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海上長城最新章節列表 > 353交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53交易

當夜,胡博豐充當翻譯,李廣和託羅諾夫進行了一次親切而友好的秘密交談。/www.tsxsw.com/要知道託羅諾夫在德國當過外交官,德語流利,而胡博豐可是會德語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第一件事情,李廣答應了為蘇聯人護航。並且,給出了回禮--一千噸的凝固汽油彈。換算成美**火的價格,正好是兩百萬美金。也就是說,海抗軍表面上不僅沒有收費,在某種計算方式上還給蘇聯了一百萬美金的禮物。並且很大度的表示,無論後面的合作成與不成,都會保證這趟護航的安全。等於再次送給蘇聯人一個大禮包。

第二件事情,海唐國希望得到蘇聯方面的正式承認,雙方遞交國書。這一點實在太重要了,到現在無論英國還是美國都沒有正式的承認海唐國,都是那種稍顯曖昧的承認,並不具備法律效力。遞交國書,就表示蘇聯承認馬達加斯加極其附屬島嶼是海唐國的領土。

一個大國的認同,在國際政治上的影響力不可小覷。蘇聯是什麼概念,共-產-主義世界的老大,未來的超級大國。

用袁教授的話說,美國的大腿不讓抱,就換一個。至於以後,以後再說。合作不表示李廣不會找機會陰蘇聯一把。總之正式取得一個國家尤其是大國的承認,這就是外交上的巨大突破。要是取得烏拉圭這樣的小政府的認同,根本就沒有意義,再說了烏拉圭也不敢得罪法國,即便現在法國已經事實上被德國佔領。

第三件事情,雙方可以互通有無,展開軍火貿易。李廣提出,他需要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而海抗軍最能夠拿出手的軍火,其實就是凝固汽油彈。那些禮物也是樣品,好用的話,海抗軍將會無限制供應。

蘇聯人應該不會拒絕交換的。喀秋莎火箭炮固然是蘇聯的軍事機密,但是四二年下半年是什麼時間?歷史學的極差的李廣,也知道,這個時間段正是二戰歷史上最殘酷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蘇聯人不缺武器彈藥,那才叫見鬼的。

雖然喀秋莎和凝固汽油彈的重要性不再一個等級上,但是危機中的蘇聯是不會拒絕的。

喀秋莎火箭炮,的確是蘇聯的機密。但是打了一年仗,德國人也繳獲的有。喀秋莎火箭炮很厲害,但是其製造工藝並不很難。其難點在於固體燃料的生產。李廣甚至知道喀秋莎的結構,但是卻不知道其固態燃料具體是什麼玩意。海唐國研發能力欠缺,實在是不如直接山寨來的便利。

另外,喀秋莎火箭炮優點明顯,缺點也很突出。對於海抗軍來說並不是非常必要。喀秋莎火箭炮的優點是裝備便宜,就那麼幾條導軌或者管子,比大炮簡單無數倍。一次性的可以打出十六發火箭彈,可謂火力強悍。但是缺點也很嚴重,射程短,造價高。同樣威力的炮彈怕是連喀秋莎火箭炮的一半造價都沒有。

李廣之所以要購買火箭炮,除了裝備海抗軍,還有一個原因,他準備在靈巧炸彈上裝備火箭炮的**管。海抗軍自己研製火箭發動機實在太慢,這玩意應當勉強能夠使用。

要是四一年,李廣這個要求,蘇聯人肯定不會考慮,但是在這個時間段,不僅德國人有火箭炮,連美國人也有火箭炮。只是這兩個國家不重視這種武器。火箭炮已經不是蘇聯一家所有,所以,蘇聯人答應下來的可能性極高。

為了表示對火箭炮的熟悉,李廣順手就畫出了火箭炮的示意圖。震驚的託羅諾夫嘴巴大張。

李廣當然不會暴露自己不知道固體燃料是什麼東東,而是很裝逼,輕描淡寫的表示,海唐國只是沒有時間造,並不是不會造。現在錫蘭戰場上急缺這種比大炮容易轉移的武器,因此才向蘇聯購買。

