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海上長城最新章節列表 > 366玄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66玄甲

唐港北方,是日軍的主攻方向。/www.tsxsw.com/

日軍第二十一師團加上日軍為了錫蘭戰役配屬的野戰炮兵聯隊等附屬部隊,幾乎全在這裡了,估計有一萬三千多兵力。

一個師團不是應該至少有一萬五千多人嗎,沒錯。那是沒有戰損的情況下。經歷了連番惡戰,日軍第二十一師團現在能夠動用的兵力總共不到八千。其中,主力部隊三個步兵聯隊其實連六千人都不足。

這一萬三千多兵力,實際上是日軍能夠抽調的幾乎所有部隊了。分佈在錫蘭各處港口城市亦或是咽喉要道的日軍其實都是獨立混成第二十一旅團的力量。

西村琢磨中將自此拿下了科倫坡,就陷入了一種古怪的“被動攻勢”。

起初,西村琢磨認為幹掉了錫蘭的英軍主力,唐港的海抗軍將會不戰而退。由於日本海軍的撤離,海抗軍的撤離將會沒有多少障礙,西村琢磨還在為不能全殲海抗軍而遺憾。

但是當他的部隊在唐港南方叢林和唐港西方的山區受到步步阻擊。久經沙場,西村琢磨好像琢磨出了一些味道--對手沒有撤離的打算。

這個時期,日軍對陣的無論是歐美軍隊亦或是華軍,都有著無比的心理優勢。迄今為止,日本海軍或有挫折,但是日本陸軍在太平洋戰場仍然是全勝的記錄。日軍,尤其是日本陸軍在對陣海抗軍時,有著一種絕對的心理優勢。

日軍指揮官西村琢磨中將也不例外,他認為唐港海抗軍在外無救兵的情況下根本就支援不了多久。他本人鎮守科倫坡,而第二十一師團師團長田中久一中將帶領主力部隊由北向南進攻唐港。

七月五日,日軍主力屯兵距離唐港三十三公里的卡特勒山。卡特勒山並不險要,不過是一群低矮平緩的山丘組成的一處所在。主峰高度尚不足三百米,其餘山峰不過海拔兩百米上下。

在這片縱深兩三公裡,寬度七八公裡的山區中間有著一條貫通南北的公路。這裡正是能夠透過大軍的唯一通道。

鮑剛把阻擊陣地選在此處,並不完全因為此處的地形,而是看重了此處的地理位置。

卡特勒山主陣地東距海邊大約十公里,西距錫蘭中部的山區大約也是二十公裡。既可以防止日本海軍從海上炮擊,海抗軍的炮群還可以輕鬆控制兩翼。

如果僅僅從地圖上看,這片山區可謂是平原上的前出陣地,兩翼都缺乏有效的保護。但是實際上,山區兩翼溪流和湖泊密佈,根本不適合大軍深入。

再加上,海抗軍組織了數萬人,經過近月的忙碌,山北一公里內本就不多的樹木幾乎被砍伐一空。這些樹木,平直的被送到了山上構築工事,不成材的被堆積在一起成了燃火之物。在山下形成一條無遮無擋的開闊地帶。

七月六日清晨,暴雨。日軍發動第一次偷襲。這場偷襲戰是以第二十一師團第八十三步兵聯隊一個大隊為主力發動的襲擊。

第二十一師團師團長田中久一中將倒是沒有奢望一個步兵大隊能夠完全佔領海抗軍陣地。他希望能夠藉助暴雨,日軍能夠悄悄的摸到海抗軍的陣地上,只要形成了混戰。那麼他的後續部隊將會源源不斷的壓上去,直至拿下卡特勒山。

錫蘭的暴雨相當恐怖,下雨時地面幾乎處處是溪流,天空中白茫茫的,視線十餘米外就是一片迷茫。

這樣的天氣,雖然行動困難,但是對於進攻部隊來說卻是極好的偽裝。田中久一中將的指揮雖然冒險,倒不能算得上一無是處。

七點多鍾,日軍一個大隊六百餘人(不滿編。)在暴雨中蹣跚一個多小時,好不容易越過了寬達一公里的開闊地帶。

小鬼子自以為得計,要知道卡特勒山根本就不陡峭,三百米外的山坡上就是海抗軍的陣地。在日軍指揮官眼中,山坡反倒比野地更容易進攻,至少山坡上沒有那麼多泥沼。而且這樣的距離,憑日軍的經驗,只要一個衝鋒,應當不難拿下。

