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海上長城最新章節列表 > 418“送禮”威克島之蝴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18“送禮”威克島之蝴蝶

佘勁松攻佔威克島,戰報被立即傳到李廣手中。tsxsw.com

對於勝利,李廣並不懷疑。海抗軍的準備相當充分,僅僅彈藥就準備了一千噸。小小的威克島每平方公里就能攤上一百噸彈藥。

但是,慘重的傷亡,使得李廣黯然。一千八百人的傷亡,而且是海抗軍挑選出來的最精銳部隊。這樣一千八百兵力,如果放到國內戰場上,足足可以當得上華軍一個師的戰鬥力。

根據海抗軍的經驗,一千八百精銳老兵,至少能夠撐起至少兩個團的骨架。

像海抗軍這樣的準現代化部隊,一個步兵團如果沒有近千老兵支撐的話,連最基本的訓練科目都難以完成。

這一千八百老兵的傷亡,對於海抗軍的戰鬥力來說,直接削弱的是兩個步兵團。

陸軍總兵力是二十個團的框架,但是除去炮兵裝甲兵空軍兩棲團以及三個縱隊司令部,一共只有十個傳統意義上的步兵團。

經此一戰,海抗軍步兵戰鬥力幾乎是直接削弱了一到兩成。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對於如此慘重的損失,李廣也做了分析。首先,海抗軍演習中傷亡兩百人,得出這樣的結果是和那一群投降人鬼子對抗演習,戰鬥意志不可相提並論。再者,海抗軍缺少戰列艦的炮火支援。還有就是,戰爭本身變化多端,沒有演習能模擬出所有的狀況。

慘重的損失,使得李廣意識到,需要調整作戰計劃。

至少不能把所有剩餘兵力放到威克島上了。於是李廣當即發報佘勁松,徵求意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很快的,佘勁松回電。

他建議只留下五百兵力駐守威克島,其餘兵力,傷員,以及船隻全部撤退。佘勁松作出了保證:五百人能守住威克島二十四小時。

對於佘勁松的保證,李廣選擇了相信。更令李廣欣慰的是,佘勁松的回覆,足以說明,這是一個有著大局觀的戰場指揮員。

因為佘勁松只要求留下五百兵力,並不是說他有絕對的把握憑藉這麼點兵力守住威克島。而是,只留下五百兵力的話,一旦出現什麼意外狀況,海抗軍僅僅驅逐艦和巡洋艦就能承擔撤退任務。

這樣一來,海抗軍的三艘高速商船以及大多數官兵立刻就可以回撤。極大的減少了海軍方面護航的壓力,把海抗軍艦隊現有兩艘航母的戰鬥力徹底解放出來。

這就是佘勁松大局觀的體現,他不僅考慮了陸軍方面,還考慮了海軍的困難。對於一個陸軍指揮官來說,能想到盡量減少陸軍方面的風險,已經合格。能想到海軍部署,則是真正體現了高水平。

半年前,佘勁松還只是一個山地營營長。因為錫蘭戰役,打出極為漂亮的一場殲滅戰,獲得飛虎營稱號,成為一名中校團長。然後又指揮錫蘭土著軍隊在反攻日軍的戰鬥中,打的機動靈活,戰功卓著。這次出兵威克島,被李廣提拔為支隊長(旅級,臨時編制。)在攻克威克島的戰鬥中,指揮也可圈可點。

更難得的是,佘勁松,這個信陽山區的農家青年,今年才剛剛二十三歲。

李廣心中暗喝一聲:“帥才。”

無論是管理企業還是管理國家,管理軍隊。處於李廣這樣的位置,必將漸漸的遠離一線戰場。而李廣最最重要的任務,將會不再是直接指揮作戰,而是發現人才。

對佘勁松,其前景還不好下定論,但是李廣確信,這是一個極具潛力的軍事人才。

一直以來,李廣招攬的人員中極少有在歷史上留下赫赫大名的人物。但是俗話說的好:兵多能出將。雖然比起直接挖那些將軍苗子可能效率低一些,但是,海抗軍自身培養的將領,成長的腳步更加堅實。

古語有: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對於海抗軍這樣一支雖算不得超時代的軍隊,但是也絕對算得上準現代化軍隊,千軍不易得,將領更難求。

