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一零章 走上前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一零章 走上前臺

按照當初《三一協定》的規定,一旦大選結束,獲勝的一方將會在其他黨派的監督之下建立一個新的能讓中國真正富強起來的政府。

西國黨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在其他黨派的監督之下建立一個新的能讓中國富強起來的政府。可誰曾想這時候東國黨跳了出來,要求在組成新政府的時候,必須有外國聯合監督團進行監督。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東國黨的人害怕被西國黨趁機打擊呀!

就在所有人都相信西國黨會表示強烈反對的時候,西國黨公開發表聲明,宣佈:為了體現公正、公平/公開;為了促進民主事業在中國生根發芽;為了……

一長串“為了”出來,看得人眼花繚亂。

反正所有人是看明白了,西國黨是擺明了要引入這些外國聯合監督團,對進行新政府的建立進行監督。到時候,要是真發現或者出了一些問題,也有人證來證明西國黨真的是按章辦事,誰也奈何不了。

西國黨對新政府的構成是十分上心的,在長時間商討後公佈了新中/央政府成員的名單和詳細構成。

新中/央政府的最高首腦被稱為主席,由李斌擔任。主席之下有副主席六人,分別是蔡鍔、姜分、汪兆銘、古潤東、張瀾、李濟深。

主席的職責分內外兩部分,對內,公佈法律,任免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授予國家的勳章和榮譽稱號,釋出特赦令,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宣佈戰爭狀態,釋出動員令;對外,進行國事活動,接受外國使節;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派遣和召回駐外全權代表,批准和廢除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

成立國務院作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

國務院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組成。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各部、各委員會實行部長、主任負責制。

國務院下設國外交部、國防部、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華工業部、民族事務委員會、公共安全部、國家安全部、監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商務部、文化部、國家衛生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

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包括: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國家體育總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國家林業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旅遊局、國家宗教事務局、國務院參事室、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預防腐/敗局。

國務院辦事機構包括:國務院辦事機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國務院研究室。

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包括: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行政學院、中國地震局、中國氣象局、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是國務院行政機構根據職能劃分的一個部門。承擔跨國務院行政機構的重要業務工作的組織協調任務。

可以說這時候的國務院已經和後世的中國國務院差不多。

由於這些部門是在太多,因此擔任上述部門最高職務的人也很多,再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在新政府建立後,新政府對全國/軍隊進行了統一的整編,同時將全國/軍隊的名稱統一更改為中國復興軍,意思是這支軍隊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存在的軍隊。

按照《三一協定》的規定,在大選中獲勝黨派的話和行動,其他黨派必須服從。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可以提出來,但絕不可以無理取鬧。

現在新政府對全國/軍隊進行統一整編,當然讓那些視軍隊為己物的人心如刀絞。他們公開表示,絕不會將自己手中的軍隊交出去進行整編。

對於這些人,西國黨沒什麼好說的,直接下令最近的西聯軍部隊將其剿滅。要是在此期間造成了無辜傷亡,那西聯軍只能說對不起了,大不了日後予以賠償。

看到那些不願意交出軍隊的人的下場,有的人開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想要用軍隊來和西國黨討價還價。

可惜的是,西國黨裡都沒理他們,直接給他們下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們一定要在某月某日將軍隊全部交出來,接受整編。不然前面的榜樣還在黃泉路上等著他們到來,一起共赴黃泉呢?

再加上這些人手上的軍隊也軍心不穩,往往還沒等他們的長官下令,他們自己就跑到西聯軍的地盤上,乖乖接受整編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東國黨軍隊的整編還算進行得比較順利,對工農黨軍隊的整編就頗有難度了。原因無他,只因西國黨的名字。

西國黨的全稱為中國國家黨(西部派),東國黨的全稱為中國國家黨(東部派)。由於東國黨和工農黨之間有血海深仇,因此西國黨也被工農黨恨上了。

工農黨的一部分人認為,東國黨和西國黨的名稱雖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在對待工農黨的問題上絕對會採取一致政策。如果工農黨真的放下了手中的槍,那麼等待工農黨的絕對是一九二七年大屠殺的重演。因此工農黨那個堅決不能放下手中的槍。

工農黨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姜分、汪兆銘等人在一九二七年對工農黨的大屠殺實在是讓工農黨損失慘重。

不管工農黨願不願意,反正西國黨是打算將全國/軍隊徹底國家化。要是還有誰打算試試西國黨手中的刀是否鋒利?是否下得去?西國黨肯定不會吝嗇。

就這樣在半強迫,半自願的情況下工農黨不得不交出了自己手中的軍隊。西國黨自己也知道這件事情自己做的是有那麼點兒/操/之過急,但問題是時不李斌待呀!李斌只好在未來的日子裡補償一下工農黨了。

全國/軍隊的整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稍有不注意就會引起大麻煩。好在西國黨早就有了腹案,才能順利進行。不然指不定出什麼亂子。

全國/軍隊的整編大致可以概括成“裁”、“減”、“增”、“精”四字。

或許有人要問了,這四字到底什麼意思?