七點二十五分,日軍第一次見識了李廣的科技制勝論。

卡特勒山前的山石中,樹樁裡,海抗軍佈下了數百只麥克風,無數的導線直通山後。這樣的天色中,海抗軍戰士的確看的不遠,但是他們有“耳朵”。日軍偷偷靠近陣地前沿,的確沒有戰士看見,但是卻早早的被一群聲吶學員聽的清清楚楚。

有的小鬼子躲藏的山石就有麥克風的鋪設,有的鬼子隱蔽的樹樁旁不起眼的位置就有麥克風的存在。在這樣的風雨中,鬼子之間的交流也用不著悄聲,反正小聲說話根本就聽不到。結果,聲吶學員們輕鬆的捕獲了十幾處鬼子嗚啦哇啦的交談聲。

指揮部中,參謀們極其輕鬆的就劃定了日軍的集結範圍。隨著一聲命令,數十架起爆器同時被按下。數百枚電起爆地雷幾乎同時爆炸。

一霎時,爆炸聲壓過了暴雨的囂張,在卡特勒山陣地前沿,兩公裡寬,五百米縱深內爆炸聲連成一片,彷彿悶雷在空中滾動,震動的空氣傳出數公裡之外,仍然使得人的耳朵嗡嗡作響。

對於海抗軍來說,這一仗勝利的如此輕鬆。對於日軍指揮官田中久一中將來說宛如做了一場噩夢。六百多日軍,幾乎全部葬送在這片雷區,時間僅僅是那麼一兩秒鐘。

如果說,第一仗是小鬼子想不到海抗軍把聲吶技術運用到了陸戰上。那麼第二戰,海抗軍使用的手段可是和日軍一貫戰術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在中國戰場上,日軍一貫是以飛機大炮開路對付華軍,現在變成了海抗軍以飛機大炮對付小鬼子。

七月十日,田中久一中將趁著大雨的間隙發動了一次進攻。當日軍的密集的炮火剛開始發威,海抗軍的十二架戰機就已經飛臨戰場。

別看海抗軍的戰機不多,但是日軍根本連一架戰機都沒有。戰場上空幾乎成了海抗軍空軍的表演舞臺。這些戰機根本就看不上鬼子的步兵,十二枚重磅炸彈全部奉送給了日軍的炮兵。

僅僅是第一波空襲,日軍炮兵就傷亡百餘人,三四門大炮被摧毀。

當日軍炮火受到干擾,海抗軍的的炮火立刻覆蓋了整個前沿陣地。小鬼子的炮火和海抗軍的炮火相比,純粹的小兒科。

整個錫蘭的日軍,總共擁有的火炮不到一百門。而海抗軍僅僅在卡特勒山後就佈置了法制85MM野炮一百四十門。加上不計其數的迫擊炮。僅僅一個回合的三發急速射,就把鬼子的步兵炸回了天照大嬸的懷抱。

等海抗軍的十二架戰機再次飛臨戰場上空,田中久一中將已經灰溜溜的撤退,銳氣盡失。

七月十九日,也正是李廣到卡特勒山慰問的時間。日軍在一天多前被海抗軍的山地營完整的吃掉了一個極為精銳的搜尋聯隊,這大大的刺激了西村琢磨中將。因此田中久一在西村琢磨中將的催促下再次發動了一次進攻。

這一次,田中久一學乖了。正面戰場上僅僅派出了不到三百人的部隊,兩翼卻派出了兩個步兵大隊迂迴進攻。

不過,這次進攻卻被海抗軍輕鬆的化解。田中久一真正的見識了海抗軍的火力之強大。田中久一從未見過如此猛烈的炮火,為了僅僅三百多人的進攻部隊,海抗軍拿出了包括一百四十門85MM法制野炮。

五分鐘的密集覆蓋打擊,上百噸炮彈的地毯式轟炸,把日軍正面牽制部隊三百餘人全部炸成了一堆碎肉。而這僅僅是海抗軍炮兵部隊的一小部分力量展示。

田中久一暴跳如雷,妄圖以遠端重炮反擊。但是沒等日軍重炮開火,海抗軍的重炮叢集就已經拋灑過來了鋪天蓋地的炮彈。

這是海抗軍的重炮叢集第一次出現在錫蘭戰場,一百多門口徑超過一百毫米的重炮一起開火,聲勢之浩大令小鬼子膽戰心驚。

鬼子根本就想不到,在日軍盤踞的區域內竟然活躍著一支海抗軍的特戰小隊。鬼子精心部署的炮兵陣地早在三天前就被海抗軍的特戰小隊發現,只是因為距離太遠,超出了85MM野炮的射程,無法打擊。而連綿的大雨,也使得海抗軍的戰機無法起飛。

