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二一章 感謝之旅(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二一章 感謝之旅(一)

時間的流逝是擋不住的。在西國黨掌權一年後,隨著西國黨上臺後採取了許多措施,國內的經濟得到恢復,社會秩序也逐漸好轉。

這時候新政府的新聞發言人公開發表了一則訊息——李斌將作為新政府的首腦,代表中國對英法美德四國進行國事訪問。

訊息一出,高興者有之,煩惱者有之,肚子裡冒壞水的更有之。

這次出訪是李斌考慮再三才決定的。畢竟雖然西國黨上臺成功,但在外面還有些人賊心不死。這時候出去一趟,既可以威懾他們一下,又可以和英法美德四國打好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李斌將這次訪問稱為感謝之旅。

為什麼要說是感謝之旅呢?

這可要好好解釋一下。

一戰開始前德國的糧食能夠達到自給自足的程度。但是戰爭期間大量為農業服務的行業、人口都不約而同地去為戰爭服務了。起初糧食問題還不是很嚴重,因為當時無論是英法為首的協約國集團還是德奧為首的同盟國都相信,戰爭會在短時間內結束。因此他們都沒有考慮到糧食的巨大需求。可當戰爭進入到拉鋸戰了,雙方發現想要在短時間內戰勝對方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於是雙方在漫長的戰線上開始了漫長的陣地對戰。這時候糧食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於是雙方普遍從其他國家和地區購入糧食。這時候德國剛經歷了提前到來的日德蘭海戰,德國的海外運輸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大舉增幅不少。

得知國內需要包括糧食在內的各種與戰爭有關的物資,在中立國家的德國人紛紛透過各種關係採購物資,然後集中起來運往德國本土。可以說德國沒有像歷史上那沒早就崩潰,這些及時到來的物資作用甚大。

隨著戰爭進入到拉鋸階段,德國不得不從,從事後方生產的人員中抽調一些人進入軍隊服役。起先人數很少,後來人數越來越多。

做任何事都要有底線,當這條底線被超過時,災難就會來臨。這不,為農業服務的人和物資裝置越來越少,終於農業的產量下降了。

這裡的“下降”可不是指單一的某種農產品產量下降,而是所有農產品的產量都在下降。好在還有海外補充這條路,不然德國早就堅持不下去了。

一戰結束前一段時間德國早就開始了食品配給制。一戰結束後德國國內的糧食缺口還是很大的。因此買糧成為了德國政府的頭等大事。

戰爭結束後德國面臨著嚴重的糧食危機,為了解決危機德國是拼了老命從國際市場搶糧食,但卻收效甚微。因為英法等協約國也缺乏糧食,他們憑藉著自己手中的黃金白銀從國際市場上大量收購糧食;手中沒有足夠黃金的德國只能乾瞪眼。

這時候西聯向德國提出願意向德國購買未完工的三艘約克級戰列巡洋艦,起初德國根本就不打算賣。但西聯提出如果德國願意出售,西聯將用低於國際市場糧價一成的價格向德國出口糧食。換句話說就是西聯想用糧食來交換這三艘未完工的船。儘管滿心不願,德國還是將這三艘船賣給了西聯。

這時候西聯又提出,為了防止遭到英法等國海軍的攔截,德國應該派遣擁有戰列艦的艦隊護航到西聯控制下的港口,在此期間產生的費用西聯願意全額支付。德國一看還有這等好事,當即笑呵呵地派遣了一支下轄有兩艘戰列艦、兩艘戰列巡洋艦的護航艦隊出發了。

德國海軍主力艦只在戰後不久就大舉出動的行為,將英法等國嚇了一大跳,他們認為德國人又想開啟戰端。於是英法等國迅速行動起來,監視著德國艦隊的一舉一動。可事實卻是這支德國艦隊只是出來打醬油的。

經過漫長的航行,三艘未完工的約克級戰列巡洋艦終於到達了西聯控制下的廣西北海港。

這時候日本坐不住了,誰都知道日本之所以能稱霸西太平洋靠的就是他的海軍。現在西聯擁有了三艘戰列巡洋艦,哪怕他是未完工的,對日本來說都是威脅。沒說的,日本朝野上達成了共識,一定要在這三艘戰列巡洋艦建成前將他們全部擊沉。再加上一戰不但讓日本還清了欠債,還讓日本大賺了一筆。此時的日本是不必擔心軍費不足的問題的。