發現一個名將苗子,李廣很滿意。

隨著陸軍兵力作出調整,海軍也開始調整作戰方案。

順便說一句,此戰結束後,海抗軍有近五百重傷員留在了天堂島。這些老兵在天堂島成家立業,順便為海唐國培訓出一支由當地土著組成的部隊--赤崑崙營。成為海抗軍繼黑崑崙營,青崑崙營,黃崑崙營之後的第四支非華人組成的部隊。

---------

珍珠港,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

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在二十日中午得到李廣傳來的戰報。反應稍有怪異,他不是坐下來思考,而是扔下一幹軍官,獨自到一個房間中練槍法去了。

在狠狠的打了五六個彈夾,尼米茲上將才回到司令部中。

美軍軍官們對此習以為常,尼米茲就這麼點愛好。或者說是一種特別的精神放鬆方式。

李廣傳來的情報,使尼米茲痛並快樂著。痛,原因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現在兵力的確不足。

當初被日軍炸沉在珍珠港的戰列艦已經一艘一艘的被修復。新建的戰列艦也有一艘已經列裝。不過,航母卻是嚴重短缺,現在尼米茲的手頭只有一艘航母,忙於支援瓜島和新幾內亞的戰鬥。

快樂。原因更簡單,海抗軍奪取了威克島。由於威克島所處的位置,一下子就破壞了日軍在中部太平洋的防禦圈,毫無疑問的將會成為太平洋戰場的下一個焦點。

至於,美軍會不接受威克島,主動放棄威克島,這種可能性,尼米茲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雖然軍人不得干政,但是處於尼米茲上將這種位置,政治因素也是他不得不考慮的。

正如李廣出兵威克島的出發點,對於美國來說,威克島根本不容放棄,民心,士氣,政治都要求美國絕對要死死的守住威克島。

美國被日本佔領的領土不多,只有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島和中部太平洋的威克島,關島。

威克島被海抗軍奪回,意味著這是盟軍第一次奪回美國的領土。再加上還是海抗軍幫美國奪回的,更容不得美國再放棄。

太平洋戰爭打了一年多,美軍如果敢把別人幫忙奪回的領土再失去,僅僅國內民眾的輿論就會把軍方噴死的。

無論是羅斯福還是尼米茲,都不敢放棄威克島。假如真的作出這樣的決定,或者是真的被日軍打敗重新佔領威克島,那麼羅斯福會被美國民眾口水淹死,尼米茲會立馬卷鋪蓋走人。

所以,威克島必然成為太平洋戰場下一個焦點,順理成章的一件事情是:美國必然向太平洋艦隊傾斜更多的人力,物力,裝備。

而這些“力量”,將歸於尼米茲。

軍人,沒有人會拒絕有機會指揮更加強大的軍隊的,沒有人會拒絕更加榮耀的戰功的。

尼米茲上將也不例外。

當尼米茲回到房間裡,李廣的另一個熟人斯普魯恩斯中將已經在等候尼米茲了。斯普魯恩斯自從在中途島海戰一役,立下大功。不僅軍銜上升了一級,職務上也有所提升,成為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參謀長。

順便說一句,在中途島海戰中另一位指揮官弗萊徹,現在也是中將軍銜。不過據說是因為戰鬥中老喜歡以“加油”為藉口避戰,甚至有一次還拒絕保護登陸部隊,所以現在“升官”了,成了一個什麼司令官,去美國西海岸擔任護航任務了。

斯普魯恩斯,這個話語不多,但思維縝密的將軍非常受尼米茲器重。尼米茲看到斯普魯恩斯時,一份出兵威克島的計劃已經出爐。

掃了幾眼作戰計劃,尼米茲很滿意。他的這個參謀長的確有水平,眼光長遠。

斯普魯恩斯中將制定的計劃,根本沒有玩什麼上不得檯面的花招。

作為美軍,如果想減少損失,最佳的辦法就是不接威克島這個燙手的山藥。或者儘量延遲接手時間。

但是,無論是哪種方法都有可能出現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狀況。砸了腳的後果很嚴重的。

威克島自從李廣發出電報,就已經不是一個純粹的軍事問題,是政治問題。李廣出兵威克島,就是看準了這一點。

很顯然,斯普魯恩斯看出了其中的核心,所以他制定的計劃核心只有一個--立即出兵。

--------

北非。卡薩布蘭卡。

美英兩國首腦的會晤已經結束,雙方達成了幾項共識。美國關於戰爭資源分配的比例也已經基本確定。

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要談的事情還有很多。其中關於法國,美國人找了個法國將軍傑羅德當代言,而丘吉爾找了戴高樂做代言。不過戴高樂這貨有“法國性格”,正面評價是:不肯受美英兩國的擺佈。李廣評價:二。這傢伙也在北非,但是卻不肯和美國推出的傑羅德一起擔任法國代表。(注:傑羅德,因為政治才能太差,後來退出了和戴高樂的競爭。)

羅斯福事務繁雜,到了一月二十日,有些很不耐煩:催促丘吉爾說:“新郎已到,新娘何在?”

