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四七章 巴嘎雅路(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四七章 巴嘎雅路(五)

“準備的怎麼樣了?”

“還有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了。”

“一個小時嗎?”張敬海喃喃自語。“能不能再快點?我希望在今天凌晨一點前就能完成,然後你們地勤人員再休息兩個小時,為接下來的戰鬥做準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哎,我儘量吧。”說完就離開了。

張敬海看著這位為西聯航母奉獻了一生中最寶貴時光的老地勤的背影,默默地敬了一個軍禮。

一九二二年八國簽署的《海軍軍備條約》中中國是締約國之一,只不過當時代表中國中/央政府簽字的不是當時被各主要國家認可的能夠代表整個中國的北洋政府代表的顧維鈞,而是僅僅身為中國地方政府的西聯政府代表唐紹儀。當時身為西聯政府代表的唐紹儀將自己的大名寫在了協議書中。後來唐紹儀被國人掛上了漢奸、賣國賊等等不名譽的帽子。西聯海軍從上到下都知道唐紹儀是個甘願揹負罵名也要實現海軍強大的人,因此唐紹儀得到了西聯海軍全體的尊重。西聯海軍甚至決定將新造的一艘航母命名為“唐紹儀”號。

有的人註定了不能像唐紹儀那樣承擔起罵名,但他們也選擇了自己的方式來實現海軍強大的目標。這位老地勤就是這樣一個人。許農蔚生於廣西海邊一個普通的漁民家庭。在當時的中國一個漁民的後代幾乎是不可能成為海軍的一員的。可是命運就喜歡開玩笑。一九一一年的時候當時自身羽翼並不豐/滿的李斌拿下了川滇黔桂瓊五省市,接著就開始了大規模建設。與此同時相對於其他海軍強國而言,並不強大的西聯海軍也開始了招兵買馬。相對於全國總人數而言當時接受過現代西方教育的中國人是十分稀少的,無奈之下西聯海軍來了個來者不拒。說得準確點是只要你報名參加西聯海軍,在考核合格後就能吃軍餉了。當時考核的條件很簡單。首先要會游泳,想要成為海軍的一員總不可能不會游泳吧,不然落入水中被淹死就讓人看笑話了(後來這一條被取消)。其次,頭腦一定要聰明,海軍可是技術性軍種,其士兵素質不高可不行要勤快。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勤快,雖然說頭腦很重要,但頭腦不經常用那不等於擺設,動起來是關鍵呀。許農這三項中只有第二項稍微欠缺,好在他勤能補拙,不然準會捲鋪蓋回家。許農知道自己不像其他人那樣讀過書識得字,因此他來了個笨鳥先飛。只要自己弄不明白的東西都會向其他人詢問,每當其他人休息的時候他都會努力的學習,久而久之這效果自然就出來了,成為了一個多面手。後來西聯的航母服役了,他就被抽調到航母上服役。航母在當時可是新鮮玩意兒,沒幾個國家玩兒得轉。當時的西聯也是處於懵懂狀態,好在李斌拿出了一些資料,不然這航母還真的讓人頭疼。許農就這樣一直在航母上面工作了十多年。等到了抗戰開始了,按照他的年齡,他本可以到岸上繼續從事相關工作,可他拒絕了。按照他的話說就是:“我當了這麼多年的地勤,以前沒上過戰場我無話可說。但此刻要去打小日本我還沒上戰場,就算死了我也死不瞑目。”得,一句話道出了很多老地勤的心聲,於是這些老地勤聯合寫了一封信給李斌,信中表示自己一定不會有負重託,堅決服從命令什麼的云云。沒辦法李斌也只好同意了,但李斌也說明回來後乖乖地到岸上繼續從事相關工作。於是這些老地勤全都高高興興上艦了。不得不說這些老地勤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在他們的工作下戰機出擊前的準備提前完成了。完成工作的他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找個地方好好休息一下,為接下來的戰鬥做好準備。

