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海上長城最新章節列表 > 287五月鏖戰之珊瑚海戰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87五月鏖戰之珊瑚海戰5

五月六日,五月七日,這兩天裡自由龍號航母編隊的行程很安靜。(/吞噬小說網 www.tsxsw.com)自由龍號上一如既往,只要天氣允許,一直保持著三架偵察機搜尋。

李廣對於這款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的作戰效能倒是不怎麼看重,但是這款轟炸機航程長這個優點實在太突出。李廣在考慮,如果加裝上對海雷達,這款戰機作為偵察機還真是不錯的選擇。

黃中華提出的意見更有建設性。反正航母上的戰機起飛後即使沒有目標,炸彈也會被扔出去,挾彈降落太不安全。這個時代,幾乎所有的艦載轟炸機都是如此。

如果設定專業偵察機的話,乾脆把無畏式轟炸機機腑內的彈倉改了,換成油箱。這樣一來這款轟炸機完全能航程達到三千五百公里。三架這樣的偵察機,裝上雷達基本上就可以保證五百公裡內的搜素任務。

這一點是從轟炸東京的行動中學來的。B25航程本來只有兩千兩百公裡,但是加裝了油箱之後,航程達到了四千多公里。而無畏式轟炸機的航程本來也有兩千兩百公裡,如果加裝油箱的話,完全可以達到三千五百公里。

三千五百公里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轟炸機可以在天上以巡航速度飛上十二個小時。幾乎整個白天都能保證不間斷飛行。

但是飛行員怎麼能受得了十二個小時的飛行?這個年代的飛機,自動化水平很差,飛行員也是體力活的。

黃中華神秘的笑笑道:“咱們的投彈手現在可都會飛行的。”

李廣有些疑惑,無畏式轟炸機上兩名機組成員,一個飛行員,一個投彈手。投彈手本身就是一專多能,即是投彈手,又是觀察員,還同時是機槍手和電報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在前後位置上,沒有辦法換崗啊。

“你是說,他們能空中換崗?”李廣驚奇問道。

“是的。”

“我怎麼不知道?”

黃中華笑笑,然後給李廣透漏了一點秘密。原來這個辦法是劉根生這個飛行隊長搞出來的東東。

李廣這個曾經的警衛員,文化不高,怪招不少。

無畏式轟炸機機艙座椅的設計還是比較寬敞。

這年頭美國人招收飛行員也不怎麼管身高體重的,彪形大漢,重量級拳擊手的體格毫不稀奇。而李廣招收飛行員是按照後世的飛行員標準,太高和太低的不要。

再加上本來中國人和美國人的體型就有差異,所以單列座艙中竟然能夠換位置,至於操作技巧,劉根生弄的溜順。

這也是飛行員們在實際操作中找到的辦法,因為別說三千多公里,即使真的飛行兩千兩百公裡也需要七八個小時,飛行員們實在太累。這種累不是吃巧克力就能補充體力的,精神上也必須稍稍放鬆一會兒才行。

而海抗軍的投彈手,本來也是經過三個月新兵訓練,三個月的飛行員訓練的。只是沒有能夠晉升到正式飛行員的行列。不過擔任投彈手時間長了,飛行技術也提高不少,承擔巡航飛行,問題不大。

其實飛行員們想出這個招數也是李廣逼迫的。李廣太注意偵察,只要天氣允許,自由龍號必須有偵察機在空中,這已經是一個規矩。

李廣也對這個辦法有些意動,於是命令黃中華認真安排,制訂出流程來,必須保證安全。(二戰中蘇聯飛行員這麼幹過。)

保證偵察機不間斷高空飛行實在太重要了,不僅僅是偵察敵情,還可以對氣象做出預報。從而使得艦隊避免捲入颶風。

對於自由龍號來說,沒有雷達的情況下,就更加重要。隨著自由龍號服役時間越長,發現的問題就越多。可以肯定的是,這艘輕型航母根本就承受不住颱風。

自由龍號雖然鍋爐和蒸汽輪機都足夠重,使得船體沒有出現頭重腳輕的現象。但是船體的整體設計還是有著嚴重缺陷,適航性根本難以和正規的航母相比。

所以從很多方面說,如果能保持偵察機連續飛行,都是一個極大的助益。

閒暇時間裡,李廣就在航母上轉悠一下,瞭解一下官兵的情緒。

自由龍號上有幾個戰士是最為鬱悶的,幾個月來一直沒有撈到上戰場的機會,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別人打得興高采烈。

這就是轟炸機中隊的機組人員。這些機組人員可都是轟炸機中隊的精兵強將,電玩高手。

其中海抗軍第一電玩高手--劉克金就在這裡。

劉國邦當初帶了十二個機組奔赴美國,但是只有八個機組參加了東京轟炸。其餘的都留在了自由龍號上。

劉克金鬱悶啊,因為拉肚子沒有趕得上東京轟炸。自由龍號上的三次出擊,八名飛行員也都有一次機會參加戰鬥,但是他率領的電玩高手們只能在船艙中呆著。

自由龍號上倒是有四枚大殺器--二代的靈巧炸彈。但是問題在於,這四枚炸彈,沒有戰機能夠攜帶。因此,只能是在船艙中玩電玩,繼續訓練操作技巧。

現在海抗軍的靈巧炸彈已經不是當初的粗糙模樣,已經在向著導彈的方向發展了一大步。雖然現在仍然是靠無線電遙控,也沒有動力系統。但是現在的靈巧炸彈,已經更像是空中飛行的魚雷,亦或是滑翔機。

