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海上長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九章 三軍出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九章 三軍出擊

出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舅哥出兵李廣更是得計劃周密。/www.tsxsw.com/蘇青練兵一直是在魯濱遜島上,那裡純粹就是一個窮山惡水的島嶼,多山多林木。李廣覺得還是把蘇青排到近似的地形作戰比較合適。

作戰區域最好還是在沿海,如果遇上危機,海抗軍雖然弱小,但是小規模的接應還是問題不大的。

選來選去,最後把蘇青的作戰地域選在了海南島。日軍海軍強大,但是再強大也不肯能把一個幾百公裡方圓的海南島看的嚴嚴實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海南島上山林密佈,很適合蘇青的小部隊打游擊。而且如果蘇青能在海南站穩腳跟,肯定能為海抗軍提供許多日軍情報,貔貅號的襲擊才會更加有效。

定下了作戰區域,李廣沒有敢虧待大舅哥。根據日軍的編制,一個中隊三個小隊加上火力小隊和一個隊部,共計兩百人左右。

海抗軍不可能出那麼多人,但是李廣還是給蘇青配置了四個班的兵力。能否發展起來還得看蘇青的本事了。

海抗軍海南游擊隊在八月一日成立,共計六十八人。

三個步兵班,每個班十五人。其中步槍八支,輕機槍一挺,60迫擊炮一門。

一個火力支援班十五人,八零迫擊炮兩門,馬克沁水冷重機槍三挺,德制75MM步兵炮兩門。

通信兵四人,備有電臺一座,步話機三部。軍醫一人,護士一人,文書一人。隊長一人。

另外李廣專門給這個游擊隊備用了一百支M1步槍和十挺輕機槍。不說備用武器,實際上游擊隊正常配置的武器就不是這六十八人能玩的轉的。至少得補充個三四十人才能正常運輸迫擊炮步兵炮重機槍。而幾噸重的彈藥補給也不是這麼幾十個人能夠運輸的。

八月八日,海抗軍三軍出征。這次是真正的三軍出征,在海抗軍歷史上算是第一次。

海軍動用了貔貅一號潛艇--任天洋帶隊,霸下號炮艦--鄭學昌帶隊,皮卡號驅逐艦--黃中華帶隊,PJP號補給艦--列種帶隊。艦隊總指揮官為鄭學昌。

陸軍出動一個海南游擊隊,有蘇青帶隊。

空軍出動一架日製偵察機,飛行員兩人機械師一人,有飛行員劉根生帶隊。

別看規模不大,可是真真正正的三軍齊出。臨出征,李廣又給游擊隊補充了六支莫辛甘納狙擊步槍,六支反坦克槍。這可是皮卡號從蘇聯購買了炮鋼之後,繞道到拉莫那裡買到的。

三九年四月,西班牙叛軍首領弗朗哥大獲全勝,成為西班牙的統治者。投機對路的拉莫此時也水漲船高,升官發財。由於原來西班牙的政府軍是蘇聯支援的,繳獲了很多蘇制武器。拉莫還是想著李廣這個小兄弟的,給李廣弄了一批很不錯的貨色,其中就有這種二戰中很著名的狙擊步槍。

從蘇聯供應給西班牙政府軍的武器就能看出來為什麼被叛軍打敗了。蘇聯除了提供了幾款坦克比較先進,大多數火炮都是從博物館里拉出來的舊貨,像李廣購買的122MM炮和152MM加農炮根本就沒有提供給西班牙政府軍。而德國和義大利提供給西班牙叛軍的武器相對就先進的多了。

故此李廣並沒有在拉莫那裡得到什麼好用的重武器,但是莫辛甘納步槍帶瞄準鏡和不帶瞄準鏡的共計弄到了一千多支。而反坦克槍也弄到了三百多只。另一款武器是捷格加廖夫DP輕機槍,(電影中經常見到的蘇聯轉盤機槍的前身)也有三百多支。捷格加廖夫輕機槍結構簡單,全槍只有65個零件,製造工藝要求不高,適合大量生產,而且槍的機構動作可靠,但質量太大。該槍連續射擊後,槍管發熱致使槍管下方的復進簧受熱而改變效能,影響武器的正常工作。

不過這款輕機槍,李廣沒有配給游擊隊。一則子彈是7.62MM,和捷克輕機槍以及馬克沁重機槍的子彈不通用。二則重量大了點,加上彈盤重量達到十三公斤,不很適合叢林作戰。

按照李廣的計劃,本來步兵的主要輕武器應該是衝鋒槍,但是現在買不到合適的。德國倒是有不錯的衝鋒槍,但是李廣從長遠考慮還是儘量不選德國輕武器,二戰一旦爆發,補充困難,李廣不想自己的部隊武器複雜,造成彈藥補給困難。美國的湯姆遜衝鋒槍倒是好東西,但是兩百多美元的價格實在過分坑爹了。和一挺輕機槍價格都差不了多少。

而李廣從拉莫這裡弄到的破爛蘇制機槍,一挺才七十美元。步槍一支才十五美元,笨重的反坦克槍也不過七十美元。迫擊炮價格更是便宜,簡直和廢鐵價格差不多。

現在石像島上的步兵武器不缺,裝備兩三千人綽綽有餘。其實都是得益於拉莫,而李廣總共花了不到二十萬美金。

李廣看著遠去的艦隊,心中空落落的,他是真想去指揮戰鬥。打仗真的是會上癮的,李廣經過幾次戰鬥,竟然是愛上了那種行走在生死邊緣的刺激。

李廣對於這次出征時間趕得很急,因為拉普拉斯的鳥糞貿易現在已經開始轉向日本,他必須立刻打擊這支自己建立的商船隊伍。不過現在已經和李廣沒有多少關係,擊沉個十艘八艘一點也不心疼。這也是為了配合袁然和拉板迦瑪列的謀劃必須立刻實施的行動。

不知不覺中,石像島形成了一個習俗,只要海抗軍出征,全島上沒有工作的大人和孩子都會來碼頭送行。

這次蘇紫紫為全體出征將士演唱了一首歌曲,歌聲盤繞在戰士心頭久久不散。

“送戰友,

踏征程,

默默無語兩眼淚,

耳邊響起海浪聲,

路漫漫,霧濛濛,

革命生涯長分手,一樣分別兩樣情。

戰友啊戰友,親愛的弟兄,擔心夜半北風寒,一路多保重。

送戰友,踏征程,

任重道遠多艱險,灑下一路海浪聲,

山疊嶂,水縱橫,

頂風逆水雄心在,不負人民養育情。

戰友啊戰友,親愛的弟兄,

待到春風傳佳訊,我們再相逢。再相逢。

蘇紫紫改變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她那強大的母親教導的結果,蘇妹妹最近喜歡和李廣膩在一起,李廣這些天教了蘇紫紫好幾首歌曲,當然中間做了一些小小改動。這些曲調優美的歌曲,很受戰士歡迎。蘇紫紫開始著手建立一個小小的演出隊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