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海上長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七章 十大廠和十大研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七章 十大廠和十大研發

最近石像島的發展越來越好,不知不覺中石像島有了十家企業,而有關軍事的研發小組也達到了十個。www.tsxsw.com

十家企業中,民營的五個。佔用人數最多的是捕魚,其次是魚肉壓縮餅乾廠。然後是子彈廠和肥皂廠,和一個建築公司。

而海抗軍直屬的五個企業,人數最多的是潛艇船塢,其次是電廠。而魚雷廠和炮廠以及炮彈廠和剛剛開始建設的發射藥廠。

這個發射藥廠是剛剛開始建設的,袁曄教授招來的人群中,真正的人才濟濟。李廣只想到了利用那種大胖魚造肥皂,而薛寶印這個化工專業的工程師則提出可以利用大胖魚的油脂製造硝化甘油,然後造出無煙火藥。

二戰中無論子彈還是炮彈的發射藥基本上都是這種無煙火藥。李廣在二十一世紀對於戰爭機器瞭解的其實很少,而薛寶印指出德國日本製造發射藥竟然有相當大一部分都是採用了鯨魚的油脂,而這種大胖魚的油脂和鯨魚油類似。

為此,李廣專門撥款二十萬美金,已經開始採購裝置,建設廠房,準備把這種大胖魚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每月都有幾千噸的大胖魚,製造硫磺肥皂根本就用不了這麼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有的企業中,發展最好的不是潛艇船塢,畢竟現在只是建起了一個船塢,並沒有開始投產,還處於籌備階段。

目前發展最好的企業是魚雷工廠。李廣一直以來缺乏管理和技術人員,現在魚雷生產已經有了兩個合適的主管。生產管理廠長餘慶中,總工程師雷成功。兩人的姓氏合到一起正好是魚雷,這兩個人對於目前的海抗軍來說是最為適合管理這個規模不大,卻無比重要的單位。餘慶中在國內,曾經在上海自己開辦了一架鍾表廠,對於精密工業的管理很是有一套。而餘慶中本人和蘇茂德有些親戚關係。總工程師雷成功在英國留學,回國後曾經在國內海軍造辦擔任過水雷研發工作,算是內行。

這兩個人的加入,立刻使得魚雷廠的管理走上正軌,提高了魚雷質量也降低了成本。這一點實在太重要了,別看一個廠每月只生產個二三十枚魚雷,但是由於所採用的材料,零件無一不是最先進的,產值很是驚人。完善的管理無疑會極大的降低成本,而一旦科研工作能夠進入良性循環,那麼魚雷的質量將會得到提升。

對於海抗軍來說,魚雷的生產至關重要。沒有魚雷貔貅號潛艇出海就沒有武器。而提高魚雷的效能是一件極為複雜的事情,研發和製造各個環節都必須做到盡善盡美。根據李廣的下一步擴軍計劃,魚雷的產量必須提高。而魚雷家族中的另一個產品--熱動力魚雷必須提高效能。在確定了兩個魚雷廠的領導之後,李廣總算輕鬆不少,諸葛亮之嘆少了許多。

炮彈廠最近有了突破,已經開始製造榴彈,質量或許不很好,但是已經能夠使用。

以此為標準,炮彈廠步入正軌。現在雖然還在試製階段,如果到年底,相信月產一百噸的炮彈不會很難。按照目前的市值,這可是二十萬美元的產值。而穿甲彈和高炮彈的研發也在進行當中,在李廣的計劃中,將來榴彈的生產將會撥給民營,而海抗軍的炮彈廠將把目標定在高炮彈和穿甲彈這樣的高階產品上。不過目前才剛剛走出第一步,任重而道遠。

李廣最近在一項項的把產業分工,找出能夠勝任的管理人員。有的研究專案如果實在沒有合適的,就臨時指定一位,可能會不很合理,但是減輕了李廣自身的壓力。

作為李廣自身來說,他實在不願意涉及太多的產業專案,也不願意涉及太多的科研項目。但問題是,他做的事情是打仗,是拼人命的。而李廣又明知道海抗軍欠缺,自己又知道一些,叫他不發展而去耗費戰士的生命,他良心難安。

李廣現在不缺錢,但是難以購買到合適的武器,尤其是大炮。海島防禦絕對不是只憑輕武器就能做到的。

大口徑加農炮根本別想,就是大口徑榴彈炮也很難購買。美國人銷售步槍,子彈非常積極,但是大口徑的火炮根本不對外銷售,實際上美國人現在對戰爭的準備也很是不足,根本就沒有多少重炮。而李廣也沒有更多的情報出售給蘇聯,也弄不到重炮。

在這種壓力之下,李廣只能寄希望於自己的火炮生產線。仿製德式步兵炮現在已經沒有多少問題,正好蘇聯人提供的炮鋼鋼坯能夠製造二十四倍徑的炮管。

但問題在於,炮管到現在質量還不過關。這個還真是急不得,機加工工藝只要控制嚴格,就能保證質量。但是熱處理技術,卻是需要經驗的。現在一幹技術人員正在努力攻關。

火炮的生產,所有的零件現在都已經解決,無論是購買還是自制都不是問題。現在就是炮管掐著李廣的喉嚨。

如果能解決炮管的生產難度,那麼三款76.2毫米火炮就能順利的投產。

炮管的工藝如果不能突破,不僅步兵炮,野炮不能生產。而且高炮的缺少直接的影響到了幾艘軍艦的防空能力。坦克也只能當推土機。

面對如此棘手的問題,李廣本打算去一趟美國,不計代價的挖人。這時候,神奇的袁曄教授再次出手。

美國那邊十二架P40戰機即將交貨。現在由於歐戰的爆發,可能會有變化。美國人想先為法國人提供武器,而李廣的訂單準備後退。

袁曄教授需要去一趟美國,處理這個問題,順便自告奮勇的招人。

李廣自知,他也只是佔了一點知道歷史的優勢,但是輪到處理問題的能力,拍馬也追不上袁教授。既然如此,能者多勞,李廣又給袁教授安排了幾項小事。

說句內心話,李廣對著袁曄一家稍有戒備,這一家實在是太厲害了,已經超出了常規。無論是在二十一世紀還是在這個時代,李廣從未見過一家中出現如此多的人才。而且袁家在海抗軍的重要性越來越高,且不說袁然管理這烏拉圭的一攤子事情,袁教授和他的學生們不僅管理著民政,而且在五個工廠十個科研小組中無處不在。實際上就是烏拉圭那邊的幾個專案中也有幾個擔任重要角色。

但是李廣真的看不出袁教授是怎麼想的,好像真的沒有一點私心。如果說私心的話,也是為了自己的女兒找個如意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