利用三天的時間,鮑剛調集了海抗軍所有的重炮,幾乎出動了海抗軍所有的人手,唐港所有華人,數萬人力加上數千匹騾馬一起行動,才把一百多門重炮運送到了卡特勒山後。

三天的辛苦,換來的是十五分鍾的輝煌。一百多門重炮的威力足足抵得上同等數量的85MM野炮八倍以上的彈藥投放量,殺傷力根本就不再一個檔次上,僅僅十五分鍾的炮擊,三四百噸的炮彈完成了對日軍炮兵陣地的覆蓋打擊。

如此之短的時間,日軍一個野戰重炮聯隊灰飛煙滅,昂貴的大炮十不存一。上千名日軍炮兵被炸成了一具具死屍,一千餘人被炸傷,更有相當數量的鬼子被重炮嚇破了膽子,成了精神錯亂的瘋子。

田中久一被慘重的損失打擊的一口氣喘不過來,當時暈厥。這種兩百多門大炮轟鳴的場面,在歐洲戰場上或許不少見,但是在日軍的戰爭歷史上卻不多見。

在日軍對華軍的作戰經歷中,炮兵一直都佔據優勢,但是由於華軍的裝備低劣,所以日軍大規模的動用炮兵的戰鬥其實不多。除了進攻南京時日軍動用過數百門重炮,其他戰役動用大炮超過兩百門的僅有南昌戰役一次。

而日軍也僅僅是在對蘇聯的諾門坎戰役中享受過一次大規模炮擊的待遇。在南洋戰場上,雖然日軍對陣的是英美軍隊,但是卻從未經歷過如此猛烈的炮擊。前幾天,日軍遭受了85MM野炮群的打擊,田中久一認為這已經是海抗軍的所有炮火了。但是令田中久一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海抗軍竟然還有如此強大的後備炮火。而且是如此準確的炮火。

正面進攻部隊被消滅,兩翼迂迴部隊的進攻毫無意義,田中久一不得不再次打了退堂鼓。此戰,日軍損失慘重,喪失了進攻力量。這也正是西村琢磨中將為何催促新加坡方向的增援艦隊原因所在。

沒有炮兵,沒有飛機,日軍雖然兵力上仍然佔據優勢,進攻卻是已經無以為繼。

本來日軍還有一股力量,可以支援進攻。卡特勒山北方,日軍倒是積聚了所有登陸日軍的大約四十輛坦克。但是連月的大雨,坦克根本無法出動。

其實小鬼子是頭腦不清楚,他們自認為是拳頭的力量,在海抗軍眼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海抗軍比他還期盼扛過雨季呢。海抗軍四十多輛裝甲戰車,也是因為連綿的暴雨,一直找不到出手機會,秦湛這個裝甲營長一個多月以來,一次出場機會都沒有,已經等得發黴了。

假如現在不是雨季,別看海抗軍兵力少,完全具備反攻的條件。雨季對於海抗軍這樣的重灌部隊來說,限制更加厲害。僅僅運送百餘門重炮三十多公裡,就耗費了數萬人力三天時間。

這就是李廣到達卡特勒山慰問時的戰場局勢。可以說,整個錫蘭戰場,局勢比李廣想的要樂觀許多。海抗軍不是被動防禦,而是日軍在被動進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其實並不奇怪。海抗軍陸軍的兵力不多,但是要論起裝備,比鬼子的兩個師團要強大太多了。像海抗軍這樣的重火力裝備,別說日軍,就是放眼全世界的軍隊,也極為少見。

海抗軍在唐港只有七千多部隊。但是其裝備的價值超過四千萬美金,足足頂的上日軍四五個師團的裝備價值,頂的上國內華軍二十個師的裝備價值。而幾年來部隊的訓練也是不遺餘力,花錢如水流,士兵素質絕對不在日軍之下。而李廣一貫重視的技術兵種,在此戰中發揮了驚人的威力,炮兵部隊可謂一鳴驚人。

再加上充足的補給和彈藥,以及地理優勢和主場作戰的便利,擋住日軍三倍兵力的進攻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十九日,野戰一團,被李廣命名為--玄甲。玄甲軍乃是傳說中唐太宗李世民開國時的最精銳的重灌騎兵部隊。齊瑞軒因摩納勒山一戰的戰功升職為野戰一團團長,軍銜中校。

鮑剛仍然擔任唐港衛戍司令,軍銜上校。(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