日本人的想法很不錯,但也要一些國家答應才行呀。

首先德國就表示了強烈不滿。一戰期間日本趁機奪取德國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德國可是深以為恥的。再加上日本要對付的是在一戰期間對德國有巨大支援的西聯,真要讓你日本打了西聯,那我德國的面子往哪兒擱。於是德國向日本發出戰爭威脅,要求日本放棄武裝行動的想法。如果日本孤注一擲地進行武裝行動,德國不排除派兵與西聯組成聯軍對抗日本的可能性,到時候原屬德國的遠東、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也給物歸原主了。

英國是第二個表示不滿的國家。一戰期間日本人只顧自己吃得飽穿得暖,完全不管盟友死活的行為讓英國看穿了日本實際上是個絕對自私自利的國家。而且一戰期間西聯也向英國提供了大量的物資(實際上是為了賺取英國的錢,不然西聯才不會這樣做),可以說這些物資對英國能在那段最黑暗的歲月撐下去十分重要。

法國則是第三個表示不滿的國家。凡爾登戰役之前,法國就已經損失慘重,大量的適齡男子緊急進入軍隊服役,在戰場上法軍雖談不上非死即殘,但也絕對不好過,不然後方的生產就不是完全靠婦女、老人、兒童支撐。

眼看法國要撐不下去了,這時候西聯主動提出願意派遣勞工到法國的工廠中生產各種產品,勞工所得的部分勞務報酬將用來抵消庚子賠款。

對於此法國很糾結,認為西聯沒安好心,是想要偷學法國的技術。可凡爾登一戰下來,法國算是傷筋動骨了,於是法國人不得不同意了西聯的請求。接下來西聯派來的勞工讓法國人很是大吃一驚。他們以較少的時間掌握了生產產品的技巧,同時少部分勞工還透過改進技術、裝置讓部分產品的產量有了極大提升。法國一高興向西聯提出了更多的勞工來法工作的要求,西聯也樂意。於是更多的由西聯派遣的中國勞工來到了法國。

中國勞工的表現讓日本人眼紅,日本也趁機提出了派遣本國勞工到法國的工廠做工的請求,還美其名曰幫助盟友取得正義戰爭的勝利。法國人一想也對,中國人和日本人相比,還是日本人值得信奈一些,畢竟雙方是盟友嘛!可法國人很快後悔了,因為來到法國工廠工作的日本人一天到晚事兒倒沒怎麼做,反而對積極竊取法國的技術特別上心,相反中國人則老老實實地做工。於是法國人逐步向中國勞工開放了更多的工業製造領域,對日本人則像防賊一樣防著。一戰結束後某位法國將軍在他的日記裡寫下這樣一句話:“可以說正是因為中國勞工的到來才緩解了我國日益缺乏的勞動力短缺問題,讓我國的工業生產得以維持下去,也讓我過的兵員數量得到了保證,不然我們真的會輸掉這場戰爭。”

對西聯派人到法國工廠做工,德國很生氣,奧托也受命向李彬質問。李斌則表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叫我們國家窮,能少一點外債就少一點外債,要是德國宣佈無條件放棄庚子賠款,西聯會派遣更多的勞工到德國的工廠做工。對於這個提議德國有些心動,根據暗地裡傳回來的訊息,法國人的工業生產在得到中國勞工後開始了緩慢地上升,儘管上升幅度不大,但長期下去絕對會出現大幅度上升的。而且法國人在前線投入了更多的生力軍,這些生力軍之前都是工人。

德國仔細考慮一番後發表了一封公開通電。電文中,德國表示一九一零年德國等十一個國家強迫前清政府簽訂內容極為苛刻的《北京議定書》(這是西方稱呼,中國成為《辛丑條約》)是極為不道德的,是應該受到譴責的。為了表示德國的歉意,和加深中德雙方的友誼,德國願意無條件放棄《北京議定書》賠款中應屬於德國的那部分。

世界被這一封電文驚呆了,英法等國打破腦袋都想不明白德國為什麼對主動放棄庚子賠款中應屬於德國的那部分。

英法及其盟友對此沒有發表任何看法,反而是德國的盟友在報紙上大唱贊歌。身為《北京議定書》籤字國之一的奧匈帝國也緊隨德國發表了願意無條件放棄《北京議定書》賠款中應屬於德國的那部分。

後來發生的事情讓英法等國知道了為什麼。因為大批中國勞工達到了德國,承擔起了德國工業生產的重任,這變相地為德國了大量兵員。頓時打得英法兩國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