西聯在做準備日本人也沒閒著。豐田副武知道這件事要是做不好等待自己的可能就是剖腹謝罪。只不過在豐田副武看來這完全不是問題,無論從哪方面來說自己手上的力量都要強於西聯的航母編隊,即使西聯的航母編隊進入杭州,乃至於上海躲在西聯空軍的羽翼下,自己也能夠將其全殲。豐田副武可不是瘋了,而是有底氣才這樣想的。豐田副武的底氣來源於日本國內新開發出來的戰鬥機。

這款戰鬥機的誕生可謂是幾經波折。當初日本人成功開發出了九六式艦載戰鬥機,自信滿滿地日本人認為該機能夠在能在亞洲地區橫著飛了。可是在淞滬會戰期間九六艦戰遇到了德國製造的bf—109戰鬥機,在這款戰鬥機面前九六艦戰黯然失色。後來日本派人到德國進行質問,質問德國人為什麼要把這款這麼先進的戰鬥機賣給支那。德國人也硬氣回答的話差點把前去質問的日本人氣個半死,“我們德意志帝國賣飛機難道要事先知會你們日本嗎?真以為你們日本是以前的大英帝國呀?”這件事情最後不了了之。

淞滬會戰期間有些購進的bf—109戰鬥機被擊落了,後來日本人想方設法找到了其中一部分的殘骸。透過對殘骸的研究,日本人發現德國的bf—109戰鬥機的實力完全超過九六艦戰,換句話說就是日本根本沒有任何一款飛機是它的對手。這促成了日本軍方特別是海軍對新飛機的渴望。到了被西聯空軍狠揍了一頓後,日本軍方對新飛機的渴望更強烈了。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年)年初的時候這款新飛機終於出世了。新出世的這款飛機被日本人稱為九八式艦載戰鬥機,簡稱九八艦戰。該機全長九點零六米,全寬十二米,全高三點五米,主翼面積二十一點三平方米,空重一千六百八十公斤,使用一臺九百五十馬力的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五百六十五公里每小時(六千米高度),最大航程三千三百五十千公裡(掛載副油箱),武器為兩門二十毫米機炮(位於機翼,攜帶彈藥各六十發)和兩門七點七毫米機槍(位於機頭,攜帶彈藥各七百發),在必要時可以掛載兩枚三十公斤或者兩枚六十公斤炸彈(注一)。也許看到這裡有的人就明白了這款戰鬥機到底是什麼飛機了。沒錯這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零式戰鬥機。在後世的歷史上零戰是在一九三九年開發出來的,在一九四零年的時候正式被日本海軍採購,也就在那個時候被正式命名為。當時日本的軍用飛機是採用日本皇紀的後兩碼來冠名的;而零式戰鬥機在一九四零年(昭和十五年)正式由日本海軍採用時,該年正好是皇紀二六零零年,後兩個數字剛好是“零零”而取名。這一時空零戰提前誕生了,名字當然也要改了。

九八艦戰的誕生讓日本的飛行員們相信自己終於可以一雪前恥了,因此生產出來的零戰全被一股腦地裝上了航母。

時間不知不覺到了六月十一日的凌晨三點。西聯航母上再次開始了忙碌,只不過最消耗時間和體力的事情早就完成了,剩下的事情就簡單多了。儘管天比較黑,但透過燈光的亮度還是可以看到飛行甲板上忙碌的身影。

升降機將飛機緩慢地升上飛行甲板,地勤人員將升上來的飛機用小拖車推到預定位置;然後有的地勤人員馬上跑過去將副油箱裝上並仔細檢查。大約半個小時後所有的飛機都已做好起飛準備。這時候航母的航空作戰室裡響起了鄭大海的聲音:“想必你們已經知道了這次攻擊的目標是哪裡。廢話我就不多說了,我只說一句話。”

所有人都沒有說話,都認真地聽著。

“雪甲午恥。”

