡面的油料後可以將其壓癟摺疊;另外在機腹炮塔裡安裝110加侖的金屬副油箱,使**-25的總燃油載重從原先的**6加侖提高到1141加侖;考慮到一旦抵達中國上空尚需時間尋找可供降落的機場,燃油仍需多帶一些。所以在飛機尾部的無線電員座艙裝一個60加侖和十個5加侖的小油箱。

美國人要求機槍手在飛行過程中不斷將小油箱裡的油料加註到炮塔副油箱裡,然後在小油箱上鑽上孔,再扔出飛機,使小油箱能很快沉入大海,不給日軍留下任何追蹤機群的痕跡;可見美國人的細心,連這種小小的細節都意識到了。

第四項,改進炸彈艙的炸彈掛鉤,使之能夠在加裝了副油箱的狹小空間裡安裝兩枚227公斤的爆破彈和一枚454公斤的燃燒彈。

不管美國人,反正美國人也不喜歡聽。海抗軍毫無例外全部換上了四枚兩百五十公斤燃燒彈。李廣確信,蘇紫紫製造的燃燒彈,效果絕對比美國人的要強大。另外對付東京的建築,燃燒彈更為有效,要知道小鬼子喜歡木質的房屋。

第五項,改裝的24架轟炸機中,在兩架上安裝攝影機隨行抓拍轟炸效果。為防止飛機方位暴露,行動全程無線電靜默,因此無線電收發器無有用處,予以拆除;

注意,海抗軍卻是把自己特有的八木導航天線安裝在自己的飛機上。反正也不重。

李廣一項一項的評估了美國人的改造,總體感覺美國人非常務實認真。

美國人的細緻還表現在行動的整個過程,為了保密,美國人在戰機裝船的時候還專門採取了隱蔽措施,大黃蜂號離開港口時,飛機上都蒙上了帆布,外界很難發現。

在**龍號上,海抗軍的軍官和參謀們一項一項的學習推敲著美軍的行動計劃,這個計劃之嚴密科學,令海抗軍的軍官們深為讚歎。

沒有人是萬能的,穿越人士也不行。僅僅從美國做出的這個計劃,海抗軍的參謀們就學到了許多,這是一種與英國海軍近似,但是風格不同的作戰計劃。充分體現了美國人的冒險精神和科學精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