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 準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一章 準備

時間一晃已到了1910年末。此時的cq已經完全在李斌的統治之下。鋼鐵廠原先生產出來的鋼鐵大部分變成了護廠隊員手中的武器裝備,機械器材,少部分則儲藏了起來。

1908年是一個豐收年,許多的武器在這一年定型生產。機械廠生產了一種簡稱為07式步槍的手動步槍。要是有軍事發燒友看到的話,絕對大呼,好槍啊,毛瑟98k。在毛瑟1898式步槍生長線到來後,試製了一百枝,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現了如後座力太大(對東方人來說)等不少問題,最後在艾琳的幫助下,對1898式步槍及其生長線進行了改進,使新槍類似於毛瑟98k,原有的諸多問題已解決或不足為慮。機械廠利用07式步槍,生產了加裝了瞄準鏡的08式狙擊步槍。馬克沁重機槍也進行了改進,改進後的馬克沁重機槍類似於後世的德國mg08式馬克沁水冷重機槍被稱為08式重機槍。輕機槍則仿製的後世布倫式班用輕機槍,簡稱08式輕機槍,30發弧形彈匣供彈。以上三種槍械都使用毛瑟步槍彈。主要的裝備使用相同的彈藥,可以減少後勤補給的困難。李斌可不想像後世淞滬會戰時同為毛瑟步槍,中央軍使用7.92毫米子彈,桂系軍隊使用7.7毫米子彈,造成桂系軍隊幾乎無彈可用的局面。此外機械廠還生產了一種簡稱為08式衝鋒槍的衝鋒槍,該槍仿製的是後世司登mk2型,該槍製造簡單,易於大規模生產,對於貧窮的中國來說這點尤為重要。即使使用毛瑟7.63毫米手槍彈殺傷力依然強大。由於中國缺銅,李斌命令生產的普通子彈必須是覆銅鋼彈(狙擊步槍的子彈還是全銅的)。

在工廠的德國技師看到工廠生產出來的槍械後向奧托進行了彙報。奧托得知後向德國國內進行了彙報。德國國內馬上派出了一個小型的考察團來考察。結果他們發現07式步槍比1898式步槍略短,但其它效能幾乎完全一致,而且原有的諸多問題已不足為慮,新兵也能更好地適應打靶訓練。因此雙方達成了協議。德方不追究中方侵犯毛瑟公司專利權的責任,德方願意以十兩白銀的象徵性價格買下07式步槍的全部圖紙。中方以後生產、銷售的07式步槍,不在付出相應的專利費。德方願意以十兩白銀的象徵性價格買下08式重機槍的全部圖紙。中方向德國購買兩條毛瑟步槍子彈生產線(實際上一分錢都沒花,德國人友情贈送)。在考察團離開時帶走了100枝07式步槍及五挺08式重機槍機槍,兩萬發毛瑟覆銅步槍彈(全部用來測試的)。德國人認為08式衝鋒槍射程太近而且太耗子彈,沒有採購(受到普奧戰爭、普法戰爭交戰雙方距離越來越遠的影響,此時的軍事理論認為步槍的射程越遠越好,所以德國人才沒看中衝鋒槍)。至於08式輕機槍,在德國人眼中則是麥德森輕機槍的仿製品(麥德森輕機槍和08式輕機槍看起來的確有相似之處)根本用不著仿製,因此沒有採購。但在一戰開始後,德國人發現08式輕機槍超越了當時世界上所有的輕機槍。因此急忙派人到中國買下08式輕機槍的圖紙和相關技術。

之後德國推出了使用7.92毫米毛瑟覆銅步槍彈的mg08式馬克沁水冷重機槍和新式的kar98k毛瑟步槍。(這也間接導致在一戰中後期交戰雙方都使用覆銅鋼彈)李斌得知後哭笑不得,這到底算啥事兒呀!1933年南京國民政府以kar98k毛瑟步槍為原型生產出了中正式步槍,以mg08式馬克沁水冷重機槍為原型生產出了民國24式水冷重機槍(歷史上都是1935年)。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為了彌補火力的不足,工廠利用李斌給出的資料製造出了60毫米迫擊炮、82毫米迫擊炮、乃至150毫米重型迫擊炮也定型生產。原有的75毫米野戰炮生產線在德國專家走後也進行了改造。改造成功的生產線生產出來的野戰炮則被命名為09式75毫米野戰炮。其原型則是後世的博福斯75毫米野戰炮。只不過因為鋼材的原故,導致最大射程只有8500米,但對於這個時代的中國的軍隊來說也夠用了。工廠儲備的彈藥足夠維持至少兩場10萬人規模的戰役。護廠隊明面上還是只有五千人,但實際上,卻可以隨時擴充到五萬人,這是一線部隊。接受過準軍事化訓練的人超過了二十萬。從中抽調一半組建衛戍部隊不成問題。

一線部隊按照三三制原則編制,一個班10人,每個班10人,配6枝毛瑟1908式步槍和一枝帶瞄準鏡的狙擊步槍,另有3人配08式衝鋒槍進行近距離火力掩護。每三個班組成一個排,加正副排長共32人;

三個標準步兵排組和通訊班、火力排、衛生班、偵察班、炊事班及連級機構人員組成一個連182人,火力排26人裝備有8挺08式輕機槍,4挺08式重機槍,2枝狙擊步槍。

三個標準連和通訊排、衛生排、偵察排、火力連(共計4門60迫擊炮,4挺重機槍)近600人組成一個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三個標準營和通訊排、衛生排、偵察連、炮兵連(裝備6門82毫米重型迫擊炮)近2500人組成一個團。這樣就初步形成了,連有重機槍,營有60炮,團有82炮的火力體系。必要時團級編制會加強150毫米迫擊炮。之所以這樣編制是考慮到sc多山地丘陵,野戰炮轉移不便,而迫擊炮則容易得多。這樣的一個團李斌敢說絕對能打得現在清朝新軍的一個協(相當於旅級建制)抱頭鼠串。護廠隊還有一個直屬的炮兵團,有三個營,每營三個連,每連4門09式75毫米野戰炮,共計裝備36門野炮。二線部隊減少了衝鋒槍、輕重機槍、狙擊步槍和迫擊炮的裝備數量。

至於護廠隊的服裝則是仿製的後世的99式軍服,但因為服裝面料的原因,還趕不上真正的99式軍服,只是外表像罷了,但在這個時空也夠用了。至於更先進的數字迷彩,目前根本不在考慮的範圍內,因為用不到。

1910年末,李斌下令,護廠隊馬上擴充至15萬人的規模,工廠只留下五千人,多餘的人前往山區整訓(這使得原先儲備的大量彈藥被消耗掉),一線部隊由三個每個有一萬五千人的師,編號從五到七,和一個五千人的直屬旅。陳武、徐榮、林寒生分別擔任三個師的師長,劉燁擔任直屬旅旅長。二線部隊編為10個師,每個師一萬人,編號從101到110。機械廠加大彈藥的生產量。糧食的儲備必須達到供100萬噸,國內不夠的可以到國外買(這是考慮到將來奪取川滇黔三省後,大量貧民需要救助而準備的)。情報機構,務必打探清楚川滇黔三省的具體情況。可以說李斌為了在辛亥革命中崛起,準備拼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