所有人起先一愣,然後就明白了過來。甲午一役,中國好不容易才有的海軍就此衰落下去。從此中國變成了有海無防的國家。儘管後來清政府向國外採購了一批軍艦,但根本改變不了這一局面。抗戰開始沒多久南京政府的海軍艦隻大多沉沒,剩下的都是能夠在長江內行駛的小噸位船隻。與此同時西聯的艦隊則在後方苦練,這次好不容易出來了肯定要好好表現表現。要是這次能夠重創出擊的日本聯合艦隊肯定就是大功一件,其意義遠超過當年的黃海海戰。再說了當年的甲午恥辱一直都深深刻在中國人,特別是中國海軍人員的心中。這次出擊要是不能重創出擊的日本聯合艦隊,那麼他們也沒臉面說自己參與了對日本聯合艦隊的攻擊行動了。當然想是這樣想,但實際去做就是另一回事了。於是猜測日本人的打算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了。

鄭大海等人的小型兵棋推演與其說是兵棋推演倒不如說是紙上談兵好些。但不管怎麼說他們的努力還是比較成功的。在兵棋推演一開始鄭大海扮演的藍方就發動了自己的一切手段尋找張敬海的紅方。在對戰中最怕的不是對手搞突襲,而是根本就找不到對手。這就好比兩個人打架,一個人因為條件限制根本發現不了對手,而對手則將自己看得明明白白,結果自己一直被對手壓著打,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因此找到對手的方位,瞭解對手的實力可是重點。自從西聯航母編隊成功空襲臺灣後日本人一度失去了西聯航母編隊的確切位置。雖然日本人判斷西聯航母編隊正向北航行,最終目的地是上海。但日本人也害怕西聯航母編隊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假意到上海,實際上卻突然前出到那霸附近,像空襲臺灣那樣空襲那霸。到時毫無防備的聯合艦隊肯定會損失慘重。鄭大海就是基於考慮才極力想要找到對手的位置。有趣的是日本人和他的想法一樣。

找到了對手的位置就該想辦法怎麼打倒對手。鄭大海扮演的藍方考慮到自己手中擁有的牌要比紅方多很多,因此怎麼用好牌就成了一個問題。鄭大海首先出動了自己的飛機隊紅方進行轟炸,徹底消滅紅方的空中力量;然後讓早已前出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與紅方戰艦展開近戰。這樣就能最大程度地全殲紅方戰艦。鄭大海這樣考慮是有原因的,這次日本人為了消滅西聯航母編隊出動了大量的主力艦和附屬艦隻。以至於西聯航母編隊在兵力數量上處於劣勢,但在質量特別是航空力量上西聯航母還是具有質的優勢。想要完成全殲任務的日本人肯定不會讓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出海打漁玩兒的,相反肯定會讓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有表現的機會。這機會肯定是要讓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靠近目標才能做到的,不然上面的主炮發揮不出優勢呀!再說了西聯的航母編隊空襲了臺灣,睚眥必報的日本人肯定會出動航母上的艦載機發動空襲。在以前的對戰演習中西聯航母編隊發現如果一方先於另一方出動飛機攻擊,那麼最後倒黴肯定是先出手的一方。因為首先被攻擊的一方可以集中所有的戰鬥機執行防空任務,等到成功抗擊了敵方攻擊後再反攻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先動手的一方的飛機已經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少數飛機根本支撐不起防空網。到時候只能任由對手投彈了。當然這是建立在雙方空中實力相差並不大的情況下才有的,不然一方的空中實力遠超另一方,另一方根本就不用打乾脆直接投降算了。當然了日本人不知道西聯海軍航空兵在對海攻擊上的實力是很強的。不說日本人不知道就是其他海軍強國也不知道,因為西聯喜歡藏拙,更喜歡扮豬吃老虎呀。

基於上述考慮鄭大海的“對手”張敬海來了個將計就計。你不是要空襲我嗎?那好我就等你來空襲。我首先出動艦載戰鬥機將你派來空襲的飛機,特別是戰鬥機打掉,讓你沒有防衛能力。然後再出動自己的攻擊機打擊你的航母。等把你的航母擊沉了,再來打你前出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編隊。只不過這樣一來單靠航母上面的三百多架艦載機肯定完不成任務,還是要空軍幫忙。再說了空軍的對海攻擊能力讓張敬海擔心不已,最終張敬海還是決定讓駐守在上海的海軍航空兵也一同參與。

注一:上述資料為零戰初期的二一型,日軍編號為a6m2,也就是偷襲珍珠港的時候日本人用的那種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