別著急,慢慢看下面的解釋。

“裁”指的是將軍隊中的老、弱、病、殘、幼、女和不適合在軍隊中服役的人全部裁撤。

老指年齡超過五十週歲的人,以當時的情況來說年齡達到五十週歲的時候,身體機能會不斷下滑,平和可能還沒什麼,到了情況緊急的時候就有什麼了,因此西國黨才制定了這一年齡為裁撤年齡。

弱指身體虛弱的人,在亂世身體虛弱者從軍是屢斷不絕的事情,因此在全國/軍隊中身體虛弱者雖不能說比比皆是,但也不少。這部分人不裁撤對軍隊的戰鬥力有很大的影響。

病指身體有疾病,包括隱/性/和顯/性/疾病的人。患有隱/性/疾病的人表面上很健康,但稍不注意就長眠了。比如說,有的人表面上身體很健康,但實際上他患有心臟病,稍不注意就為國盡忠了。患有顯/性/疾病的人從表面上看就知道他的身體不好,但出於某些原因他還是在軍隊中服役。對於這種人,那沒說的,發現一個,審查一個,最後對他(她)進行妥善安置。

殘指身體有殘疾的人。在軍隊中殘疾人一般來說是不存在的,因為誰都知道殘疾人的生活不便,打仗的時候還要人專門照看。但是有些殘疾人因為某些原因沒有離開軍隊,反而繼續在軍隊服役。對於這些人,肯定要在審查後,對他(她)進行妥善安置。

幼指年齡在十八周歲以下的人。由於某些原因,年齡十八周歲以下的人進入了軍隊,

女指的當然是女人了。在軍隊中存在女人是可能的,但原因千奇百怪。因此這些女人還是要在審查後進行再次分配。如果說是當文職人員,拿在考察後再分配;如果是日本人的間諜,那直接送交情報部門處理;如果是家破人亡的,那送到某地進行統一安置……總之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妥善安置。

不適合在軍隊中服役的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這些人主要分成五大類。

第一類是指那些本不願當兵,但卻被強抓了壯丁的普通老百姓,這類人肯定會被送回原籍。

第二類是指那些畏敵不前、胡亂指揮的人,這類人肯定會被直接開除出軍隊。

第三類是指那種見死不救的人,這類人肯定也會被直接開除出軍隊。

第四類是指那種為了升官發財才進軍隊和來軍隊鍍金的人,這類人更是會被直接開除出軍隊。

第五類是指那種為了偷竊情報進入軍隊的人,這類人直接會被送到情報部分處理。

“裁”的核心思想在於減少那些對軍隊戰鬥力拖後腿的人,當然了這些人雖然離開了軍隊,但也會被妥善安置。要是一個弄不好,樂子就大了。畢竟他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儘管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的事情不可能完全禁止,但李斌還是想盡力讓這種事情不要發生。

“減”是指減少不必要的軍兵種數量和裝備。

比如說,騎兵已經不適合現代化戰爭了,當然要減少。未來的中國/軍隊(指正規軍)至少是以西聯軍一線乙種野戰部隊為藍本進行建設的,因此諸如漢陽造、中正式、三八大蓋這類武器裝備雖然還能用,但也只是作為民兵、預備役部隊的裝備。因此這類裝備中不能修復的肯定會被銷燬,能用的才會被下發或者儲存在倉庫中,再不然就是拿出去賣錢或者無償支援。

“增”是指增加某些軍兵種的數量和裝備。

比如說,裝甲部隊所需的坦克、裝甲車、各型火炮、運輸車輛,海軍的各型艦隻、彈藥、飛機,空軍的飛機,這些裝備是應該增加的。要想發揮好這些裝備的威力,肯定要高素質的人才,而這些人才當然要經過訓練才行。再加上這些裝備所需要的操作人員實在是太多了,相應的軍兵種的數量肯定會增加。