加裝了機翼和尾翼之後的靈巧炸彈,現在可以和魚雷一樣,依靠陀螺儀控制飛行姿態,七千米高空投放的話,可以輕鬆滑行幾十公裡。雖然海抗軍的大口徑望遠鏡不可能望這麼遠,但是天氣晴朗的話,十公里還是能夠輕鬆做到。

在下一步的計劃中,技術人員正在準備加裝電視鏡頭,訊號發射器,在飛機上佈置電視屏幕。這樣的話,電玩高手們可以在幾十公裡外發射靈巧炸彈。

身為一個現代人的李廣,很清楚歷史發展的軌跡,導彈毫無疑問的將會是幾十年後戰爭必不可少的武器。

由於海唐國幾乎沒有工業基礎,導彈發動機專案,僅僅是幾個年輕人在美國一邊讀書,一邊研究,距離研製還早呢。因此暫時還只能研製這種可以滑翔的靈巧炸彈。

不過,如果能達到比較理想的狀況的話,其效能將會不次於空對艦導彈。

現在的二代靈巧炸彈重量太重,一枚就有一噸半出頭,彈頭裝藥量達到五百多公斤。

這也正是李廣肯花大代價購買B17轟炸機的原因所在。

不過這樣的靈巧炸彈,威力十足。一枚就可以炸沉一艘航空母艦,甚至一枚就能炸沉一艘戰列艦。

作為秘密武器,李廣本來打算是裝到B25轟炸機上,看能不能找到機會投到日本天皇的皇宮中。只是B25轟炸機的轟炸任務需要四千公里的航程,只能攜帶不到一噸的彈藥,所以這四枚大殺器就沒有能派上用場。

李廣很清楚,海抗軍發展無論如何的順利,都無法和美國,日本的實力對抗。如果僅僅是在這個時代的常規武器上對抗,海抗軍根本就經不起消耗。

拼規模,對於海抗軍來說就是無底洞。對於海抗軍來說,唯一能夠拼的就是質量,拼高科技的武器。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李廣把相當賺錢的炮彈生產線轉讓出去。也有很多人不明白,李廣為什麼同意把烏龍船廠的控制權讓給了美國摩根財團。

原因很簡單,李廣的海軍思想就是拼質量。他要把本來就不多的技術人才集中起來,研發出能夠超出這個時代,或者說是領先這個時代的武器。

在所有的武器研發中,海抗軍的技術人員們投入最大的只有兩項,或者說一項,那就是制導魚雷和制導炸彈。只是魚雷在制導方式上尚未突破,而制導炸彈由於採用的是無線電控制,因此升級的速度走在了魚雷前面。

李廣還是安慰了一番劉克金,鼓勵他們繼續訓練,只等在美國訂購的十二架b17轟炸機到貨,就是這幫電玩高手大展身手的時刻。

當初李廣剛剛穿越這個時空,決定從海軍著手,並沒有真正的意識到其中的難度。但是當他真正的開始了海軍建設,才知道這個時代,尤其是這個時代的中華,要想建立一支現代化的海軍是多麼的難,哪怕是只有一支混成編隊的海軍,難度也驚人的高。

國人為了反抗日軍的侵略,奮不顧身。敢於為國犧牲的勇士大有人在,但是積聚起一幹海軍官兵就很不容易了。這個時代的中國,教育水準實在太差。

不僅僅是教育水準,還有見識的問題。這些農民子弟們加入海抗軍之前,沒有見過汽車,沒有見過飛機,沒有見過坦克的佔絕大多數。甚至有相當的比例沒有見過腳踏車。剛剛加入軍隊時,他們對未知的機械有著一種莫名的恐懼感。

這樣的基礎,要建設一支海軍,實在太難了。每一個崗位,有的崗位甚至對於美國或者英國人來說就是再簡單不過的工作,但是對於這些農民子弟來說,其難度意想不到的高。

現代人或許會有些不可思議。李廣見過新兵被訓練場上的坦克嚇的尿褲子的。

新兵被汽車嚇的扭頭就跑,叫喊妖怪。

新兵看見飛機在天上飛,問:“上面是不是神仙?”

這種奇妙的言論,在二十一世紀的話,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不會有的。

而這一切都是李廣所要面對的。

數年辛苦,到如今,自由龍號上一干精兵良將,鋼鐵的戰艦,鋼鐵的戰鷹,鋼鐵般的戰士。看在眼中,李廣真的很自豪。

興致來了,李廣也不管身份,站在甲板上給弟兄們吼一嗓子:

“我站在獵獵風中,恨不能,蕩盡綿綿心痛。望--蒼天四方雲動劍在手問天下誰是英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