看到德國因為大批中國勞工的到來,實力舉升不少。英法等國再也坐不住了,一方面向西聯施壓,要求西聯立刻將在德勞工全部撤出;另一方面要求西聯向自己提供大量勞工。

英法的施壓對西聯完全沒有任何壓力。西聯直接拿出了和德國簽訂的條約

對於李斌派遣勞工到歐洲做工,西聯的很多人表示不解,紛紛要李斌給個說法。李斌對此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時間會告訴一切。”就沒了下文。

等那些老公回來後,西聯的人發現這些人的技藝要比西聯工廠的平均水平高很多。這時候他們明白了,李斌將勞工送到歐洲是為了讓他們獲得足夠多、足夠高的技能。

實際上這只是李斌的目的之一。

之後又有許多國家發表了反對意見,這些國家都是英法德三國的友好夥伴,三位老大哥都發表反對意見了,下面的小弟可定知道該怎麼做。

這下子日本傻眼了,想不明白為什麼連自己的盟友都會表示反對。想不明白的日本只好找美國幫幫忙,讓美國對自己的盟友吹吹耳邊風。可美國人更絕,直接表示如果日本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採取武裝行動,美國不介意來第二次“黑船來航”。

黑船來航也稱黑船事件。一八五三年,美國的佩裡將軍率領四隻船來到日本,提出與日本通商,美國船隻可在日本補給等條件,震動日本朝野,後來日本稱之為“黑船來航”,(黑船之名由當時美國船體為黑色又冒黑煙而得名)

黑船的到來,使得日本上下一片恐慌,日本是島國,而且對面的大陸霸主中國一直關注大陸事務,其他地方不是太遠便實力太弱,所以外敵甚少侵入,之前只有元朝時期忽必烈的遠征大軍入侵,引起日本全國震動,全國動員,藉助颶風的力量才倖免於難,(不過那次入侵也使得北條幕府財政不足而倒臺,這次輪到德川幕府了。)而這次黑船的到來雖然還沒有爆發戰爭,但是也引起極大的震動,鴉片戰爭已經發生十多年,日本雖然鎖國,但是對這次事件並不陌生,龐然大物的中國就是在這個黑船之下屈服的,那日本會如何呢?美國的黑船會不會進入開戰呢,尤其美國船隻直逼幕府所在地和日本統治中心江戶,日本平民甚至可以看到黑船的身影,能聽到炮聲,江戶全城戒備,警鐘齊鳴,中心發生的大震動很快就在日本全國蔓延開,平民只能向上天與神靈祈禱(祈求颶風的降臨),一般的武士向幕府獻計獻策,雖然那些計策實在可笑居多,而就連那一直當著傀儡的孝明天皇也坐不住,向神靈祈禱,希望保佑日本。

自然最坐不住的還是幕府,幕府自度無力抵擋黑船,但是又不甘心開國,可巧的是,幕府將軍德川家慶受不了刺激,去世了,主事的是大老阿部正弘,他想開國,又不敢承擔開國的罪名,只好來個權力下放,徵求各藩意見,這也是一種推卸責任吧。

不過這次權力的下放,卻給了各藩一個訊號,要向各藩徵求本屬於幕府許可權的外交事務,這說明幕府已經無力處置日本的未來,幕府無能力了,那權力真空就要有人要填補,這引起了各藩的躍躍欲試,尤其各藩都反對開國,而幕府最終還是選擇了開國,引起了各藩極大的不滿,之後興起的攘夷派便首先把矛頭對準幕府,尤其是,在名義上是日本至尊的天皇也試圖干涉國事,這就為攘夷派找到了擁護的物件。(日後攘夷派也出現了分化。)

一八五四年,佩裡再度來到日本,(隨便說一下,佩裡是以中國上海作為中轉站的,幾次出航日本都是由上海出發,而他們迫使日本開國的目的之一,便是希望日本以及琉球作為中轉補給站。)日本幕府與之簽訂《日美親善條約》。又稱之為《神奈川條約》之後又補訂《下田條約》,日本國門開啟了。

日本一看要是真的動手,那就無疑是把世界上所有的強國都得罪了,到時候可不是當年的“黑船來航”那麼簡單了。一個弄不好日本就要滅國了。再看看自己身板的厚實程度,發現還是太小呀!於是日本方面只好打消了這一念頭。殊不知,要是沒有日本的這一念頭白從喜等人就不會這麼早被發掘出來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這樣一場大戰被化解了。

可以說要是沒有英法美德四國的介入,西聯和日本的對戰早開始了。

那時候的西聯想要憑藉自身實力就打敗日本,很難!!!

ps:今天是大年三十,上傳一章作為祝賀大家春節團員的禮物吧!