李廣不是雷鋒,趁火打劫才是最爽。

順便說一聲,西班牙海盜胡安由於沒有另一個海盜小泉純二郎狡猾,賺到的錢不多。小泉純二郎現在帶了一群“難民”在澳大利亞幫袁子挖礦,已經是個大老闆,日子過得舒服的很。這個胡安現在主要的貿易品種就是凝固汽油彈。而且是半成品,一桶一桶的膠裝汽油。另一項礦產品量雖不大,但是利潤之高令人咋舌的--鎢砂。

胡安和克勞德不熟悉,但是和德國海軍潛艇軍官比克碧中校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見過一面。壞蛋和壞蛋有著共同語言,兩人合作愉快。

可以稍微惡趣的想一下,蘇德戰場上使用的燃燒彈都是海唐出品,那該有多麼過癮哈。

至於戰後可能會露餡,李廣根本就不擔心,工廠設定在南美洲的一個小國蘇利南,那裡是荷蘭殖民地。不是所有的殖民地都富裕的,蘇利南窮的叮噹響,那裡的荷蘭人其實沒有多少。一個小地方而已,在那裡胡安組織了三百海盜,又有李廣給的武器,已經是當地的一大股勢力。德國海軍比克碧中校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來回倒騰凝固汽油,順便照顧一下自己的小買賣,據說日子過得也很紅火。

第四件事情。

李廣表示,如果上述條件都可以做到,海抗軍將會死守唐港,並且會全力以赴,儘快把日軍從錫蘭驅趕出去。這將意味著,蘇聯的外援通道將會安全,對蘇聯大大有利。

第五件事情。

李廣假惺惺的表示,海唐國和蘇聯一樣都不富裕,有心卻無力無償支援蘇聯抗擊德國法西斯的偉大事業。但是海唐國的商人們願意為蘇聯採購任何物資,並且運輸到波斯灣。李廣也重點推薦了海唐國的拳頭產品蓄電池,魚雷。另外還有唯一有點過剩的軍火--迫擊炮炮彈。迫擊炮炮彈生產相對簡單,現在海參崴就有一家規模不小的工廠,專門生產迫擊炮炮彈,產量很有點過分,每月現在就能達到五百噸,如果放開了產能,足足能達到一千噸的規模。中國國內實在買不起這麼多炮彈,而南美洲的秘魯和玻利維亞也購買不多。因此,這款軍火竟然出現了積壓。

李廣指出,這一點完全建立在公平買賣的基礎上,沒有附加條件。

第六件事情,海唐國想從蘇聯買人口。只要是技術人員,無論是工人還是工程師。反正蘇聯那裡關押了那麼多政3治犯,大多數人的結局都是被槍斃,被當成了肥料,還不如廢物利用。李廣很大度的表示,可以給好價錢。另外,德國俘虜中有技術的也可以作價賣給海唐國,李廣這裡一點都不嫌棄,仍然出好價錢。

海唐國實在太缺技術人員了,甚至是稍有經驗的工人也缺的要命。別的地方招不來,李廣不得不想想外招。

第二天,李廣和蘇聯外交官在美女間諜拉吉麗的注視下,不歡而散,李廣很吝嗇的表示,海抗軍沒有力量幫蘇聯護航。

會談過程中,李廣的專職參謀蘇季青扮演了不光彩角色--德國間諜。蘇聯人並不知道,真正的間諜則是活色生香的翻譯拉吉麗。

拉吉麗當然也不會知道,一艘法制老式巡洋艦和兩艘驅逐艦已經出海,為蘇聯商船護航了。

託羅諾夫身為外交官,倒是沒有回蘇聯,而是在海參崴住了下來。託羅諾夫很有可能成為蘇聯駐海唐國的大使,現在他已經發了電報給國內,等回信呢。

對於李廣的異常,參謀部軍官們滿是不解,昨天李廣還在頭疼海抗軍是否撤離錫蘭。怎麼立刻轉變為向蘇聯人“保證”要堅守錫蘭。

變化有點大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