“精”是指專門生產那些適合未來戰爭的武器裝備和相應彈藥,保留那些作戰英勇的部隊。這一條是對“增”的補充。畢竟哪個國家,哪個政府都希望自己的軍隊作戰都很英勇,擁有更好,更多的武器裝備。

在具體的生產上。比如說,中正式就不會生產了,轉而全力生產自動步槍;二七式坦克也不會生產了,轉而生產最新型的三二式坦克。

保留的部隊也是根據戰功作為衡量標準的。比如說,西聯的一線野戰部隊和參戰的二線衛戍部隊肯定是被保留的,國/軍的第七十四軍等部隊也是,八路軍最開始的的三個師一級部隊也是。

當然了,在保留的時候這些部隊也肯定會被進行現代化改造。不然就是一群拿著先進武器裝備,卻沒有先進戰術理念的軍隊,這種軍隊不要也罷。李斌可不想兩伊戰爭的事情在中華大地上重演。

什麼?你說你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好吧,解釋一下吧。當年的兩伊戰爭中,伊朗和伊拉克手中都握有先進的武器裝備。西方國家原以為這場戰爭很精彩,事實也的確是很“精彩”。精彩到了什麼程度呢?兩伊雙方坐擁先進的武器裝備,卻像小孩子打家一般在那裡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

以至於兩伊戰爭,這個被世界軍界評論為‘先進武器打低水平戰爭”最典型範例,當時自吹的世界軍事強國,動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先進武器(包括化學武器都用上了),美製f—14(十四)熊貓戰鬥機,美製f—4(四)鬼怪ii戰鬥機,法制幻影戰鬥機,蘇制飛毛腿導彈……打了八年,死傷百萬人,最後掐得筋疲力盡,民不聊生,誰也奈何不得,差點經濟崩潰亡國,最後停戰了事。

兩伊戰爭給後世留下了巨大的啟示和影響。

一、鉅額資金能夠買到現代化武器裝備,但買不到軍隊的現代化水平。因此,引進外國先進的武器裝備,一定要與本國實際相結合。兩伊是中東地區富有的石油輸出國,自一九七三年以來,兩國耗資伊朗士兵在首都德黑蘭參加閱兵式

數千億美元,從國外競相引進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但兩伊的工業基礎薄弱,許多先進武器的零配件本國無力修配,彈藥主要靠國外供給;兩國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要掌握諸如蘇制“薩姆”和英制“輕劍”地空導彈、美制“霍克”地空導彈,駕駛t—72(七二)坦克和米格—23(二三)戰鬥機等先進武器,是相當困難的。

二、現代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固然應當重視速戰速決,但同時還應當有長期作戰的準備。戰爭初期,伊拉克採取突然襲擊的閃電行動,旨在實現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於其把戰爭賭注完全押在這一點上,在思想上和物資上缺乏長期作戰的準備,因此,一旦速戰速決企圖被對方粉碎,便力不能支,逐漸由主動轉為被動。伊朗依仗自身國大人多的優長,採取了“持久戰”的戰略。

三、現代局部戰爭中,仍應以殲敵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而不應過分糾纏於一城一地的得失。兩伊戰爭中,幾乎所有的戰役戰鬥都是以城市(鎮)為目標的攻防戰,雙方滿足於攻城掠地的表面“勝利”,忽視大量殲滅敵有生力量。

四、現代局部戰爭,武器裝備和物資損耗大,給後勤補給提出了新課題。兩伊戰爭雖然稱不上是高水平的現代化戰爭,但戰爭消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區域性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如戰爭初期,伊拉克僅對席林堡這樣一個一千戶的小鎮就發射了幾萬發炮彈。兩伊陸軍主要是裝甲和機械化部隊,油料消耗多,據估算,伊拉克軍隊每天消耗的油料達兩千至三千噸。伊朗頂住了伊拉克軍隊的進攻後,也因補給困難而拖長了反攻的時間。轉入反攻後,伊朗多次向伊拉克發動地面攻勢,但兩次戰役之間的間隔比較長,有時竟長達五個月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後勤系統混亂,武器裝備等作戰物資供應跟不上,因而續戰能力不強。

穿越過來的李斌當然知道這三點。因此一直都在向部隊灌輸先進的作戰理念,讓他們知道只有先進的武器和沒有先進的理念是打不贏現代化戰爭的。相反有了先進的理念,哪怕沒有先進的武器也能打得有聲有/色,讓對手焦頭爛額。

經過諸多行動,李斌終於走上了前臺,站在了那聚光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