得,戴高樂成新娘了。要是羅斯福知道中國有那麼一種特別的夫妻關係的話,估計會說“小妾何在”的。

此時的法國,在羅斯福和丘吉爾眼中,也不過就是個小妾的地位。

丘吉爾有些惱怒,看戴高樂竟敢玩‘二”,於是向戴高樂直接威脅道:“在羅斯福和你之間,我挑選大的。”

牽著不走打著倒退,指的就是戴高樂這貨。在丘吉爾放出這句話之後,立馬也不“法蘭西性格”了,立馬屁顛屁顛的跑來見美國老大,英國老二了。

也正是此刻,李廣攻佔威克島的訊息傳到卡薩布蘭卡。

和羅斯福一同參加卡薩布蘭卡會議的高官極多,美國陸軍大佬馬歇爾上將和美國海軍大佬金恩上將都在。

在美國的力量分配比例上,美國陸軍大佬馬歇爾還算滿意。雖然分給太平洋方面的麥克阿瑟多了點,但是分配給大西洋方向的艾森豪威爾的比例也沒有減少。至於誰分到的物資少了,也只能是英國和蘇聯了,或許還會加上法國?

而美國海軍大佬金恩上將其實並不很滿意的,要知道大西洋方向可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場,美軍純粹就是個打下手的。分給大西洋方向再多的資源,也顯不出美國海軍的戰功的。要想有戰功,沒有物資裝備和兵力肯定是休想。但是,想多分點物資,就得有足夠硬的理由。

當李廣佔領威克島的訊息傳到卡薩布蘭卡,一個軍校剛畢業的參謀都能看出威克島的重要性,金恩上將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

金恩上將立馬看到了希望,雙眼發亮。

二十一日。

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以及美國推舉的法國代表傑羅德,英國推舉的戴高樂,關於某些利益談的已經差不多了,四個人決定在花園中照個相,以示紀念。

就在這時,金恩上將在羅斯福背後悄悄咕噥了幾句,羅斯福笑笑:“額,對了,那艘小船的事情你去辦。”

戴高樂此刻正坐在羅斯福旁邊,一米九多身高的戴高樂歪著腦袋把金恩和羅斯福的對話聽了個清清楚楚。當時戴高樂臉色就耷拉了下來。

這是故意的,絕對是羅斯福故意安排的。

打臉,真正的打臉啊。

羅斯福口中所說的“小船”,其實就是法國口中的敦刻爾克戰列艦,海抗軍的大西洋號戰列艦。戴高樂費了不少力氣,更是拿出法國在北非殖民地的幾座礦山,這才說動了幾個美國議員,想運作一下把大西洋號戰列艦從海唐國手中弄回來。

沒想到,羅斯福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放走了海抗軍的大西洋號戰列艦。對於具有“法國性格”的戴高樂來說,得不到大西洋號戰列艦還在其次。關鍵是羅斯福和金恩的交談,根本沒有避戴高樂,放船的決定就那麼如同微不足道的小事,值不得羅斯福專門研究一般。

做這種與法國有關的事情,羅斯福可以在背後做,戴高樂一點招沒有。但羅斯福是當面做的,輕描淡寫的就放走了一艘“小船”。這可就是赤果果的打臉了。

那可是戰列艦。

對於自由法國來說,一艘戰列艦也是國之重器。法國海軍“悲壯”的自沉戰艦,自由法國現在手頭只有一艘最強大的黎塞留號戰列艦。另一艘讓巴爾號戰列艦,現在還是一堆廢鐵,想修好的話,沒有個三五年估計是休想的。

但是,黎塞留號戰艦現在也在美國修理,而且還沒有炮彈,正指望美國人專門生產炮彈呢。

還有更加重要的一點,這艘黎塞留號戰列艦實際上不歸戴高樂指揮。

盟軍在北非的“火炬”作戰中,“黎塞留”號保持中立,即不參加登陸行動,也不對盟軍登陸部隊進行打擊。在美國的調解下,1942年底,自由法國與“黎塞留”號艦員最後達成和解:名義上由美國將“黎塞留”號買下,在美國接受整修後投入太平洋戰場的對日作戰,戰後再歸還法國政府。

這是外交詞彙,實際上是因為黎塞留艦上的官兵看不上戴高樂。而美國又對這艘戰列艦很有些興趣。

要知道這艘黎塞留號戰列艦的戰鬥力可是夠強悍的,比美國現有的戰列艦那是一點不差,甚至更強。(指美國剛剛列裝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美國戰列艦的巔峰之作--衣阿華級戰列艦尚未列裝。)

黎塞留號戰列艦,曾經和英軍兩艘戰列艦對砍,不僅不落下風,而且還重傷其中一艘英軍戰列艦“決心”號。美國人在戰艦短缺得到緩解之前,肯定是不會讓法國人有主力艦的。

總之,戴高樂費了不少腦筋,想搞一艘主力艦。但是這個願望很美好,羅斯福一句話,立刻打碎了戴高樂的小心肝。

戴高樂個子高有個鳥用。羅斯福一個瘸子想怎麼打臉就怎麼打臉。這是對戴高樂耍“二”,不早早的在卡薩布蘭卡恭候美國老大的報復。真當羅斯福瘸了,面子就不值錢了嗎?戴高樂要有做小妾的覺悟。

大國總統有大國總統的霸氣,羅斯福一個小小的念頭就能影響海唐國和法國海軍方面的整體戰鬥力。

戴高樂當面吃癟,心情奇差。李廣其實心情也好不到哪裡去,美國扣押海抗軍戰列艦,已經在實質上使得海抗軍利益受損。

不過,要是深究羅斯福的心理,李廣其實也不用太鬱悶的,這裡面只有戴高樂是純粹的鬱悶。

羅斯福在聽到海抗軍攻佔威克島的訊息,反應和美國海軍大佬金恩差不多。別看羅斯福是美國總統,是政客。但當初這位也是海軍,當過艦長,更擔任過美國海軍助理部長,軍事素養是不可懷疑的。

也正因為羅斯福看到了威克島必將成為太平洋戰場的新焦點,太平洋戰場的規模必將擴大,所以羅斯福有些鬱悶。

海唐國在美國的宣傳已經展開,主體鮮明:為了答謝美國兩次支援海唐國共計一千五百萬美金的軍事援助,海唐國以最有誠意的行動--付出巨大傷亡,為美國從日本鬼子手中奪回了威克島,美國的領土。

一千五百萬美金,是不是算錯帳了?沒錯,美國真正援助海唐的只有一千五百萬美金,其他的不是戰功酬勞,就是技術銷售,或者商業行為。

羅斯福感覺很不爽,海抗軍這一行動完全是牽住了美軍的鼻子,彷彿有點美軍按照海抗軍的指揮棒指引作戰的意味。但是,眼下的局勢,美國太平洋艦隊真的缺少航母。

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發來的檔案說明,至少十五天內,美軍是少不了海唐國航母的支援的。要知道,美軍趕到威克島,修好機場,調運飛機都需要時間的。沒有空中力量,威克島僅僅靠陸軍真的是不好守的,這道理羅斯福懂得。

也就是說,美國現在實際上是有求於海唐國。一直都是他國求著美國,這種感覺實在是令一個大國的總統--羅斯福,很不爽。羅斯福不爽,於是戴高樂遭殃,戴高樂成惡劣羅斯福的出氣筒,狠狠的被打了臉。

另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羅斯福並沒有和丘吉爾商議。前幾日的會晤,已經確定了大西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的美國“力量”分配比例是六比四。現在有了新情況,這個比例表面上羅斯福決定在表面上不改變,但會有什麼實質性的變化,羅斯福心中有數。

二戰結束後,隨著一些檔案的解密,人們發現,在四三年美國對太平洋戰場和大西洋戰場的力量投入是五五分成,平均分配。

原本的歷史上,美國在大西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的力量分配原則是先歐洲後亞洲,大西洋戰場分走了七成,太平洋戰場只有三成。

李廣這只蝴蝶,煽起的風暴,愈演愈烈。實質上已經改變了美國的先歐洲後亞洲戰略。(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